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及《汉书》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书 作者:班固 | 书号:10148 时间:2017/3/26 字数:32271 |
上一章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下一章 ( → ) | |
眭弘字孟,鲁国蕃人也。少时好侠,斗![]() 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地深八尺,三石为⾜。石立后有⽩乌数千下集其旁。是时,昌邑有枯社木卧复生,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孟推《舂秋》之意,以为“石、柳,皆 ![]() 夏侯始昌,鲁人也。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自董仲舒、韩婴死后,武帝得始昌,甚重之。始昌明于 ![]() ![]() 夏侯胜字长公。初,鲁共王分鲁西宁乡以封子节侯,别属大河,大河后更名东平,故胜为东平人。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后事蕳卿,又从欧 ![]() ![]() ![]() ![]() ![]() 宣帝初即位, ![]() 胜、霸既久系,霸 ![]() 至四年夏,关东四十九郡同⽇地动,或山崩,坏城郭室屋,杀六千余人。上乃素服,避正殿,遣使者吊问吏民,赐死者棺钱。下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托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曩者地震北海、琅琊,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阙,毋有所讳。”因大赦。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霸为扬州剌吏。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太后赐钱二百万,为胜素服五⽇,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 始,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胜从⽗子建字长卿,自师事胜及欧 ![]()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赣贫 ![]() 永光、建昭间,西羌反,⽇蚀,又久青亡光, ![]() 是时,中书令石显颛权,显友人五鹿充宗为尚书令,与房同经,论议相非。二人用事,房尝宴见,问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佞。”房曰:“知其巧佞而用之琊,将以为贤也?”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 ![]() ![]() ![]() ![]() ![]() ![]() ![]() 房罢出,后上令房上弟子晓知考功课吏事者, ![]() ![]() 房自知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內与石显、五鹿充宗有隙,不 ![]() ![]() ![]() ![]() ![]() ![]() ![]() ![]() 房未发,上令 ![]() ![]() 房至陕,复上封事曰:“乃丙戌小雨,丁亥蒙气去,然少 ![]() ![]() ![]() ![]() ![]() ![]() ![]() ![]() 初,淮 ![]() ![]() ![]() ![]() ![]() ![]() ![]() ![]() ![]() ![]()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 ![]() ![]() 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 ![]() ![]() ![]() ![]() ![]() ![]() ![]() ![]() ![]() 上以奉为中郞,召问奉:“来者以善⽇琊时,孰与琊⽇善时?”奉对曰:“师法用辰不用⽇。辰为客,时为主人。见于明主,侍者为主人。辰正时琊,见者正,侍者琊;辰琊时正,见者琊,侍者正。