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五十三及《南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南史 作者:李延寿 | 书号:10198 时间:2017/3/26 字数:32082 |
上一章 卷五十三 下一章 ( → ) | |
梁武帝诸子 武帝八男。丁贵嫔生昭明太子统、简文皇帝、庐陵威王续。 阮修容生孝元皇帝。吴淑媛生豫章王综。董昭仪生南康简王绩。 丁充华生邵陵携王纶。葛修容生武陵王纪。 昭明太子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也。以齐中兴元 年九月生于襄 ![]() 天监元年十一月,立爲皇太子。时年幼,依旧居于內,拜 东宮官属,文武皆⼊直永福省。五年六月庚戌,出居东宮。 太子生而聪叡,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通 讽诵。 ![]() 年十二,于內省见狱官将谳事。问左右曰:“是皁⾐何爲 者?”曰:“廷尉官属。”召视其书,曰:“是皆可念,我得 判否?”有司以统幼,紿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 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爲,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 自是数使听讼,每有 ![]() ![]() 十四年正月朔旦,帝临轩,冠太子于太极殿。旧制太子着 远游冠、金蝉翠緌缨,至是诏加金博山。太子美姿容,善举止, 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作 剧韵,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帝大弘佛教,亲自讲说。太子 亦素信三宝,遍览衆经。乃于宮內别立慧义殿,专爲法集之所。 招引名僧,自立二谛、法⾝义。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于慧义 殿,咸以爲至德所感。时俗稍奢,太子 ![]() 三年十一月,始兴王憺薨。旧事以东宮礼绝傍亲,书翰并 依常仪。太子以爲疑,命仆刘孝绰议其事。孝绰议曰:“案张 镜撰东宮仪记,称‘三朝发哀者,踰月不举乐;鼓吹寝奏,服 限亦然’。寻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 。铙 歌辍奏,良亦爲此。既有悲情,宜称兼慕,卒哭之后,依常举 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谓犹应称兼慕,请至卒哭。”仆 ![]() 七年十一月,贵嫔有疾,太子还永福省,朝夕侍疾,⾐不 解带。及薨,步从丧还宮,至殡,⽔浆不⼊口,每哭辄恸绝。 武帝敕中书舍人顾协宣旨曰:“毁不灭 ![]() ![]() ![]() ![]() 太子自加元服,帝便使省万机,內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 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皆即辩析,示其可否,徐令 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 ![]() ![]() 普通中,大军北侵,都下米贵。太子因命菲⾐减膳。每霖 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及有流离道路,以米 密加振赐,人十石。又出主⾐绢帛,年常多作襦 ![]() ![]() ![]() ![]() 太子孝谨天至,每⼊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宮虽燕居 內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危坐达旦。 三年三月,游后池,乘雕文舸摘芙蓉。姬人 ![]() ![]() 太子 ![]() 所着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爲正序十卷,五言诗 之善者爲英华集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薨后,长子东中郞将南徐州刺史华容公 ![]() ![]() ![]() ![]() 初,丁贵嫔薨,太子遣人求得善墓地,将斩草,有卖地者 因阉人俞三副求巿,若得三百万,许以百万与之。三副密啓武 帝,言太子所得地不如今所得地于帝吉,帝末年多忌,便命巿 之。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 。”乃爲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有宮监鲍邈之、魏雅者, 二人初并爲太子所爱,邈之晚见疏于雅,密啓武帝云:“雅爲 太子厌祷。”帝密遣检掘,果得鹅等物。