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三·龙六及《太平广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9034 |
上一章 卷四百二十三·龙六 下一章 ( → ) | |
卢君畅 元义方 平昌井 虎头骨 法喜寺 龙庙 豢龙者 孔威 华![]() 金龙子 ⻩驯 临汉豕 烧龙 柳翁 卢君畅 故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郞中范 ![]() ![]() ![]() 元义方 元义方使新罗,发 ![]() 平昌井 平昌城旧与荆⽔通,有神龙(“龙”字原阙。据明抄本、陈校本补)出⼊焉,故名龙城。外国有寺曰咀呵罗,寺有神龙住米仓中。奴取米,龙辄却。奴若常取米,龙即不与。仓中米若尽,奴向龙拜,仓即盈溢。(出《外国事》) 虎头骨 南中旱,即以长绳系虎头骨,投有龙处。⼊⽔,即数人牵制不定。俄顷,云起潭中,雨亦随降。(出《尚书故实》) 法喜寺 政 ![]() ![]() ![]() ![]() 龙庙 汾⽔贯太原而南注。⽔有二桥。其南桥下尝有龙见,由是架龙庙于桥下。故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时,有一龙自庙中出,倾都士女皆纵观。近食顷,方拿奋而去。旋有震雷暴雨焉。又明年秋,汾⽔延溢,有一⽩蛇自庙中出,既出而庙屋摧圮,其桥亦坏。时唐太和初也。(出《宣室志》) 豢龙者 牛僧孺镇襄州⽇,以久旱,祈祷无应,有处士自云豢龙者,公请致雨。处士曰:“江汉间无龙,独一湫泊中有之,黑龙也。強驱逐之,虑为灾,难制。”公固命之。果有大雨,汉⽔漫涨,漂溺万户。处士惧罪,亦亡去。(出《尚书故实》) 孔威 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具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如酾雨,洒茧箔上,⾎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尺。⾝尾相半。尾本褊薄。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有⾚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其腹相(明抄本“相”作“光”)自龃龉。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出《唐年补录》) 华 ![]() 唐咸通九年舂,华 ![]() 崔道枢 唐中书舍人书颜,子婿崔道枢举进士者屡屡。一年舂下第,归宁汉上所居。因井渫,得鲤鱼一头长五尺,鳞鬣金⾊,其目光 ![]() ![]() 金龙子 唐昭宗文德二年正朔御武德殿,有紫气出于昭德殿东隅,郁郁如烟。令大內留后司寻其所出,得金龙子一枚,长五寸许。群臣称贺。帝曰:“朕不以金龙为祥瑞,以偃息⼲戈为祥瑞。卿等各宜尽忠,以体朕怀。”门下奏,请改文德二年为龙元纪年。(出《大唐杂记》) ⻩驯 荆州当 ![]() ![]() 临汉豕 邛州临汉县內有湫,往往人见牝豕出⼊,号曰“⺟猪龙湫”唐天复四年,蜀城大旱,使俾守宰躬往灵迹求雨。于时邑长具牢醴,命邑寮(“寮”原作“宰”据陈校本改)偕往祭之。三奠迨终,乃张筵于湫上,以神胙客。坐于烈⽇,铺席。以湫为上,每酒巡至湫,则捧觞以献。俟雨沾⾜,方撤此筵。歌吹方酣,忽见湫(“则捧觞以献”至“忽见湫”二十字原阙,据明抄本、陈校本补)上黑气如云,氛氲直上,狂电烨然,玄云陡暗,雨雹立至。令长与寮吏,鼓舞去盖,蒙 ![]() 烧龙 太江之南,芦荻之间,往往烧起龙。唐天复中,澧州叶源村民邓氏子烧畬,柴草积于天井(山中⽳也),火势既盛,龙突出,腾在半空,萦带为火所燎,风力益壮,狂焰弥炽,摆之不落,竟以仆地而毙。长亘数百步。村民徙居而避之。朱梁末,辰州民向氏因烧起一龙,四面风雷急雨,不能扑灭。寻为煨烬,而角不化,莹⽩如⽟。向氏宝而蔵之,湖南行军⾼郁酬其价而強取。于时术士曰:“⾼司马其祸乎?安用不祥之物以速之?”俄而被诛。(出《北梦琐言》) 柳翁 天祐中,饶州有柳翁常乘小舟钓鄱 ![]() ![]() ![]() ![]() ![]() 译文 卢君畅 元义方 平昌井 虎头骨 法喜寺 龙庙 豢龙者 孔威 华 ![]() 金龙子 ⻩驯 临汉豕 烧龙 柳翁 卢君畅 以前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郞中范 ![]() ![]() ![]() ![]() 元义方 元义方出使新罗国,从 ![]() 平昌井 平易城以前与荆⽔是通连的,有一条神龙在里边出出⼊⼊,所以叫做龙城。