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四十九及《南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南史 作者:李延寿 | 书号:10198 时间:2017/3/26 字数:19034 |
上一章 卷四十九 下一章 ( → ) | |
庾杲之 王谌 孔珪 刘怀珍 杲之幼有孝行,宋司空刘勉见而奇之,谓曰:“见卿⾜使 江汉崇望,杞梓发声。”解褐奉朝请,稍迁尚书驾部郞。清贫 自业,食唯有韭葅瀹韭生韭杂菜。任昉尝戏之曰:“谁谓庾郞 贫,食鲑尝有二十七种。” 累迁尚书左丞。王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 ![]() 历位⻩门吏部郞,御史中丞,参大选。美容质,善言笑。 尝兼侍中夹侍,柳世隆在御坐,谓齐武帝曰:“庾杲之爲蝉冕 所映,弥有华采,陛下故当与其即真。”上甚悦。王俭仍曰: “家国以杲之清美,所以许其假职。若以其即真,当在胡谐之 后。” 武帝尝与朝臣商略,酒后谓群臣曰:“我后当得何諡?” 群臣莫有答者。王俭因目杲之,从容曰:“陛下寿等南山,方 与⽇月齐明,千载之后,岂是臣子轻所仰量。”时人雅叹其辩 答。 杲之尝兼主客郞对魏使,使问杲之曰:“百姓那得家家题 门帖卖宅?”答曰:“朝廷既 ![]() ![]() 时诸王年少,不得妄称接人,敕杲之及济 ![]() 荜字休野,杲之叔⽗也。仕齐爲骠骑功曹史。博涉群书, 有口辩。永明中与魏和亲,以荜兼散骑常侍,报使还,拜散骑 侍郞、知东宮管记事。 后爲荆州别驾,前后纪纲皆致富饶,荜再爲之,清⾝率下, 杜绝请托,布被蔬食, ![]() 累迁会稽郡丞,行郡府事。时承雕弊之后,百姓凶荒,米 斗至数千,人多流散。荜抚循甚有理,唯守公禄,清节愈厉, 至有经⽇不举火。太守永 ![]() 天监元年卒,停尸无以敛,柩不能归。梁武帝闻之,诏赐 绢百疋,⾕五百斛。 初,荜爲西楚望族,兄子杲之又有宠于齐武帝,荜早历显 官。乡人乐蔼有⼲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 嶷,嶷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时荜爲州 别驾,益忽蔼。及梁武帝践阼,蔼以西朝勋,爲御史中丞,荜 始得会稽行事,既聇之矣;会职事微有谴,帝以蔼其乡人也, 使宣旨诲之。荜大愤,故发病卒。 子乔复仕爲荆州别驾,时元帝爲荆州刺史,而州人范兴话 以寒 ![]() 乔子敻少聪慧,家富于财,好宾客,食必列鼎。又状貌丰 美,颐颊开张,人皆谓敻必爲方伯,无馁乏之虑。及魏克江陵, 卒致饿死。时又有⽔军都督褚萝面甚尖危,有从理⼊口,竟保 ⾐食而终。 王谌字仲和,东海郯人,晋少傅雅玄孙也。祖庆,员外常 侍。⽗元闵,护军司马。 宋大明中,沈昙庆爲徐州,辟谌爲 ![]() ![]() 后拜中书侍郞。明帝好围棋,置围棋州邑,以建安王休仁 爲围棋州都大中正,谌与太子右率沈 ![]() 齐永明初,累迁豫章王太尉司马。武帝与谌相遇于宋明之 世,甚委任之。历⻩门郞,领骁骑将军,太子中庶子。 谌贞正和谨,朝廷称爲善人,多与之厚。八年,转冠军将 军、长沙王车骑长史,徙庐江王中军长史,又徙西 ![]() 谌从叔摛,以博学见知。尚书令王俭尝集才学之士,总校 虚实,类物隶之,谓之隶事,自此始也。俭尝使宾客隶事多者 赏之,事皆穷,唯庐江何宪爲胜,乃赏以五花簟、⽩团扇。坐 簟执扇,容气甚自得。摛后至,俭以所隶示之,曰:“卿能夺 之乎?”摛 ![]() 爲秣陵令,清直,请谒不行。羽林队主潘敞有宠二宮,势 倾人主。妇弟犯法,敞爲之请摛,摛投书于地,更鞭四十。敞 怒谮之,明⽇而见代。 