忠正之见,侍者虽琊,辰时俱正;大琊之见,侍者虽正,辰时俱琊。即以自知侍者之琊,而时琊辰正,见者反琊;即以自知侍者之正,而时正辰琊,见者反正。辰为常事,时为一行。辰疏而时精,其效同功,必参五观之,然后可知。故曰:察其所繇,省其进退,参之合六五行,则可以见人 ![]() ![]() ![]() ![]() 是岁,关东大⽔,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损苑马,诸官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府减食⾕马,⽔衡省食⾁兽。明年二月戊午,地震。其夏,刘地人相食。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盖闻贤圣在位, ![]() ![]() 臣闻之于师曰,天地设位,悬⽇月,布星辰,分 ![]() ![]() ![]() ![]() 臣奉窃学《齐诗》,闻五际之要《十月之 ![]() ![]() ![]() ![]() ![]() ![]() ![]() ![]() ![]() ![]() 臣又闻未央、建章、甘泉宮才人各以百数,皆不得天 ![]() ![]() ![]() ![]() 明年夏四月乙未,孝武园⽩鹤馆灾。奉自以为中,上疏曰:“臣前上五际地震之效,曰极 ![]() ![]() 上复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 ![]() ![]() 臣闻昔者盘庚改邑以兴殷道,圣人美之。窃闻汉德隆盛,在于孝文皇帝躬行节俭,外省徭役。其时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诸离宮馆也。未央宮又无⾼门、武台、麒麟、凤皇、⽩虎、⽟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耳。孝文 ![]() 如令处于当今,因此制度,必不能成功名。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应有常也。必有非常之主,然后能立非常之功。臣愿陛下徙都于成周,左据成皋,右阻黾池,前乡崧⾼,后介大河,建荥 ![]() 臣闻三代之祖积德以王,然皆不过数百年而绝。周至成王,有上贤之材,因文、武之业,以周、召为辅,有司各敬其事,在位莫非其人。天下甫二世耳,然周公犹作诗、书深戒成王,以恐失天下。《书》则曰:“王毋若殷王纣。”其《诗》则曰:“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监于殿,骏命不易。”今汉初取天下,起于丰沛,以兵征伐,德化未洽,后世奢侈,家国之费当数代之用,非直费财,又乃费士。孝武之世,暴骨四夷,不可胜数。有天下虽未久,至于陛下八世九主矣,虽有成王之明,然亡周、召之佐。今东方连年饥馑,加之以疾疫,百姓菜⾊,或至相食。地比震动,天气混浊,⽇光侵夺。繇此言之,执国政者岂可以不怀怵惕而戒万分之一乎!故臣愿陛下因天变而徙都,所谓与天下更始者也。天道终而复始,穷则反本,故能延长而亡穷也。今汉道未终,陛下本而始之,于以永世延祚,不亦优乎!如因丙子之孟夏,顺太 ![]() 书奏,天子异其意,答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 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遂从之。及匡衡为丞相,奏徙南北郊,其议皆自奉发之。 奉以中郞为博士、谏大夫,年老以寿终。子及孙,皆以学在儒官。 李寻字子长,平陵人也。治《尚书》,与张孺、郑宽中同师。宽中等守师法教授,寻独好《洪范》灾异,又学天文月令 ![]() ![]() ![]() ![]() ![]() ![]() 《书》云“天聪明”盖言紫宮极枢,通位帝纪,太微四门,广开大道,五经六纬,尊术显士,翼张舒布,烛临四海,少微处士,为比为辅,故次帝廷,女宮在后。圣人承天,贤贤易⾊,取法于此。天官上相上将,皆颛面正朝,忧责甚重,要在得人。得人之效,成败之机,不可不勉也。昔秦穆公说諓々之言,任仡仡之勇,⾝受大辱,社稷几亡。悔过自责,思惟⻩发,任用百里奚,卒伯西域,德列王道。二者祸福如此,可不慎哉! 夫士者,家国之大宝,功名之本也。将军一门九候,二十朱轮,汉兴以来,臣子贵盛,未尝至此。夫物盛必衰,自然之理,唯有贤友強辅,庶几可以保⾝命,全子孙,安家国。 《书》曰:“历象⽇月星辰”此言仰视天文,俯察地理,观⽇月消息,侯星辰行伍,揆山川变动,参民人谣俗,以制法度,考祸福。举措悖逆,咎败将至,征兆为之先见。明君恐惧修正,侧⾝博问,转祸为福;不可救者,即蓄备以待之,故社稷亡忧。 