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四十及《元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元史 作者:宋濂、王祎等 | 书号:10207 时间:2017/3/26 字数:15758 |
上一章 卷四十 下一章 ( → ) | |
刘敏 刘敏,字有功,宣德青鲁里人。岁壬申,太祖师次山西,敏时年十二,从⽗⺟避地德兴禅房山。兵至,⽗⺟弃敏走,大将怜而收养之。一⽇,帝宴诸将于行营,敏随之⼊,帝见其貌伟,异之,召问所自,俾留宿卫。习国语,阅二岁,能通诸部语,帝嘉之,赐名⽟出⼲,出⼊噤闼,初为奉御。帝征西辽诸国,破之,又征回回国,破其军二十万,悉收其地,敏皆从行。癸未,授安抚使,便宜行事,兼燕京路征收税课、漕运、盐场、僧道、司天等事,给以西域工匠千馀户,及山东、山西兵士,立两军戍燕。置二总管府,以敏从子二人佩金符,为二府长,命敏总其役,赐⽟印,佩金虎符。奏佐吏宋元为安抚副使,⾼逢辰为安抚佥事,各赐银章,佩金符;李臻为参谋。初,耶律楚材总裁都邑,契丹人居多,其徒往往中夜挟弓矢掠民财,官不能噤,敏戮其渠魁,令诸市。又,豪民冒籍良民为奴者众,敏悉归之。选民习星历者,为司天太史氏;兴学校,进名士为之师。 己丑,太宗即位,改造行宮幄殿。乙未,城和林,建万安宮,设宮闱司局,立驿传,以便贡输。既成,宴赐甚渥。辛丑舂,授行尚书省,诏曰:“卿之所行,有司不得与闻。”俄而牙鲁瓦⾚自西域回,奏与敏同治汉民,帝允其请。牙鲁瓦⾚素刚尚气,聇不得自专,遂俾其属忙哥儿诬敏以流言,敏出手诏示之,乃已。帝闻之,命汉察火儿⾚、中书左丞相粘合重山、奉御李简诘问得实,罢牙鲁瓦⾚,仍令敏独任。复辟李臻为左右司郞中,臻在幕府二十年,参赞之力居多。 丙午,定宗即位,诏敏与奥都剌同行省事。辛亥夏六月,宪宗即位,召赴行在所,仍命与牙鲁瓦⾚同政。甲寅,请以子世亨自代,帝许之,赐世亨银章,佩金虎符,赐名塔塔儿台。帝谕世亨以不从命者黜之。又赐其子世济名散祝台,为必阇⾚,⼊宿卫。帝伐宋,幸陕右,敏舆疾请见,帝曰:“卿有疾,不召而来,将有言乎?”敏曰:“臣闻天子出巡,义当扈从,敢辞疾乎!但中原土旷民贫,劳师远伐,恐非计也。”帝弗纳,敏还,退居年丰。世祖南征,过年丰,敏⼊见,谕之曰:“我太祖励精图治,见而知者惟卿尔。汝舂秋⾼,其汇次以为后法。”未几,病归于燕,夏四月卒,年五十九。 王檝 王檝,字巨川,凤翔虢县人。⽗霆,金武节将军、麟游主簿。檝 ![]() 甲戌,授宣抚使,兼行尚书六部事。从三合拔都、太傅猛安率兵南征,下古北口,攻蓟、云、顺等州,所过 ![]() ![]() 帝命阇里毕与皇太弟国王分拨诸侯王城邑,谕阇里毕曰:“汉人中若王宣抚者,可任使之。”遂以前职兼判三司副使。后又命省臣总括归附工匠之数,将俾大臣分掌之。太师阿海具列诸大臣名以闻,帝曰:“朕有其人,偶忘姓名耳。”良久曰:“得之矣,旧人王宣抚可任是职。”遂命檝掌之。时都城庙学,既毁于兵,檝取旧枢密院地复创立之,舂秋率诸生行释菜礼,仍取旧岐 ![]() 丙戍,从征西夏。及秦州,夏人尽撤桥梁为备,军阻不得前,帝问诸将,皆不知计所出。檝夜督士卒运木石,比晓,桥成,军乃得进。戊子,奉监国公主命,领省中都。属盗起信安,结北山盗李密,转掠近县,檝曰:“都城 ![]() 王守道 王守道,字仲履,其先真定平山人。金亡,群盗并起,州县吏多乘 ![]() ![]() ⾼宣 ⾼宣,辽 ![]() 子天锡,事世祖潜邸,为必阇⾚,⼊宿卫,甚见亲幸。中统二年,授以其⽗官,为鹰坊都总管。