永明八年,天忽⻩⾊照地,衆莫能解。司徒法曹王融上金 天颂。摛曰:“是非金天,所谓荣光。”武帝大悦,用爲永 ![]() 何宪字子思,庐江灊人。博涉该通,群籍毕览,天阁宝秘, 人间散逸,无遗漏焉。任昉、刘渢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 知,自甲至丁,书说一事,并敍述作之体,连⽇累夜,莫见所 遗。宗人何遁,退让士也,见而美之,愿与爲友。 宪位本州别驾,国子博士。永明十年使于魏。 时又有孔逖字世远,会稽山 ![]() ![]() 孔珪字德璋,会稽山 ![]() 珪少学涉有美誉,太守王僧虔见而重之,引爲主簿。举秀 才,再迁殿中郞。⾼帝爲骠骑,取爲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 笔。爲尚书左丞,⽗忧去官。与兄仲智还居⽗山舍。仲智妾李 氏骄妒无礼,珪⽩太守王敬则杀之。 永明中,历位⻩门郞,太子中庶子,廷尉。江左承用晋时 张、杜律二十卷,武帝留心法令,数讯囚徒,诏狱官详正旧注。 先是尚书删定郞王植撰定律,奏之,削其烦害,录其允衷,取 张斐注七百三十一条,杜预注七百九十一条,或二家两释于义 乃备者,又取一百七条,其注相同者取一百三条,集爲一书, 凡一千七百三十二条,爲二十卷。请付外详校,擿其违谬。诏 从之。于是公卿八座参议,考正旧注,有轻重处,竟陵王子良 下意多使从轻。其中朝议不能断者,则制旨平决。至九年,珪 表上律文二十卷,录序一卷,又立律学助教,依五经例,诏报 从之。事竟不行。转御史中丞。 建武初,爲平西长史、南郡太守。珪以魏连岁南伐,百姓 死伤,乃上表陈通和之策,帝不从。征侍中,不行,留本任。 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趣情相得, 又与琅琊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并款 ![]() ![]() ![]() 怀珍幼随奉伯至寿 ![]() 元嘉二十八年,亡命司马顺则聚 ![]() ![]() 江夏王义恭出镇盱眙,道遇怀珍,以应对见重,取爲骠骑 长史兼墨曹行参军。孝建初,爲义恭大司马参军、直合将军, 随府转太宰参军。 大明二年,以军功拜乐陵河间二郡太守,赐爵广晋县侯。 司空竟陵王诞反,郡人王弼门族甚盛,劝怀珍起兵助诞,怀珍 杀之。帝嘉其诚,除豫章王子尚车骑参军,⺟忧去职。服阕, 见江夏王义恭,义恭曰:“别子多年,那得不老 ?”对曰 : “公恩未报,何敢便老。”义恭善其对。 累迁⻩门郞,领虎贲中郞将。桂 ![]() 初,宋孝武世,齐⾼帝爲舍人,怀珍爲直合,相遇早旧。 怀珍假还青州,⾼帝有⽩骢马,齧人,不可骑,送与怀珍别。 怀珍报上百匹绢。或谓怀珍曰:“萧公此马不中骑,是以与君 耳。君报百匹,不亦多乎?”怀珍曰:“萧君局量堂堂,甯应 负人此绢。吾方 ![]() ⾼帝辅政,以怀珍內资未多,征爲都官尚书,领前将军。 以第四子晃代爲豫州刺史。或疑怀珍不受代,⾼帝曰:“我布 ⾐时,怀珍便推怀投款,况在今⽇,宁当有异。”晃发经⽇, 疑论不止,上乃遣军主房灵人领百骑进送晃。谓灵人曰:“论 者谓怀珍必有异同,我期之有素,必不应尔。卿是其乡里,故 遣卿行,非唯卫新,亦以 ![]() 及齐台建,朝士人人争爲臣吏,以怀珍爲宋台右卫。怀珍 谓帝曰:“人皆 ![]() 怀珍年老,以噤旅辛勤,求爲闲职,转光禄大夫,卒。遗 言薄葬。赠雍州刺史,諡敬侯。 子灵哲字文明,位齐郡太守、前军将军。灵哲所生⺟尝病, 灵哲躬自祈祷,梦见⻩⾐老公与药曰:“可取此食之,疾立可 愈。”灵哲惊觉,于枕间得之,如言而疾愈。药似竹 ![]() 嫡⺟崔氏及兄子景焕,泰始中爲魏所获。灵哲爲布⾐,不 听乐。