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七十八及《元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元史 作者:宋濂、王祎等 | 书号:10207 时间:2017/3/26 字数:8077 |
上一章 卷七十八 下一章 ( → ) | |
◎良吏一 自古家国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班固有曰:“汉兴,与民休息,凡事简易,噤罔疏阔,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先,故文、景以后,循吏辈出。”其言盖识当时之治体矣。 元初风气质实,与汉初相似。世祖始立各道劝农使,又用五事课守令,以劝农系其衔。故当是时,良吏班班可见,亦宽厚之效也。然自中世以后,循良之政,史氏缺于纪载。今据其事迹之可取者,作《良吏传》。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资荣,金末为 ![]() ![]() ![]() ![]() ![]() ![]() 甲寅,世祖还自大理,澄进见,留藩府,凡遣使,必以澄偕,而以其弟山⾩为 ![]() ![]() 四川佥省严忠范守成都,为宋将昝万寿所败,退保子城,世祖命澄代之。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会西南夷罗罗斯內附,帝以抚新国宜择文武全才,遂以澄为副都元帅,同知宣慰使司事。比至,以疾卒,年五十八。 世祖尝与太保刘秉忠论一时牧守,秉忠曰:“若邢之张耕,怀之谭澄,何忧不治哉!”游显宣抚大名,尝为诸路总管求虎符宣⿇,澄至中书辞曰:“皇上不识谭澄耶?乃为显所举!”中书特为去之。其介如此。 子克修,历湖北、河南、陕西三道提刑按察使。 许维祯,字周卿,遂州人。至元十五年,为淮安总管府判官。属县盐城及丁溪场,有二虎为害,维祯默祷于神祠,一虎去,一虎死祠前。境內旱蝗,维祯祷而雨,蝗亦息。是年冬,无雪,⽗老言于维祯曰:“冬无雪,民多疾,奈何!”维祯曰;“吾当为尔祷。”已而雪深三尺。朝廷闻其事,方 ![]() 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从元裕学,年十五,以儒生中词赋选,河东宣抚司又举楫贤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师,平章王文统命为中书省掾,以不任簿书辞,改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深器重之。一⽇,从省臣立殿下,世祖见其美髯魁伟,问曰:“汝秀才耶?”楫顿首曰:“臣学秀才耳,未敢自谓秀才也。”帝善其对,授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司事。未几,立大司农司,以楫为劝农副使。时商 ![]() ![]() 至元十三年,宋平,帝命平章廉希宪行中书于荆南府,以楫为左右司员外郞。荆南⽗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明年,擢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 ![]() ![]() 二十三年,授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立尚书,会计天下钱粮,参知政事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 ![]() ![]() ![]() 二十四年,授太中大夫、东平总管,谢事二年卒,寿七十。十一子:余庆,重庆,崇庆,余失其名。 田滋,字荣甫,开封人。至元二年,由汴梁路总管府知事⼊为御史台掾。十二年,拜监察御史。十三年,宋平,滋建言:“江南新附,民情未安,加以官吏侵渔,宜立行御史台以镇之。”诏从其言。遂超拜行御史台侍御史。历两淮盐运使、河南路总管。大德二年,迁浙西廉访使。有县尹张彧者,被诬以赃,狱成,滋审之,但俯首泣而不语。滋以为疑,明⽇斋沐,诣城隍祠祷曰:“张彧坐事有冤状,愿神相滋,明其诬。”守庙道士进曰:“曩有王成等五人,同持誓状到祠焚祷,火未尽而去之,烬中得其遗稿,今蔵于壁间,岂其人耶?”视之,果然。明⽇,诣宪司诘成等,不服。因出所得火中誓状示之,皆惊愕伏辜,张彧得释。十年,改济南路总管,寻拜陕西行省参知政事。时陕西不雨三年,道过西岳,因祷曰:“滋奉命来参省事,而安西不雨者三年,民饥而死,滋将何归!愿神降甘泽,以福黎庶。”到官,果大雨。滋即开仓,以麦五千余石给小民之无种者,俾来岁收成以偿官,民大悦。未几,以疾卒于位。赠通奉大夫、河南行省参知政事,追封开封郡公,谥庄肃。 卜天璋,字君璋,洛 ![]() ![]() 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大德五年,以枢密大臣暗伯荐,授都事,赞其府。引见,赐锦⾐、鞍辔、弓刀。