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八十九及《元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元史 作者:宋濂、王祎等 | 书号:10207 时间:2017/3/26 字数:11512 |
上一章 卷八十九 下一章 ( → ) | |
◎释老 释、老之教,行乎国中也千数百年,而其盛衰每系乎时君之好恶。是故佛于晋、宋、梁、陈,⻩、老于汉、魏、唐、宋,而其效可睹矣。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维道家方士之流,假祷祠之说,乘时以起,曾不及其什一焉。宋旧史尝志老、释,厥有旨哉。乃本其意,作《释老传》。 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族款氏也。相传自其祖朵栗⾚,以其法佐国主霸西海者十余世。八思巴生七岁,诵经数十万言,能约通其大义,国人号之圣童,故名曰八思巴。少长,学富五明,故又称曰班弥怛。岁癸丑,年十有五,谒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见亲礼。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授以⽟印。命制蒙古新字,字成上之。其字仅千余,其⺟凡四十有一。其相关纽而成字者,则有韵关之法;其以二合三合四合而成字者,则有语韵之法;而大要则以谐声为宗也。至元六年,诏颁行于天下。诏曰:“朕惟字以书言,言以纪事,此古今之通制。我家国肇基朔方,俗尚简古,未遑制作,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考诸辽、金,以及遐方诸国,例各有字,今文治浸兴,而字书有阙,于一代制度,实为未备。故特命国师八思巴创为蒙古新字,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而已。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遂升号八思巴曰大宝法王,更赐⽟印。 十一年,请告西还,留之不可,乃以其弟亦怜真嗣焉。十六年,八思巴卒,讣闻,赙赠有加,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至治间,特诏郡县建庙通祀。泰定元年,又以绘像十一,颁各行省,为之塑像云。 亦怜真嗣为帝师,凡六岁,至元十九年卒。答儿⿇八剌剌吉塔嗣,二十三年卒。亦摄思连真嗣,三十一年卒。乞剌斯八斡节儿嗣,成宗特造宝⽟五方佛冠赐之。元贞元年,又更赐双龙盘纽⽩⽟印,文曰“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大德七年卒。明年,以辇真监蔵嗣,又明年卒。相家班嗣,皇庆二年卒。相儿加思巴嗣,延祐元年卒。二年,以公哥罗古罗思监蔵班蔵卜嗣,至治三年卒。旺出儿监蔵嗣,泰定二年卒。公哥列思八冲纳思监蔵班蔵卜嗣,赐⽟印,降玺书谕天下,其年卒。天历二年,以辇真吃剌失思嗣。 八思巴时,又有国师胆巴者,一名功嘉葛剌思,西番突甘斯旦⿇人。幼从西天竺古达⿇失利传习梵秘,得其法要。中统间,帝师八思巴荐之。时怀孟大旱,世祖命祷之,立雨。又尝咒食投龙湫,顷之奇花异果上尊涌出波面,取以上进,世祖大悦。至元末,以不容于时相桑哥,力请西归。既复召还,谪之嘲州。时枢密副使月的 ![]() ![]() ![]() 其后又有必兰纳识里者,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北庭感木鲁国人。幼 ![]()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乃立宣政院,其为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出帝师所辟举,而总其政于內外者,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百年之间,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隅。且每帝即位之始,降诏褒护,必敕章佩监络珠为字以赐,盖其重之如此。