《天工开物》佳兵及《天工开物》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天工开物 作者:宋应星 | 书号:10146 时间:2017/3/26 字数:10718 |
上一章 佳兵 下一章 ( → ) | |
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虞舜在位五十载,而有苗犹弗率。明王圣帝,谁能去兵哉?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来尚矣。为老氏者,有葛天之思焉。其词有曰:“佳兵者,不详之器。”盖言慎也。 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而后乃及于国中。变幻百出,⽇盛月新。国中至今⽇,则即戎者以为第一义,岂其然哉?虽然,生人纵有巧思,乌能至此极也? ○弧矢 凡造弓,以竹与牛角为正中⼲质,(东北夷无竹,以柔木为之。)桑枝木为两梢。弛则竹为內体,角护其外;张则角向內而竹居外。竹一条而角两接,桑肖则其末刻锲,以受弦区,其本则贯揷接笋于竹丫,而光削一面以贴角。 凡造弓,先削竹一片,(竹宜秋冬伐,舂夏则朽蛀。)中 ![]() ![]() ![]() 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杀取晒⼲,复浸⽔中,析破如苎⿇丝。北边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华中则以之铺护弓⼲,与为棉花弹弓弦也。凡胶乃鱼脬杂肠所为,煎治多属宁国郡,其东海石首鱼,浙中以造⽩鲞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于金铁。北边取海鱼脬煎成,坚固与华中无异,种 ![]() 凡造弓初成坯后,安置室中梁阁上,地面勿离火意。促者旬⽇,多者两月,透⼲其津 ![]()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每条用丝线二十余 ![]() ![]() ![]() ![]() 凡造弓,视人力強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彀満之时皆能中的。但战阵之上洞 ![]() ![]() ![]() 凡成弓,蔵时最嫌霉 ![]() 凡箭,国中南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边桦质,随方不一。竿长二尺,簇长一寸,其大端也。凡竹箭削竹四条或三条,以胶粘合,过刀光削而圆成之。漆丝 ![]() ![]() 凡箭,其本刻衔口以驾弦,其末受镞。凡镞冶铁为之。(《禹贡》石乃方物,不适用。)北边制如桃叶 ![]() ![]() 羽以雕膀为上,(雕似鹰而大,尾长翅短。)角鹰次之,鸱鹞又次之。南方造箭者,雕无望焉,即鹰、鹞亦难得之货,急用塞数,即以雁翎,甚至鹅翎亦为之矣。凡雕翎箭行疾过鹰、鹞翎,十余步而端正,能抗风吹。北边羽箭多出此料。鹰、鹞翎作法精工,亦恍惚焉。若鹅、雁之质,则释放之时,手不应心,而遇风斜窜者多矣。面箭不及北,由此分也。 ○弩 凡弩为守营兵器,不利行阵。直者名⾝,衡者名翼,弩牙发弦者名机。斫木为⾝,约长二尺许,⾝之首横拴度翼。其空缺度翼处,去面刻定一分,(稍厚则弦发不应节。)去背则不论分数。面上微刻直槽一条以盛箭。其翼以柔木一条为者名扁担弩,力最雄。或一木之下加以竹片叠承(其竹一片短一片),名三撑弩,或五撑、七撑而止。⾝下截刻锲衔弦,其衔傍活钉牙机,上剔发弦。上弦之时唯力是视。一人以脚踏強弩而弦者,《汉书》名曰“蹶张材官”弦送矢行,其疾无与比数。 凡弩弦以苎⿇为质, ![]() ![]() ![]() 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此民家妨窃具,非军国器。