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六十及《南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南史 作者:李延寿 | 书号:10198 时间:2017/3/26 字数:22112 |
上一章 卷六十 下一章 ( → ) | |
范岫 傅昭 孔休源 江⾰ 徐勉 许懋 殷钧 岫幼而好学,早孤,事⺟以孝闻。外祖顔延之早相题目, 以爲中外之宝。蔡兴宗临荆州,引爲主簿。及蔡将卒,以岫贫 乏,遗旨赐钱二十万,固辞拒之。 仕齐爲太子家令。文惠太子之在东宮,沈约之徒以文才见 引,岫亦预焉。岫文虽不逮约,而名行爲时辈所与。博涉多通, 尤悉魏、晋以来吉凶故事。约常称曰:“范公好事该博,胡广 无以加。”南乡范云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范长头。” 以岫多识前代旧事也。 迁国子博士。岫长七尺八寸,姿容奇伟。永明中,魏使至, 诏妙选朝士有辞辩者,接使于界首,故以岫兼淮 ![]() ![]() 岫恭敬俨恪,进止以礼,自亲丧后,蔬食布⾐以终⾝。每 所居官,恒以廉洁着称。爲长城令时,有梓材巾箱,至数十年, 经贵遂不改易。在晋陵唯作牙管笔一双,犹以爲费。所着文集、 礼论、杂仪、字训行于世。二子褒、伟。 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晋司隶校尉咸七世孙也。祖和 之,⽗淡,善三礼,知名宋世。淡事宋竟陵王诞,诞反坐诛。 昭六岁而孤,哀毁如成人,爲外祖所养。十岁,于朱雀航 卖历⽇,雍州刺史袁顗见而奇之。顗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 神⾊不改。顗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司徒建安 王休仁闻而悦之,固 ![]() ![]() ![]() ![]() 齐永明中,累迁尚书仪曹郞。先是御史中丞刘休荐昭于齐 武帝,永明初,以昭爲南郡王侍读。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 权宠,唯昭及南 ![]() ![]() 梁武帝素重昭,梁台建,以爲给事⻩门侍郞,领着作,兼 御史中丞。天监三年,兼五兵尚书,参选事。四年即真。历位 左户尚书,安成內史。郡自宋来,兵 ![]() ![]() 历秘书监,太常卿,迁临海太守。郡有藌岩,前后太守皆 自封固,专收其利。昭以周文之囿,与百姓共之,大可喻小, 乃教勿封。县令尝饷栗,置绢于薄下,昭笑而还之。普通五年, 爲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昭所莅官,常以清静爲政,不尚严肃。居朝廷,无所请谒, 不畜私门生,不 ![]() ![]() 长子諝,位尚书郞,湘东王外兵参军。諝子准有文才,梁 宣帝时,位度支尚书。 昭弟映字徽远,三岁而孤。兄弟友睦,修⾝励行,非礼不 动。始昭之守临海,陆倕饯之,宾主俱 ![]() 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 ![]() 休源十一而孤,居丧尽礼,每见⽗手所写书,必哀恸流涕 不能自胜,见者莫不爲之垂泣。后就吴兴沈麟士受经,略通大 义。州举秀才,太尉徐孝嗣省其策,深善之,谓同坐曰:“董 仲舒、华令思何以尚此,可谓后生之准的也。观此⾜称王佐之 才。”琅琊王融雅相友善,乃荐之于司徒竟陵王,爲西邸学士。 梁台建,与南 ![]() 武帝尝问吏部尚书徐勉求一有学艺解朝仪者,爲尚书仪曹 郞,勉曰:“孔休源识见清通,详练故事,自晋、宋起居注, 诵略上口。”武帝亦素闻之,即⽇除兼尚书仪曹郞。时多所改 作,每逮访前事,休源即以所诵记随机断决,曾无疑滞。吏部 郞任昉常谓之爲“孔独诵” 迁建康狱正,平反辩析,时罕冤人。后有选人爲狱司者, 帝常引休源以励之。