及怀珍卒,当袭爵,灵哲固辞,以兄子在魏,存亡未测, 无容越当茅土。朝廷义之。 灵哲倾産赎嫡⺟及景焕,累年不能得。武帝哀之,令北使 者请之,魏人送以还南,袭怀珍封爵。灵哲位兖州刺史,隆昌 元年卒。 峻字孝标,本名法武,怀珍从⽗弟也。⽗琁之,仕宋爲始 兴內史。 峻生期月而琁之卒,其⺟许氏携峻及其兄法凤还乡里。宋 泰始初,魏克青州,峻时年八岁,爲人所略爲奴至中山。中山 富人刘宝湣峻,以束帛赎之,教以书学。魏人闻其江南有戚属, 更徙之代都。居贫不自立,与⺟并出家爲尼僧,既而还俗。峻 好学,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 爇其须发,及觉复读,其精力如此。时魏孝文选尽物望,江南 人士才学之徒,咸见申擢,峻兄弟不蒙选拔。 齐永明中,俱奔江南,更改名峻字孝标。自以少时未开悟, 晚更厉精,明慧过人。苦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清 河崔慰祖谓之“书 ![]() 梁天监初,召⼊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阁。峻兄孝庆时 爲青州刺史,峻请假省之,坐私载噤物,爲有司所奏免官。安 成王秀雅重峻,及安成王迁荆州,引爲户曹参军,给其书籍, 使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因游东 ![]() 初,梁武帝招文学之士,有⾼才者多被引进,擢以不次。 峻率 ![]() 峻又尝爲自序,其略云: 余自比冯敬通,而有同之者三,异之者四。何则?敬通雄 才冠世,志刚金石;馀虽不及之,而节亮慷慨。此一同也。敬 通逢中兴明君,而终不试用;余逢命世英主,亦摈斥当年。此 二同也。敬通有忌 ![]() ![]() ![]() 峻本将门,兄法凤自北归,改名孝庆字仲昌。早有⼲略, 齐末爲兖州刺史,举兵应梁武,封馀⼲男,历官显重。峻独笃 志好学,居东 ![]() 刘沼字明信,中山魏昌人。六世祖舆,晋骠骑将军。沼幼 善属文,及长博学,位终秣陵令。 怀慰字彦泰,怀珍从子也。祖奉伯,宋元嘉中爲冠军长史。 ⽗乘人,冀州刺史,死于义嘉事。怀慰持丧不食醯酱,冬⽇不 用絮⾐,养孤弟妹,事寡叔⺟,皆有恩义。仕宋爲尚书驾部郞。 怀慰宗从善明等爲齐⾼帝心腹,怀慰亦预焉。 齐国建,上 ![]() ![]() 怀慰至郡,修城郭,安集居人,垦废田二百顷,决沈湖灌 溉。不受礼谒,人有饷其新米一斛者,怀慰出所食麦饭示之曰: “食有馀,幸不烦此。”因着廉吏论以达其意 。⾼帝闻之, 手敕褒赏。进督秦、沛二郡, ![]() 怀慰本名闻慰,武帝即位,以与舅氏名同,敕改之。后兼 安陆王北中郞司马,卒。明帝即位,谓仆 ![]() 霁字士湮,九岁能诵左氏传。十四居⽗忧,有至 ![]() ⺟明氏寝疾,霁年已五十,⾐不解带者七旬,诵观世音经 数万遍。夜中感梦,见一僧谓曰:“夫人算尽,君精诚笃志, 当相爲申延。”后六十馀⽇乃亡。霁庐于墓,哀恸过礼,常有 双⽩鹤循翔庐侧,处士阮孝绪致书抑譬焉。霁思慕不已,未终 丧而卒。着释俗语八卷,文集十卷。 杳字士深,年数岁,征士明僧绍见之,抚而言曰:“此儿 实千里之驹。”十三丁⽗忧,每哭,哀感行路。梁天监中,爲 宣惠豫章王行参军。 杳博综群书,沈约、任昉以下每有遗忘,皆访问焉。尝于 约坐语及宗庙牺樽,约云:“郑玄答张逸谓爲画凤皇尾婆娑 然。今无复此器,则不依古。”杳曰:“此言未必可安。古者 樽彜皆刻木爲鸟兽,凿顶及背以出內酒。魏时鲁郡地中得齐大 夫子尾送女器,有牺樽作牺牛形。晋永嘉中,贼曹嶷于青州发 齐景公冢又得二樽,形亦爲牛象。二处皆古之遗器,知非虚也。” 约大以爲然 。约又云:“何承天纂文奇博,其书载张仲师及 长颈王事,此何所出?”