四年,改燕京诸路奥鲁总管,迁按察副使,仍兼鹰坊都总管。天锡语丞相孛罗、左丞张文谦曰:“农桑者,⾐食之本,不务本,则民⾐食不⾜,教化不可兴,古之王政,莫先于此,愿留意焉。”丞相以闻,帝悦,命立司农司,以天锡为中都山北道巡行劝农使,兼司农丞。寻迁司农少卿、巡行劝农使,又迁户部侍郞,进嘉议大夫、兵部尚书,卒。后赠推忠保义功臣。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营国公,谥庄懿。 子谅,裕宗初封燕王,以谅为符宝郞,俄命袭其⽗官,为鹰房都总管。裕宗甚爱之,谓符宝郞董文忠曰:“汝为我奏请,以谅所管民户隶于我,庶得谅尽力为我用。”文忠⼊奏,帝从之。未几,授谅嘉议大夫,迁兵部尚书。卒。仁宗时,赠推诚保德赞治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营国公,谥宣靖。 子塔失不花,成宗命世其祖⽗官,以居丧辞。大德元年,授奉议大夫、章佩监丞。四年,改朝列大夫、利用监丞。八年,升少监。武宗即位,授中议大夫、秘书监丞。仁宗居东宮,召⼊宿卫。至大三年冬,迁少中大夫、纳绵府达鲁花⾚,且谕之曰:“此先世所守旧职也。”皇庆元年舂,改授嘉议大夫、同知崇祥院事。冬,进资德大夫,为院使。延祐四年夏四月,帝谓塔失不花曰:“汝祖尝为司农,今复以授汝。”遂迁荣禄大夫、大司农。英宗居东宮,塔失不花撰集前代嘉言善行,名曰《承华事略》,并画《豳风图》以进。帝览之,奖谕曰:“汝能辅太子以正,朕甚嘉之。”命置图书东宮,俾太子时时观省。六年,改集禧院使。退居于家,卒。 王⽟汝 王⽟汝,字君璋,郓人。少习吏事。金末迁民南渡,⽟汝奉其亲从间道还。行台严实⼊据郓,署⽟汝为掾史,稍迁,补行台令史。中书令耶律楚材过东平,奇之,版授东平路奏差官。以事至京师,游楚材门,待之若家人⽗子然。实年老艰于从戎,⽟汝奏请以本府总管代之行。夏津灾,⽟汝奏请复其民一岁。济州长官 ![]() ![]() ![]() ![]() 焦德裕 焦德裕,字宽⽗,其远祖赞,从宋丞相富弼镇瓦桥关,遂为雄州人。⽗用,仕金,由束鹿令升千户,守雄州北门。太祖兵至,州人开南门降,用犹力战,遂生获之。帝以其忠壮,释不杀,复旧官。徇地山东,未尝妄杀一人。年六十二卒,后以德裕贵,追赠中书左丞,封恒山郡公,谥正毅。 德裕通《左氏舂秋》,少拳勇善 ![]() ![]() ![]() ![]() ![]() ![]() 子简,余姚州知州;洁,信州治中。 石天麟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年十四,⼊见太宗,因留宿卫。天麟好学不倦,于诸国书语无不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赐名蒙古台。宗王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宪宗六年,遣天麟使海都,留拘久之,既而边将劫皇子北安王以往,寓天麟所。天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狎,因语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遂遣天麟与北安王同归。天麟被留拘二十八年,始得还,世祖大悦,赏赉甚厚。拜中书左丞,兼断事官。天麟辞曰:“臣奉使无状,陛下幸赦弗诛,何可复叨荣宠。况臣才识浅薄,年力衰惫,岂能任政,恐徒贻庙堂羞,不敢奉诏。”帝嘉其诚,褒慰良久,从之。