除中书舍人。后爲尚书左丞,弹肃礼闱, 雅允朝望。时周舍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皆搜采, 休源所有奏议,咸预编录。再迁长兼御史中丞,正⾊直绳,无 所回避,百僚惮之。 后爲晋安王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帝谓曰 : “荆州总上流冲要,义⾼分陕,今以十岁儿委卿,善匡翼之,勿 惮周昌之举也。”乃敕晋安王曰:“孔休源人伦仪表,汝年尚 幼,当每事师之。”寻始兴王憺代镇荆州,复爲憺府长史,太 守、行府事如故。在州累政,甚有政绩,平心决断,请托弗行。 帝深嘉之。历秘书监,复爲晋安王府长史、南兰陵太守,别敕 专行南徐州事。休源累佐名蕃,甚得人誉,王深相倚仗,常于 中斋别施一榻,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 此。历都官尚书。 普通七年,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薨,武帝与群臣议代居州任 者,时贵戚王公咸望迁授。帝曰:“朕已得人,孔休源才识通 敏,实应此选。”乃授宣惠将军、监扬州事。休源初爲临川王 行佐,及王薨而管州任,时论荣之。神州都会,簿领殷繁,休 源剖断如流,傍无私谒。 中大通二年,加金紫光禄大夫。在州昼决辞讼,夜览坟籍。 每车驾巡幸,常以军国事委之。昭明太子薨,有敕夜召休源⼊ 宴居殿与群公参定谋议,立晋安王纲爲皇太子。自公卿珥貂揷 笔奏决于休源前,休源怡然无愧,时人名爲兼天子。四年,卒, 遗令薄葬,节朔荐蔬菲而已。帝爲之流涕,顾谢举曰:“孔休 源居职清忠,方 ![]() 休源风范強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爲己任。武帝深委仗 之。累居显职, ![]() 长子云章颇有⽗风,位东扬州别驾。少子宗范聪敏有识度, 位中书郞。 江⾰字休映,济 ![]() ⾰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柔之深加赏器, 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艰,与第四弟观同生,少孤 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以 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第。齐中书郞王 融、吏部郞谢朓雅相钦重。朓尝行还过候⾰,时大寒雪,见⾰ 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脫其所着襦,并手割半 毡与⾰充卧具而去。司徒竟陵王闻其名,引爲西邸学士。 弱冠举南徐州秀才。时豫章胡谐之行州事,王融与谐之书 令荐⾰。谐之方贡琅琊王泛,便以⾰代之。仆 ![]() 中兴元年,梁武帝⼊石头,时吴兴太守袁昂据郡拒义不从, ⾰制书与昂,于坐立成,辞义典雅,帝深赏叹之,令与徐勉同 掌记书。建安王爲雍州刺史,表求管记,以⾰爲征北记室参军, 带中庐令。与弟观少长共居,不忍离别,苦求同行。以观爲征 北行参军,兼记室。时吴兴沈约、乐安任昉与⾰书云:“比闻 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 骐骥于千里。”途次江夏,观卒。⾰在雍州,爲府王所礼,款 若布⾐。 后爲建康正,频迁秣陵、建康令,爲政明肃,豪強惮之。 历中书舍人,尚书左丞,晋安王长史、寻 ![]() 后爲镇北豫章王长史、广陵太守。时魏徐州刺史元法僧降 附,⾰被敕随府王镇彭城。城既失守,⾰素不便马,泛舟而还。 途经下邳,爲魏人所执。魏徐州刺史安丰王延明闻⾰才名,厚 加接待。⾰称脚疾不拜,延明将害之,见⾰辞⾊严正,更加敬 重。时祖搄同被拘絷,延明使搄作欹器漏刻铭,⾰唾駡搄曰: “卿荷国厚恩,已无报答,乃爲虏立铭,孤负朝廷。”