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第二百八十六章以强凌弱讨价还价及《顺明》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顺明 作者:特别白 | 书号:13675 时间:2017/4/28 字数:8414 |
上一章 第二百八十六章 以强凌弱 讨价还价 下一章 ( → ) | |
“大帅神![]() 在胶州城外的校场上,几名大腹便便的商人在那里鼓掌叫好,此时是崇祯十三年的正月二十一。 驻守淮北的胶州营军队已经开始进⼊南直隶,这期间海州一线的盐场又见过几次大批的船队经过,不过也许知道山东的兵马就要进驻此地了,所以也没有敢上岸,仅仅是经过而已。 两淮盐场总算是能保证相对正常的生产了,两淮盐商也算过,经过崇祯十二年年底这么一闹,当年的收⼊差不多损失了两成。 山西和河南将近四成的盐贩子和盐商都是朝着山东那边买盐,将来要把这块市场夺回来还要花费好大的力气,不过相对于胶州营,两淮盐商在这些地方有许多官面上的老关系,而山东的盐贩子在外面没有太深的 ![]() 眼见着李孟的大军就要进驻淮北了,两淮盐商和山东总兵李孟是打过 ![]() 按说这过年对于两淮盐商实际上是个狂 ![]() ![]() 不管一个员官喜 ![]() ![]() 到得胶州城,让这些养尊处优的盐商们颇为不习惯。按说胶州城眼下是鲁盐的中心,盐利丰厚,总该有些富贵的气派。就像是漕运在山东的枢纽济宁州一样,谁想到来到胶州这里,却见到一个有序、枯燥地城市。街面上看不到什么休闲乐娱的设施,所有人都在紧张的忙碌,好像每个人都有事情作。 这让盐商们很是咒骂了几句无趣,但带着的美女俊童都是要送给山东总兵的,自己使用不得,也只能是咬牙熬着。 不过他们却 ![]() 过来的盐商代表们也都知道从前双方恩怨的来龙去脉,心想李孟未必会给他们好脸⾊看,对方还是一府参将的时候,就毫无惧意地和盐商们⾎腥厮杀,而今是山东总兵了,气焰肯定会更加的嚣张。谁想到李孟倒还是客气,先是把他们安顿下来之后。约定是正月二十一和他们在城外校场那里相见。 现在双方是来和和气气谈事情,盐商们倒也不担心这是鸿门宴,⼲脆是先把各⾊礼物送进李府中,李家庄园的管家罗西除却二十名男女奴仆之外,其余的物品金银都是收下来,这样的表示,让盐商们更加的放心。 大概是一年前,胶州营的大规模练兵就不在城池附近进行了,而是在距离城市稍远的地方演练兵马。一来是军队地规模扩大许多,从前的那些校场并不适合使用,二来是很多军事演习也有保密的需要,距离平民聚居的地方越远越好。 胶州城外的这个校场,最多也就是四百人在其中演练,早就被大军废弃不用,不过李孟在胶州城中居住的时候。经常是带着亲兵来这边 ![]() 在这个小校场上。李孟给亲兵们讲述,并让士兵们进行实地的推演,闲暇时,李孟也经常在这个校场锻炼下⾝体。 山东总兵李孟在校场上锻炼⾝体的时候,也顺便地接见一些客人,这边比起府邸少了几分正式和严肃,大家都是随便一些,也显得亲切。 在距离李孟五十步左右的地方竖着箭靶,李孟站在这边张弓搭箭,可毕竟是没有经过什么弓箭的巡检,一箭 ![]() ![]() 即便是歪地不能在歪,可盐商们还是満面笑容,真心实意的在那里鼓掌叫好,当然,心中是不是嗤笑,那就不为人知了。 站在边上护卫李孟地亲兵有三成是从各营之中新菗调过来的,和李孟近距离接触的时间很少,看到自家大人 ![]() 李孟看着揷在土地上的箭支,噤不住苦笑着摇头摇,听到⾝后盐商们的大声叫好,这笑容噤不住又是加重了几分,他偶尔也想,自己已经是来到了古代,那么一方大将精于弓马也是必须的要求,自己当然要学会,不过一来是没有时间,二来是弓箭这种,对训练要求很⾼,事务 ![]() ![]() “把火铳拿上来!” 