其未至而 ![]() ![]() ![]() ![]() ![]() ![]() 泰定二年,西台御史李昌言:“尝经平凉府、静、会、定西等州,见西番僧佩金字圆符,络绎道途,驰骑累百,传舍至不能容,则假馆民舍,因迫逐男子,奷污女妇。奉元一路,自正月至七月,往返者百八十五次,用马至八百四十余匹,较之诸王、行省之使,十多六七。驿户无所控诉,台察莫得谁何。且家国之制圆符,本为边防警报之虞,僧人何事而辄佩之?乞更正僧人给驿法,且令台宪得以纠察。”不报。必兰纳识里之诛也,有司籍之,得其人畜土田、金银货贝钱币、邸舍、书画器玩,以及妇人七宝装具,价直巨万万云。 若岁时祝釐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其目尤不一。有曰镇雷阿蓝纳四,华言庆赞也。有曰亦思満蓝,华言药师坛也。有曰搠思串卜,华言护城也。有曰朵儿禅,华言大施食也。有曰朵儿只列朵四,华言美妙金刚回遮施食也。有曰察儿哥朵四,华言回遮也。有曰笼哥儿,华言风轮也。有曰喒朵四,华言作施食也。月曰出朵儿,华言出⽔济六道也。有曰 ![]() ![]() 延祐四年,宣徽使会每岁內廷佛事所供,其费以斤数者,用面四十三万九千五百、油七万九千、酥二万一千八百七十、藌二万七千三百。自至元三十年间,醮祠佛事之目,仅百有二。大德七年,再立功德司,遂增至五百有余。僧徒贪利无已,营结近侍,欺昧奏请,布施莽斋,所需非一,岁费千万,较之大德,不知几倍。又每岁必因好事奏释轻重囚徒,以为福利,虽大臣如阿里,阃帅如别沙儿等,莫不假是以逭其诛。宣政院参议李良弼,受赇鬻官,直以帝师之言纵之。其余杀人之盗,作奷之徒,夤缘幸免者多。至或取空名宣敕以为布施,而任其人,可谓滥矣。凡此皆有关乎一代之治体者,故今备著焉。 若夫天下寺院之领于內外宣政院,曰禅,曰教,曰律,则固各守其业,惟所谓⽩云宗、⽩莲宗者,亦或颇通奷利云。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舂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 ![]() ![]()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一⽇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翌⽇,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盖蹀⾎场战,避寇叛域,绝粮沙漠,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常马行深雪中,马上举策试之,未及积雪之半。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事攻战,处机每言 ![]() ![]() 岁乙酉,荧惑犯尾,其占在燕,处机祷之,果退舍。丁亥,又为旱祷,期以三⽇雨,当名瑞应,已而亦验。有旨改赐宮名曰长舂,且遣使劳问,制若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六月,浴于东溪,越二⽇,天大雷雨,太 ![]() 处机之四传有曰祁志诚者,居云州金阁山,道誉甚著。丞相安童尝过而问之,志诚告以修⾝治世之要。安童感其言,故其相世祖也,以清静忠厚为主。及罢还第,退然若无与于世者,人以为有得于志诚之言。其后安童复被召⼊相,辞,不可,遂往决于志诚。志诚曰:“昔与子同列者何人?今同列者何人?”安童悟,⼊见世祖,辞曰:“臣昔为宰相,年尚少,幸不失陛下事者,丞佐皆臣所师友。今事臣者,皆进与臣俱,则臣之为政能有加于前乎!”世祖曰:“谁为卿言是?”对曰:“祁真人。”世祖叹异者久之。 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相传至三十六代宗演,当至元十三年,世祖已平江南,遣使召之。至则命廷臣郊劳,待以客礼。及见,语之曰:“昔岁己未,朕次鄂渚,尝令王一清往访卿⽗,卿⽗使报朕曰:后二十年天下当混一。神仙之言验于今矣。”因命坐,锡宴,特赐⽟芙蓉冠、组金无 ![]() 其徒张留孙者,字师汉,信州贵溪人。少时⼊龙虎山为道士,有道人相之曰:“神仙宰相也。”至元十三年,从天师张宗演⼊朝,世祖与语,称旨,遂留侍阙下。世祖尝亲祠幄殿,皇太子侍。忽风雨暴至,众骇惧,留孙祷之立止。