延明闻 之,乃令⾰作丈八寺碑并祭彭祖文,⾰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 思。延明将加棰扑,⾰厉⾊曰:“江⾰行年六十,不能杀⾝报 主,今⽇得死爲幸,誓不爲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 给脫粟三升,仅馀 ![]() 时帝惑于佛教,朝贤多啓求受戒。⾰精信因果,而帝未知, 谓⾰不奉佛法,乃赐⾰觉意诗五百字,云:“唯当勤精进,自 強行胜修,岂可作底突,如彼必死囚。以此告江⾰,并及诸贵 游。”又手敕曰:“果报不可不信,岂得底突如对元延明琊。” ⾰因乞受菩萨戒。 时武陵王纪在东州,颇骄纵,上以臧盾 ![]() ![]() ![]() ![]() 寻监吴郡,时境內荒俭,劫盗公行。⾰至郡唯有公给仗⾝ 二十人,百姓皆惧不能静寇,⾰反省游军尉,百姓逾恐。⾰乃 广施恩惠,盗贼静息。 武陵王出镇江州,乃曰:“我得江⾰文,得⾰清贫,岂能 一⽇忘之,当与其同 ![]() ![]() ![]() 德藻字德藻,好学,美风仪,⾝长七尺四寸。 ![]() 及陈武帝受禅,爲秘书监,兼尚书左丞。寻以本官兼中书 舍人。天嘉中,兼散骑常侍,与中书郞刘师知使齐,着北征道 里记三卷。还除太子中庶子。迁御史中丞,坐公事免。后自求 宰县,补新渝令。政尚恩惠,颇有异绩。卒于官,文帝赠散骑 常侍。文笔十五卷。子椿亦善属文,位尚书右丞。 德藻弟从简,少有文情,年十七,作采荷调以刺何敬容, 爲当时所赏。位司徒从事中郞。侯景 ![]() 头流⾎,乞代⽗命,以⾝蔽刃,遂俱见杀,天下痛之。 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也。祖长宗,宋武帝霸府行参军。 ⽗融,南昌相。 勉幼孤贫,早励清节。年六岁,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 爲文,见称耆宿。及长好学,宗人孝嗣见之叹曰:“此所谓人 中之骐骥,必能致千里。”又尝谓诸子曰:“此人师也,尔等 则而行之。”年十八,召爲国子生,便下帷专学,精力无怠。 同时侪辈肃而敬之。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此子非 常器也。”每称有宰辅之量。 ![]() ![]() 初与长沙宣武王游,梁武帝深器赏之,及武帝兵至建邺, 勉于新林谒见,帝甚加恩礼,使管记书。及帝即位,拜中书侍 郞,进领中书通事舍人,直內省。迁临川王后军谘议、尚书左 丞。自掌枢宪,多所纠举,时论以爲称职。 天监三年,除给事⻩门侍郞,尚书吏部郞,参掌大选。迁 侍中。时师方侵魏,候驿填委。勉参掌军书,劬劳夙夜,动经 数旬,乃一还家。群⽝惊吠,勉叹曰:“吾忧国忘家,乃至于 此。若吾亡后,亦是传中一事。” 六年,除给事中、五兵尚书,迁吏部尚书。勉居选官,彜 伦有序。既闲尺牍,兼善辞令,虽文案填积,坐客充満,应对 如流,手不停笔。又该综百氏,皆避其讳。尝及闸人夜集,客 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 公事。”故时人服其无私。天监初,官名互有省置,勉撰立选 簿奏之,有诏施用。其制开九品爲十八班,自是贪冒苟进者以 财货取通,守道沦退者以贫寒见没矣。 后爲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侍东宮。昭明太子尚幼, 敕知宮事,太子礼之甚重,每事询谋。尝于殿讲孝经,临川王 宏、尚书令沈约备二傅,勉与国子祭酒张充爲执经,王莹、张 稷、柳憕、王暕爲侍讲。时选极亲贤,妙尽人誉。勉陈让数四, 又与沈约书,求换侍讲,诏弗许,然后就焉。旧扬、徐首 ![]() ![]() 后爲太子詹事,又迁尚书右仆 ![]() 又除尚书仆 ![]() 初,勉受诏知撰五礼,普通六年功毕,表上之曰: 夫礼以安上化人,弘风训俗,经家国,利后嗣者也。