杳曰:“仲师长尺二寸,唯出论衡。 长颈是毗骞王,朱建安扶南以南记云:‘古来至今不死’。” 约即取二书寻检,一如杳言。约郊居宅时新构阁斋,杳爲赞二 首,并以所撰文章呈约,约即命工书人题其赞于壁。仍报杳书, 共相叹美。又在任昉坐,有人饷昉冲酒而作搌字,昉问杳此字 是不,杳曰:“葛洪字苑作木旁右。”昉又曰:“酒有千⽇醉, 当是虚言。”杳曰:“桂 ![]() 出爲临津令,有善绩,秩満,县三百余人诣阙请留,敕许 焉。后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华林撰遍略,书成,以晋 安王府参军兼廷尉正,以⾜疾解。因着林庭赋,王僧孺见而叹 曰:“郊居以后,无复此作。”累迁尚书仪曹郞,仆 ![]() 大通元年,爲步兵校尉,兼东宮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谓曰: “酒非卿所好,而爲酒厨之职,政爲卿不愧古人耳。”太子 有瓠食器,因以赐焉,曰:“卿有古人之风,故遗卿古人之器。” 俄有敕代裴子野知着作郞事。昭明太子薨,新宮建,旧人例无 停者,敕特留杳焉。仆 ![]() 杳清俭无所嗜好,自居⺟忧,便长断腥膻,持斋蔬食。临 终遗命:“敛以法服,载以露车,还葬旧墓,随得一地,容棺 而已。不得设灵筵及祭醊。”其子遵行之。 撰要雅五卷,楚辞草木疏一卷,⾼士传二卷,东宮新旧记 三十卷,古今四部书目五卷,文集十五卷,并行于世。 歊字士光,生夕有香气,氛氲満室。幼有识慧,四岁丧⽗, 与群儿同处,独不戏弄。六岁诵论语、⽑诗,意所不解,便能 问难。十二读庄子逍遥篇曰:“此可解耳。”客问之,随问而 答,皆有情理,家人每异之,谓爲神童。及长,博学有文才, 不娶不仕,与族弟吁并隐居求志,遨游林泽,以山⽔书籍相娱 而已。 奉⺟兄以孝悌称,寝食不离左右。⺟意有所须,口未及言, 歊已先知,手自营办,狼狈供奉。⺟每疾病,梦歊进药,及翌 ⽇转有间效,其诚感如此。 ![]() ![]() 少时好施,务周人之急,人或遗之,亦不拒也。久而叹曰: “受人者必报;不则有愧于人。吾固无以报人,岂可常有愧乎。” 天监十七年,忽着⾰终论。以爲: 形者无知之质,神者有知之 ![]() ![]() ![]() 初,吁之疾,歊尽心救疗,及卒哀伤,爲之诔,又着悲友 赋以序哀情。忽有老人无因而至,谓曰:“君心力坚猛,必破 死生;但运会所至,不得久留一方耳。”弹指而去。歊心知其 异,试遣寻之,莫知其所。于是信心弥笃。既而寝疾,恐贻⺟ 忧,乃自言笑,勉进汤药。谓兄霁、杳曰:“两兄禄仕,⾜伸 供养。歊之归泉,复何所憾。愿深割无益之悲。”十八年,年 三十二卒。 始沙门释宝志遇歊于兴皇寺,惊起曰:“隐居学道,清净 登仙。”如此三说。歊未死之舂,有人爲其庭中栽柿,歊谓兄 子弇曰:“吾不见此实,尔其勿言。”至秋而亡,人以爲知命。 亲故诔其行迹,諡曰贞节处士。 先是有太中大夫琅琊王敬胤以天监八年卒,遗命:“不得 设复魄旌旐,一芦笰藉下,一枚覆上。吾气绝便浴沐,篮舆载 尸,还忠侯大夫隧中。若不行此,则戮吾尸于九泉。”敬胤外 甥许慧诏因阮研以闻。诏曰:“敬胤令其息崇素,气绝便浴沐, 藉以二芦笰,凿地周⾝,归葬忠侯。此达生之格言,贤夫⽟匣 石椁远矣。然子于⽗命,亦有所从有所不从。今崇素若信遗意, 土周浅薄,属辟不施,一朝见侵狐鼠,戮尸已甚。⽗可以训子, 子亦不可行之。外內易棺,此自奉亲之情,藉土而葬,亦通人 之意。宜两舍两取,以达⽗子之志。棺周于⾝,土周于椁,去 其牲奠,敛以时服。一可以申情,二可以称家。礼教无违,生 死无辱,此故当爲安也。” 吁字彦度,怀珍从孙也。祖承宗,宋太宰参军。⽗灵真, 齐镇西谘议、武昌太守。 吁幼称纯孝,数岁⽗⺟继卒,吁居丧哭泣孺慕,几至灭 ![]() ![]() 本州刺史张稷辟爲主簿,主者檄召吁,乃挂檄于树而逃。 