窃见往者⾚⻩四塞,地气大发,动土竭民,天下扰 ![]() ![]() ![]() ![]() ![]() 宜急博求幽隐,拔擢天士,任以大职。诸阘茸佞谄,抱虚求进,乃用残贼酷 ![]() ![]() ![]() ![]() ![]() ![]() 相于是荐寻。哀帝初即位,召寻待诏⻩门,使侍中卫尉傅喜问寻曰:“间者⽔出地动,⽇月失度,星辰 ![]() 陛下圣德,尊天敬地,畏命重民,悼惧变异,不忘疏 ![]() 《易》曰:“县象著明,莫大乎⽇月。”夫⽇者,众 ![]() ![]() ![]() ![]() ![]() ![]() ![]() ![]() ![]() ![]() 臣闻月者,众 ![]() ![]() ![]() ![]() 臣闻五星者,五行之精,五帝司命,应王者号令为之节度。岁星主岁事,为统首,号令所纪,今失度而盛,此君指意 ![]() ![]() ![]() ![]() ![]() ![]() ![]() 治国故不可以戚戚, ![]() ![]() ![]() ![]() ![]() ![]() 臣闻五行以⽔为本,其星玄武婺女,天地所纪,终始所生。⽔为准平,王道公正修明,则百川理,落脉通;偏 ![]() ![]() 臣闻地道柔静, ![]() ![]() ![]() ![]() ![]() 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之固守闻于四境,殆闻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士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隽。如近世贡禹,以言事忠切蒙尊荣,当此之时,士厉⾝立名者多。禹死之后,⽇⽇以衰。及京兆尹王章坐言事诛灭,智者结⾆,琊伪并兴,外戚颛命,君臣隔塞,至绝继嗣,女宮作 ![]() 本在积任⺟后之家,非一⽇之渐,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也。先帝大圣,深见天意昭然,使陛下奉承天统, ![]() 是时,哀帝初立,成帝外家王氏未甚抑黜,而帝外家丁、傅新贵,祖⺟傅太后尤骄恣, ![]() 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精子,下教我此道。”忠可以教重平夏贺良、容丘丁广世、东郡郭昌等,中垒校尉刘向奏忠可假鬼神罔上惑众,下狱治服,未断病死。贺良等坐挟学忠可书以不敬论,后贺良等复私以相教。哀帝初立,司隶校尉解光亦以明经通灾异得幸,⽩贺良等所挟忠可书。事下奉车都尉刘歆,歆以为不合《五经》,不可施行。而李寻亦好之。光曰:“前歆⽗向奏忠可下狱,歆安肯通此道?”时,郭昌为长安令,劝寻宜助贺良等。寻遂⽩贺良等皆待诏⻩门,数诏见,陈说:“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将出,灾火且起,涤 ![]() 哀帝久寝疾,几其有益,遂从贺良等议。于是诏制丞相御史:“盖闻《尚书》‘五曰考终命’,言大运一终,更纪天元人元,考文正理,推历定纪,数如甲子也。朕以眇⾝⼊继太祖,承皇天,总百僚,子元元,未有应天心之效。即位出⼊三年,灾变数降,⽇月失度,星辰错谬,⾼下贸易,大异连仍,盗贼并起。朕甚俱焉,战战兢兢,唯恐陵夷。惟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后月余,上疾自若。贺良等复 ![]() ![]() 赞曰:幽赞神明,通合天人之道者,莫著乎《易》、《舂秋》。然子赣犹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夫子之言 ![]() ![]() ![]() 译文 眭弘字孟,鲁国蕃人。年轻时尚气任侠,喜 ![]() ![]() 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之南发出了像是有几千人在一起的喧闸之声,老百姓去看,衹见有块大石自己竖了起来,有一丈五尺⾼,四十八人合围那么耝,⼊地有八尺深,另有三块石头作为大石的脚。大石自立后,有几千只⽩⾊的乌鸦飞下来聚集在它旁边。与此同时,昌邑社庙中已经枯死倒地的树居然又活了过来,而且上林苑中原已折断枯萎倒卧在地的大柳树竟自己竖了起来,重新获得了生机,有许多虫子吃逭棵树的叶子,吃剩的树叶的形状像这样几个字:“公孙病已立”眭弘于是推衍《舂秋》大意,认为:“石头和柳树都是 ![]() ![]() 夏侯始昌,是鲁人。精通《五经》,讲授《齐诗》和《尚书》。董仲舒、韩婴死后,武帝很器重夏侯始昌。始昌通晓 ![]() ![]() 夏侯胜字长公。当初,鲁共王把鲁西的宁乡封给他的儿子节侯时,宁乡属于大河。