唐、 虞、三代,咸必由之。在乎有周,宪章尤备,因殷⾰夏,损益 可知。虽复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文三百,威仪三千,其大 归有五,即宗伯所掌典礼,吉爲上,凶次之,宾次之,军次之, 嘉爲下也。故祠祭不以礼,则不齐不庄;丧纪不以礼,则背死 忘生者衆;宾客不以礼,则朝觐失其仪;军旅不以礼,则致 ![]() ![]() 伏惟陛下睿明啓运,先天改物,拨 ![]() ![]() ![]() ![]() ![]() 五礼之职,事有繁简,及其列毕,不得同时。嘉礼仪注以 天监六年五月七⽇上尚书,合十有二帙,一百一十六卷,五百 三十六条。宾礼仪注以天监六年五月二十⽇上尚书,合十有七 帙,一百三十三卷,五百四十五条。军礼仪注以天监九年十月 二十九⽇上尚书,合十有八帙,一百八十九卷,二百四十条。 吉礼仪注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上尚书,合二十有六帙,二 百二十四卷,一千五条。凶礼仪注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七⽇ 上尚书,合四十有七帙,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条。 大凡一百二十帙,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一十九条。又列副 秘阁及五经典书各一通,缮写校定,以普通五年二月始获洗毕。 窃以撰正履礼,历代罕就,皇明在运,厥功克成。周代三 千,举其盈数,今之八千,随事附益。质文相变,故其数兼倍, 犹如八卦之爻,因而重之,错综成六十四也。臣以庸识,谬司 其任,淹留历稔,允当斯责。兼勒成之初,未遑表上,实由才 轻务广,思力不周,永言惭惕,无忘寤寐。自今舂舆驾将亲六 师,搜寻军礼,阅其条章,靡不该备,可以悬诸⽇月,颁之天 下者矣。诏有司案以遵行。 寻加中书令,勉以疾求解內任,诏不许,乃令停下省,三 ⽇一朝,有事遣主书论决。患脚转剧,久阙朝觐,固陈求解, 诏许疾差还省。 勉虽居显职,不营産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 者。门人故旧或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 之清⽩。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軿;如不才,终爲佗有。”尝爲 书戒其子崧曰: 吾家本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産业之事,所未尝言,非 直不经营而已。薄躬遭逢,遂至今⽇,尊官厚禄,可谓备之。 每念叨窃若斯,岂由才致,仰藉先门风范及以福庆,故臻此尔, 古人所谓“以清⽩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金満籯, 不如一经”详求此言,信非徒语。吾虽不敏,实有本志,庶 得遵奉斯义,不敢坠失。所以显贵以来,将三十载,门人故旧, 承荐便宜,或使创辟田园,或劝兴立邸店;又 ![]() ![]() 中年聊于东田开营小园者,非存播艺以要利,政 ![]() ![]() ![]() ![]() ![]() ![]() ![]() ![]() 凡爲人长,殊复不易,当使中外谐缉,人无间言,先物后 己,然后可贵。老生云:“后其⾝而⾝先。”若能尔者,更招 巨利。汝当自勖,见贤思齐,不宜忽略以弃⽇也。弃⽇乃是弃 ⾝,⾝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今之所敕,略言此意。 政谓爲家以来,不事资産,暨立墅舍,似乖旧业,陈其始末, 无愧怀抱。兼吾年时朽暮,心力稍单,牵课奉公,略不克举, 其中馀暇,裁可自休。