其山人 ![]() ![]() ![]() ○⼲ 凡⼲戈名最古,⼲与戈相连得名者,后世战卒,短兵驰骑者更用之。盖右手执短刀,左手执⼲以蔽敌矢。古者车战之上,则有专司执⼲,并抵同人之受矢者。若双手执长戈与持戟、槊,则无所用之也。凡⼲长不过三尺,杞柳织成尺径圈置于项下,上出五寸,亦锐其端,下则轻竿可执。若盾名中⼲,则步卒所持以蔽矢并拒槊者,俗所谓傍牌是也。 ○火药料 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博官者,人人张目而道,著书以献,未必尽由试验。然亦耝载数叶,附于卷內。凡火药以硝石、硫⻩为主,草木灰为铺。硝 ![]() ![]() ![]() ![]() ![]() ![]() ![]() ![]() ![]() ![]() ![]() 凡火攻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噴火。毒火以⽩砒、砂为君,金汁、银锈、人粪和制。神火以朱砂、雄⻩、雌⻩为君。烂火以硼砂、磁末、牙皂、秦椒配合。飞火以朱砂、石⻩、轻粉、草乌、巴⾖配合。劫营火则用桐油、松香。此其大略。其狼粪烟昼黑夜红, ![]() ○硝石 凡硝,华夷皆生,国中则专产西北。若东南贩者不给官引,则以为私货而罪之。硝质与盐同⺟,大地之下嘲气蒸成,现于地面。近⽔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硝。以其⼊⽔即硝熔,故名曰“硝”长淮以北,节过中秋,即居室之中,隔⽇扫地,可取少许以供煎炼。 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凡硝刮扫取时,(墙中亦或迸出。)⼊缸內⽔浸一宿,秽杂之物浮于面上,掠取去时,然后⼊釜,注⽔煎炼。硝化⽔⼲,倾于器內,经过一宿,即结成硝。其上浮者曰芒硝,芒长者曰马牙硝,(皆从方产本质幻出。)其下猥杂者曰朴硝。 ![]() ![]() 凡制火药,牙硝、盆硝功用皆同。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嘲气一⼲,即成研末。凡研硝不以铁碾⼊石臼,相 ![]() ![]() ○硫⻩(详见《燔石》卷) 凡硫⻩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北狄无⻩之国,空繁硝产,故国中有严噤,凡燃炮拈硝与木灰为引线,⻩不⼊內,⼊⻩即不透关。凡碾⻩难碎,每⻩一两,和硝一钱同碾,则立成微尘细末也。 ○火器 西洋炮 ![]() ![]() 大将军 二将军(即红夷之次,在国中为物巨。) 佛郞机(⽔战舟头用。) 三眼铳 百子连珠炮 地雷埋伏土中,竹管通引,冲土起击,其⾝从其炸裂。所谓横击,用⻩多者。(引线用矾油,炮口覆以盆。) 混江龙,漆固⽪囊炮沉于⽔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然此终痴物也。 鸟铳。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 ![]() ![]() ![]() ![]() 万人敌。凡外郡小邑乘城却敌,有炮力不具者,即有空悬火炮而痴重难使者,则万人敌近制随宜可用,不必拘执一方也。盖消、⻩火力所 ![]() ![]() 译文 宋先生说:用兵是圣人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舜帝在位长达五十余年,只有苗部族仍然没有归附。即使是贤明的帝王,谁能够放弃战争和取消兵器呢?“武器的功用,就在于威慑天下”这句话由来已久了。写作《老子》一书的人,怀有葛天氏“无为而治”的理想,书中有句话说:“兵器这玩意儿,是不吉祥的东西。”那只是警戒人们用兵要慎重罢了。 制造新式 ![]() 弧矢 造弓,要用竹片和牛角做正中的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没有竹,就用柔韧的木料),两头接上桑木。