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三十三及《元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元史 作者:宋濂、王祎等 | 书号:10207 时间:2017/3/26 字数:12097 |
上一章 卷三十三 下一章 ( → ) | |
耶律楚材(子铸附) 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 ![]() ![]() 己卯夏六月,帝西讨回回国。祃旗之⽇,雨雪三尺,帝疑之,楚材曰:“玄冥之气,见于盛夏,克敌之征也。”庚辰冬,大雷,复问之,对曰:“回回国主当死于野。”后皆验。夏人常八斤,以善造弓见知于帝,因每自矜曰:“家国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楚材曰:“治弓尚须用弓匠,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耶?”帝闻之甚喜,⽇见亲用。西域历人奏五月望夜月当蚀,楚材曰:“否。”卒不蚀。明年十月,楚材言月当蚀,西域人曰不蚀,至期果蚀八分。壬午八月,长星见西方,楚材曰:“女直将易主矣。”明年,金宣宗果死。帝每征讨,必命楚材卜,帝亦自灼羊胛,以相符应。指楚材谓太宗曰:“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班师。 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辄愈。帝自经营西土,未暇定制,州郡长吏,生杀任情,至孥人 ![]() 己丑秋,太宗将即位,宗亲咸会,议犹未决。时睿宗为太宗亲弟,故楚材言于睿宗曰:“此宗社大计,宜早定。”睿宗曰:“事犹未集,别择⽇可乎?”楚材曰:“过是无吉⽇矣。”遂定策,立仪制,乃告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及即位,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既退,王抚楚材曰:“真社稷臣也。”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始。时朝集后期应死者众,楚材奏曰:“陛下新即位,宜宥之。”太宗从之。 中原甫定,民多误触噤网,而国法无赦令。楚材议请肆宥,众以为迂,楚材独从容为帝言。诏自庚寅正月朔⽇前事勿治。且条便宜一十八事颁天下,其略言:“郡宜置长吏牧民,设万户总军,使势均力敌,以遏骄横。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县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鹘、河西诸人,种地不纳税者死。监主自盗官物者死。应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报,然后行刑。贡献礼物,为害非轻,深宜噤断。”帝悉从之,唯贡献一事不允,曰:“彼自愿馈献者,宜听之。”楚材曰:“蠹害之端,必由于此。”帝曰:“凡卿所奏,无不从者,卿不能从朕一事耶?” 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未暇经理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赀至巨万,而官无储侍。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楚材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帝曰:“卿试为朕行之。”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长贰悉用士人,如陈时可、赵昉等,皆宽厚长者,极天下之选,参佐皆用省部旧人。辛卯秋,帝至云中,十路咸进廪籍及金帛陈于廷中,帝笑谓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国用充⾜,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对曰:“在彼者皆贤于臣,臣不才,故留燕,为陛下用。”帝嘉其谦,赐之酒。即⽇拜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之。 楚材奏:“凡州郡宜令长吏专理民事,万户总军政,凡所掌课税,权贵不得侵之。”又举镇海、粘合,均与之同事,权贵不能平。咸得卜以旧怨,尤疾之,谮于宗王曰:“耶律中书令率用亲旧,必有二心,宜奏杀之。”宗王遣使以闻,帝察其诬,责使者,罢遣之。属有讼咸得卜不法者,帝命楚材鞫之,奏曰:“此人倨傲,故易招谤。今将有事南方,他⽇治之未晚也。”帝私谓侍臣曰:“楚材不较私仇,真宽厚长者,汝曹当效之。”