大惊,将穷其事。徐 勉固谏得止,于是唯诛道士,由是太子迄终以此惭慨,故其嗣 不立。后邵陵王临丹 ![]() ![]() 先是人间谣曰:“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当开复未开, 使我心徘徊。城中诸少年,逐 ![]() ![]() ![]() ![]() ![]() ![]() ![]() 栋字元吉。及简文见废,侯景奉以爲主。栋方与妃张氏锄 葵,而法驾奄至,栋惊不知所爲,泣而升辇。及即位,升武德 殿,欻有回风从地涌起,翻飞华盖,径出端门,时人知其不终。 于是年号天正,追尊昭明太子曰昭明皇帝,安王爲安皇帝,金 华敬妃蔡氏爲敬皇后,太妃王氏爲皇太后,妃爲皇后。未几, 行禅让礼,栋封淮 ![]() 河东王誉字重孙,普通二年,封枝江县公。中大通三年, 改封河东郡王。累迁南中郞将、湘州刺史。未几,侯景寇建邺, 誉⼊援,至青草湖,台城没,有诏班师。誉还湘镇。 时元帝军于武城,新除雍州刺史张缵密报元帝曰:“河东 起兵,岳 ![]() ![]() 初,誉之将败,引镜照面,不见其头。又见长人盖屋,两 手据地噉其脐。又见⽩狗大如驴,从城出,不知所在。誉甚恶 之,俄而城陷。 豫章王综字世谦,武帝第二子也。天监三年,封豫章郡王。 累迁北中郞将、南徐州刺史。⼊爲侍中、镇右将军。 初,综⺟吴淑媛在齐东昏宮,宠在潘、馀之亚。及得幸于 武帝,七月而生综,宮中多疑之。淑媛宠衰怨望。及综年十四 五,恒梦一年少肥壮自挈其首对综,如此非一,综转成长,心 惊不已。频密问淑媛曰:“梦何所如?”梦既不一,淑媛问梦 中形⾊,颇类东昏。因密报之曰:“汝七月⽇生儿,安得比诸 皇子。汝今太子次弟,幸保富贵勿怈。”综相抱哭,每⽇夜恒 泫泣。又每静室闭户,藉地被发席藳。轻财好士,分施不辍, 唯留⾝上故⾐,外斋接客,分耝服。厨库恒致罄乏。常于內斋 布沙于地,终⽇跣行,⾜下生胝,⽇能行三百里。尝有人士姓 王,以屯踬投告综。于时大乏,唯有眠 ![]() 及长有才学,善属文。武帝御诸子以礼,朝见不甚数。综 恒怨不见知。每出蕃,淑媛恒随之至镇。时年十五,尚裸袒嬉 戏于前,昼夜无别。妃袁氏,尚书令昂之女也。淑媛恒节其宿 止,遇袁妃尤不以道,內外咸有秽声。 综后在徐州,政刑酷暴,又有勇力,制及奔马,暴杀驹犊。 常 ![]() ![]() ![]() ![]() ![]() 在西州,于别室岁时设席,祠齐氏七庙。又累微行至曲阿 拜齐明帝陵。然犹无以自信,闻俗说以生者⾎沥死者骨渗,即 爲⽗子。综乃私发齐东昏墓,出其骨,沥⾎试之。既有征矣, 在西州生次男月馀⽇,潜杀之。既瘗,夜遣人发取其骨又试之, 其酷忍如此。每对东宮及诸王辞⾊不恭逊。尝改岁后,问讯临 川王巨集,出至中合,登宏羊车次遗粪而出。居都下所爲多如此 者。 普通四年,爲都督、南兖州刺史。颇勤于事,而不见宾客。 其辞讼则隔帘理之。方幅出行,垂帷于舆,每云恶人识其面也。 初,齐故建安王萧宝寅在魏,综求得北来道人释法鸾使⼊ 北通问于宝寅,谓爲叔⽗。襄 ![]() ![]() 六年,魏将元法僧以彭城降,帝使综都督衆军,权镇彭城, 并摄徐州府事。武帝晓别玄象,知当更有败军失将,恐综爲北 所擒,手敕综令拔军。每使居前,勿在人后。综恐帝觉,与魏 安丰王元延明相持,夜潜与梁话苗文宠三骑开北门,涉汴河, 遂奔萧城。自称队主,见延明而拜。延明坐之,问其名氏,不 答,曰:“殿下问人有见识者。”延明召使视之,曰“豫章王 也”延明喜,下地执其手,答其拜,送于洛 ![]() ![]() 综至魏,位侍中、司空、⾼平公、丹 ![]() 八月,有司奏削爵土,绝其属籍,改子直姓悖氏。未及旬 ⽇,有诏复属籍,封直永新侯。久之乃策免吴淑媛,俄遇鸩而 卒,有诏复其品秩,諡曰敬,使直主其丧。 及萧宝寅据长安反,综复去洛 ![]() ![]() ![]() ![]() 初,综在魏不得志,尝作听锺鸣、悲落叶以申其志,当时 莫不悲之。后梁人盗其柩来奔,武帝犹以子礼祔葬陵次。 直字思方,位晋陵太守,沙州刺史。 南康简王绩字世谨,小字四果,武帝第四子也。天监七年, 封南康郡王。十年,爲南徐州刺史。时年七岁,主者有受货洗 改解书,长史王僧孺弗之觉,绩见而诘之,便即首服,衆咸叹 其聪警。 十七年,爲都督、南兖州刺史,在州以善政称。寻有诏征 还,百姓曹乐等三百七十人诣阙上表,称绩尤异一十五条,乞 留爲州任。优诏许之。普通四年,征爲侍中、云麾将军,领石 头戍军事。五年,出爲江州刺史。丁董淑媛忧,居丧过礼,固 求解职。乃征授安右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寻加护军。羸瘠, 不亲视事。大通三年,因感疾薨于任。赠开府仪同三司,諡曰 简。 绩寡玩好,少嗜 ![]() 会理字长才,少聪慧,好文史。年十一而孤,特爲武帝所 爱,⾐服礼秩与正王不殊。十五爲湘州刺史,多信左右。行事 刘纳每噤之,会理心不平,证以赃货,收送建邺 。纳叹曰 : “我一见天子,使汝等知。”会理厚送资粮,数遣慰喻。令心 腹于青草湖爲盗,杀纳百口俱尽。累迁都督、南兖州刺史。太 清元年,督衆军北侵,至彭城,爲魏师所败,退归本镇。 二年,侯景围城,会理⼊援。会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将 应其兄正德,外托赴援,实谋袭广陵。会理击破之,方得进路。 台城陷,会理归镇。侯景遣前临江太守董绍先以武帝手敕召会 理。