有谮丞相安童尝受海都官爵者,帝怒,天麟奏曰:“海都实宗亲,偶有违言,非仇敌比,安童不拒绝之,所以释其疑心,导其臣顺也。”帝怒乃解。江南道观偶蔵宋主遗像,有僧素与道士 ![]() 子圭,累官治书侍御史,迁枢密副使,复为侍御史,拜河南行中书省右丞,升荣禄大夫、南台御史中丞,卒。次子怀都,初袭断事官,累迁刑部尚书、荆湖北道宣慰使。孙哈蓝⾚,袭断事官。 李邦瑞 李邦瑞,字昌国,以字行,京兆临潼人,世农家。邦瑞幼嗜学,读书通大义。尝被掠,逃至太原,为金将小史,从守阎漫山寨。国王木华黎攻下诸城堡,金将走,邦瑞率众来归,复居太原。守臣惜其材,具鞍马,遣至行在所,中书以其名闻。岁庚寅,受旨使宋,至宝应,不得⼊。未几,命复往,仍谕山东淮南路行尚书省李全护送,宋仍拒之。复奉旨以行,邦瑞道出蕲、⻩,宋遣 ![]() ![]() 甲午,从诸王阔出经略河南,凡所历河北、陕西州郡四十馀城,绘图以进,授金符、宣差军储使。乙未夏六月卒。子荣。 杨奂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尝梦东南⽇光 ![]() ![]() 奂博览強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聇。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 ![]() 贾居贞 贾居贞,字仲明,真定获鹿人。年十五,汴京破,奉⺟居天平。甫冠,为行台从事。时法制未立,人以贿赂相 ![]() 十一年,丞相伯颜伐宋,居贞以宣抚使议行省事。既渡江,下鄂、汉,伯颜以大军东下,留右丞阿里海涯与居贞分省镇之。居贞曰:“江陵要地,乃宋制阃重兵所屯。闻诸将不睦,迁徙之民盈城,复皆疾疫,刍薪乏阙,杜门不敢樵采。不乘隙先取之,迨舂⽔涨,恐上流为彼所乘,则鄂危矣。”驿闻。十二年舂,命阿里海涯领兵取江陵,居贞以佥行省事留鄂。于是发仓廪以赈流亡,宋宗室子孙流寓者,廪食之,不变其服,而行其楮币。东南未下州郡,商旅留滞者,给引以归之。免括商税并湖荻噤。造舟百数十艘,驾以⽔军,下致病民。一方安之。娄安邦以信 ![]() 十五年,迁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未至,民争千里 ![]() ![]() ![]() ![]() ![]() 钧字元播,幼读书,渊默有容。由榷茶提举拜监察御史,佥淮东廉访司事、行台都事,⼊为刑部郞中,改右司郞中、参议中书省事。仁宗即位,拜参知政事,议罢尚书省所立法。迁佥书枢密院,复参知政事,赐锦⾐、宝带,宠赉有加。为政持大礼,风裁峻整,不孑孑钓名誉。皇庆元年,从幸上都,遇疾,卒于家。前后诏赙钞三万贯,供葬事。子汝立嗣。 部分译文 刘敏字有功,宣德青鲁里人。太祖七年(1212),蒙古大军南进到山西时,刘敏年十二岁,随⽗⺟逃避于德兴禅房山。蒙古军至禅房山,⽗⺟弃敏逃走,蒙军大将收养了他,并随大军进见太祖,太祖收为宿卫,随从西征回回。太祖十八年(1223),授刘敏为安抚使兼燕京路征收税课、漕运、盐场、僧道、司天等事,给予西域工匠千余户及山东、山西兵士。设立两军戍守燕京,置二总管府,任命敏的两个侄子为两府长官,而由敏总领其事,赐⽟印及金虎符。刘敏奏请任命宋元为安抚副使,⾼逢辰为安抚佥事,李臻为参谋。这时,耶律楚材受太祖重用总管燕京政务,该城多契丹人,恃势抢劫民财,官府不能噤,刘敏将为首的斩于市。又释放被豪民強制为婢的良民。他还进行了许多文化建设,如选懂星历的人为司天太史氏;兴学校,推荐名士为师,等等。 太祖崩后之第三年(1229),太宗窝阔台即皇帝位。太宗七年(1235),以和林为首都。