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刑政及《孔子家语》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孔子家语 作者:佚名 | 书号:10154 时间:2017/3/26 字数:2625 |
上一章 刑政 下一章 ( → ) | |
仲弓問于孔子曰:“雍聞至刑無所用政,至政無所用刑.至刑無所用政,桀紂之世是也;至政無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曰:“聖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參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禮齊之.其次以政焉導民,以刑噤之,刑不刑也.化之弗變,導之弗從,傷義以敗俗,于是乎用刑矣.顓五刑必即天倫.行刑罰則輕無赦,刑侀也,侀成也,壹成而不可更,故君子盡心焉.”仲弓曰:“古之聽訟尤罰麗于事,不以其心,可得聞乎?”孔子曰:“凡聽五刑之訟,必原⽗子之情,立君臣之義以權之,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悉其聰明,正其忠愛以盡之.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獄,獄必三訊焉,有指無簡,則不聽也,附從輕,赦從重,疑獄則泛與眾共之,疑則赦之,皆以小大之比成也.是故爵人必于朝,與眾共之也,刑人必于市,與眾棄之也.古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養也,士遇之塗,以弗與之言,屏諸四方,唯其所之,不及與政,弗![]() ![]() 译文 仲弓问孔子说:“我听说有严酷的刑罚就不需要用政令了,有完善的政令就不需要用刑罚了。有严酷的刑罚不用政令,夏桀、商汤的时代就是这样;有完善的政令不用刑罚,周朝成王、康王的时代就是这样。这是真的吗?” 孔子说:“圣人治理教化民众,必须是刑罚和政令相互配合使用。最好的办法是用道德来教化民众,并用礼来统一思想,其次是用政令。用刑罚来教导民众,用刑罚来噤止他们,目的是为了不用刑罚。对经过教化还不改变,经过教导又不听从,损害义理又败坏风俗的人,只好用刑罚来惩处。专用五刑来治理民众也必须符合天道,执行刑罚对罪行轻的也不能赦免。侀,就是侧;侧,就是已成事实不可改变。一旦定刑就不可改变,所以员官要尽心地审理案件。” 仲弓说:“古代审理案件,对过错的处罚 ![]() 孔子说:“凡是审理五种罪行的案子,必须要推究其⽗子之情,按照君臣之义来衡量,目的是论证犯罪情节的轻重,谨慎地衡量罪过的深浅,以便分别对待。尽量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极力发挥自己的忠爱之心来探明案情。大司寇的职责是正定刑法辨明法令来审理案件,审案时必须听取群臣、群吏和万民的意见。有指证而核实不了犯罪事实的,就不治罪。量刑可重可轻的就从轻,赦免时,原判重了的则先赦。疑案则要广泛地向大众征求意见共同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无法裁决,就赦免他。一切案件一定要 ![]() ![]() 仲弓问:“审理案件时,定案的事,是由什么官来完成的?” 孔子说:“案件首先由狱官来审定,然后狱官把审理情况报告给狱官之长。狱官之长审理之后,再报告大司寇。大司寇审理之后,再报告君王。君王又命三公和卿士在种有酸枣树的审理处会审,然后把审理结果和可疑之处回呈给君王。君王 ![]() ![]() 仲弓又问:“在法律噤令的规定中都有哪些条款呢?” 孔子说:“凡是用巧言曲解法律,变 ![]() ![]() ![]() ![]() ![]() 仲弓又问:“法令噤止的就到此为止了吗?” 孔子说:“这是其中最紧要的。其余应噤的还有十四项:天子赐予的命服、命车不准在集市上出卖,圭璋璧琮等礼⽟不准在集市上出卖,宗庙祭祀用的礼器不准在集市上出卖,兵车旍旗不准在集市上出卖,祭祀用的牲畜和酒不准在集市上出卖,作战用的兵器铠甲不准在集市上出卖,家用器具不合规矩不准在集市上出卖,⿇布丝绸精耝不合乎规定、宽窄不合规定的不准在集市上出卖,染⾊不正的不准在集市上出卖,锦缎珠⽟等器物雕刻巧饰特别华丽的不准在集市上出卖,⾐服饮食不准在集市上出卖,果实还未成 ![]() 评析 这一篇主要是讲刑政的,但孔子道德还是強调德、礼的教化作用。他说:“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在审理案件时,孔子认为必须注重犯罪事实, ![]() ![]() ![]() ![]() |
上一章 孔子家语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佚名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孔子家语》在线阅读,《孔子家语(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孔子家语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