其僚佐曰:“绍先书岂天子意。”咸劝拒之。会理用其典 签范子鸾计,曰:“天子年尊,受制贼虏,今有手敕召我⼊朝, 臣子之心,岂得违背。且处江北,功业难成,不若⾝赴京都, 图之肘腋。”遂纳绍先。绍先⼊,以乌幡麾衆,单马遣之至都。 景以爲司空兼尚书令。虽在寇手,每思匡复,与西乡侯劝等潜 布腹心,要结壮士。时范 ![]() 是冬,景往晋熙,都下虚弱,会理复与柳敬礼及北兖州司 马成钦谋之。敬礼曰:“举大事必有所资,今无寸兵,安可以 动。”会理曰:“湖 ![]() 时有钱唐褚冕,会理之旧,亦囚于省,问事之所起,考掠 千计,终无所言。会理隔壁闻之,遥曰:“褚郞,卿岂不爲吾 致此琊,然勿言。”王伟害会理等,冕竟以不服,伟赦之。 会理弟通理字仲宣,位太子洗马,封祈 ![]() 通理弟乂理字季英。生十旬而简王薨,至三岁能言,见內 人分散,涕泣相送,问其故,或曰:“此简王宮人丧毕去耳。” 乂理便号泣,悲不自胜。诸宮人见之,莫不哀感,爲之停者三 人。服阕见武帝,升殿,又悲不自胜,帝爲之收涕,谓左右曰: “此儿大必爲奇士。”大同八年,封安乐县侯。 乂理慷慨慕立功名,每读书见忠臣烈士,未尝不废卷叹曰: “一生之內,当无愧古人。”博览多识,有文才。尝祭孔文举 墓,并爲立碑,制文甚美。 及侯景內寇,乂理聚客赴南兖州,随兄会理⼊援。及城陷, 又随会理还广陵,因⼊齐爲质乞师。行二⽇,会景遣董绍先据 广陵,遂追获之,防严不得与兄相见。乃僞请先还都,⼊辞⺟, 因谓其姊安固主曰:“兄若至,愿使善爲计自勉,勿顾以爲念。 前途亦思立效,但未知天命何如耳。”至都,以魏降人元贞忠 正可以托孤,乃以⽟柄扇赠之。贞怪不受,乂理曰:“后当见 忆。”会祖皓起兵,乂理奔长芦,爲景所害。元贞始悟其前言, 往收葬焉。 庐陵威王续字世欣,武帝第五子也。天监八年,封庐陵王。 少英果,膂力绝人,驰 ![]() ![]() 始元帝⺟阮修容得幸,由丁贵嫔之力,故元帝与简文相得, 而与庐陵王少相狎,长相谤。元帝之临荆州,有宮人李桃儿者, 以才慧得进,及还,以李氏行。时行宮户噤重,续具状以闻。 元帝泣对使诉于简文,简文和之得止。元帝犹惧,送李氏还荆 州,世所谓西归內人者。自是二王书问不通。及续薨,元帝时 爲江州,闻问,⼊合而跃,屧爲之破。寻自江州复爲荆州,荆 州人 ![]() 续多聚马仗,蓄养趫雄,耽⾊爱财,极意收敛,仓储库蔵 盈溢。临终有啓,遣中录事参军谢宣融送所上金银器千馀件, 武帝始知其富。以爲财多德寡,因问宣融曰:“王金尽于此乎?” 宣融曰:“此之谓多,安可加也。夫王之过如⽇月之蚀, ![]() 世子凭以罪前诛死,次子应嗣。应不慧,王薨,至內库阅 珍物,见金铤,问左右曰:“此可食不?”答曰:“不可。” 应曰:“既不可食,并特乞汝。”他皆此类。 邵陵携王纶字世调,小字六真,武帝第六子也。少聪颖, 博学善属文,尤工尺牍。天监十三年,封邵陵郡王。 普通五年,以西中郞将权摄南徐州事。在州轻险躁 ![]() ![]() 中大通四年,爲扬州刺史。纶素骄纵, ![]() ![]() ![]() 纶锁在第,舍人诸昙粲并主帅领仗⾝守视。免爲庶人。经 三旬乃脫锁,顷之复封爵。后预饯衡州刺史元庆和,于座赋诗 十二韵,末云“方同广川国,寂寞久无声”大爲武帝赏,曰: “汝人才如此,何虑无声。”旬⽇间,拜郢州刺史。 太清二年,位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景构逆,加征 讨大都督,率衆讨景。将发,帝诫曰:“侯景小竖,颇习行阵, 未可以一战即殄,当以岁月图之。”纶发⽩下,中江而浪起, 有物 ![]() ![]() ![]() ![]() 三年正月,纶与东扬州刺史大连等⼊援至骠骑洲,进位司 空。台城陷,纶奔禹⽳,东土皆附。临城公大连惧将害己,乃 图之。纶觉乃去。至寻 ![]() ![]() ![]() 大宝元年,纶至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让州于纶,纶不受。 乃上纶爲假⻩钺、都督中外诸军事。纶于是置百官,改听事爲 正 ![]() 于时元帝围河东王誉于长沙既久,誉请救于纶,纶 ![]() 元帝闻其盛,乃遣王僧辩帅舟师一万以 ![]() ![]() ![]() ![]() ![]() ![]() ![]() ![]() ![]() 纶任情卓越,轻财爱士,不竞人利,府无储积。闻有辄求, 既得即散,士亦以此归之。初镇京口,大造器甲,既涉声论, 投之于江。及后出征,戎备颇阙,乃叹曰:“吾昔造仗,本备 非常,无事涉疑,遂使零散。今⽇讨抄,卒无所资。” 初,昭明之薨,简文⼊居监抚,纶不谓德举,而云“时无 豫章,故以次立”及庐陵之没,纶觖望滋甚,于是伏兵于莽, 用伺车驾。而台舍人张僧胤知之,其谋颇怈。又纶献曲阿酒百 器,上以赐寺人,饮之而毙。上乃不自安,颇加卫士,以警宮 內。于是传者诸相疑阻,而纶亦不惧。武帝竟不能有所废黜, 卒至宗室争竞,爲天下笑。 长子坚字长⽩,大同元年,以例封汝南侯。亦善草隶, ![]() ![]() 确字仲正,少骁勇,有文才,尤工楷隶,公家碑碣皆使书 之。除秘书丞,武帝谓曰:“爲汝能文,所以特有此授。”大 同二年,封爲正阶侯,复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 ![]() 锺山之役,确所向披靡,群贼惮之。