太宗十三年(1241),授刘敏为行尚书省,并诏令曰:“卿所办之事,任何官府不得过问。”有蒙古人牙鲁瓦⾚由于自己未得太宗宠信,使部属忙哥儿以流言蜚语诽谤刘敏,他自己奏请与刘敏一同治理汉人。太宗命汉察火儿⾚、中书左丞相粘合重山、奉御李简等查实流言全系诽谤,于是罢除牙鲁瓦⾚,仍令刘敏一人管理汉人之事。太宗于十三年驾崩,其后马真氏秉政,五年后定宗贵由即皇帝位(1247),诏令刘敏与奥都剌同理行省政务。宪宗元年(1251),蒙哥即帝位,召刘敏赴和林与牙鲁瓦⾚共同理政。宪宗四年(1254),奏请以其子世亨代行其职,宪宗允准,赐世亨银章,佩金虎符,赐名塔塔儿台。授权世亨,凡不听从他命令者,罢其官。又赐世济名散祝台,为必。。⾚,⼊宮侍卫。 宪宗出兵伐宋,行至陕右,刘敏带病求见,宪宗说:“卿有病,不召而来,有什么话要说吗?”刘敏曰:“天子出巡,做臣子的理当扈从,怎敢因病而不从!但中原土旷而民贫,遣军远征,恐不大好。”宪宗没采纳他不出军远征的建议。刘敏因而退居于年丰。不久,因病重回到燕京,同年四月病卒,年五十九岁。 王檝,字巨川,凤翔虢县人。⽗王霆,在金朝为武节将军、麟游主簿。檝生 ![]() 太祖领兵南下,檝与蒙古军鏖战三⽇,兵败被执,将处死时,神⾊不变。太祖问他:“你何敢抗拒我大军,不怕死吗?”檝回答说:“臣本为一介平民,受皇上恩惠,誓死报国,今既被打败,死乃幸事!”太祖称赞他忠义,不仅释放了他,而且授都统之职,佩以金符,令他招集山西溃散士兵。后随大军破紫荆关,取涿州、易州、保州、中山,进至雄州。雄州节度使孙吴坚守,檝⼊城去向他讲明战降祸福,孙吴投降。 太祖九年(1214),授檝宣抚使,兼行尚书六部事。随三合拔都、太傅猛安率兵南征,克古北口,攻蓟、云、顺等州,所过皆开城投降,得汉军数万人,进围中都。十年,中都降。檝上书奏请皇帝“以仁义取天下,不可失信于民,应噤止烧杀掳掠,以不负百姓的期望”当时,中都城缺粮,致人相食,檝将军粮运⼊城中出售,士兵得金银绸帛,百姓能得到食粮。又提议“:田野久荒,是因兵 ![]() 河间、清州、沧州反叛蒙古,太祖命檝讨伐,又命驸马孛秃将蒙古军及。。、汉军分三千给檝。檝出兵收复河间,得军民万口。孛秃恼怒河间民人叛服无常,要杀尽他们,檝解劝道:“驱羊往东往西的是牧人,羊何以知道方向?杀其头目就行了,把百姓释放,迁到近县去,⾝体強壮的使他们从军,体弱者务农,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为什么要杀?”孛秃说:“你能保证这些人不再反叛吗?”檝答应“可以”具文保证,这些百姓因此能活下来。 太祖命。。里毕与皇太弟国王分管诸侯王城邑,告谕。。里毕说:“汉人中若有王宣抚这样的人,可使他任职。”王檝得以前职兼判三司副使。后又命省臣清查登记工匠人数,派大臣分别掌管。太师阿海上报诸大臣名字,帝对他说:“朕有其人,一时忘其姓名。”又过了许久又说:“想起来了,旧人王宣抚可任此职。”于是命王檝去分管工匠。当时,都城学庙在战争中被毁,檝在旧枢密院基地上再建立起来,舂秋两季率诸生祭祀先圣先师,把原岐 ![]() 太祖二十一年(1226),王檝随大军西征。军至秦州,西夏把所有的桥都拆毁,以为防御。蒙古大军不能进,太祖向诸将询问对策,都不知如何是好。王檝夜间督促士卒运木石,天刚亮,桥已建成,大军得以前进。拖雷监国时期(1228),王檝奉命管领中都。信安盗起,联合北山李密,劫掠近县。檝提出:“都城是 ![]() 太宗二年(1230),随大军征关中,长驱直⼊京兆,进克凤翔。王檝奏请太宗道“:此处是臣的故乡,愿⼊城访求亲族。”果然领族人数十口归顺蒙古。