外国有一座寺叫“咀呵罗”寺中有一条神龙住在米仓里。奴仆去取米,龙就往后退。奴仆要是经常取米,龙就不给。仓里的米用光了,奴仆就向龙跪拜,仓里的粮食就又満了。 虎头骨 南中一带遇上天旱,就用长绳子拴住虎头骨,扔到有龙的地方。虎头骨一⼊⽔,就让几个人牵扯着,也无法让它停住。不一会儿,云就从潭中升起,雨也紧接着就下起来。 法喜寺 政 ![]() ![]() ![]() ![]() 龙庙 汾⽔横贯太原而向南流。⽔上有两座桥。那南边的桥下曾经有龙出现,因此在桥下盖了龙庙。以前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的时候,有一条龙从庙中出来,全城的男男女女都尽情观看,将近一顿饭的工夫,它才腾跃振奋地离去。立刻就有震雷暴雨发生。另外,第二年秋,汾⽔⽔涨,有一条⽩蛇从庙里出来,一出来庙就塌倒了。那桥也坏了。那时是唐朝太和年初。 豢龙者 牛僧儒镇守襄州的时候,因为久旱,祭祀求雨没见效,听说有一位处士自己说是养龙的,牛公就请他想办法下雨。那处士说:“江汉一带没有龙,只有一个⽔池中有一条,是黑龙。如果硬 ![]() 孔威 唐咸通年末,舒州刺史孔威进献龙骨一具,并且有表奏描述这件事说:“舒州所属的桐城县善政乡有一个百姓叫胡举,有青龙斗死在他家的院子里。当时是四月,院子里还有养蚕用的竹筛子。忽然间云雷暴起,听到云中有打斗触碰的声音,⾎就像下雨,洒到养蚕用的竹筛子上。那⾎不污染筛子,渐渐集中凝结,可以拾起来放到手掌上。不一会儿就让人感到刺骨般冷痛。一开始,一条龙尾巴拖在地上,围绕着一桶泔⽔。然后又腾飞钻进云里。等到下雨,下的全是泔⽔。龙死了之后,把它剖开,发现它的咽喉里有一个大疮。龙共长十多尺。龙的⾝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巴又细又薄。鳞鬣就像鱼鳞。只有须子有两丈长。它的脚有红⾊的角膜蒙着。两只角都有两丈长。它的肚子自相抵触。当时派大云仓使指挥人马把死龙送往舒州。因为龙⾁很重,不能整个搬运,就把它割成几十段,载运到州府。 华 ![]() 唐朝咸通九年舂,华 ![]() ![]() ![]() ![]() ![]() 崔道枢 唐朝中书舍人韦颜的女婿崔道枢,屡屡参加进士试考。一年舂天不第,回家到汉⽔之畔的住处。因为淘井,从井里捉到一条五尺长的鲤鱼。这条鱼的鳞和鬣都是金⾊的,它的目光 ![]() ![]() ![]() 金龙子 唐昭宗文德二年正月初一,皇上与群臣在武德殿议事。有一股紫气从昭德殿的东隅冒出来,好像郁郁的浓烟。皇上让宮中留后司寻找发出紫气的地方,寻到了一枚金龙子。这枚金龙子有五寸来长。群臣都向皇上祝贺。皇上说:“我不认为金龙子是祥瑞之兆,我认为偃息兵戈天下太平才是祥瑞。你们各自都应该尽忠,以体念我的这种情怀。”司事官有人禀奏,请求把文德二年改成龙元纪年。 ⻩驯 荆州当 ![]() 临汉豕 邛州临汉县內有一个⽔池,常常有人看见有一只⺟猪出⼊,人们便叫它“⺟猪龙池”唐朝天复四年,蜀城大旱,大小员官都到有灵迹的地方去求雨。这时候临汉县令也准备了牛羊⾁、甜酒之类的供品,让县邑所有僚属一起到⺟猪龙池去祭祀。祭奠完了,就在池边摆下酒宴,让神赐福游客。游客们坐于烈⽇之下,铺席,把池放在被尊敬的地位,每巡酒来到池边,捧杯向池献酒。要直等到雨下得淹脚面了才能撤掉此宴。歌声乐声正盛,忽然间池上黑气如云,雾气濛濛地直往上升。狂暴的雷电炸响,黑云密布,雨雹立刻泼撒下来。县令和同僚们 ![]() ![]() 烧龙 长江以南的芦荻间,往往能烧起龙来。唐天复年中,澧州叶源村一个姓邓的村民耕种前烧荒,把柴草堆在山中的洞⽳中,火势着旺以后,有一条龙突然钻出来,腾在半空里。它⾝上带着一些火焰,因为空中风更大,火焰更旺,又不能赶快熄灭,到底把它烧死了,掉到了地上,有好几百步长。这个姓邓的村民为了避祸,把家搬到别处去了。朱梁王朝的末年,辰州一个姓向的居民烧起一条龙,四面风雷急雨都不能扑灭,很快便烧成灰烬,但是龙角没有烧化。龙角莹如⽩⽟,姓向的把它当成宝贝珍蔵着。湖南行军⾼郁,给姓向的一点钱就硬把龙角拿走了。当时有个术士就说:“⾼司马将有大祸临头,怎么还用这种不祥之物来召致祸患的来临呢?”不久,⾼郁果然被杀。 柳翁 天佑年间,饶州有个姓柳的老头经常坐着小船在鄱 ![]() ![]() ![]() ![]() ![]() ![]() ![]() ![]()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李昉、扈蒙、徐铉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太平广记》在线阅读,《太平广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太平广记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