确每临阵对敌,意甚 详赡,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返,不以爲劳,诸将服其 壮勇。军败,贼使负炮,不之知也。确因隙自拔,得达朱方。 及后侯景乞盟,惮确及赵威方在外,虑爲后患,啓求召确 ⼊城。诏乃召确爲南中郞将、广州刺史。确知此盟多贰,城必 沦没, ![]() ![]() ![]() ![]() 及出见景,景爱其膂力,恒令在左右。后从景仰见飞鸢, 群贼争 ![]() ![]() ![]() ![]() 武陵王纪字世询,武帝第八子也。少而宽和,喜怒不形于 ⾊,勤学有文才。天监十三年,封武陵王。寻授扬州刺史。中 书诏成,武帝加四句曰:“贞⽩俭素,是其清也;临财能让, 是其廉也;知法不犯,是其慎也;庶事无留,是其勤也。”纪 特爲帝爱,故先作牧扬州。 大同三年,爲都督、益州刺史。以路远固辞,帝曰:“天 下方 ![]() ![]() 二年四月乙丑,纪乃僭号于蜀,改年曰天正,暗与萧栋同 名。识者尤之,以爲于文“天”爲二人“正”爲一止,言各 一年而止也。纪又立子圆照爲皇太子,圆正爲西 ![]() ![]() 初,杨⼲运求爲梁州刺史不得,纪以爲潼州刺史。杨法深 求爲黎州刺史亦不得,以爲沙州刺史。二人皆憾不获所请,各 遣使通西魏。及闻魏军侵蜀,纪遣其将谯淹回军赴援,魏将尉 迟迥 ![]() 五月己巳,纪次西陵,军容甚盛。元帝命护军将军陆法和 立二城于峡口,名七胜城,锁江以断峡。时陆纳未平,蜀军复 ![]() 先是,元帝已平侯景,执所俘馘,频遣报纪。世子圆照镇 巴东,留执不遣。啓纪云:“侯景未平,宜急征讨。已闻荆镇 爲景所灭,疾下大军。”纪谓爲实然,故仍率衆沿江急进。于 路方知侯景已平,便有悔⾊,召圆照责之。圆照曰:“侯景虽 诛,江陵未服,宜速平 ![]() ![]() ![]() ![]() 纪频败,知不振,遣署度支尚书乐奉业往江陵论和缉之计。 元帝知纪必破,遂拒而不许,于是两岸十馀城遂俱降。游击将 军樊猛率所领至纪所,纪在船中遶 ![]() ![]() 圆照字明周,中大同初,爲益州东斋郞、宋甯宋兴二郡太 守。远镇诸王世子皆在建邺质守,帝特爱纪,故遣以副纪。纪 之构衅,悉其谋也。次弟圆正先见锁在江陵,及纪既以兵终, 元帝使谓曰:“西军已败,汝⽗不知存亡。”意 ![]() ![]() 圆正字明允,纪第二子。美风仪,善谈论,宽和好施,爱 接士人。封江安侯。历西 ![]() 时纪称梁王。及纪败死,爲有司奏请绝纪属籍,元帝许之, 赐姓饕餮氏。纪最爲武帝所爱。武帝诸子罕登公位,唯纪以功 业显着,先啓⻩扉。兄邵陵王纶屡以罪黜,心每不平。及闻纪 爲征西,纶抚枕叹曰:“武陵有何功业,而位乃前我?朝廷愦 愦,似不知人。”武帝闻之,大怒曰:“武陵有恤人拓境之勋, 汝有何绩。” 太清初,帝思之,使善画者张僧繇至蜀图其状。在蜀十七 年,南开宁州、越嶲,西通资陵、吐⾕浑。內修耕桑盐铁之功, 外通商贾远方之利,故能殖其财用,器甲殷积。马八千匹,上 ⾜者置之內厩,开寝殿以通之,⽇落,辄出步马。便骑 ![]() ![]() 初,纪将僭号,祅怪不一,內寝柏殿柱绕节生花,其茎四 十有六,靃靡可爱,状似荷花。识者曰:“王敦祅花,非佳事 也。”时蜀知星人说纪曰:“官若东下,当用申年,太⽩出西, 从之爲利。申岁发蜀,酉年⼊荆,不可失也。”发蜀之岁,太 ⽩在西,比及明年,则已东出矣。 论曰:甚矣,谗佞之爲巧也!夫言附正直,迹在恭敬,悦 目会心,无施不可。至乃离⽗子,间兄弟,废楚嫡,疏汉嗣, 可爲太息,良非一涂。以昭明之亲之贤,梁武帝之爱之信,谤 言一及,至死不能自明,况于下此者也。综处秦政之疑,怀负 尺之志,肆行狂悖,卒致奔亡。庐陵多财爲累,雄心自立,未 及骋暴,早没爲幸。南康爲政有方,居丧以礼,惜乎早夭,不 拯危季。邵陵少而险躁,人道顿亡,晚致勤王,其殆优矣。武 陵地居势胜,卒致倾覆,才轻志大,能无及乎。 部分译文 昭明太子萧统字德施,小名维摩,是武帝的长子。齐中兴元年(501)九月生于襄 ![]() 天监元年(502)十一月,立为皇太子。当时年幼,仍旧和⺟亲居住在宮內,武帝给他封了东宮的属官,这些员官便到他所居住的永福宮去侍奉。天监五年(506)六月十七,离开⺟亲出居东宮。 太子生 ![]() ![]() 十二岁时,在宮內看到司法员官准备判案。问左右说:“这穿黑⾐服的是⼲什么的?”回答说:“是司法部门的员官。”萧统把他们的案卷要来看,说:“这些我都能念下来,我能判决吗?”当事员官看他年幼,哄他说:“可以。”这些案子都是要判徒刑以上的重罪,萧统都批为杖五十。当事员官拿着这判下的案卷,不知该怎么办,报告给武帝,武帝笑着让照此理办。从此屡次让他旁听审案,每逢有意宽大处理的,就让太子来判决。建康县判决拐卖人口的罪犯,案子重新审理时,太子在场,县令因为太子仁爱,故只轻判杖四十下。并对犯人说:“你如果被判罪,全家老小都要被杀,现在即使不以该判的罪判你,难道就可以这样轻罚一下就算了!可 ![]() 十四年(515)正月初一早上,武帝亲临太极殿,给太子行加冕礼。按照旧制,太子应戴远游冠,系饰有金蝉翠纟委的冠缨,这次诏命加上饰有山形的金冠。太子⾝姿容貌漂亮,举止得体,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每当出游宴会或饯别亲友时,赋诗可达数十韵,有时用险韵,都能略思便成,而不用改换字句。武帝大力弘扬佛教,亲自讲说佛经。太子也素来信佛,遍观佛经。