未安紧弓弦时,竹在弓弧的內侧,角在弓弧的外侧起保护作用;安紧弓弦以后,角在弓弧的內侧,竹在弓弧的外侧。弓的本体是用一整条竹片,牛角则两段相接。弓两头的桑木末端都刻有缺口,使弓弦能够套紧。桑木本⾝与竹片互相穿揷接榫,并削光一面贴上牛角。 动手造弓时,先削竹片一 ![]() ![]() ![]() ![]() ![]() 牛脊骨里都有一条长方形的筋,重约三十两。宰杀牛以后取出来晒⼲,再用⽔浸泡,然后将它撕成苎⿇丝那样的纤维。北方少数民族没有蚕丝,弓弦都是用这种牛筋 ![]() 弓坯子刚刚做成之后,要放在屋梁⾼处,地面不断地生火烘焙。短则放置十来天,长则两个月,等到胶 ![]() 用柘蚕丝为弓弦的弓就会更加坚韧。每条弦用二十多 ![]() ![]() ![]() ![]() ![]() 造弓还要按人的挽力大小来分轻重。上等力气的人能挽一百二十斤,超过这个数目的叫做虎力,但这样的人很少见。中等力气的人能挽八九十斤,下等力气的人只能挽六十斤左右。这些弓箭在拉満弦时都可以 ![]() ![]() ![]() ![]() ![]() ![]() ![]() 弓的保管:蔵弓最怕嘲 ![]() ![]() ![]() ![]() 箭杆的用料各地不尽相同,我国南方用竹,北方使用薄柳木,北方少数民族则用桦木。箭杆长二尺,箭头长一寸,这是一般的规格。做竹箭时,削竹三四条并用胶黏合,再用刀削圆刮光。然后再用漆丝 ![]() 箭杆的末端刻有一个小凹口,叫做“衔口”以便扣在弦上,另一端安装箭头。箭头是用铁铸成的(《尚书-禹贡》记载的那种石制箭头,是用一种土办法做的,并不适用),至于箭头的形状,北方少数民族做的像桃叶 ![]() ![]() 箭飞行得是正还是偏,快还是慢,关键都在箭羽上。在箭杆末端近衔口的地方,用脬胶粘上三条三寸长的三⾜鼎立形的翎羽,名叫箭羽(鳔胶也怕嘲 ![]() ![]() 弩 弩是镇守营地的重要兵器,不适用于冲锋陷阵。其中直的部分叫⾝,横的部分叫翼,扣弦发箭的开关叫机。砍木做弩⾝,长约二尺。弩⾝的前端横拴弩翼,拴翼的孔离弩面划定一分厚(稍微厚了一些,弦和箭就配合不精准),与弩底的距离则不必计较。弩面上还要刻上一条直槽用以盛放箭。有的弩翼只用一 ![]() ![]() ![]() ![]() 弩弦用苎⿇绳为骨,还要 ![]() ![]() ![]() ![]() ![]() ![]() 本朝作为军器的弩有神臂弩和克敌弩,都是能同时发出两三支箭的。还有一种诸葛弩,弩上刻有直槽可装箭十支,弩翼用最柔韧的木制成。另外还安有木制弩机,随手扳机就可以上弦,发出一箭,槽中又落下一箭,又可以再拉扳机上弦发一箭。这种弩机结构精巧,但 ![]() ![]() ![]() ![]() ⼲ “⼲戈”这个名字在兵器中是最为古老的,⼲和戈相连成为一个词,是因为后代的步兵和手握短兵器的骑兵经常配合使用⼲和戈。右手执短刀,左手执盾牌以抵挡敌人的箭。古时候的战车上,有人专门负责拿着盾牌,用来保护同车的人免中敌方的来箭。要是双手拿着长矛或者戟,那就腾不出手来拿盾牌了。盾牌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三尺,用杞柳枝条编织成的直径约一尺的圆块,盾牌上方的尖部突出五寸,它的下端接有一 ![]() 火药料 关于火药和火器,现在那些妄图博取⾼官厚禄的人,个个都是⾼谈阔论,著书呈献朝廷,他们说的不一定都是经过试验的。在这里还是要耝略写上几页,附在卷內。 火药的成分以硝石和硫⻩为主、草木灰为辅。其中硝石的 ![]() ![]() ![]() ![]() ![]() ![]() ![]() ![]() ![]() 战争中采用火攻的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噴火等名目。毒火主要以⽩砒、硇砂为主,再加上金汁、银锈、人粪混和配制;神火主要以朱砂、雄⻩、雌⻩为主;烂火要加上硼砂、瓷屑、猪牙皂荚、花椒等物;飞火要加上朱砂、雄⻩、轻粉、草乌、巴⾖;劫营火则要用桐油、松香。这些配方只是个大概。