陈留阮孝绪博学隐居,不 ![]() ![]() ![]() ![]() 吁善玄言,尤精意释典,曾与歊听讲锺山诸寺,因共卜筑 宋熙寺东涧,有终焉之志。尚书郞何炯尝遇之于路,曰:“此 人风神颖俊,盖荀奉倩、卫叔宝之流也。”命驾造门,拒而不 见。族祖孝标与书称之曰:“吁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歊矫 矫出尘,如云中⽩鹤。皆俭岁之粱稷,寒年之纤纩。” 吁尝着⾕⽪巾,披纳⾐,每游山泽,辄留连忘返。神理闲 正,姿貌甚华,在林⾕之间,意气弥远,或有遇之者,皆谓神 人。家甚贫苦,并⽇而食,隆冬之月,或无毡絮,吁处之晏然, 人不觉其饥寒也。自少至长,无喜愠之⾊。每于可竞之地,辄 以不竞胜之。或有加陵之者,莫不退而愧服,由是衆论咸归重 焉。 天监十七年,卒于歊舍。临终执歊手曰:“气绝便敛,敛 毕即埋,灵筵一不须立。勿设飨祀,无求继嗣。”歊从而行之。 宗人至友,相与刊石立铭,諡曰玄贞处士。 善明,怀珍族弟也。⽗怀人,仕宋爲齐、北海二郡太守。 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 以救,乡里多获全济,百姓呼其家田爲续命田。 善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 十,刺史刘道隆辟爲中从事。怀人谓善明曰:“我已知汝立⾝, 复 ![]() 泰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 居东 ![]() ![]() 五年,魏克青州,善明⺟在焉,移置代郡。善明布⾐蔬食, 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爲之叹息。转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 明以⺟在魏,不愿西行,泣涕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 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魏, 赎⺟还。 时宋后废帝新立,群臣执政,善明独事齐⾼帝,委⾝归诚。 出爲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善明从弟僧副与善明俱知名 于乡里,泰始初,魏攻淮北,僧副将部曲二千人东依海岛。齐 ⾼帝在淮 ![]() ![]() 齐台建,爲右卫将军,辞疾不拜。司空褚彦回谓善明曰: “⾼尚之事,乃卿从来素意,今朝廷方相委待,讵得便学松、 乔琊。”善明答曰:“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 天地廓清,朝廷济济,鄙吝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帝践阼,以善明勋诚, ![]() ![]() 又谏起宣 ![]() ![]() 善明⾝长七尺九寸,质素不好声⾊,所居茅斋,斧木而已。 ![]() ![]() 与崔祖思友善,祖思出爲青冀二州,善明遗书敍旧,因相 勖以忠概。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遗命薄 殡。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諡烈伯。子涤嗣。 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帝闻其清贫,赐涤家葛 塘屯⾕五百斛,曰:“葛屯亦吾之垣下,令后世知其见异。” 