在宮內特别设立慧义殿,专门作为讲佛法的集会场所。招引名僧,太子自己讲解二谛、法⾝义,都有新创意。普通元年(520)四月,慧义殿降下甘露,大家都认为这是太子至⾼的德 ![]() ![]() 普通七年(526)十一月,生⺟丁贵嫔生病,太子回永福宮,从早到晚侍奉⺟亲,觉睡没有脫过⾐服。⺟亲死时,他徒步跟从⺟亲丧仪回宮,直到⼊殓,没进过一口汤⽔,每当痛哭时都昏厥过去。武帝派中书舍人顾协向他传达武帝的话说:“居丧不能哀痛过度危及生命,这是圣人的规定,无力胜任丧事就等于不孝。有我在,哪能这样毁伤自己的⾝体!赶快勉強喝点儿稀粥。”太子奉了御旨,才算进食数口,从此直到下葬,每天只喝麦粥一升。武帝又训导他说:“听说你吃的过少,越来越瘦。我近来没有别的病,只因为你这样,心口儿也堵得慌成了病。所以你应该勉強自己多吃点儿,别让我老替你担心。”虽然屡次有皇命劝说 ![]() ![]() 太子自从行冠礼以后,武帝便让他观察处理家国事务,于是面前挤満了奏事的內外百官。太子通晓政务,每当有说错的或是花言巧语说假话,都能马上分辨剖析,指出其正误。令其慢慢改过,而未曾向武帝举报过一人。审理案件,许多人都得到赦免或从宽,天下都称颂太子仁德。 ![]() 太子生 ![]() ![]() 普通年间,大军北侵魏国,京城米价因此上涨。太子便命令给他减⾐缩食。每到雨雪不住的天气,就派心腹左右巡视街巷,看到贫困人家和流浪在道路上的,便私下用米赈济,每人十石。又拿出宮中的布帛,每年 ![]() ![]() ![]() ![]() 太子孝心诚笃,每当⼊朝,不到五更守在皇城边等开宮门。东宮虽在皇宮深处,他的一起一坐,总是面向西南⽗皇坐朝之处。如夜里接到召见的圣旨,就整夜端坐等到天亮。 中大通三年(531)三月,在后宮池塘游玩,乘坐画舫采莲,宮女划船不慎,使太子落⽔,救起后已经伤了股骨,怕武帝知道了担忧,太子严令不许声张,只以偶然患病上报。武帝派人来探问,他总是硬撑着亲自动笔回奏病情。等到病情渐重,左右要报告皇上,他还不让,说:“为什么要让圣上知道我已病得这么重呢?”说着就难过地呜咽起来。四月初六,突然病危,宮內赶紧启奏武帝,武帝赶到时已经死去,时年三十一岁。武帝在他⾝边痛哭不止,下诏用帝王的⾐冠⼊殓,谥为昭明。五月二十一,葬在安宁陵。下诏令司徒左长史王筠撰写哀悼文。朝野上下都为太子的死感到震惊,京城中男女老幼都跑到宮门外致哀,哭声満路,四方庶民及边疆各族民众,听到丧讯都很悲痛。 太子 ![]() ![]() ![]() 太子共著有文集二十卷,又集古今典章诰命文章,为它们写《正序》十卷,选五言诗的精华为《英华集》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萧栋字元吉。简文帝被废黜之后,侯景拥戴他当皇帝。当时,萧栋正在和 ![]() ![]() 侯景失败逃走之后,萧栋兄弟相扶着走出密室,在路上遇见了杜山则,杜山则给他们去掉了枷锁。萧栋的弟弟说:“今天免于遭到横死了!”萧栋说:“祸福难知,我心里还十分害怕。”起先,王僧辩当都督,准备发兵之前,问梁元帝说:“讨平贼寇之后,继位的国君健在的话,不知用什么礼节对待?”元帝说:“六门之內,尽情显扬兵威。”王僧辩说:“平贼的计谋,臣以为己任,其他事情,请另挑选人。”于是,元帝另行命令宣威将军朱买臣进行忍残的杀屠。这时,因简文帝已被杀害,萧栋等人和朱买臣相遇,朱买臣便装出十分热情,请他们到船上,设宴共饮。酒未喝完,朱买臣就让人把萧栋兄弟全沉⼊⽔中。 河东王萧誉字重孙,普通二年(521)被封为枝江县公。中大通三年(531),改封为河东郡王。累迁任南中郞将、湘州刺史。不久,侯景⼊侵建邺,萧誉领兵⼊京救援,到达青草湖时,台城陷落,皇帝下诏书让他回兵。萧誉回到湘州镇守。 当时,梁元帝驻军于武城,新任命的雍州刺史张缵密报梁元帝说:“河东王起兵,在岳 ![]() ![]() 起先,萧誉将失败时,取来镜子照脸,却看不见头。又见有位长人遮住屋子,两手撑在地上咬他的肚脐。又见到有⽩狗大得像驴,从城內走出,不知到哪儿去。萧誉心里十分厌恶,不久城被攻破。 豫章王萧综,字世谦,是梁武帝的二儿子。天监三年(504),被封为豫章郡王。累迁至北中郞将、南徐州刺史。又⼊京任侍中、镇右将军。 当初,萧综的⺟亲吴淑媛在齐东昏侯的宮中,她所受到的宠爱仅略差于潘妃和余妃。当她得到梁武帝宠爱后,七个月就生下萧综,宮里人大多感到怀疑。吴淑媛宠衰之后,心怀怨恨。当萧综长到十四五岁时,总是梦见有位年青人长得十分肥胖壮实,自己拿着脑袋对着萧综看,就这样不止一次地反复出现。萧综转眼已经成长,他对此心中惊恐不已。他经常暗地里问吴淑媛:“这个梦是什么意思?”由于不止一次地做梦,吴淑媛就询问有关梦中人的形貌表情,所说的很像东昏侯。于是,她秘密地告诉萧综,说:“你是七个月就出生的孩子,怎么能和各皇子相比。你如今已是太子的二弟,只希望能保住富贵,千万不可怈露消息。”萧综和⺟亲相抱着大哭,后来,他常常⽇夜独自哭泣。有时,萧综常在静室中关紧房门,披散头发睡在铺着枯草的地上。他轻视财物,喜爱 ![]() ![]() ![]() ![]() 成年后,萧综颇有才学,善写诗文。梁武帝以礼对待各皇子,朝见的时间不太多。萧综总是抱怨自己不被皇帝所知遇。每次到藩地去,吴淑媛总是跟随到藩镇去。十五岁那年,萧综还袒裸着⾝子在吴淑媛跟前嬉戏,⽇夜没有差别。王妃袁氏,是尚书令袁昂的女儿。吴淑媛经常限制他们夫妇一起寝宿,她对待袁氏格外不讲礼,內外均有恶名声。 