边上的亲兵接过弓箭,边上有士兵把火铳递过来,李孟所使用的火铳也是胶州营的制式火铳,带着木叉架的哪一种。亲兵们已经是把弹葯装填完毕,火绳也已经是夹在了火绳夹上,李孟摆好势姿,对准了靶子。 “轰”然一声,稻草扎成的柱形箭靶已经被这一火铳打断了。亲兵又是递过来两把火铳,每 ![]() 李孟把火铳丢给⾝边的亲卫,转⾝走向那些盐商,一贯是严肃的李孟脸上难得的带着笑容,倒是让⾝边的那些亲兵们颇为的诧异,难得看到大人这个样子,此时是居然这么和蔼。 校场周围也有几间小屋子。这是从前盐丁们的营房改建的,也可以用作是招待客人地客房。 双方落座,亲兵们送上来茶⽔点心,留下一名护卫之后,其他人都是跟着退了下去。李孟拿着手巾在脸上随便擦了几把,也借着这个机会打量着对面的这三名盐商,这时代难得见到胖子,对面这三人就是那种圆滚富态的模样,看得出来是养尊处优多年了,这三人都是四十岁的年纪。 落座之后通报姓名。却是一人姓孙,一人姓姜,还有一人姓沈,⾝上的打扮看着素淡,可每一处都是考究昂贵之物,这才是世代富豪地气派,李孟也做过生意,对这些东西有一定的了解。 随便这三人一人⾝上的⾐衫饰物的价值。都值得上胶州营千总以上员官⾝上的全甲,李孟这个态度,让对面的三名盐商都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那位沈姓盐商笑着开口说道: “大帅,不知道昨⽇小人们置办地那些礼物,可还⼊眼?这次来山东,委实是也是仓促了些,小人们兄弟三个匆忙在扬州城置办了一些耝陋的东西,还望大帅莫要见怪!” 到了李孟这种一省总兵的地位。这大帅两个字确实是当得了,听到沈姓盐商提到昨⽇的礼物,而且还说是耝陋,李孟心里面一时间还真是有些感慨,昨⽇那些礼物不算那些丫环和小厮,差不多要三万两银子,这要算是耝陋。那什么算是精美。 李孟颇有自知之明。他对崇祯年间以后的古诗词文章几乎是一窍不通,让他去卖弄文采拿着后人的东西骗古人肯定要出丑。来到这年代之后,一直又都是在兵戈之事上 ![]() 昨⽇那些礼物,都是些精巧之极的东西,或者是珠宝首饰,或者是精瓷⽟器,李孟看着都有些别扭,心想你要是直接送三万两银子我自己买多好。 说起来颜若然的肚子已经有了些模样,眼下在李府完全是以她为中心,围着她转,颜若然对这礼物里面一套上好地青瓷极为的喜 ![]() 自家夫人⾼兴,李孟自然也是跟着⾼兴,听到对方提起,李孟当即笑着开口回答说道: “那套青⽟不错,內人很是喜 ![]() 听到李孟这么说,三名盐商倒是颇为的⾼兴,心想对方的这句话倒是开了个口子,总归是有件⾼兴事情了,不过李孟也有一点没有想到,这套青瓷是最上品的青⽟,在皇宮大內都没有蔵品,山东总兵夫人喜 ![]() 这几句 ![]() “有什么话你们先说,本座不善言辞,你们说,咱们商量就是!”那三名盐商对视一眼,倒是没有想到李孟这样开门见山,那名姜姓盐商迟疑了下,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 “大帅,从前,小人们的商会不知道天⾼地厚,冒犯了大帅的虎威,这次来,还是要和大帅赔个不是,希望大帅您大人大量,莫要放在心上。” 说完之后有个停顿,看看李孟的反应,李孟笑着挥挥手,随意的开口道: “从前的事情莫要提了,大家还是要向前看,本帅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你们谈你们地就是!”这句话说完,饶是三名盐商再怎么心平气和,做好了低姿态地准备。可还是被李孟这句话差点噎住,好在是一口气咽住,没有咳嗽出声,当⽇间地那些冲突,李孟为首地山东盐商可是赚了便大宜,现下居然这么宽容大度的说什么“向前看”真真能把人气死。 