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衣服及《幼学琼林》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幼学琼林 作者:程登吉 | 书号:10178 时间:2017/3/26 字数:3611 |
上一章 衣服 下一章 ( → ) | |
冠称元服,⾐曰⾝章。曰弁曰冔曰冕,皆冠之号;⽇履⽇舄曰屣,悉鞋之名。上公命服有九锡,士人初冠有三加。簪缨缙绅,仕宦之称;章甫![]() 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绿⾐⻩里,讥贵 ![]() 孟尝君珠履三千客,牛僧孺金钗十二行。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绮罗之辈,非养蚕之人。贵着重裀叠褥,贫者裋褐不完。卜子夏甚贫,鹑⾐百结;公孙弘甚俭,布被十年。南州冠冕,德 ![]() 虞舜制⾐裳,所以命有德;昭侯蔵敝 ![]() 姜氏翕和,兄弟每宵同大被;三章未遇,夫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冠是戴在头上的服饰,称为元服;⾐是穿在⾝上的文采,称为⾝章。冕、弁都是帽子的名称;舃、履都是鞋子的名称。士人成年行冠礼,要换三次帽子,称为三加。上公的命服有九等,皆君主所赐叫做九锡。 簪缨、缙绅都是仕宦享有的荣光。章甫、 ![]() 布⾐就是⽩丁、平民的称呼;青衿乃是生员、秀才的名称。葛屦是夏天穿的单鞋,如果冬天穿着夏天的单鞋去踩霜踏雪,那便是俭朴吝啬得太过分了,所以才会受人嘲讽。绿是杂⾊为 ![]() ![]() 上⾝的服装叫做⾐,下⾝的服装叫做裳。⾐的前幅称作襟,后幅称作裾。 华丽的⾐服大都由绮罗纨素所做成的,所以华服称为绮纨。破旧的⾐衫大都是缕缕分垂,所以敝⾐唤作褴褛。襁褓是婴儿的服装,弁髦是孩童的帽子。⾐襟开在左边的是夷人的⾐服,后幅短的上⾐便于行动,是武夫穿的。 凡是不讲尊卑次序的人,好比用帽子上的布去补鞋子一样不分上下;富贵得意的人,不回到家乡去,好比穿了华丽的⾐服,在黑夜中行走,别人不知道他的荣耀。一件狐⽪袍穿了三十年,晏子的俭朴为人所称道;石崇与王恺比富,列锦幛五十里,其豪富让王恺羡慕。 孟尝君门下有三千珠履客,牛僧孺多姬妾,堂前的金钗排列了十二行。价值千金的⽪袍,不是一只狐狸腋下之⽑就能 ![]() 公孙弘非常节俭,一 ![]() 裴骏智能超群,魏太祖曾向崔浩夸裴为三河领袖。司马徽称赞庞统才华出众,为南州士人的冠冕。 虞舜制定⾐裳的图案颜⾊等级,赐命于有德之人。魏昭侯收蔵破 ![]() ⾐服鞋子不穿到有破损,不肯换新的,所以世人称颂尧帝俭朴;新做的⾐服不穿用,哪里有旧⾐可穿呢!这是桓冲的 ![]() 王氏眉心贴着花钿,是因为被丈夫韦固刺伤;杨贵妃曾被安禄山抓伤了啂房,就绣了一件 ![]() 姜家兄弟和睦每晚都睡在一起,同盖一条大被。王章未得到君王的赏识之前十分贫困,寒冷冬夜睡在草编的牛⾐上,夫 ![]() 羊祐镇守里 ![]() ⾐服如果穿得不合自己的⾝份,会招来杀⾝之祸;⾝着破袍而不以为聇,其志向的确超越众人啊! 注释 冠称元服:冠为帽子,戴在头上,头为元首,所以冠就为元服。⾝章:⾝体的象征和标志。《左传-闽公二年》:“⾐,⾝之章也。” 弁: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黑⾊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冠;⽩鹿⽪做的叫⽪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冔:殷代的冠名。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履:本义为行走,后用来指鞋子。舃: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屣:一般的鞋子。 上公:周代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等级是八命,被加封为诸侯时,加一命,称为上公。九锡:君王赐的九种物品。三加:士人行冠礼先行戴缁布冠,再戴⽪弁,最后戴爵弁,称为三加。 晏子 簪:簪子,古人用来揷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缨:系在脖子上的帽带。缙绅:同“搢绅”章甫 ![]() ![]() ![]() ![]() 葛屦履霜:穿着夏天的草鞋在霜雪上行走。葛屦,草鞋。绿⾐⻩里:把低 ![]() 弁髦:小孩的头发垂下来时,就要戴弁帽,称为弁髦。左衽:⾐襟开在左边。短后:后幅较短的上⾐,便于行动。 石崇:晋代富豪石崇与王恺斗富,点燃蜡烛当柴烧饭。王恺为遮蔽风尘,在大路上用绫罗作四十里步障,石崇则以五十里与之相抗。王恺拿晋武帝赐给的有一尺多⾼的珊瑚树炫耀,石崇看后,随手用铁如意将它击碎,接着搬出自家的珊瑚树,⾼三四尺者有六七棵之多。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侈汰》。 孟尝君:名田文,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战国四公子之一,曾养食客数千人。牛僧孺:唐穆宗、唐文宗时宰相,字思黯,定安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在牛李 ![]() ![]() ![]() 重裀叠褥:坐垫和褥子重重叠叠。裋褐:耝布⾐服。 卜子夏:名商,字子夏,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家贫,⾐服上打満补丁,像挂着很多鹑鸟。公孙弘:汉武帝时大臣,很俭朴。 德 ![]() ![]() ![]() 命有德:表彰有德行的人。昭侯蔵敝袴:《韩非子-內储说上》载,韩昭侯曾命人将一条破 ![]() 三浣:唐文宗曾对臣下说自己穿的⾐服已洗过三次,众臣皆贺他节俭,柳公权却说:“皇帝应该考虑大事,不应考虑洗⾐服这样的小事。”⾐不重裘:不穿厚的⽪⾐,表示节俭。 更为:更换。妇劝桓冲:东晋时的桓冲不喜 ![]() ![]() 王氏之眉贴花钿:传说东晋韦固曾遇到月下老人,老人告诉他姻缘天定。韦固问:“我的 ![]() ![]() ![]() 翕和:相处融洽、谐和。王章:汉代人,家贫,曾病卧于牛⾐中,哭着与 ![]() ![]() 缓带轻裘:形容穿⾐闲适、斯文。羊叔子:晋羊祜,字叔子。任荆州都督时,穿着斯文,人称斯文主将。葛巾野服:陶渊明归隐后常头戴葛巾,⾝穿山里人的⾐服,被人称为陆地神仙。 服之不衷:穿的⾐服与⾝份、环境不合。缊袍不聇:穿着旧袍子而不觉得羞聇。《论语》中说,子路穿着缊袍,站在穿⽪裘的人中间,不觉低人一等,孔子赞他志⾼。 wWW.bB mXs.cC |
上一章 幼学琼林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程登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幼学琼林》在线阅读,《幼学琼林(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幼学琼林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