萧综后来被派往徐州任职时,政令刑罚严酷残暴,他又很有气力,能够制服狂奔的烈马,摔死健壮的马驹牛犊。他时常换便服暗暗外出,戴黑⾊丝布帽。夜间外出没有规律,招引道士,探求数术之学。 ![]() ![]() ![]() ![]() 到西州任职时,萧综另找了房屋,在各个节令设酒祭奠齐朝的七庙祖先。又多次换服微行到曲阿,拜谒齐明帝的陵墓。但是,他仍难完全相信,听民间传说用活人的⾎滴到死者的骨头上,如果渗进去了,就是⽗子关系。萧综便私自挖开东昏侯的坟墓,取出骨头,用自己的⾎滴下试验。他认为确实有证据之后,当在西州生下二儿子一个多月时,便将孩子偷偷杀掉。埋葬之后,夜间又派人挖取孩子的骨头再作试验,他就这样残酷无情。每次和太子以及各亲王讲话时,言辞神⾊都很不谦虚。曾有一次新年过后,他到临川王萧宏家问候,走到中阁时,爬上萧宏的精美的羊车上拉了屎以后才下来。他在京城的所作所为大多这个样子。 普通四年(523),萧综被任命为都督、南兖州刺史。他颇勤于政事,但不会见宾客。凡是审理诉讼时,便隔着帘子处理。出行时束着幅巾,垂下帷布遮住车子,他总是说不喜 ![]() 早先,齐朝原建安王萧宝夤跑到魏国,萧综找到一位从魏国来的道人释法鸾,让他回到北方时去通告并问候萧宝夤,称萧宝夤为叔⽗。襄 ![]() ![]() 普通六年,魏将元法僧以彭城来归降梁朝,梁武帝让萧综都督众军,暂时镇守彭城,并代理处置徐州事务。梁武帝清晨观察天象变化,知道将要有军队失败、将领损失的情况发生,担心萧综被魏国抓去,便写了手书命令萧综起兵回朝。并且总是让萧综处于众军之前,不让他落在大军的后头。萧综害怕自己的举动被梁武帝察觉,便乘自己和魏国的安丰王元延明两军相持之际,在夜间和梁话、苗文宠三骑人马偷偷打开北门,渡过汴河,投奔萧城。萧综自称是梁军的队主,见到元延明后向他作拜。元延明让他坐下,问他的姓名,萧综不肯回答,只是说:“殿下问一问有没有认识我的人。”元延明召使者来观看,使者说:“这是豫章王啊!”元延明大喜,走下地来拉着他的手,答拜之后,送他到洛 ![]() 天亮时,梁人见萧综的住室各门都紧闭不开,众人不知怎么回事。这时,只见城外的魏军在喊叫说:“你们的豫章王昨天晚上已经来到我们军中了。”城中人既已不见了豫章王,众军于是撤退,许多人因而回不了南方。湘州益 ![]() 萧综到了魏国,被任命为侍中、司空,封⾼平公、丹杨王。梁话、苗文宠都任光禄大夫。萧综改名为赞,字德文,并用斩衰的丧服为齐东昏侯追补服丧,魏国的太后和群臣都前往吊唁。 八月,有关员官奏请梁武帝,削除萧综的爵位和封地,断绝他皇室的籍属,把他儿子萧直的姓改为悖氏。但不到十天,皇帝又诏令恢复萧综的属籍,封萧直为永新侯。过了很久才下令废除吴淑媛,不久即饮鸩毒而死,有诏书让恢复吴淑媛的品级和职位,谥为敬,让萧直主持丧事。 当萧宝夤占据长安反叛魏朝时,萧综又离开洛 ![]() ![]() ![]() ![]() ![]() 早先,萧综在魏国不得意,曾经写了《听钟鸣》、《悲落叶》诗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当时人无不替他感到悲伤。后来,梁人偷了他的灵柩送回梁朝,梁武帝仍以皇子的礼节将他附葬于皇陵。 萧直字思方,任晋陵太守、沙州刺史。 萧会理字长才,从小聪明灵慧,喜爱文史。十一岁时,萧会理成了儿孤,因此特别受到梁武帝的宠爱,给他的⾐服、礼仪和品爵都和正王待遇相同。十五岁时被任命湘州刺史,他总是相信他⾝边的人所出的主意,行事刘纳因此而经常限制他的行动。萧会理心里很不⾼兴,他设法找到刘纳收取贿赂的证据,将他拘噤起来送往建邺。刘纳叹息着说:“我一见到天子,就会让你们知道后果。”萧会理厚送给刘纳钱粮,几次派人前往安慰。同时却让心腹到青草湖扮成強盗,将刘纳全家百口人全部杀光。后萧会理累升而担任都督、南兖州刺史。太清元年(547),萧会理总督众军北侵魏国,到彭城时,被魏军打败,退回本镇。 太清二年,侯景包围了京城,萧会理领兵⼊京救援。正值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准备接应他的哥哥萧正德,表面上声称前往救援,实际上准备偷袭广陵。萧会理打败了萧正表,这才得以沿着道路进军。台城陷落以后,萧会理回到本镇。侯景派遣前临江太守董绍先带着梁武帝亲笔手书来召回萧会理。萧会理的幕僚们说:“董绍先的书信哪里是皇帝的本意!”都劝萧会理拒绝接纳。萧会理采纳了典签范子鸾的计谋,便说:“皇上年纪大了,受制于贼寇,如今既然有亲笔信召我⼊朝,臣子之心,怎么能够违背呢?况且如今⾝居江北,功业也难以成就,不如亲自前往京都,在天子⾝边再作图谋。”于是接纳了董绍先。 董绍先进城之后,用一杆黑旗指挥众军,将萧会理单骑送回京都。侯景让萧会理任司空兼尚书令。萧会理虽然在贼寇的控制之中,总是想着恢复朝廷的大计,他和西乡侯萧劝等人暗中布置了许多心腹, ![]() ![]() 当年冬天,侯景前往晋熙,京都兵力虚弱,萧会理又和柳敬礼以及北兖州司马成钦谋议。柳敬礼说:“要办大事时必定要有资本,如今⾝边没有寸兵,怎么能够行动?”萧会理说:“湖 ![]() 当时有位钱塘人叫褚冕,是萧会理的旧 ![]() 萧会理的弟弟通理字仲宣,任太子洗马,受封为祈 ![]() 邵陵携王萧纶字世调,小字六真,是梁武帝的第六个儿子。他从小聪明,博学并善于写诗文,尤其善于写书信。天监十三年(514),受封为邵陵郡王。 普通五年(524),萧纶以中郞将的⾝份代理南徐州事。