后以扈从劳,加奉训大夫,赐侍燕服二袭。秩満当代,枢密臣奏留之,特以其代为增员。武宗时,迁宗正府郞中。尚书省立,迁刑部郞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塞路,秦弊也,尚⾜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尚书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因问今何官,天璋对曰:“臣待罪刑部郞中。”复问谁所荐者,对曰:“臣不才,误蒙擢用。”帝曰:“先朝以谢仲和为尚书,卿为郞中,皆朕亲荐也。汝宜奉职勿怠!”即以中书刑部印章付之。既视事,⼊觐,赐酒隆福宮,及锦⾐三袭。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时群盗据要津,商旅不通,天璋擒百数人,悉磔以徇,盗为止息。升浙西道廉访副使,到任阅月,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蔵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火延饶之东门,天璋具⾐冠,向火拜,势遂熄。鸣山有虎为暴,天璋移文山神,立捕获之。以治行第一闻。升广东廉访使。先是,豪民濒海堰,专商舶以 ![]() 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是时,⾕价翔踊,乃下令勿损⾕价,听民自便,于是舟车争集,米价顿减。复止宪司赃罚库缗钱不输于台,留用赈饥,御史至,民遮道称颂。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因自引去。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 ![]() 部分译文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其⽗谭资荣,金末时任 ![]() ![]() 澄幼年聪明颖慧,十九岁时即任 ![]() ![]() ![]() 宪宗四年(1254),世祖自大理返京,澄进见,被留于藩府,凡有遣使任务,都让澄陪同,而让其弟山⾩为 ![]() 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提拔谭澄为怀孟路总管,不久又赐予金符,后又换金虎符。这年大旱,令百姓开凿唐温渠,引沁⽔灌溉农田,使百姓免于饥荒。教百姓种植,地能尽其利。至元二年(1265)迁职河南路总管,又改任平滦路总管。至元七年进京任司农少卿,不久又出任京兆总管。一年后,改任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澄建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应该下令百姓四十无子者可娶妾,以能传宗接代。”朝廷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定为法令。 四川佥省严忠范守成都,被宋将昝万寿击败,退保子城,世祖命澄前往接任。澄至成都,掩埋尸体,修理被焚的房屋,赈济饥民,收容逃亡的百姓,民心稍安。适逢西南夷罗罗斯归顺元朝,皇帝以为安抚新征之地应选择文武全才之人,就以澄为副都元帅、同知宣慰使之职,后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八岁。 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年受教于元裕,十五岁时以善于词赋⼊选。河东宣抚司又推举他为贤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城后,被平章王文统任命为中书省下属员官,楫拒绝接任文簿官,而改任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对楫甚为器重。一天,楫随省臣立于殿下,元世祖见他美髯魁伟,问:“你是秀才么?”楫躬⾝回答说“:臣在学做秀才,不敢自认为秀才。”皇帝因他善于答问,任命他为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并兼承发司事。 不久,朝中设立大司农司,楫被任命为劝农副使。当时商 ![]() ![]() ![]() 至元十三年(1276)宋朝被平定,皇上命平章廉希宪行中书之职于荆南府,以楫为左右司员外郞。荆南的⽗老抬着金帛来求见,楫对他们说:“你们成为大元的百姓,现在设立官吏来抚育你们,何必要用金帛来求见?”第二年,提升楫为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有一富民打死了出征的军人,暗中许以家产的一半让其佃户代为服刑,楫获知此情后,释放了佃户,逮捕了富民,人们都很佩服他英明。后来楫改任江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行省下令郭昂讨伐叛贼董旗,俘获了很多士兵,经楫查问后发现有良民六百多人,皆遣返还乡。 