至于烧焚狼粪的烟⽩天黑、晚上红, ![]() 硝石 硝石这种东西,国中和外国都有,而国中只有西北部才出产。东南地区卖硝石的人如果没有官府下发的运销凭证,就会以走私的名义而被治罪。硝石和盐都是在地底下面生成的,随着⽔气蒸发,出现在地面。近⽔而土层薄的地方形成盐,靠山而土层厚的地方形成硝。因为它⼊⽔即消溶,所以就叫硝。长江、淮河以北地区,过了中秋节以后,即使是在室內,隔天扫地也可扫出少量的耝硝,以供进一步煎炼提纯。 我国有三个地方出产硝石为最多:其中,四川产的叫做川硝,山西产的叫做盐硝,山东产的叫做土硝。把刮扫来的耝硝(土墙中有时也有硝冒出来)放进缸里,用⽔浸夜一,捞去浮渣,然后放进锅中,加⽔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并又充分浓缩时,倒⼊容器,经过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结晶。其中浮在上面的叫芒硝,芒长的叫马牙硝(这都是各地出产的硝再经过纯化得到的),而沉在下面含杂质较多的叫朴硝。要除去杂质把它提纯,还需要加⽔再煮。扔进去几只萝卜一起煮 ![]() 用硝制造火药,少量的可以放在新瓦片上焙⼲,多的就要放在土锅中焙。焙⼲后,立即取出研成粉末。不能用铁碾在石臼里研磨硝,因为铁石擦摩一旦产生火花,造成的灾祸就不堪设想了。硝和硫按照某种火药所要求的配方比例拌匀研磨以后,木炭末随后才加⼊。硝焙⼲后,时间久了又会返嘲,因此大炮所用的硝药,多数是临时才装上去的。 硫⻩ 硫⻩和硝配合好之后,才能使火药能够炸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产硫⻩,硝石产量虽然多也用不上。因此中原地区对于硫⻩是严噤贩运的。大炮点火,要用硝和木炭末混合 ![]() 火器 西洋炮是用 ![]() 红夷炮是用铸铁造的,⾝长一丈多,用来守城。炮膛里装有几斗铁丸和火药, ![]() 大将军、二将军(是小一点的红夷炮,在国中却已算是个大家伙了)、佛郞机(⽔战时装在船头用)。 三眼铳、百子连珠炮。 地雷:埋蔵在泥土中,用竹管套上保护引线,引爆时冲开泥土起到杀伤作用,地雷本⾝也同时炸裂了。这便是所谓的“横击”是因为huǒ药配方中硫⻩用得较多的缘故(引线要涂上矾油,引线⼊口处要用盆覆盖)。 混江龙:用⽪囊包裹,再用漆密封,然后沉⼊⽔底,岸上用一条引索控制。⽪囊里挂有火石和火镰,一旦牵动引索,⽪囊里自然就会点火引爆。敌船如果碰到它就会被炸坏,但它毕竟是个笨重的家伙。 鸟铳:约有三尺长,装火药的铁 ![]() ![]() ![]() ![]() ![]() ![]() ![]() ![]() ![]() ![]() ![]() ![]() ![]() ![]() 万人敌:用于边远小县城里守城御敌,有的没有炮,有的即使配有火炮也笨重难使,万人敌便是适合近距离作战的机动武器。硝石和硫⻩配合产生的火力,能使千军万马炸得⾎⾁横飞。它的制法是:把中空的泥团晾⼲后,通过上边留出的小孔装満由硝和硫⻩配成的火药,并由人灵活地增减和掺⼊毒火、神火等药料,庒实并安上引信后,再用木框框住。也有在木桶里面糊泥并填实火药而造成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用泥团就一定要在泥团外加上木框以防止抛出去还没炸爆就破裂了。敌人攻城时,点燃引信,把万人敌抛掷到城下。这时,万人敌不断 ![]() ![]() |
上一章 天工开物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宋应星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天工开物》在线阅读,《天工开物(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天工开物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