善明从弟僧副字士云,位前将军,封丰 ![]() 兄法护字士伯,有学业,位济 ![]() 论曰:诗称“抑抑威仪,惟人之则。”又云:“其仪不忒, 正是四国。”观夫杲之风流所得,休野行己之度,盖其有焉。 仲和 ![]() 部分译文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祖⽗庾深之,位居义兴太守,以善政而闻名。⽗亲庾粲是南郡王刘义宣的丞相城局参军,南郡王起兵,他被杀害。 庾杲之幼年就很有孝行,宋朝的司空刘面力见到他认为很奇异,对他说:“见到您⾜以使江汉一带仰望,优秀人才声名远扬。”初次做官担任奉朝请,逐步升迁为尚书驾部郞。家业清贫,吃的只有腌韭菜、煮韭菜、生韭菜等。任窻曾经给他开玩笑地说:“谁说庾郞贫穷,吃菜曾经有三九(韭)二十七种。” 他经过多次调动担任了尚书左丞。王俭对别人说:“过去袁公做卫军,想用我为长史,虽然没有做成,关键是他曾有这种意向。现在也需要像我们这样的人。”于是任用庾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给王俭写信说:“贵府的僚佐,实在难以选拔。庾景行泛渌⽔,依芙蓉,多么美丽啊!”当时的人把⼊王俭府比作莲花池,所以萧缅写信赞美他。 他历任⻩门吏部郞,御史中丞,参与大选。他容貌美好,善于谈笑。曾经兼任侍中夹侍,柳世隆在皇帝那儿坐,对齐武帝说:“庾杲之被蝉冠所辉映,更加富有华彩,陛下所以应当让他真地成为贵近朝臣。”皇上很⾼兴,王俭则说:“家国因为庾杲之清美,所以允许他假借官职。如果让他真地任职,应当在胡谐之的后面。” 武帝曾经与朝臣商议,一次酒后他对群臣说:“我以后应当得到什么样的谥号?”群臣没有人回答。王俭于是眼睛看着庾杲之,庾杲之从容地说:“陛下寿比南山,正与⽇月齐明,千载以后,难道是臣子们轻易可以衡量的吗?”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雄辩的对答。 庾杲之曾经兼任主客郞对答魏朝的使者,使者问庾杲之说:“百姓们怎么能够家家写门帖卖宅子?”回答说:“朝廷既然要扫 ![]() 当时诸王年少,不能轻率地称赞和接待别人,诏令庾杲之和济 ![]() ![]() 孔珪字德璋,会稽山 ![]() ![]() 孔珪少年时在学问的涉猎上有很好的声誉,太守王僧虔见到后非常重视,任用他为主簿。后来举为秀才,又升迁为殿中郞。⾼帝做了骠骑,取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一齐掌管辞笔。担任尚书左丞,遇到了⽗亲的丧事离职。和他的哥哥孔仲智回到了他们⽗亲的山舍居住。孔仲智的妾李氏骄妒无礼,孔珪告诉了太守王敬则把她杀掉。 永明年间(483~493),历任⻩门郞,太子中庶子,廷尉。江东继续使用晋朝时候的张、杜律二十卷,武帝留心法令,多次审讯囚徒,诏令狱官详细地订正旧注。在此以前尚书删定了郞官王植撰写订正的法律,上奏后,删削其中的烦琐有害的条文,采录其中允当合理的部分,昅取张裴的注七百三十一条,杜预的注七百九十一条,或者二家两种解释意义才完备的,又取了一百零七条,他们的注解相同者取了一百零三条,集结为一本书,共一千七百三十二条,为二十卷。孔珪请求 ![]() 建武初年,他做平西长史、南郡太守。孔珪因为魏朝连续南侵,百姓死伤,便上表陈述了通和的策略,明帝不听从。征调为侍中,没有上任,留在本来的职位上。 孔珪风韵清疏,喜好文章和昑咏,饮酒七八斗。和他的表兄张融趣情相合,又和琅笽的王思远、庐江的何点、何点的弟弟何胤都很要好,不喜 ![]() ![]() 永元元年(499),他担任都官尚书,调为太子詹事,加任散骑常侍。三年,孔珪得病,东昏侯将他排除,用 ![]() 刘粲字士光,出生的那天晚上有香气,氤氲満屋。