大河后来改名为束平,所以夏侯胜是束平人。夏侯胜少年丧⽗,但他很好学,跟随始昌学习《尚书》和《洪范五行传》,论说灾异。后来师从简卿,又问学于欧 ![]() ![]() ![]() ![]() ![]() 宣帝刚刚即位,就想要褒扬武帝的功业,宣韶丞相御史说: “我以卑微的⾝份,蒙受祖先的恩德,继承圣人的事业,奉祀宗庙,⽇夜不敢忘。孝武皇帝自己躬行仁义,而又威武迅猛,北上征讨匈奴,单于逃得远远的,南下平定氐羌、昆明、瓯骆两越,向东平定了菱、貉、朝鲜,开拓我们的疆土,设立了郡县,各个蛮夷之国也都臣服,通好的使臣不请自至,珍贵的贡物陈列在宗庙中;协调音律,改造乐府之歌,荐享上帝,封泰山,建立明堂,改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又改订了车马祭牲的颜⾊;开创了圣人的功业,尊重贤能的人而赏赐有功之人,复兴衰败灭亡的诸侯和贵族世家,赞美周的后代;用完备隆重的礼物祭祀天地,使道术之路更加光明正大。上天对他也有报答赏赐,各种吉符和祥瑞一起得到应验,从地下出土了宝鼎,又获得了⽩麟,从海裹又钓到了大鱼,神仙和圣人都出现了,连群山也在称呼万岁。功德是那么的广大,这裹不能一齐说出,然而他的庙乐却与此盛功伟业不符,我实在为此而感到难过。所以把这件事提出而与列侯、二千石、博士们商议。”于是群臣就在廷中热烈地讨论起来,都说:“应该像诏书那样。”这睁睦独长信少府夏侯胜说道:“武帝虽然确实有打败四夷开拓疆土的功绩,但是他杀了许多大臣和百姓,使老百姓的财力穷竭,挥霍无度,天下已被消耗得很虚弱,百姓流离失所,死去的人超过一半。蝗灾四起,⾚地数千里,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原先的储备积累至今还未恢复。所以武帝对老百姓没有恩泽,不能另为他立庙乐。”公卿一起责难夏侯胜说:“这是韶书啊。”夏侯胜说:“此韶书不可以用。为人臣下,应该实话实说,而不能曲意 ![]() 夏侯胜、⻩霸已经被关在牢裹很久了,⻩霸想跟夏侯胜学习经术,夏侯胜以已获死罪为由拒绝了他。⻩霸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夏侯胜觉得他说得很好,于是就教他学习经术。这样又过了一个冬天,而讲论如故。 到宣帝本始四年夏天,关东四十九郡同曰地震,或者山崩,城墙房屋塌倒,死了六千多人。宣帝穿着素服,不在正殿上朝,派遣大臣慰问员官和百姓,并赐给死者⼊棺的费用。宣帝下诏书说:“发生灾异,是天地对我们的警告。我承继祖上的功业,在士民之上,但却没有让他们好好地生活。从前北海、琅琊发生地震,损坏祖宗庙,我也很是畏惧,诸位列侯、中二千石中的博学之士们,如果能有办法应付灾变、弥补我的缺漏的,不要有忌讳。”于是大赦天下,夏侯胜被赦而担任谏大夫给事中,⻩霸担任扬州剌史。 夏侯胜为人质朴刚正,平易近人而没有威仪。朝见宣帝时称宣帝为君,又在宣帝前对同僚以字相称,这些做法都是不合礼仪的,但宣帝反而因为这些而对他更加亲近信任了。有一次夏侯胜被接见后,出去把宣帝的话告诉别人,宣帝听说后就责备夏侯胜,夏侯胜回答说: “陛下说得很好,所以我就宣扬它。尧的话散布于天下,至今仍被诵读。我认为这些话可以传颂,就传布开了。”朝廷海上次有大事情要商议时,因为宣帝一直知道夏侯胜很率直,宣帝就会对夏侯胜说:“先生您尽管直话直说,不要因为以前的事而有畏惧之心。” 夏侯胜再次做了长信少府,又升任太子太傅。他受宣帝诏撰写《尚书》、《论语说》,赐给一百斤⻩金。夏侯胜九十岁时在任上去世,被赐给墓地,安葬在平陵。太后赐予他二百万,并为夏侯胜穿了五天孝服,以报答师傅之恩,儒者引以为荣。 以前,夏侯胜讲课时常对生学说:“儒者最怕不懂经术,经术如果能通晓了,要取得⾼官就像捡起地上的小草一样简单。学经不精,还不如回家种地。” 夏侯胜的叔伯辈的孩子中有名建字长卿的,自从师事夏侯胜和欧 ![]() 京房字君明,束郡顿丘人。研究《周易》,师从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焦赣出⾝贫 ![]() 永光、建昭年间,西羌造**,不久发生了⽇食,接着天老是黑黑的不见 ![]() ![]() 这时中书令石显专权,石显的朋友五鹿充宗担任尚书令,他与京房学的是同一经,但议论却相差很大。二人当权,有一次京房在元帝闲宴时被召见,就问元帝说:“像幽王、厉王这样的君主为什么会灭亡?他们任用的是什么人呢?”五帝回答说:“幽王厉王统治昏庸,他们任用的也是花言巧语 ![]() ![]() ![]() ![]() ![]() ![]() ![]() ![]() 就是。”京房指的就是石显,元帝也知道,就对京房说:“我明⽩了。” 京房已然出来,后来元帝命令京房推举弟子中通晓考察官吏政绩的,想要试用他们。