四年,攻克汴京。五年,奉命持国书使往宋朝,以兀鲁剌为副使。到宋朝,以隆重礼节待他,并立即遣使持金银及绸缎⼊贡蒙古。檝使宋往返五次,因和议未成,郁郁成疾,卒于南方。宋朝厚赠丧葬物品,遣使送灵柩于北方,葬于燕。 王守道,字仲履,先祖系真定平山人。金亡,群雄并起,州县官吏多乘 ![]() ![]() ![]() ![]() 其后,升守道为庆源军节度使,天泽为五路万户。又任守道为行军参谋,兼检查使。真定是为庄圣太后提供赋税的地方,守道镇戍该邑,派幕僚每年去朝见太后,答问都令太后満意,因赐金符、锦⾐、金钱。中统三年(1262),史天泽⼊朝拜为右丞相,立即授守道为真定等路万户府参谋。至元七年(1270)卒。至大元年(1308),因其子王。。位居⾼官,特赠守道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追封寿国公,谥忠惠。仁宗即位,又加推忠协力秉义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 王⽟汝,字君璋,郓城人。金末,郓城百姓被強迫迁往⻩河以南,⽟汝同⺟亲从小道还乡。行台严实占据郓城,任⽟汝为其属吏,后补为行台令史。中书令耶律楚材路过东平,看出⽟汝有才能,授他为东平路奏差官。后来⽟汝有事至京师,拜谒耶律楚材,楚材待他如同家人⽗子。严实年老,不胜繁忙的军务,⽟汝奏请以本府总管代行其职务。夏津发生灾害,⽟汝奏请免该地民人一年的劳役。济州长官企图把该州直属于朝廷,大名长官也想把冠氏等十七城改隶于大名,⽟汝都予以驳正。 太宗十年(1238),朝廷把东平分封给诸勋臣贵族,分为十部分,各将其赋税收为己有,与官府无关。⽟汝说:“像这样,则严公的事业所存无几了。”夜深人静在楚材帐后大声哭泣。第二天,召问他为何哭,回答说:“⽟汝为严公之使,今严公之地被裂分,而我不能阻止,无面目还报,将死于这荒野之地,所以哭了。”楚材也哀伤很久,指使他到皇帝面前陈诉。⽟汝便上书道“:严实以三十万户归附朝廷,在战争中经历了曲折的行程,三弃其家室,始终无异志,忠于朝廷,与其他降者,岂可一律看待。今分割他所开辟的土地和民人,这不是表彰其功的办法。”太宗夸奖⽟汝的忠诚,说话耿直,下令不分东平之地。调任⽟汝为行台知事,仍遥领平 ![]() 太宗十三年,严实之子忠济承袭⽗职,授官左右司郞中,总领行台政务。那些原受封之家,认为严氏总管东平的事,颇感不便,定宗即位后,他们都集聚于朝廷,要再分割东严之地。当时,朝廷人心疑惧,准备俯首听命。⽟汝力排众议,使分封之事又未成功。宪宗即位,诏令百姓于常赋之外,每年另出银六两,谓之“包垛银”⽟汝说“:民人负担不起了!”率领各路管民官至朝廷申诉,准许减三分之一。⽟汝历任龙虎卫上将军、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內观察使,行台参议。 宪宗二年(1252),因病杜门谢客,每⽇以经史自娱。五年,忠济使人来请他去帮助处理政务,⽟汝坚辞。忠济以参议之印強迫给他,不得已这才出来视事,仅五六天,经他规划,政务焕然一新。同年八月十五⽇,有星落于庭中,不久⽟汝逝世。 焦德裕,字宽⽗,远祖焦赞曾随宋丞相富弼镇戍瓦桥关,从此成为雄州人。⽗名焦用,在金朝为官,由束鹿县令升千户,守雄州北门。太祖兵至,州人开南门投降,焦用仍拼命抵抗,终被生擒。太祖见他忠义,释而不杀,恢复其原来官职。焦用奉命进军山东,从未妄杀一人。年六十二岁而卒,后因德裕显贵,追赠中书左丞,封恒山郡公,谥正毅。 德裕精通《左氏舂秋》,年少就勇敢善 ![]() ![]() ![]() ![]() 至元六年(1269),德裕任佥陕西道提刑按察司事。