或复冬⽇之 ![]() ![]() ![]() 第二子悱卒,痛悼甚至,不 ![]() ![]() 中大通中,又以疾自陈,移授特进、右光禄大夫、侍中、 中卫将军,置佐史,馀如故。增亲信四十人。两宮参问,冠盖 结辙。有敕每 ![]() 大同三年,故佐史尚书左丞刘览等诣阙陈勉行状,请刊石 纪德,即降诏立碑于墓焉。 悱字敬业,幼聪敏,能属文,位太子舍人,掌记书。累迁 洗马,中舍人,犹管记书。出⼊宮坊者历稔。以⾜疾出爲湘东 王友,俄迁晋安內史。 许懋字昭哲,⾼ ![]() ![]() ![]() 懋少孤, ![]() ![]() 起家后军豫章王行参军,转法曹。举秀才,迁骠骑大将军 仪同中记室。文惠太子闻而召之,侍讲于崇明殿。后兼国子博 士,与司马褧同志友善。仆 ![]() 梁天监初,吏部尚书范云举懋参详五礼,除征西鄱 ![]() 亨字亨道,少传家业,孤介有节行。博通群书,多识前代 旧事,甚爲南 ![]() ![]() 陈武帝受禅,爲太中大夫,领大着作,知梁史事。初僧辩 之诛也,所司收僧辩及其子頠尸,于方山同坎埋瘗,至是无敢 言者,亨以故吏抗表请葬之。与故义徐陵、张种、孔奂等相率 以家财营葬,凡七柩,皆改窆焉。 光大中,宣帝⼊辅,以亨贞正有古人风,甚相钦重,常以 师礼事之。及到仲举之谋出宣帝,宣帝问亨,亨劝勿奉诏。宣 帝即位,拜卫尉卿。卒于官。 亨初撰齐书并志五十卷,遇 ![]() 殷钧字季和,陈郡长平人,晋荆州刺史仲堪五世孙也。曾 祖元素,宋南康相,坐元凶事诛。元素娶尚书仆 ![]() ![]() 钧九岁以孝闻,及长,恬静简 ![]() ![]() 自宋、齐以来,公主多骄 ![]() ![]() 自侍中出爲王府谘议,后爲明威将军、临川內史。钧体羸 多疾,闭合卧理,而百姓化其德,劫盗皆奔出境。尝禽劫帅, 不加考掠,和言诮责。劫帅稽颡乞改过,钧便命遣之,后遂爲 善人。郡旧多山疟,更暑必动,自钧在任,郡境无复疟疾。 ⺟忧去职,居丧过礼,昭明太子忧之,手书诫喻。服阕, 爲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侍东宮。改领中庶子,后爲国子祭 酒。卒,諡贞。二子构、渥。钧宗人芸。 芸字灌蔬,倜傥不拘细行,然不妄 ![]() 论曰:范懋宾之德美,傅茂远之清令,孔休源之政事,江 休映之強直,并加之以学植,饰之以文采,其所以取⾼时主, 岂徒然哉。徐勉少而励志,发愤忘食,修⾝慎行,运属兴王, 依光⽇月,致位公辅,提衡端执,时无异议,爲梁氏宗臣,信 爲美矣。许懋业艺,以经笥见推,亨怀道好古,以博览归誉, 其所以折议封禅,求葬僧辩,正直存焉,岂唯文义而已。古人 云“仁者有勇”斯言近之。殷钧德业自居,又加之以政绩, 文质斌斌,亦⾜称也。 部分译文 江⾰字休映,济 ![]() ![]() 江⾰从小聪明灵敏,很早就有才气,六岁就会写文章,柔之对他倍加赏识器重,说:“这孩子必定会振兴我的门第。”九岁时⽗亲去世,他和四弟江观同⺟所生,从小丧⽗贫寒,没有师友可以依傍,兄弟二人互相督导勉励,读书孜孜不倦。十六岁时丧⺟,以侍奉⺟亲孝敬闻名。丧服期満,和江观一起赴太学,被补缺为国子生,取得优良成绩。齐朝中书郞王融、吏部郞谢月兆都对他很钦佩推重。谢月兆曾有一次在宮中值班后回家路上登门看望江⾰,当时下雪天气严寒,他看到江⾰铺一条破褥子和一条单席,却沉缅于读书不知疲倦,感叹不已,于是脫下自己⾝上的短袄给他,又把自己的坐毡割下一半送给他当坐垫才回去。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听到他的名声,招揽他为西邸学士。 年二十被举为南徐州秀才,当时豫章胡谐之兼管南徐州,王融给胡谐之写信,让他举荐江⾰。谐之正要荐举琅笽王氵凡,接信便用江⾰代替了他。仆 ![]() 中兴元年(501),梁武帝兵⼊石头城,当时吴兴太守袁昂占据吴兴抗拒武帝不肯服从,江⾰奉命给袁昂写信,领命后随即在座位上就写成了,文辞典雅,武帝看了深表赏识赞叹,令他和徐勉共同掌记书。建安王作雍州刺史,上表要求派一名管记,委任江⾰为征北记室参军,兼任中庐县令。江⾰和他弟弟江观从小到大生活在一起,不舍得分别,就苦苦要求一块儿去。