京房推荐中郞任良、姚平,说:“希望任用他们为刺史,试着实行考察官吏政绩的方法,我可以进⼊殿中,为他们上奏情况,以防止下情不能上达。”石显、五鹿充宗都很痛恨京房,想让他离得皇上远远的,就建议任用京房为郡守。元帝于是任命京房担任魏郡太守,俸禄八百石,使他能够用考察官吏政绩的方法来治理魏郡。京房自己申请,希望能够不受制于刺史,能够任用别的郡的人,能够亲自考察千石以下的官吏等次,岁末时能够坐着驿传的马车上奏事情。元帝答应了。 京房自己知道他屡次议论时政而被大臣们非议,在朝中又与石显、五鹿充宗有嫌隙,因此他不想远离皇上左右,等到做了太守,十分忧虑。京房在建昭二年二月初一,向元帝上奏一封密封的奏章说:“辛酉那天以来,蒙气衰退离去,太 ![]() ![]() ![]() ![]() ![]() 京房还未出发,元帝命令 ![]() ![]() ![]() 京房到了陕县,又奏上了一封密封的奏章说:“丙戌那天下小雨,丁亥那天 ![]() ![]() ![]() ![]() ![]() ![]() ![]() ![]() ![]() ![]() ![]() 当初,淮 ![]() ![]() ![]() ![]() ![]() ![]() ![]() ![]()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研究《齐诗》,和萧望之、匡衡师从同一个老师。三个人对经术都很精通,匡衡是后辈,望之把经术应用到政事上,而翼奉勤奋学习不愿做官,喜 ![]() ![]() ![]() 这时,平昌侯王临凭着是宣帝的外戚为侍中,称诏要跟随翼奉学习经术。翼奉不肯和他说,就上了一封密封的奏章说:“我从老师那儿听说,治道最要紧的在于知道人的正琊。如果那人确实追求品 ![]() ![]() ![]() ![]() ![]() ![]() ![]() ![]() ![]() 元帝拜翼奉为中郞,有一次召见翼奉并问他说:“来的人在善曰琊时好呢,还是琊曰善时好?”翼奉回答说;“按照老师的方法用辰不用⽇。辰是客人,时是主人。被圣明的皇帝在內廷接见,侍奉皇帝左右的人就是主人。辰正时琊,那么朝见的人是正直的,侍奉皇帝左右的人是琊的;如果辰琊时正,那么朝见的人是琊的,而侍奉皇帝左右的人是正直的。忠心正直的人去朝见,即使侍奉皇帝左右的人是琊的,仍然辰、时俱正;大琊的人去朝见,那么即使侍奉皇帝左右的人是正直的,辰、时仍然都是琊的。如果已经自己知道侍奉皇帝的人是琊的,那么时是琊的、辰是正的,被接见的人反受琊气所侵;如果已经知道侍奉皇帝左右的人是正直的,那么时是正的辰是琊的,被接见的人也会被正气所染。辰是恒常的状态,而时是一时的状态。辰疏略而时精密,它们的功效是一样的,一定要错综 ![]() ![]() ![]() ![]() 这一年,关束发生大⽔灾,十分之一的郡国发生了饥荒,瘟疫尤其盛行。元帝于是下韶那些属于少府的江海湖泊园林池子用来资助那些贫穷的老百姓,不征收税;减损太官负责供给的御膳,裁减乐府中的成员,减少苑中马匹的数量,皇帝很少临幸的各个宮殿馆合不再修缮;太仆少府减少喂马的⾕物,⽔衡少吃⾁类食物。第二年二月戊午那天发生了地震。夏天,齐地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七月己酉那天,又发生地震。元帝说:“听说圣贤之君在位, ![]() ![]() ![]() ![]() ![]() ![]() ![]() 臣奉自己学习《齐诗》,知道五际的要点在于《十月之 ![]() ![]() ![]() ![]() ![]() ![]() ![]() ![]() ![]() ![]() ![]() ![]() ![]() ![]() ![]() ![]() ![]() ![]() ![]() 元帝又向翼奉请教得失之事。翼奉认为在云 ![]() ![]() ![]() 如果让他处在当今,因袭这种制度,一定不能成就功名。天道常在,王道无常,无常的王道是用来回应常在的天道的。一定要有不同寻常的君主,然后才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我希望陛下迁都到成周,左面依有成皋,右面可以阻池作为阻隔,前面面向嵩山,后有⻩河,营建荣 ![]() ![]() 我听说三代的先祖积累德 ![]() ![]() ![]() 其后,贡禹也说应定下宗庙制度,元帝于是听从了他的意见。到匡衡做丞相,上奏迁到南北郊,他们的议论都是从翼奉开始发起的。 翼奉从中郞做到博士、谏大夫,年老而终。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凭学问而当上了学官。 李寻字子长,平陵人。研究《尚书》,和张孺、郑宽中同一个老师。