中贵可思不花奏采金银役夫及种田西域与栽蒲萄户,帝令于西京宣德徙万余户充之。楚材曰:“先帝遗诏,山后民质朴,无异国人,缓急可用,不宜轻动。今将征河南,请无残民以给此役。”帝可其奏。 壬辰舂,帝南征,将涉河,诏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或曰:“此辈急则降,缓则走,徒以资敌,不可宥。”楚材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全活甚众。旧制,凡攻城邑,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既克,必杀之。汴梁将下,大将速不台遣使来言:“金人抗拒持久,师多死伤,城下之⽇,宜屠之。”楚材驰⼊奏曰:“将士暴露数十年,所 ![]() ![]() 时河南初破,俘获甚众,军还,逃者十七八。有旨:居停逃民及资给者,灭其家,乡社亦连坐。由是逃者莫敢舍,多殍死道路。楚材从容进曰:“河南既平,民皆陛下⾚子,走复何之!奈何因一俘囚,连死数十百人乎?”帝悟,命除其噤。金之亡也,唯秦、巩二十余州久未下,楚材奏曰:“往年吾民逃罪,或萃于此,故以死拒战,若许以不杀,将不攻自下矣。”诏下,诸城皆降。甲午,议籍中原民,大臣忽都虎等议,以丁为户。楚材曰:“不可。丁逃,则赋无所出,当以户定之。”争之再三,卒以户定。时将相大臣有所驱获,往往寄留诸郡,楚材因括户口,并令为民,匿占者死。乙未,朝议将四征不廷,若遣回回人征江南,汉人征西域,深得制御之术,楚材曰:“不可。中原、西域,相去辽远,未至敌境,人马疲乏,兼⽔土异宜,疾疫将生,宜各从其便。”从之。 丙申舂,诸王大集,帝亲执觞赐楚材曰:“朕之所以推诚任卿者,先帝之命也。非卿,则中原无今⽇。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西域诸国及宋、⾼丽使者来朝,语多不实,帝指楚材示之曰:“汝国有如此人乎?”皆谢曰:“无有。殆神人也。”帝曰:“汝等唯此言不妄,朕亦度必无此人。”有于元者,奏行 ![]() ![]() ![]() 秋七月,忽都虎以民籍至,帝议裂州县赐亲王功臣。楚材曰:“裂土分民,易生嫌隙,不如多以金帛与之。”帝曰:“已许奈何?”楚材曰:“若朝廷置吏,收其贡赋,岁终颁之,使毋擅科征,可也。”帝然其计,遂定天下赋税,每二户出丝一斤,以给国用;五户出丝一斤,以给诸王功臣汤沐之资。地税,中田每亩二升又半,上田三升,下田二升,⽔田每亩五升;商税,三十分而一;盐价,银一两四十斤。既定常赋,朝议以为太轻,楚材曰:“作法于凉,其弊犹贪,后将有以利进者,则今已重矣。”时工匠制造,糜费官物,十私八九,楚材请皆考核之,以为定制。时侍臣脫 ![]() ![]() ![]() ![]() 有二道士争长,互立 ![]() ![]() ![]() 太原路转运使吕振、副使刘子振,以赃抵罪。帝责楚材曰:“卿言孔子之教可行,儒者为好人,何故乃有此辈?”对曰:“君⽗教臣子,亦不 ![]() 富人刘忽笃马、涉猎发丁、刘廷⽟等以银一百四十万两扑买天下课税,楚材曰:“此贪利之徒,罔上 ![]() ![]() ![]() 楚材尝与诸王宴,醉卧车中,帝临平野见之,直幸其营,登车,手撼之。楚材 ![]() ![]() 楚材当国⽇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行省刘敏从容言之,楚材曰:“睦亲之义,但当资以金帛。若使从政而违法,吾不能徇私恩也。” 岁辛丑二月三⽇,帝疾笃,医言脉已绝。皇后不知所为,召楚材问之,对曰:“今任使非人,卖官鬻狱,囚系非辜者多。古人一言而善,荧惑退舍,请赦天下囚徒。”后即 ![]() ![]() 癸卯五月,荧惑犯房,楚材奏曰:“当有惊扰,然讫无事。”居无何,朝廷用兵,事起仓卒,后遂令授甲选腹心,至 ![]() ![]() ![]() ![]() ![]() 铸字成仲,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 ![]() ![]() ![]() ![]() ![]() 粘合重山(子南合) 粘合重山,金源贵族也。国初为质子,知金将亡,遂委质焉。太祖赐畜马四百匹,使为宿卫官必阇⾚。从平诸国有功。围凉州,执大旗指麾六军,手中流矢,不动。已而为侍从官,数得侍宴內廷。因谏曰:“臣闻天子以天下为忧,忧之未有不治,忘忧未有能治者也。置酒为乐,此忘忧之术也。”帝深嘉纳之。立中书省,以重山有积勋,授左丞相。时耶律楚材为右丞相,凡建官立法,任贤使能,与夫分郡邑,定课赋,通漕运,⾜国用,多出楚材,而重山佐成之。太宗七年,从伐宋,诏军前行中书省事,许以便宜。师⼊宋境,江淮州邑望风款附,重山降其民三十余万,取定城、天长二邑,不诛一人。复⼊中书视事,赐中厩马十匹、贯珠袍一。卒,赠太尉,封魏国公,谥忠武。 十年,诏其子江淮安抚使南合,嗣行军前中书省事。时大将察罕围寿舂,七⽇始下, ![]() 杨惟中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知读书,有胆略,太宗器之。