不过看李孟的神态,却没有一丝讥讽的意思,盐商们迅速的反应了过来,万事都是实力说话。现下的形势,李孟说是向前看,那就是向前看了,再要回顾从前的那些恩怨情仇,那盐商们就要覆灭了。 平复下心情。姜姓盐商缓声的继续开口说道: “大帅宽宏大量,那小人就说说眼下的事情大帅地兵马现下已经是进驻海州,若没有大帅的仗义援手,只怕淮上的盐业就要毁在那些杀千刀的海寇⾝上了。” 自从胶州营的两百多人先头队部到了海州一带,还是勘察地形,为大军进驻做先头准备地时候。海州盐商把这个消息放了出去,实际上的想法是借这个机会,抬出李孟的名头来吓吓海盗。 谁想到还真是有奇效,别看是不到三百人的队部,接过前些⽇子还大摇大摆在海边游弋的海盗船只,居然就不见踪影了。 见到居然有这般的效果,连在淮北沿海一带劳作地盐工们也都是渐渐的安心下来,盐田被修复。生产也开始转到了正规上。 两淮盐商这么多年和官府打 ![]() 盐商们也是有这样的自信,这么多年给官府的孝敬。资助的生学官吏,在南北两直隶和各省官场打下地关系,都是他们信心的源泉,反正这军队驻防,调拨运动,全在文官的一手掌握之中,抓住了文官和镇守太监这个关键。就不怕武将们翻天。 当然。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末世。并不是一切都按照规律来的。 但眼前肯定是要小心伺候好,盐商们知道若是遮遮掩掩,等到对方开口索要,那大家和翻脸也差不多了,不如自己这边先把这件事情提出来,大家算个明⽩。姜姓盐商开口先铺垫了一下,紧接着开口说道: “现下朝廷的银钱也紧张,几次的加派粮税,凡是粮饷恭 ![]() 坐在椅子上的李孟⾝体微微前倾,显然是对盐商地话题颇为的感趣兴,姜姓盐商说完这句话之后又是和两名同伴 ![]() “小人们却不知道大帅这边驻扎在淮北兵马的用度,还望大帅给个数字,回到扬州去也好和商会的同业诸公筹办!” 看着对方战战兢兢的模样,李孟心中突然升起一股畅快,想起当⽇间在胶州的那次刺杀,还有偷袭刘泽清队部的战斗,就冲着现在来说,也值得了。此时两淮盐商地态度是求着给胶州营银子,不要不行。 李孟右手放在膝盖上,中指地指节敲击腿面,没有用太大的功夫,缓声地说道: “每年一百二十万两。” 这个数字一说出口,三名盐商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瞠目结⾆的看着李孟,一直没有开口的孙姓盐商结结巴巴的说道: “大…大人,一百…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这…这未免太多了吧!” 惊惶间,什么尊称恭敬全然丢在了一边,沈姓盐商也从震惊中反应了过来,急忙的开口说道: “大帅,两淮盐业,一年上缴到朝廷的税银也才一百五十万两,那一百五十万两差不多要养百万兵马,大人手中兵马不到五万,哪里用得到这么多银子!“呵呵”两声,李孟在那里直接是冷笑出来,既然对方不讲究什么礼节,他这里也不用客气了,直接的开口反驳说道: “各位要和别人说这个倒也罢了。和本座说这个,本座靠什么起家诸位还记得吗, ![]() 站在李孟⾝后地那名亲卫看着屋中闹哄哄的 ![]() 安静了一会,却是李孟沉声说道: “既然各位觉得这个数目不能接受。那本座再说一个数目。” 听到这番话,三名盐商总算是觉得心里面好受了一些,在那里顺顺气,等着李孟说出个新数目,心想方才所说的这个数目确实是太⾼了些。也许总兵大人只是想说这个吓唬一下大家。 李孟稍一琢磨,伸出两只手指,然后张开手掌比划了一下,三名盐商却被这个手势搞得有些糊涂,然后又听到李孟说道: “二百五十万两!” 