于是又委任江观为征北行参军,兼任记室。当时吴兴沈约、乐安任⽇方给江⾰的书信中说:“近闻雍州太守选任英才,把掌管文书的职务,委任了你们兄弟,可以说是驾二龙长途奔腾,驰骏马千里飞跃啊。”途中在江夏停留时,江观去世。江⾰在雍州,受到刺史建安王的礼遇,关系如同寻常百姓之间一样融洽。 后来作为建康府正,屡任秣陵、建康令,为政严明,豪強畏惧。历任中书舍人,尚书左丞,晋安王长史兼寻 ![]() 后来又作镇北豫章王萧综长史、广陵太守。当时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归附梁朝,江⾰被命令随萧综镇守彭城。后来彭城失守,江⾰不善骑马,坐船逃回去,途中经过下邳,被魏人抓住。魏徐州刺史安丰王元延明听说他的才名,对他招待很优厚。江⾰借口腿脚有⽑病不行跪拜礼,延明要杀他,但看到他义正辞严,对他更加敬重。当时祖⽇恒也被俘获,延明让祖⽇恒为他作了《欹器漏刻铭》,江⾰唾骂祖⽇恒说:“你受家国大恩,已经无法报答了,却又为敌寇作铭,太辜负朝廷。”延明听说了,就命令江⾰作《丈八寺碑》和《祭彭祖文》,江⾰推辞说被拘押时间长了,没有心思写东西。延明要对他用刑,江⾰脸⾊严正地说:“江⾰活到六十岁了,不能杀⾝报主,今⽇能死就是幸运,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道不能庒服他便住了手。每天供给他耝米三升,仅够保住 ![]() 当时武帝沉 ![]() 当时武陵王萧纪在东部州郡,很骄横放纵,武帝因为萧纪的副手臧盾 ![]() ![]() ![]() ![]() ![]() 不久监察吴郡,当时吴郡荒年歉收,劫盗横行,江⾰到此只带有朝廷配给的二十名卫士,百姓们都怕难以平定寇盗,而江⾰反而撤销当地维护治安的游军将吏,百姓更加担心。江⾰广施恩惠,盗贼于是自然平定。 武陵王出京镇守江州,对人说:“我得江⾰后,文章华美清丽有长进,又得江⾰清贫自守,为官吏作则,这让我一天也难以忘怀,应该与他有福同享。”于是上表奏请带江⾰同行。江⾰被委任南中郞长史、寻 ![]() ![]() ![]() 徐勉,字修仁,东海郯地人。祖⽗徐长宗,是宋武帝的霸府行参军。⽗亲徐融,任南昌相。 徐勉自幼成为儿孤,十分贫困,所以他很早就自我 ![]() ![]() ![]() ![]() 后又改任临海王西中郞田曹行参军,不久又转任都曹。同时的琅笽人王融是人所公认的才学之士,他特别钦佩和爱慕徐勉,曾经请求相互 ![]() 起初,徐勉就和长沙宣武王经常往来,梁武帝十分器重和赏识他。当梁武帝领兵到建邺时,徐勉在新林拜见他,梁武帝对徐勉十分加恩礼遇,让他掌管记书。梁武帝即位后,任命徐勉为中书侍郞,又晋为中书通事舍人,在內省值事。后又改任临川王后军谘议、尚书右丞。自从他到朝廷掌管法令之后,常常纠察违法行为,当时的议论都认为他是很称职的员官。 天监三年(504),担任给事⻩门侍郞,尚书吏部郞,参与选拔重要官吏的工作。又迁任侍中。这时梁军正大举进攻北魏,军使往来络绎不绝。徐勉参与军事,⽇夜辛劳,经常过几十天才回一次家。家里所养群⽝不认识他而惊吠起来。徐勉叹息着说:“我因为忧心国事而忘家,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到我死后,这也是传记中的一件事啊!” 天监六年,任给事中、五兵尚书,又改任吏部尚书。徐勉负责选拔员官,他依照礼法选用很有规矩。徐勉擅写文书,更兼文辞善美,尽管经常公文案牍堆积,座客充盈満室,他应答如流,手不停笔。又精晓家百姓氏,能做到避开他们的讳字。他曾经和门人在夜间聚会,有位名叫虞⽇⾼的门客向徐勉请求让他担任詹事等官职。徐勉十分严肃地回答说:“今晚只能谈些风月的闲事,不宜论及公事。”所以当时人都佩服他的无私。天监初年,员官的名称设置互有增减,徐勉撰写了有关选官的簿籍上奏,朝廷下诏依照施行。这个办法是将九品列为十八班,从此以后冒贪和苟得官职的人因为有钱财物品而得到进用,而守道退隐者就因贫寒而没有出头之⽇了。 