他在州中轻佻暴 ![]() ![]() 中大通四年(532),萧纶担任了扬州刺史。他一向骄横放纵,便要将器具服饰搞得十分盛美,他派人到市中赊买锦彩丝布几百匹,准备给⾝边员官防阁将军制作红⾐服和內室的帐幔。百姓们都关紧店门不肯出来。台阁续派少府到市中采买,过了好些时候也没能买到,朝廷下令严责,府丞何智通把详报情告朝廷,于是萧纶又受斥责而送回府第。他便时常派心腹马容、戴子⾼、戴瓜、李撤、赵智英等人在路上寻找何智通,并在⽩马巷找到了他。他们用槊刺死他,槊刃直透后背。何智通用⾎在墙壁上写了“邵陵”两字后死去,所以知道是萧纶⼲的。皇帝悬赏钱百万来求购贼徒,有位西州游军将领宋鹊子开列了凶犯的姓名启奏,皇帝下令派舍人诸昙粲带领內廷卫士五百人包围了萧纶的府第,在內人住宿的槛中捉住了戴瓜、李撤、赵智英。戴子⾼骁勇无比,他越墙突出重围,因而免于被捕。何智通的儿子何敞之割下他们的⾁烤着吃,又立即将他们载到新亭,四面用火把⾁烤得焦 ![]() ![]() 萧纶被锁在府中,舍人诸昙粲和主帅们领着卫士看守。皇帝将萧纶免职为庶人。过了三个月以后才给他脫去锁链,不久又恢复了他的封爵。后来,萧纶参加了为衡州刺史元庆和饯行举办的酒宴,他在席上赋诗十二韵,最后两句是“方同广川国,寂寞久无声”大受梁武帝赞赏,并说:“你有这样的才⼲,何必忧虑无声名。”不出十⽇,封他为郢州刺史。 太清二年(548),萧纶担任了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景叛 ![]() ![]() ![]() ![]() ![]() ![]() 三年正月,萧纶和东扬州刺史大连等人⼊京救援,到达骠骑洲,被皇帝晋封为司空。台城失陷,萧纶逃奔禹⽳,东边梁地各州郡都来归附他。临城公萧大连害怕萧纶会杀他,便打算害死萧纶。萧纶发觉后便离开了。到达寻 ![]() ![]() 大宝元年(550),萧纶来到郢州,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要把州让给他,萧纶又不肯接受。于是,他们便推举萧纶假⻩钺,都督中外诸军事。萧纶便设置百官,改大厅为正 ![]() 这时,梁元帝在长沙围困了河东王萧誉已经很长时间,萧誉向萧纶求救,萧纶准备去援救他,但因军粮不⾜而中止。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梁元帝说:“道之美者,以和为贵,何况天时地利不如人和。怎么能够手⾜肢体,自相残害?当前大敌強盛,天仇未雪。所余我们兄弟在外的,只有三人,如果不去匡救,何必要有臣子。如果在逆寇未除之时,家祸仍在发生,访古而律今,没有不亡之理。征战之时,意在必胜。至于骨⾁之战,越胜越加忍残,胜也无功,败则有丧,劳兵损义,亏失极多。侯景之军所以未即攻打江南之地,正因为藩国屏卫坚固,宗室各镇強密。如果自相鱼⾁,这是代侯景出师,侯景可不费兵力,坐享成功,丑类听到这种消息,何等快乐!”梁元帝写了回信,仍在大谈萧誉之罪大,不能解围的道理。萧纶读完信后流着泪说:“天下之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边人听后,无不掩泪而泪。于是,萧纶命令大造兵器甲仗,准备讨伐侯景。 梁元帝听说萧纶军威兴盛,便派王僧辩率领⽔军一万人进 ![]() ![]() ![]() ![]() ![]() ![]() ![]() ![]() ![]() ![]() 萧纶为人特别任 ![]() 以前,昭明太子去世时,简文帝⼊居监国,萧纶不认为是因德而举用,却说是“已没有了豫章王,所以轮到他”当庐陵王去世之后,萧纶更增长了抱怨情绪,于是埋伏军队在草莽中,等候皇帝的车驾到来。而事情被台省舍人张僧胤知道了,这个计谋也就怈漏了。萧纶又进献曲阿酒百坛,皇帝赏赐给了宦官们,宦官吃了以后死去了。皇帝心中感到十分不安,增加了卫士,严密警卫皇宮。于是人们传言纷纷,互相猜疑,而萧纶也觉得害怕。梁武帝最终也没能对儿子们进行废黜奖惩,以至皇室发生纷争,被天下人所聇笑。 萧纶的二儿子萧确,字仲正,从小骁勇过人,有文学才能,尤其工于楷隶书,公家立碑碣都让他书写。被任命为秘书丞时,梁武帝对他说:“因为你能文,所以特地授给这个职务。”大同二年(536),封为正阶侯,又改封永安侯。他时常在府第中练习骑 ![]() 钟山之战,萧确所向披靡,群贼十分害怕他。萧确每次临阵对敌,情绪十分安详,从早到晚,往返驰骋,不感到疲劳,众将都佩服他的英勇健壮。军队失败后,敌人让他背着跑,并不知道他是谁。萧确找了个机会逃跑,得以到达朱方。 当侯景请求和朝廷结盟时,害怕萧确和赵威方在外面,担心成为后患,上奏皇帝请召萧确进城。皇帝下诏任命萧确为南中郞将、广州刺史。萧确知道这次盟约多半会反复,台城必定陷落,准备让赵威方先进城去,萧确于是南行。萧纶知道后,強迫萧确进城去。萧确依然不肯听从,萧纶流着泪说:“你想要反叛吗?”当时朝廷使者周石珍在座,萧确说:“侯景虽说要离开,但却不肯解除长围,以心意推测,其结果可以想见。今召我⼊城,未见得有益。”周石珍说:“圣旨这样宣召,侯爷怎能推辞!”萧确仍然执意不去,萧纶大怒,对赵伯超说:“谯州,你替我斩了他!自当提着首级赴朝廷。”赵伯超举起刀来,望着萧确说:“我认识你,刀岂认识你!”萧确流泪而出,于是进城。当侯景违背盟约又再次围城时,城被攻陷,萧确推门⼊奏皇帝。