至元二十三年,被授以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设立尚书,总管国全钱粮,参知政事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仗势刻剥百姓,派遣官吏多征徽州民人的钱二千锭,王巨济还怒其少,要再加千锭。楫至巨济处对他说:“阁下是要百姓死,还是生?如果置其死,即使万锭也可以征敛。”巨济消除了怒气,徽州幸免征赋。楫任期満,政绩考核合格便离去。徽州之绩溪、歙县民众柯三八、汪千十等,因饥荒为盗寇,行省右丞教化用兵去捕,双方相持七个月,派人前往说服,三八等人说“:只要许总管来,我们就投降。”行省立即召楫来此,命他前往招降。楫一人骑马前往寇处。众人见楫到来,皆拜曰:“公既来,请给我们张榜。”楫告知教化,请退兵十里,让他们自己来降。教化不听其言。正逢朝廷以参政⾼兴代替教化,楫再以原来的话告知,⾼兴听从其计,为盗寇的民众果然投降。 至元二十四年,授予太中大夫、东平总管,楫谢事后二年逝世,终年七十岁。 田滋字荣甫,开封人。至元二年(1265)由汴梁路总管府知事,转任御史台属官。十二年,拜监察御史。十三年,宋被平定,滋建议:“江南刚刚服征,民情尚未定安,加上官吏掠夺百姓财物,应建立御史台予以镇守。”皇上接纳其建议。并越级提升他为御史台侍御史。历任两淮盐运使、河南路总管。 大德二年(1298),任浙西廉访使。县尹张。。,被诬为贼下狱,滋审问他,张。。只是哭泣而不语。滋疑惑不解,次⽇前往城隍庙祷告说:“张。。⼊狱有冤,求神助滋,弄清其冤。”守庙的道士告诉他:“以前有王成等五人一同持誓词前来祷告,誓词还未烧尽就走了,从焚灰中得其余稿,蔵于墙壁中,是否就是这些人。”看其稿后,果真如此。次⽇,让宪司讯问王成等人,王成等不服。宪司出示其誓词,王成等大惊服罪,张。。被释放。 十年,改任济南路总管,不久又任命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当时陕西三年无雨,田滋路过西岳,向上天祷告说“:滋奉命来参省事,而安西已三年无雨,民因饥而死,滋将到哪里去?希望神能降雨,造福民众。”滋到任后果然降大雨。滋随即开放粮仓,以五千石小麦发放给无种的农民,以便明年有了收成后再归还,百姓皆大 ![]() 卜天璋字君璋,洛 ![]() 天璋幼年聪明,有抱负,读书学史,能分辨成败的原因。至元中,任南京府史。当时河北有饥民数万人,集结于河上准备南迁,皇上下诏命民众回归乡里,勿要南渡,众人吵吵嚷嚷不肯回去。天璋担心会发生事变,劝总管张国宝不要阻挡民众南渡,国宝听从其言,因而未发生什么事。河南按察副史程思廉发现天璋的才⼲,召为宪史,名声也更大了。以后又升为中台属官。当时有一侍御史仗势贪财,被御史发现其赃物,天璋起草弹劾奏章,还未来得及上奏,他们被诬陷,都被拘捕。御史对着饮食悲哽,天璋问他为何如此,御史说:“我仅有一女,甚是可怜,知我⼊狱,已绝食数⽇,所以很是悲痛。”天璋说“:死于职守,属于大义,为何要为儿女哭泣!”御史听此,深感惭愧。不久,被免罪。丞相顺德王主持国政时,提拔天璋为中书省员官,对于应办或不应办的事,天璋总要 ![]() 大德四年(1300),天璋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一个名叫刘帅的人,強夺民产,官吏不敢判决,天璋前往审讯,刘帅信服,将田产归还与民。大德五年,因枢密大臣。。伯之荐,天璋升为都事,又被引见皇上,赐锦⾐、鞍辔、弓刀。后又加封奉训大夫,赐侍燕服二套。武宗时,升任宗正府郞中,尚书省成立后,又升为刑部郞中。当时正巧盗贼很多,有人提议凡犯盗贼罪者及其家属一律只准穿青⾐,以与民众相区别。天璋说:“罪犯堵路,是秦时的弊端,还能效法吗?”有人密告诸侯王图谋不轨,皇上命天璋迅速前去调查核实。尚书省有一员官获罪,仁宗召见天璋,当时兴圣太后也在座,帝指着他说“:这就是不贪贿的卜天璋。”问他现任何官,天璋说:“臣待罪刑部郞中。”又问是谁举荐的,天璋回答说:“臣无才,误蒙提升重用。”帝说:“前朝以谢仲和为尚书,你为郞中,都是我亲自推荐。你应替职不懈!”就将中书刑部印给他。天璋既就任,⼊宮见皇帝,帝在隆福宮赐酒,并赠锦⾐三套。后来命他去治理狱中平反冤案之事,帝对周围的人说:“天璋是廉洁谨慎之人,一定会获得其中真情。”天璋承命理办,狱中未出现冤案。 皇庆初年(1312),天璋为归德知府,劝农兴学、修复河渠、消除⽔患。当时群盗占据 ![]() 天历二年(1329),蜀地兵 ![]() ![]() |
上一章 元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宋濂、王祎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元史》在线阅读,《元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元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