八年,转为西夏中兴道按察副使。十一年,随丞相伯颜南征,授佥行中书省事。元军攻下安庆,至镇江,焦山寺主僧组织民人抵抗,丞相阿术杀其为首者后,还要全部坑杀其他僧徒,德裕谏止了。德裕奉命先⼊城安抚。宋平后,奉旨求异人异书。平章阿合马诬告丞相伯颜杀丁家洲降卒,并奏荐德裕为中书参政,是妄图让他来说一句话,以证实伯颜杀降卒的事。德裕不肯任中书参政。很久以后又任德裕为行省佥事。 至元十四年,德裕改任淮东宣慰使。淮西反元势力固守司空山,令淮东四郡起兵响应。元帅帖哥得其檄令,立即逮捕郡守许定国等四人,要他们承认其反元罪状,还要没收其家产。德裕认为:“四人皆新降之将,天子既爱护他们,他们有地有民,什么都満⾜了,正要誓死报效朝廷,怎敢有非分之望,为何要怀疑他们,难道不是敌人的反间之计?”许定国等因此得救,并恢复他们的官职。德裕拜为福建行省参知政事。至元二十五年(1288)卒,年六十九岁。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恒国公,谥忠肃。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十四岁⼊见太宗,留⼊宿卫军。天麟好学不倦,对于诸国语言无不学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整顿政务,选拔贤能者为参佐,天麟当选,赐名蒙古台。宗王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 宪宗六年(1256),遣天麟出使海都,被海都长期留拘。其后边将劫皇子北安王,住于天麟寓所。天麟与执政大臣相亲近,他们谈论宗亲恩义和臣子对皇帝逆顺所带来的祸福。这些话被海都闻知,并有所悔悟,将天麟与北安王一同释放送归。天麟被留拘达二十八年,一旦回来,世祖大为嘉奖其忠诚,拜为中书左丞兼断事官。天麟辞谢道:“臣奉使海都,没把事情办好,而陛下赦免不杀,怎可再受荣宠。况臣才识浅薄,年老力衰,岂能胜任政务,恐为朝廷造成羞辱,不敢遵命。”帝见其态度诚恳,答应他的请求。 有人诬告丞相安童受海都的官爵,皇帝大怒。天麟谏奏说“:海都为皇室宗亲,偶尔说些不満的话,但毕竟不是仇敌。安童不拒绝海都的官爵,是要不引起他的怀疑,以便引导他臣服于朝廷!”皇帝这才息怒。江南道观中,蔵有宋朝皇帝的遗像。和尚素来与道士不和,揭发其事。朝廷将对道士处以极刑,世祖征询天麟。天麟说“:辽国皇帝皇后的铜像,至今西京还有,从未闻有噤令。”江南道观蔵宋朝皇帝遗像一案就此了结。天麟年⾼七十余岁,皇帝将自己所用的金龙头杖赐给他,并且说明:“卿年老,出⼊宮廷,凭此杖即可。”当时权臣当政,凶焰冲天,人莫敢言,唯独天麟敢于告发其奷诈,无所顾忌,人们敬佩他的忠直。 成宗即位,加天麟荣禄大夫、司徒,大宴群臣于⽟德殿时,召天麟参加宴会,并赐御药。武宗即位,进升天麟为平章政事。至大二年(1309)八月卒,终年九十二岁。赠推诚宣力保德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忠宣。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十一岁时⺟亲就去世了。金代末年考进士未中,愤然做书万言。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守御汴京的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军,奂改装平民北渡⻩河避难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师友。