后徐勉任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在东宮侍奉。昭明太子当时年幼,皇帝让徐勉教他懂得宮中之事,太子对徐勉非常敬重,各种事情都同他商量。有一次在殿內讲解《孝经》,临川王萧宏、尚书令沈约担任太子的师傅,徐勉和国子祭酒张充担任执经,王莹、张稷、柳忄登、王⽇柬任侍讲。这个阵容是当时最贤能的人所组成,当时人都赞誉这是极妙的人选。徐勉多次谦让,请求将他换为侍讲,武帝下诏不答应,他这才就任了。旧例由扬、徐两州首先选用主簿,全都挑选国內最有才能和最公正的人担任,当时选取了徐勉的儿子徐崧到南徐州。皇帝对他说:“卿本寒士,而你的儿子和王志的儿子一起先被选用,这是徐偃王以来所没有过的事啊!”徐勉认为梁武帝拿他的祖先来开玩笑,感到是一种聇辱,回答时对皇帝也不礼貌,于是被贬为散骑常侍,兼领游击将军。 后来徐勉又担任太子詹事,又改任尚书右仆 ![]() ![]() 又被任命为尚书仆 ![]() 很早的时候,徐勉就接受诏令撰写五礼制度,普通六年(525)撰写完毕,便上表朝廷说: “礼,是用以使上者安宁、教化民众,弘大正气、训导民俗,以经家国、利后代的大事。唐尧、虞舜、夏商周三代,都必使用的。到了周代,礼法尤其完备,周人因于殷代⾰除夏代的弊端,损益可知。虽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文三百,威仪三千,其大体有五种,也就是宗伯所掌管的礼仪,吉礼为上,凶礼其次,宾礼再次,军礼又次,嘉礼为下者。所以祭祀时不依礼,就不齐整庄重;丧葬时不依礼,就会有许多人违背死者忘了生者;应接宾客不依礼,朝见时就会失去风范;军队之中不依礼,就会导致军令混 ![]() ![]() ![]() ![]() ![]() “陛下睿智明察,开启圣运,先天改物,拨 ![]() ![]() ![]() ![]() ![]() ![]() ![]() “五礼所管之事,各有繁简,至其撰写完毕,不能同时而就。《嘉礼仪注》于天监六年(507)五月初七上于尚书,共有十二套,一百一十六卷,五百三十六条。《宾礼仪注》于天监六年五月二十⽇上于尚书,共有十七套,一百三十三卷,五百四十五条。《军礼仪注》在天监九年十月二十九⽇上于尚书,共有十八套,一百八十九卷,二百四十条。《吉礼仪注》在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初十上于尚书,共有二十六套,二百二十四卷,一千零五条。《凶礼仪注》在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七⽇上于尚书,共有四十七套,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条。总共一百二十套,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零一十九条。又列副秘阁以及《五经》典籍各一份,经过缮写校定,在普通五年(524)二月才得以完成。 “我私下认为撰正和施行礼仪,历代罕有成功的,皇明应运而生,此功终于告成。周代之礼三千则举其大数,今之八千,随事增益。质文相变,所以其数目加倍,有如八卦之爻,用以重卦,错综而成六十四卦。臣见识平庸,谬当此任,淹留多年,应当受责。更兼写成之初,未能及时上奏,实因才轻事多,心力不⾜,永觉惭愧,⽇夜不忘。自从今舂皇上将亲率六师,寻找军礼,阅读有关条目,无不齐备,可以悬之于⽇月,颁布于天下了。” 皇帝诏令有关方面依照实行。 不久,徐勉加任中书令,他以有病为由请求解除內职的任命,皇帝下诏不允许,于是让他停止到省办事,三⽇一次朝见,有事派主事听取意见后决定。后来他的脚病越来越严重,很久没有去朝见皇帝,便坚决请求解除职务。皇帝下诏允许等他脚病愈后回省。 徐勉虽然⾝居显要的职位,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积蓄,所得俸禄分出一部分赡养亲族当中的贫困者。