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余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俾皆籍户口属吏,乃归,帝于是有大用意。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克宋枣 ![]() ![]() ![]() 定宗即位,平 ![]() ![]() ![]() ![]() ![]() ![]() 部分译文 耶律楚材,字晋卿,契丹族人,辽东丹王突 ![]() 楚材三岁丧⽗,⺟亲杨氏教养成人。他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术数及佛学、老庄学说、医学、卜算等,下笔成文,曾任金王朝开州同知。 贞。。二年(1214),金宣宗迁都汴京,完颜福兴掌尚书省事,留守燕京,任楚材为左右司员外郞。太祖铁木真攻克燕京后,闻楚材之名,召见了他,留在⾝边任事,因楚材美髯宏声,太祖叫他为“吾图撒合里”蒙语长胡须人的意思。 太祖十四年(1219)六月西讨回回国。出兵那天大雪三尺,太祖犹豫不决,楚材说“: ![]() 太祖二十一年(1266)冬,蒙古军攻下灵武,诸将抢夺子女、金银、绸缎,而楚材只收集书籍和大⻩药材,不久士卒得传染病,楚材以大⻩治愈。太祖忙于西征,无暇制定各种军政制度,以致州郡官吏任意烧杀抢掠,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其贪暴,杀人无数。楚材知道后立即奏报太祖,并请下令各州郡官吏,非奉太祖命令不得擅自征发百姓当差,凡判处死刑者必须上报批准,否则治以死罪。经过这样一番整顿,贪暴之风稍稍收敛。燕京地带盗贼横行,楚材奉皇太子睿宗拖雷之命去治理,访察得知盗贼都是蒙古军留后官吏的弟子和亲属,尽把他们逮捕下狱,不准说情,斩杀十六人,燕京民人始得安宁。 太祖于二十二年(1227)崩,由皇子拖雷监国,第三年(1229),太宗将即位,宗亲诸王集会,商议皇位继承事,议而未决。时睿宗为太宗亲弟,楚材对睿宗说:“此家国大事,早定为好。”睿宗说“:还未商议好,改⽇即位可否?”楚材说:“过了这天再无吉⽇了。”于是确定太宗继承皇位,并制定群臣朝拜礼制。对亲王察合台说:“王虽皇兄,位则为臣,按礼当拜。王拜,其他人莫敢不拜。”察合台深以为是。太宗即位时,亲王察合台率皇族及臣僚拜于帐下。朝拜完毕,察合台对楚材说“:你真是社稷之臣。”元朝对于皇帝及长辈行跪拜礼是由此时开始的。太宗登基大典之后,一些犯有死罪的人要处死,楚材奏曰:“陛下新即位,应大赦天下。”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中原刚刚平定,百姓多误触噤网,而国法中无宽赦的规定。楚材不顾别人的反对,奏请皇帝行大赦令。太宗采纳,诏令自二年正月初一以前犯噤者,不予治罪。楚材还拟定军政法规十八条颁行天下。其內容大致是“:各郡应设置官吏来管理百姓;设万户统领军队,各万户间势力均衡,相互节制,以防骄横。中原是家国财政源泉,应该安抚百姓,不得任意苛征,州县长官非奉上司之命而自行征发粮差者,按律治罪;州县长官将官物进行买卖或借贷者,按律治罪;蒙古、回骨鸟、河西诸族人,凡种地而不纳税者,按律处以死刑;监察官盗物者处死。应判死罪者,均该申报朝廷,批准后才能行刑。各地贡献礼物,为害不浅,应加噤绝。”以上这些情况,除贡献一事外,其余均允准实行。太宗认为,贡献系各地自愿,可听之任之。楚材说:“损政殃民,必由此贡献开其端。”太宗还是不听从。 太祖在世时,忙于用兵征讨西域,无暇过问中原的事,以致官吏多损公肥私,大臣别迭说:“汉人留着于家国无用,不如把他们统统赶走,把他们的土地用来放牧。”楚材针锋相对地反驳道“:陛下将南伐宋朝,需大量军费,如果让老百姓安于农商各业,府政征收田赋、商税以及盐、酒、铁等税,每年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粮食四十余万石,⾜供家国一切费用,怎能说汉人于家国无用?”太祖采纳了楚材的意见,并设立十路征收课税使。太宗三年(1231)秋,皇帝到云中时,十路都送来所征的课税。皇帝非常⾼兴,对楚材说:“你没有离开我就能使家国充⾜,金国的臣子有像你这样的吗?”楚材回答说:“金国的臣僚都比我強,我不才故留在燕京为陛下效力。”太宗当即授楚材为中书令,军国大小事务都先告知他。 楚材建议:“州郡长官只主办民事,万户专管军政,他们所掌握的课税,权贵不得侵占。”这些规定遭到蒙古权贵们的反对,贵族咸得卜诬蔑他任人唯亲,怀有二心,非杀不可。太宗查明此系不实之词,谴责了权贵。其后,有人控告咸得卜违法事,太宗命楚材去审理,楚材说“:咸得卜骄傲,易招人毁谤,现要征讨金国,这事以后再办。”太宗对侍臣说“:楚材不计较私仇,为人宽厚,你们应当效法。”楚材十分爱恤民力。太宗令西京宣德府征发万金户去开采金银和到西域去栽种葡萄,楚材劝阻了。 太宗四年(1232),蒙古军征讨金国时诏令难民来降者免死。楚材制旗数百发给降民,免遭杀屠,各自回乡种田。按蒙军原来规定,攻城时如受到抵抗,破城之后抵抗者尽杀不留。