东平人严实闻奂之名,多次打听他的行踪,但奂始终不去严家。 蒙古太宗十年(1238),诏令税课使刘用之招考各道进士,杨奂在东平两次因文章优秀而名列第一,于是随考官至燕京拜见耶律楚材。楚材奏请授奂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临行时对楚材说:“在下不才,错蒙重用。书理生财本非所长,况河南兵荒马 ![]() 宪宗二年(1253),太子忽必烈曾屡召奂出任参议京兆宣抚司事,奂多次谢绝,宪宗五年寿终,享年七十岁,赐谥文宪。 奂天资聪明,记忆力強,文章简练,朝廷老臣也愿与他 ![]() 贾居贞,字仲明,真定获鹿人。十五岁那年,蒙古军攻破汴京,居贞奉⺟亲居于天平。刚二十岁就任行台从事。当时,家国法制未立,人们以贿赂相 ![]() 世祖即位,中统元年(1260),授居贞中书左右司郞中。世祖北征,居贞随从,给世祖讲述《资治通鉴》。有天,世祖问他“:郞中薪俸若⼲?”居贞如数回答,世祖认为太薄,令增加,居贞辞谢道“:官秩应该如此,不可因臣而 ![]() 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伐宋,居贞以宣抚使之职参议行省事务。大军渡江后,攻克鄂、汉,伯颜继续率军东下,留右丞阿里海牙与居贞分别镇守。居贞建议说“:江陵系要地,为宋朝门户,以重兵防守。听说宋军诸将不和,外来之民満城,疾病流行,缺薪柴,而又不敢外出打柴。若不乘此时机先取江陵,等到舂⽔上涨,恐为宋军乘机顺流而下,那时鄂州危急了。”迅速将此意见上报朝廷,朝廷命阿里海牙领兵攻取江陵,居贞因要负责行省事务而留于鄂州。居贞在鄂州开仓赈济流民,宋室子孙流寓鄂州者,供饮食,不改变他们原来的服饰,通行宋朝的纸币。东南一些尚未攻下的州郡,其商人旅客留在鄂州的,发给运销货物凭证便于他们回去。免征商税,开放湖噤,造船一百数十艘,用⽔军驾驶,不惊扰百姓,百姓安居乐业。 娄安邦以信 ![]() 宋幼主投降后,其丞相陈宜中挟益王赵曰正、卫王赵籨逃往闽、广,到处发动百姓反抗,百姓也争相响应。蕲州司空山的民人及鄂州属县县民傅⾼起兵响应。居贞发布檄文,说明祸福,使反抗者人心涣散,再派兵镇庒,平息反抗。傅⾼改名换姓逃走,终被逮捕处死。⾼傅被捕之前,郑万户提出:“鄂州大姓都与傅⾼相通,请求先除掉他们以绝祸 ![]() 至元十四年,拜湖北宣慰使,命未下而骄将悍卒合谋扰害百姓,居贞出任视事,百姓才有恃无恐。离开鄂州时,老幼含泪送别,刻其像于石,供奉于官学內膜拜。 至元十五年,调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还未到,百姓就千里来 ![]() ![]() ![]() ![]() 至元十七年,朝廷要再征⽇本,造战舰于江南。居贞认为民人已极其贫困,再征⽇本必酿成大 ![]() |
上一章 元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宋濂、王祎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元史》在线阅读,《元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元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