又尝次⽇月山,昭睿顺圣皇后得疾危甚,亟召留孙请祷。既而后梦有朱⾐长髯,从甲士,导朱辇⽩兽行草间者。觉而异之,以问留孙,对曰:“甲士导辇兽者,臣所佩法箓中将吏也;朱⾐长髯者,汉祖天师也;行草间者,舂时也。殿下之疾,其及舂而瘳乎!”后命取所事画像以进,视之果梦中所见者。帝后大悦,即命留孙为天师,留孙固辞不敢当,乃号之上卿,命尚方铸宝剑以赐,建崇真宮于两京,俾留孙居之,专掌祠事。十五年,授玄教宗师,锡银印。又特任其⽗信州路治中,寻复升江东道同知宣慰司事。是时天下大定,世祖思与民休息,留孙待诏尚方,因论⻩老治道贵清净、圣人在宥天下之旨,深契主衷。及将以完泽为相,命留孙筮之,得《同人》之《豫》,留孙进曰:“‘《同人》,柔得位而应乎乾’,君臣之合也;‘《豫》,利建侯’,命相之事也。何吉如之,愿陛下勿疑。”及拜完泽,天下果以为得贤相。大德中,加号玄教大宗师,同知集贤院道教事,且追封其三代皆魏国公,官阶品俱第一。武宗立,召见,赐坐,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大学士上。寻又加特进。进讲老子推明谦让之道。及仁宗即位,犹恒诵其言,且谕近臣曰:“累朝旧德,仅余张上卿尔。”进开府仪同三司,加号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刻⽟为玄教大宗师印以赐。至治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四。天历元年,追赠道祖神德真君。其徒吴全节嗣。 全节字成季,饶州安仁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至元二十四年至京师,从留孙见世祖。三十一年,成宗至自朔方,召见,赐古雕⽟蟠螭环一,敕每岁侍从行幸,所司给庐帐、车马、⾐服、廪饩,著为令。大德十一年,授玄教嗣师,锡银印,视二品。至大元年,赐七宝金冠、织金文之服。三年,赠其祖昭文馆大学士,封其⽗司徒、饶国公,⺟饶国太夫人,名其所居之乡曰荣禄,里曰具庆。至治元年,留孙卒。二年,制授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印一、银印二并授之。全节尝代祀岳渎还,成宗问曰:“卿所过郡县,有善治民者乎?”对曰:“臣过洛 ![]() ![]() 真大道教者,始自金季,道士刘德仁之所立也。其教以苦节危行为要,而不妄取于人、不苟侈于己者也。五传而至郦希成,居燕城天宝宮,见知宪宗,始名其教曰真大道,授希成太玄真人,领教事,內出冠服以赐;仍给紫⾐三十袭,赐其从者。至元五年,世祖命其徒孙德福统辖诸路真大道,锡铜章。二十年,改赐银印二。又三传而至张清志,其教益盛,授演教大宗师、凝神冲妙玄应真人。清志事亲孝,尤耐辛苦,制行坚峻。东海珠、牢山旧多虎,清志往结茅居之,虎皆避徙,然颇为人害。清志曰:“是吾夺其所也!”遂去之。后居临汾,地大震,城郭邑屋摧庒,死者不可胜计,独清志所居裂为二,无少损焉。乃遍巡木石间,听呻昑声,救活者甚众。朝廷重其名,给驿致之掌教事。清志舍传徒步至京师,深居简出,人或不识其面。贵人达官来见,率告病,伏卧內不起。至于道德缙绅先生,则纳屣杖屦求见,不以为难。时人⾼其风,至画为图以相传焉。 太一教者,始金天眷中道士萧抱珍,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因名其教曰太一。四传而至萧辅道。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命史天泽召至和林,赐对称旨,留居宮邸。以老,请授弟子李居寿掌其教事。至元十一年,建太一宮于两京,命居寿居之,领祠事,且禋祀六丁,以继太保刘秉忠之术。十三年,赐太一掌教宗师印。十六年十月辛丑,月直元辰,敕居寿祠醮,奏⾚章于天,凡五昼夜。事毕,居寿请间曰:“皇太子舂秋鼎盛,宜参预国政。”且又因典瑞董文忠以为言,世祖喜曰:“行将及之。”其后诏太子参决朝政,庶事皆先启后闻者,盖居寿为之先也。 部分译文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舂子。儿时,有个看相的人说他以后当成为神仙的领袖。年十九,在宁海的昆仑山,同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拜全真道的重 ![]() ![]()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太祖铁木真自乃蛮令亲信扎八儿、刘仲禄奉诏起用处机。