他的门人故友有时平心静气地劝说,他便回答说:“人们遗留给子孙们财产,我遗留给子孙的是清⽩的品德。子孙们如有才⼲,就会自己取得财富;如果无才,终为他人所有。”他曾经写了一封信告诫他的儿子徐崧说: “我家原本清廉,所以⽇常贫寒俭朴。至于产业的事,我一向不曾说过,不仅是不经营而已。卑微之⾝蒙受恩遇,致有今⽇,⾼官厚禄,可谓兼备。每当私下念叨此事,岂因才能而致,也是靠着祖先家门风范和福分,所以能够至此啊!古人所谓‘以清⽩传于子孙,不也是很丰厚的吗’。又说:‘遗留子孙⻩金満鬭,不如一经。’详细求其深义,确非说说而已。我虽不聪慧,只有立下志向,才能遵奉其义,不敢缺失。所以地位显贵以来,已近三十年了,门人故旧,承受我的举荐的而有方便之时,或让开辟田园,或劝建造商店,又要用船舶运载而来,也是让通过商贸来增加财物。类似的事情众多,都被我拒绝不肯接受。不仅是不愿与民争利,也是要减少纷争。 “中年以后,聊于东田开辟小园,并非存心耕种田园以求利,正为挖池栽树,多少寄托我的感情并得以观赏。又因郊外是安静开阔之处,终可建宅院,倘若获得退休养老,实是要在此歌昑哀咏。慧⽇、十住等既要营作于晨昏,又须有住所。我在清明门宅院已无处可以容纳,所以这样,也是有原因的。以前已割去西边宅院施舍给宣武寺。既已失去西厢,院落不再成为方块,我心中认为这不过是寄⾝的旅舍而已,何必弄得华美。时常以世人称这里是我宅院为恨事。古往今来,豪富之家接踵而来,⾼门甲第,连门洞房,当其死后,定是谁家之室?但也不能不培造假山,堆积石块,栽移果木,杂以花卉,以为乐娱休息之时,寄托 ![]() ![]() “凡为人尊长,确实不易,应当使中外和睦,人无怨言,先人后己,然后可贵。老子说:‘后其⾝而⾝先。’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会获得大利。你应当自勉,见贤人而思学习,不应忽略而放弃时间。放弃时间便是放弃自⾝,⾝名之好坏,岂不是最大的事吗?能够不注意吗?今⽇所写,略谈心意。只因成家以来,不营资产,既建有别墅,似乎有背于旧愿,所以陈述此事之始末,才能无愧于本心。况且我已是老朽暮年,心力已觉不⾜,牵累于考课官吏,奉公守法,略感难以胜任,其中有闲暇,才能休息。或于冬⽇之 ![]() ![]() ![]() 徐勉的二儿子徐悱去世,徐勉极为悲痛,他又不愿意长时间耽误国事,便写了一篇《答客》文来自我宽慰。普通末年,梁武帝自己从后宮选择善于唱《吴声》和《西曲》的歌伎各一人,都是一些美丽的少女,送给徐勉,他因此而颇喜好听音乐和饮酒。在正常俸禄之外,每月另给钱十万,其宠信礼遇之深,无人可以相比。 中大通年间(529~534),徐勉又以有病为由陈告朝廷,转任特进、右光禄大夫、侍中、中卫将军,设佐史之员官,其余职务照旧。增派亲信人员四十人。两宮 ![]() 徐勉善写诗文,勤于著述,虽然负责机要大事,但下笔不停。他认为起居注过于烦杂,便撰写了《流别起居注》六百六十卷,《左丞弹事》五卷。在吏部时,撰写《选品》三卷。齐朝时,撰有《太庙祝文》二卷。他认为孔子的儒教和释迦牟尼的佛教两教殊途同归,撰写了《会林》五十卷。他平⽇所撰写的文章共有前后二集五十卷,又写有《章表集》十卷。 大同三年(537),徐勉的原佐史尚书左丞刘览等人到朝廷陈述徐勉的事迹,请求刻石记载他的德行,皇帝立即降旨在徐勉的墓地立碑。 徐悱字敬业,自幼聪明机灵,能写诗文,任太子舍人,掌记书之职。累迁至太子洗马,中舍人,仍掌记书,出⼊于宮中多年。由于有脚病出任湘东王友,不久迁任晋安內史。 wWW.bbMXs.cC |
上一章 南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李延寿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南史》在线阅读,《南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南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