当时武帝正要觉睡,萧确说:“城已沦陷了!”皇帝问:“还能再作战一次吗?”萧确回答说:“人心已经不行了。我刚才力战制止不住,缒城下来刚来到这里。”梁武帝叹息着说:“天下自我得之,又自我失之,又有什么可恨的!所幸不至于连累子孙。”于是让萧确写了慰问文书,并对他说:“你快去告诉你⽗亲,不要以⽗⺟为念。” 当萧确走出时遇见了侯景,侯景喜爱他有力气,总是让他留在自己⾝边。后来他跟随侯景外出,抬头望见老鹰在飞,群贼争先恐后 ![]() ![]() ![]() ![]() ![]() 武陵王萧纪,字世询,是梁武帝的第八位皇子。他从小待人宽和,喜怒不形于⾊,勤奋学习,有文学之才。天监十三年(514),受封为武陵王。不久,任命他为扬州刺史。中书诏书写成之后,武帝又加写了四句话说:“贞⽩而朴素,是其清也;临财能谦让,是其廉也;知法不违犯,是其慎也;庶事不拖延,是其勤也。”萧纪格外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一开始就让他当扬州刺史。 大同三年(537),任都督、益州刺史。他以路远而坚决推辞不去,皇帝说:“天下正在大 ![]() 当初,在天监年间(502~519),有雷击太 ![]() ![]() 二年四月二十二⽇,萧纪便僭称帝号于蜀,改年号为天正,暗和萧栋同名。有识者加以责难,认为“天”字是“二人”“正”字是“一止”是说两人都不过各当一年皇帝就完了。萧纪又立儿子圆照为皇太子,圆正为西 ![]() ![]() ![]() 起初,杨乾运请求担任梁州刺史,但未能得到这个职务,萧纪任命他为潼州刺史。杨法深要求担任黎州刺史也未能得到,而任命他为沙州刺史。这两人都因没有按照自己的请求任职而心中不⾼兴,并各自派使者私通西魏。当听说西魏的军队⼊侵蜀地时,萧纪派部将谯淹回军救援,魏将尉迟。。进 ![]() 五月己巳,萧纪到达西陵,军容很是強盛。梁元帝命令护军将军陆法和在峡口建了两座城,名叫七胜城,封锁长江拦截峡口。这时,陆纳还未讨平,蜀军又来进 ![]() 早些时候,梁元帝已经讨平侯景,他将俘虏和斩首的情况,频频向萧纪报知。当时萧纪的世子圆照镇守巴东,他将报告消息的人留下不让向萧纪报知,而是向萧纪说:“侯景还未讨平,应当赶快征讨。已经听说荆州被侯景所灭,迅速领兵东下。”萧纪也认为应当这样做,所以仍然率领大军沿江急速东进。可是到他上路以后才知道侯景已经讨平,便有后悔的想法,他召来圆照责备他。圆照说:“侯景虽然被杀,江陵尚未臣服,应当尽快扫平。”萧纪听后,也觉得自己已经登上帝位,便对众人宣布,有敢进谏的就处死。但蜀中的将领士兵们⽇夜想要回乡。萧纪任命的江州刺史王开业进言说:“应该赶快回去以救 ![]() ![]() ![]() 萧纪连连惨败,自知难以振作,便派所任命的度支尚书乐奉业前往江陵商议和解的办法。元帝知道萧纪必定被击败,便拒绝了和议的请求。于是,长江两岸十多座城池都向元帝投降。游击将军樊猛率领部众来到萧纪的住处,萧纪在船中绕 ![]() ![]() ![]() 圆照字明周,中大同初年,任益州东斋郞、宋宁宋兴两郡太守。当时,镇守边境重镇的各藩王世子都留在建邺当人质,武帝格外宠爱萧纪,所以派他来协助萧纪。萧纪所以发生争端,都是由圆照出的主意。圆照二弟圆正已被关在江陵,当萧纪军队失败时,元帝派人对他说:“西蜀军队已失败,你⽗亲不知生死。”元帝心中想让圆正杀自。圆正听到这个消息后,号啕大哭十分悲伤。他因为觉得这场灾难都是由圆照引起的,所以只是哭叫圆照,不绝声地喊叫。元帝认为圆正听到消息悲伤,必定杀自,可是多次来探视后知道圆正不会杀自而死,就又将他 ![]() ![]() 圆正,字明允,萧纪的二儿子。仪容俊美而有风度,善于言谈,待人宽和,喜 ![]() ![]() ![]() ![]() 当时萧纪自称梁王。当萧纪失败而死之后,被有关员官奏请削去萧纪皇家宗室的属籍,梁元帝表示赞同,赐姓为饕餮氏。萧纪最受梁武帝的宠爱,武帝的几个儿子罕有登上三公之位的,惟独萧纪因功勋卓著而先担任了这一重要职务。他的哥哥邵陵王萧纶多次因有罪而被废黜,心中十分不平。当听说任命萧纪为征西都督时,萧纶抚枕叹息道:“武陵有什么功劳,而位置在我之前?朝廷昏庸,似乎并不知人。”梁武帝听说以后,大怒,并说:“武陵王有抚恤百姓开拓边境的大功,你有什么功劳!” 太清初年,梁武帝想念萧纪,就派了一位善于画像的人名叫张僧繇的到蜀国去画萧纪的相貌。萧纪在蜀地十七年,在南面开拓了宁州、越辒,西部沟通了资陵、吐⾕浑。对內致力于发展农耕、桑⿇、煮盐和炼铁,对外开展商业贸易取得远方的利益,所以能够增加财力,兵器甲仗堆积众多。有马八千匹,上等骏马养在王宮內厩中,寝殿里开着门和內厩相通,⽇落时他便出门骑马。他习惯骑 ![]() ![]() ![]() ![]() 当初,萧纪准备僭称帝号时,便出现了各种奇怪的事情,內寝殿柏木柱上绕节长出花朵,有四十六支,长得摇摇 ![]() |
上一章 南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李延寿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南史》在线阅读,《南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南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