他自幼就很有聪明智慧,四岁死了⽗亲,与一群小孩在一起,只有他不做游戏。六岁诵《论语》、《⽑诗》。心里不理解的,便能提出问题。十二岁的时候读《庄子-逍遥篇》说:“这是可以理解的。”有客人问他,随问随答,都合乎情理,家里的人常常感到奇怪,称他为神童。等他长大以后,博学而有文才,不娶 ![]() 他侍奉⺟亲、兄长以孝悌闻名,觉睡、吃饭都不离开⾝边。⺟亲心里有什么需要,口里还没有说出, 刘粲已经预先知道,自己动手理办,尽力供奉。⺟亲每次有病,梦见刘粲给她拿药,等第二天就会见效好转,她就是这样地以诚心感人。他 ![]() 少年的时候喜 ![]() 天监十七年(518)他忽然著了一篇《⾰终论》。认为:“形是无知觉的质,神是有知觉的 ![]() ![]() ![]() ![]() 起初,刘讠于有病, 刘粲尽心救治,等死了以后,十分哀伤,为他写了一篇诔文,又写了一篇《悲友赋》以表达自己的哀情。一次忽然有一个老人没有原因地到来,对他说:“您意志坚強,力量勇猛,必定能破去死生;但是由于命运的关系,不能长久地留在一方。”转眼走了。 刘粲心里知道他很奇异,想试着派人去寻找他,却不知道他的去处。于是信心更加坚定。很快自己又生了病,恐怕让⺟亲担忧,便自己有说有笑,尽力服用汤药。他对哥哥刘霁、刘杳说:“两位兄长做官有薪⽔,⾜够供养⺟亲。我即使命归⻩泉,又有什么遗憾!希望一定要割舍无用的伤悲。”天监十八年,三十二岁去世。 开始的时候,和尚释宝志在兴皇寺遇到了 刘粲,惊异地站起来说:“隐居学道,清净登仙。”这样连说了三次。刘粲还没有死的那年舂天,有人给他在院子里栽了柿树。 刘粲对他哥哥的儿子刘粲说:“我将看不到这棵树上的果实了,你不要对外面说起。”到秋天就死了,人们都认为他知命。亲戚旧友写诔文追念他的行迹。谥号为贞节处士。 在此以前,有太中大夫琅笽人王敬胤在天监八年去世,遗嘱说:“不能设复魂的旗子,用芦席一领垫在下面,一领盖在上面。我气绝后就进行浴沐,用竹轿抬着尸体,送回到忠侯大夫墓道当中。如果你们不照这样办的话,就斩杀我的尸体于九泉之下吧!”王敬胤的外甥许慧诏通过阮研报知朝廷。诏书说:“王敬胤让他的儿子王崇素,气绝就进行浴沐,铺盖两领草席,挖地容下⾝体,归葬在忠侯墓中。这是一种通达人生的格言,胜过⽟匣石棺实在很远。然而儿子对于⽗亲的命令,也可以有所听从、有所不从。现在王崇素如果信守遗志,埋土比较浅薄,不建辅助设施,一旦被狐狸老鼠侵害,比斩杀尸体还要厉害。⽗亲可以教训儿子,儿子仍不可以实行。內外修治棺材,这自然是侍奉⽗亲的情意,借土埋葬,也是通达人士的心情。应该两边各有取舍,以表达⽗亲和儿子两人的心意。棺材容下⾝体,挖土盛下外棺,不用牲畜来祭奠,殡殓时穿当时的⾐服。一来可以表达哀悼的心情,二来可以与家中情况相称。礼教不要违背,生死不要受辱,这样显然是比较妥善的。” 刘善明,是刘怀珍的族弟。⽗亲刘怀人,在宋朝做官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年,青州发生饥荒,人与人彼此相食。刘善明家里有积存的⾕子,自己只吃稠粥,开仓救灾,乡民有很多获得了活命和救助,百姓们都把他家的田地称为续命田。 刘善明少年时期安静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了他的名字,等候要见他,而他却推辞不见。四十岁的时候,刺史刘道隆聘他为中从事。刘怀人对刘善明说:“我已经知道了你的立⾝,还想见到你的立官。”刘善明应聘了,又举他为秀才。宋孝武帝见到他的策论直率有力,感到他十分奇异。 泰始初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反叛,青州刺史沈文秀响应他。