当二使还在中途时,处机忽让徒弟整理行装,并说:“天使将来召我,我应当去。”次⽇,果然二使来,处机便和弟子十八人同往会见铁木真。第二年在山北久留,派人去上表称谢,并反复劝太祖不要杀戮民众。又次年,催促处机启程的使者又来,乃从抚州出发,经数十国,行程万余里,所见到的或是遍地流⾎的场战、或是逃避战 ![]() 当时太祖正西征,每天进行攻战。处机每次谈话,总是強调要想统一天下的人,一定不能嗜好杀人。太祖问及如何才能管理好民众,他说要以敬天爱民为本。询问长生不老之道时,他指出以清心寡 ![]() 十八年(1223),太祖在东山打猎,马仆倒,处机便乘机对太祖说:“天之道,在于好生,陛下年事已⾼,还经常打猎,太不合适了。”太祖听了后,便好久没有打猎。时蒙古军躏蹂中原,河南、河北尤其灾难深重。民人遭受俘戮,无处逃命。处机回燕后,便使徒弟带文书去解救那些 ![]() 二十年,火星犯尾星,观察征兆在燕。处机一祷告,果然退去。二十二年,又为大旱祈祷,约定三月后有雨,后来果然灵验。蒙主改宮名为长舂,遣使持诏问处机时说:“朕常念神仙,神仙不要忘了朕。”六月,蒙主在东川游泳。过两天,有大雷雨,太 ![]() 处机的第四代传人叫祁志诚,住云州金阁山,在道教徒中声誉甚著。丞相安童曾路过云州时访问他,志诚告以修⾝治世的要领。安童被他说的道理所感动,故在安童辅佐世祖时,总坚持为政以清静忠厚为主。及其罢官回家时,也能保持与世无争的心情。人们都认为,这是因为他从志诚的语言中得到教益的结果。其后,安童再次被召为丞相,安童推辞,世祖不准,安童便请志诚裁决,志诚说“:昔⽇与你同朝办事的是何人?今⽇与你同朝办事的又是何人?”安童听此话后,便觉悟了。⼊见世祖时,便说“:我昔⽇做宰相,还年轻,能万幸没有坏你的事,是因为丞佐皆是我视为师友的人。现在来辅佐我的,都是我的同辈,现在政务能比以前办得更好吗?”世祖说“:是谁为你说这些话?”答道“:祁真人。”世祖久久叹异不释。 正一教的天师,是汉朝张道陵创立的。其后四代天师张盛,居信州龙虎山。至元十三年(1276),世祖忽必烈已平定江南,便遣使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朝。宗演至京时,世祖命朝臣到郊区 ![]() ![]() 至元十八年和二十五年,宗演两次进见世祖。世祖曾要他把祖天师传下来的⽟印、宝剑取来一看,看后对近臣们说“:改朝换代已是多次了,而天师印剑,一代代传给子孙直至今⽇,这大概是有神明的表现吧!”对此赞叹不已。二十九年宗演逝世,子与礻隶继为三十七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三十一年与礻隶进见世祖时,在京去世。元贞元年(1295),弟与材继掌道教,是为三十八代。 在与材继掌正一道时,嘲⽔浸蚀盐官、海盐两州,为害很大,与材便以法术治嘲。一⽇夜晚,雷电大震,天明,见有一鱼头⻳⾝的怪物被雷劈死于⽔边,嘲⽔之害便消失了。大德五年(1301),成宗在上都召见了与材。八年,授与材正一教主的头衔,主领三山道教符…武宗即位,与材进见,武宗特授与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仁宗即位,又赐⽟冠,织有金文的⾐服。延。。三年(1316)与材去世,次年子嗣成继为三十九代天师,袭领江南道教。主领三山的道教簿籍如故。 嗣成之弟子张留孙字师汉,信州贵溪人。少时在龙虎山为道士,有道人看了他的相后说“:此乃神仙宰相也。”至元十三年(1276),随天师张宗演⼊朝,和世祖谈话,深得世祖好感,就留在京师侍奉皇帝。有一天,世祖亲自在帐篷內祈祷,皇太子在⾝旁,忽来狂风暴雨,众人皆惊骇,留孙一祈祷,暴风雨就立即停止了。又在⽇月山时,昭睿顺圣皇后得病,很危急,连忙召见留孙,请他祈祷。接着皇后梦见有朱⾐长髯的人,随甲士引导红车⽩兽在草中行走。醒后感到很奇怪,便问留孙,此梦是何征兆?留孙说:“甲士引导是我所佩的法符中的将吏;朱⾐长髯的人,是汉时的祖天师;在草间行走,是舂天。皇后的病,大概在舂天就会好起来吧!”皇后命他画出她在梦中所见的人,结果和梦中所见的人完全相似。元帝和皇后都十分⾼兴,即命留孙为天师。留孙不敢当,固辞。便改赐“上卿”之号,令专制宮廷器物的尚方铸宝剑赐留孙。又建崇真宮于上都和大都,以便留孙居住,专掌祭祀之事。 