宽中等人遵守师法教授门徒,惟独李寻喜 ![]() ![]() ![]() ![]() ![]() ![]() ![]() ![]() ![]() ![]() ![]() ![]() ![]() ![]() 应该急切地广泛征求幽隐之士,而且选拔破格提升懂得天道的人,使他们担任重要的职位,那些卑 ![]() ![]() ![]() ![]() ![]() ![]() ![]() ![]() ![]() ![]() 陛下圣德,尊天敬地,畏命重民,警惕灾变异常之事,不忘记离得很远和地位卑 ![]() 《易》上说:“悬象着明,莫大乎曰月。”太 ![]() ![]() ![]() ![]() ![]() ![]() ![]() ![]() ![]() ![]() ![]() ![]() ![]() ![]() ![]() 我听说月是众 ![]() ![]() ![]() ![]() ![]() ![]() 我听说金、木、⽔、火、土五星是五行的精华,五帝和司命神回应王者的号令并进行节制调度。岁星主管一年的事,是统领,是王者的号令所依据的准绳,如今失去节度而十分盛行,这表明人君想要有所作为,在l没有得到节制。而且镇星不避开岁星,这表明帝、后共同执政,互相滞留在奎、娄,应当以义来决断。荧惑来去没有一定的规律,经历紫微和太微两宮,故意作势⾼低起伏,进⼊天门,登上明堂,穿贯尾而扰 ![]() ![]() ![]() ![]() ![]() ![]() 治国不可急于求成, ![]() ![]() ![]() ![]() ![]() ![]() ![]() 我听说五行以⽔为 ![]() ![]() ![]() ![]() ![]() ![]() ![]() 我听说地道柔和宁静,这是 ![]() ![]() ![]() ![]() ![]() ![]() ![]() 马如果不吃草,就不可以行路;人如果平时不看重知识分子,就不可以使家国強盛。《诗》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啊,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衹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信之人”这些都是实话呀。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大的领土,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原因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上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如近世的贡禹,因为论事恳切而得到了尊荣,于是这时士人中磨砺自⾝成就功名的人就有了很多。贡禹死后,就一天天不振了。等到京兆尹王章牵涉议论国事犯罪被诛灭族时,明⽩的人都结⾆不再有言论,所以琊佞奷伪的风气并兴,外戚 ![]() ![]() ![]() ![]() 这时哀帝刚刚即位,成帝外戚王氏还没有被废黜,而哀帝的外戚丁、傅又刚尊贵起来,祖⺟傅太后尤其骄纵,想要自称尊号。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执政,极力劝谏,过了很久,皇上不得已罢免了孔光、师丹而尊奉傅太后。这件事记在《师丹传》。皇上虽然没有按照李寻的话去做,但采纳了他的话,每当遇到特别的事,就会去询问李寻。李寻的回答屡次被应验,升任⻩门侍郞。 ![]() 当初,成帝时,齐地人甘忠可伪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说“汉家正逢天地的末⽇,应当重新受命于天,天帝派真人⾚精于,下天界来教我逭一道术。”忠可因此教授重平夏贺良、容丘丁广世、东郡郭昌等人,中垒校尉刘向上奏忠可假藉鬼神欺君罔上 ![]() 哀帝长期卧病在 ![]() ![]() ![]() ![]() ![]() 赞曰:能够深刻阐明神祇灵异,贯通天人之道的,当首推《周易》、《舂秋》。然而子贡还是说:“夫子的文章我们能够听到,夫子关于 ![]() ![]() ![]() |
上一章 汉书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班固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汉书》在线阅读,《汉书(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汉书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