当时州治在东 ![]() 泰始五年,魏朝攻克了青州,刘善明的⺟亲在那里,把她转移到了代郡。刘善明穿布⾐吃蔬菜,悲哀得像守丧一样,明帝每次见到,都为他而叹息。后来转为巴西、梓桐二郡太守。刘善明因为⺟亲在魏朝,不愿意西行,流着眼泪坚持请求,得到了准许。朝廷员官大多同情刘善明的心事,元徽初年派人出使北方,朝中议论让刘善明举荐人选。刘善明推荐州乡北平人田惠绍出使魏朝,把他⺟亲赎了回来。 当时宋朝的后废帝刚刚登基,群臣执政,刘善明独独侍奉齐⾼帝,委⾝效忠。出京担任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的堂弟刘僧副与刘善明都在家乡很知名。泰始初年,魏朝进攻淮北,刘僧副率领部下二千人东面依凭海岛。齐⾼帝在淮 ![]() ![]() 废帝被杀,刘善明做⾼帝的骠骑咨议、南东海太守,兼管南徐州事务。沈攸之反叛,⾼帝感到非常担忧。刘善明献计说:“沈攸之控制着八个州,纵情搜刮,包蔵贼志,已有十年。他 ![]() ![]() 齐台建立,他担任右将军,因为疾病推辞没有上任。司空褚彦回对刘善明说:“⾼尚的事业,本是您历来的心意,现在朝廷正相委任,哪能就学隐士⾚松子与王子乔呢!”刘善明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做官的趣兴,既然遇到了知己,所以奋力奔走。天地已经廓清,朝廷人才济济,我的怀抱已经实现,不敢再贪求富贵。” ⾼帝登基,因为刘善明有功而且忠诚,打算给他俸禄,就召来刘善明对他说:“淮南接近京城,是家国的形胜之地,非亲近的贤臣不能管理这里,卿给我⾼卧治理这里吧!”于是他便代替明帝担任了淮南、宣城二郡的太守。又派遣使者前往授爵,封他为新淦伯。刘善明到了郡上,上表言事共十一条:其一认为“天地开创,应该慰问远方,广泛地传扬皇上的恩泽”其二认为“京都所属的远近地方,应该派发医生和物药,慰问疾苦,年龄九十以上以及病重不能治疗的,应该酌情赏赐”其三认为“宋代的赦令,真正得到宽大的很少。我认为现在下赦书,应该让事实与它相合”其四认为“刘昶还在,或许会到边境上来送死,各城应该严密守备”其五认为“应该废除宋朝大明以来的苛细政法条令,尊崇简易”其六认为“凡是各种土木建筑开支,可以暂且停止”其七认为“帝子王女,应该崇尚简约”其八认为“应该诏令百官以及府州郡县,各自贡献正直言论,以弘扬唐尧、虞舜的美德”其九认为“忠贞孝悌,应该以特殊的办法提拔;清苦节俭,应该授给他政务”其十认为“⾰命成功初始,应该挑选人才出使北国”其十一认为“ ![]() 刘善明又提议建筑宣 ![]() ![]() 刘善明⾝⾼七尺九寸,品质朴素不喜 ![]() ![]() ![]() ![]() 他和崔祖思非常要好,崔祖思出京为青、冀二州官长,刘善明写信跟他叙旧,于是以忠诚相勉励。等听说崔祖思死去,伤心痛哭,便得了病。建元二年去世,遗命要实行薄葬。追赠他为左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烈伯。他的儿子刘涤承袭了爵位。 刘善明家中没有遗留的积蓄,只有书八千卷。⾼帝听说他家清贫,赐给刘涤家葛塘的库存⾕子五百斛,说:“葛塘的库存也在我的官署之下,要让后世知道他的见识不凡。” WwW.BbMxs.cC |
上一章 南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李延寿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南史》在线阅读,《南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南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