蒙军攻汴梁将下,大将速不台遣使奏报太宗说:“金人顽強抵抗,我军多有死伤,攻克后应杀屠其民。”楚材忙⼊奏劝阻说“:将士们在外征战数十年,希望得到被服征的土地和民人,若把百姓都杀了,要土地何用。”太宗还是犹豫不定,楚材又说:“汴京是奇工巧匠和财富集中的地方,若把城中百姓杀尽,将一无所获。”太宗采纳楚材的意见,只下诏谴责金朝皇室完颜氏的罪行。由于楚材的劝阻,使汴梁城中一百四十万余人保全生命。蒙军平定河南,被俘人口中十之七八逃走了。太宗下令:凡收留和资助逃民者,杀其全家,同乡邻里亦治罪。于是逃难的民人不敢避居人家中,多饿死于路旁。楚材进谏说:“河南既已平定,那里的百姓就是陛下的⾚子,他们会逃向哪里?何必因一俘囚而使数人遭到株连。”太宗醒悟了,废除原来的旨令。蒙军在灭金时,只有秦、巩等二十余州未攻下,楚材建议太宗下令赦免这些州郡抵抗蒙军的民人。结果,诏令一下,这些地方都开门降顺了。 楚材善于理财,太宗六年(1234),灭金后登记中原地区的户口,大臣忽都虎等主张以丁为户,楚材以为不妥,丁逃则失去征赋对象,主张按户口登记。争论多时,最后还是按户登记,并且将将相大臣私自占有为奴隶的人口也搜刮出来了,明令今后凡再私自占有者处以死刑。太宗八年舂,有个叫于元的人奏请通行 ![]() ![]() ![]() ![]() 楚材久居相位,直到乃马真皇后三年(1244)去世,终年五十五岁。他一生清廉,从不贪图公物、徇私情。曾对行省刘敏说“:若讲睦亲之义,我自应把自己的俸禄去资助亲友,但若令我从政,则不能徇私因以违国法。”死后有人进谗言,说他在做宰相时,把天下贡赋一半呑为私有。皇后命近臣⿇里扎去调查,其家中只有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至顺元年(1330),文宗赠封楚材为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为懿宁王、谥文正。有子二人,名耶律铉、耶律铸。 耶律铸字成仲,自幼聪敏,长于文辞,尤精于骑 ![]() ![]() ![]() 至元元年(1264),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官民称便。二年,任山东行省中书令,不久召还,令制宮廷音乐舞蹈。四年三月,乐、舞制成,赐名《大成》。六月,改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至元五年复拜为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十年调任平章军国重事。十三年,奉诏监修国史,同时,朝廷有大事,必先向他咨询。十九年,复拜中书左丞相。二十年十月,因失职违纪而罢官,并没收其家产之半,迁往山后。至元二十二年(1286)卒,年六十五岁。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知书,有胆识谋略,为太宗所器重。二十岁时,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余国,宣扬蒙古国威,颁布蒙古政令,使各国官民户口皆归于蒙古,太宗准备大大重用他。 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蒙古大军攻克枣 ![]() ![]() 定宗即位,平 ![]() ![]() 宪宗即位,世祖为皇弟,镇守金莲川,有权在所领地区立官府,拜官封爵。于是在汴梁设立河南道经略司,奏请以杨惟中为经略使,使他在唐、邓、申、裕、嵩、汝、蔡、息、亳、颍诸州屯田。金亡之初,任命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刘福既贪婪,又忍残,害迫金朝遗民二十余年。惟中把刘福召来,要他听从管束,刘福托病不来。惟中強行召至官厅大堂,先布置衙役执刑仗于两边,然后派人去对刘福说:“你若不来,我将以军法从事。”福不得已,带着数千卫队来见惟中,惟中用大梃将他打倒,不数⽇即死,河南从此太平无事。调任陕右四川宣抚使。当地驻军统帅骄奢不法,深为民害,特别是郭千户尤甚,杀人之夫,夺人之 ![]() ![]() 宪宗九年(1259),世祖统领蒙军东师南征,奏请杨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令他建立行台,宣布皇帝恩德,蒙古军攻汉军均受他节制。蒙军北还时惟中卒于蔡州,年五十五岁。中统二年追谥忠肃公。 wWw.bBmXS.Cc |
上一章 元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宋濂、王祎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元史》在线阅读,《元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元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