十五年,又授予留孙玄教宗师称号,赐银印。又特任其⽗为信州路治中,接着又升为江东道同知宣慰司事。此时,天下已大定,世祖想与民休养生息,留孙便在尚方和皇帝论及⻩老治世之道,贵在清净;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厚待天下人等。这些见解,深合帝意。及帝将任命完泽为相时,命留孙卜之,得《同人》卦之《豫》。留孙说:“《同人》,柔得位而应乎乾,是君臣的一致。《豫》利建侯,命相之事,是何等吉祥的兆头,愿陛下不要怀疑。”及下达任命后,天下都认为是得到了贤相。 大德(1297~1307)年间,加留孙尊号为玄教大宗师,同知集贤院道教事,且追封其三代皆为魏国公。官阶都是一品。武宗即位后,召见留孙,赐坐,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在大学士上。不久,又加特进。让他讲解老子道德经。及仁宗即位,还常诵读留孙说过的话,且告诉近臣“:历朝有德望的老臣,仅剩张上卿而已。”进而任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加号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还为他雕了一颗文为“玄教大宗师”的⽟印。到至治元年(1321)十二月逝世,年七十四岁。天历元年(1328),追赠为道祖神德真君,徒弟吴全节嗣之。 吴全节字成季,饶州安仁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至元二十四年(1287)到京师,随留孙朝见世祖。大德十一年(1307)授玄教嗣师,赐银印,视同二品。留孙逝世的次年,英宗诏授吴全节为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管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还授与一颗⽟印、两颗银印。 全节曾代朝廷祭祀名山大川,成宗问道“:你经过的郡县,有善于管理百姓的人吗?”答道:“我经洛 ![]() 全节好与士大夫倾情 ![]() 真大道教是金朝末年道士刘德仁创立的。这个教派讲究苦行,不随便要别人的钱财,自己也不奢侈挥霍。传五世而至郦希成,住燕城天宝宮。宪宗了解后,始给这个教取名真大道,并授予 郦希成太玄真人衔,使主持教务。除赐给郦冠服外,还将紫⾐三十件,赐予郦的从者。 至元五年(1268),世祖命 郦的徒弟孙德福统管各地的真大道,赐铜章。二十年,改赐银印两枚。又三传而至张清志,这个教派更为兴旺,世祖授清志以演教大宗师、凝神冲妙玄应真人。清志事亲至孝,能忍耐艰辛,约束自己的行为,严峻坚决。东海珠山牢山原来多虎,清志前往搭茅棚住下后,老虎都走了,结果反而到处伤人,清志知道后说“是我抢夺了老虎的住处,才使老虎四处害人的”于是他便自己搬走了。后来迁至临汾居住,发生大地震,城郭房屋塌倒,死人无数。独清志住的屋一裂为二,没有什么损失。这时清志在 ![]() ![]() 太一教,金朝天眷年间道士萧抱珍所创立,传授太一三元法。。之术,故称其教派为太一。传四代而至萧辅道。世祖在即位前便闻其名,命史天泽请萧至和林,谈吐合世祖意,乃留萧居宮內。后因萧年老,乃请世祖同意让他徒弟李居寿掌太一教事。 至元十一年(1274)建太一宮于两京,给居寿居住,使主持祭祀之事。还祭祀六丁女神,以继太保刘秉忠的法术。十三年,赐太一掌教宗师印。十六年十月,世祖敕居寿举行五昼夜的道场,向上天献奏表以禳除灾祟。事后,居寿请求说些与朝政有关的话,他说“皇太子年轻力壮,宜参预国政。”因为当时典瑞董文忠也说了这些话,故世祖⾼兴地说:“快要让他参政了。”其后,便下诏书要太子参决朝政。后来万事要先向太子陈述再向世祖报告的做法,实在是由居寿先提倡后才实行的。 wWW.bBmXs.cC |
上一章 元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宋濂、王祎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元史》在线阅读,《元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元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