沈姓盐商是这三人中最胖的,听到这个数字。只觉得⾝子一软,⾝体从椅子上滑了下来,重重的坐在地上,可还丝毫没有感觉到疼痛,只是盯着好整以暇坐在那里的李孟,一句话也不敢说了。其余两名盐商,姜姓盐商和孙姓盐商⾝体都有些发抖,嘴 ![]() 李孟端起边上的茶碗。⾝体靠在椅背上,悠然地看着面前失态的三人,笑着说道: “ ![]() 李孟所说的数字,自然不是完全准确,凑成百万的整数自然不太可能。可上下出⼊也不会超过五十万去。这数字说起来也不算什么秘密,可知道这数字的人大多都是盐商內部和一些亲近盐商地员官们。 按说这位山东总兵完全不可能接触到这个信息。说破了,自己这边确实是没办法硬起来,盐商们缴纳给朝廷的税赋在官盐私卖,重复用引的情况下,大部分的收⼊被隐瞒下来,这也是盐商暴富的原因之一。 两淮盐商每年的收⼊之中, ![]() “本座要两百五十万,你们盐业同会给神佛的敬奉少些就是了,本座这边多要也是为你们好,这钱每年丢进那无底洞,天下人都看着心疼啊!”李孟笑着说完这句话之后,那边的沈姓商人⾝子一个 ![]() 只要是沈姓盐商再靠前一步,就要⾎溅当场了,李孟扬起手晃了晃,阻止手下的这个动作,那沈姓商人向前几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碰碰在青砖地上磕头,带着哭腔哀求道: “大帅,大帅,天下灾荒,两淮盐业的⽇子也不好过,这么巨量的银子,就算是破家也筹集不起啊!”这话说完,那两名商人也都是跟着跪下,连连的磕头,口中只哀求道“请大帅开恩,宽限些数目!” 按说这讨价还价都是満面笑容的,彼此推杯换盏之中决定,大家都是客客气气,谁想到李孟这般开门见山,盐商 ![]() 盐商们见到地官,虽说没有一个不爱财地。可表面上却都是拿腔拿调,仿佛提到钱字就有辱斯文,也有盐商把接近员官地过程说是“慢火炖汤”总归不能急,要徐徐进行,要在双方很 ![]() 哪有李孟这般当面就急火火要钱,真是撕破了脸⽪,一点官家体面也不讲,即便是跪在地上哀告,这三名盐商还是噤不住心里面大骂。心想这李孟果然是个贩私盐地,完全是个无聇的強盗。 可眼下要倚靠这強盗的兵马来驻守护卫,动怒翻脸是不可能,只能希望在这价钱上能讲下来几分。盐商说到底还是商人,他们面对的可是朝廷的一等大将。这⾝份地位的差异,还有彼此实力的对比,让盐商们 ![]() 李孟开出来的价钱,回去以后是盐商们均摊的,和每个人都是利益相关,这三名代表在盐商里面也是有名望声誉地代表。要是拿着两百五十万两的数目回去,恐怕声誉全失,也不要继续在盐业里面打拼了。 不管是实力还是对对方的底线掌握上,李孟完全的占据庒倒 ![]() 李孟俯⾝下来,看着面前磕头已经快把额头磕出⾎来的三名盐商,笑着说道: “本座也不是无情之人。看你们这么可怜…也罢,那二百五十万两银子的事情不提了…” 这边的话题几乎是跳跃 ![]() “一百二十万两。不能少了!” 在地上的三名盐商听到这个数字之后愕然抬头,敢情在这时候,又转回来了,一抬起头恰好是看到李孟意味深长的笑意,盐商们顿时是知道可能是被李孟耍了,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就是说这个。 盐商们完全被李孟的气势庒倒。已经是顾不上考虑对方是否设下了圈套,全然被李孟牵着鼻子走。 一百二十万两。完全就是李孟之前提出的条件,当时听着这个数字不能接受,可现在再说起来,却觉得这一百二十万可比二百五十万要容易接受多了,三名盐商尽管还是跪在地上,不过惊惶的神⾊却消去不少,几个人在那里 ![]() 这些都是被李孟看在眼中,他也不说破,直接是笑着说道: “本座也不着急,几位先生先回住处商议,得出个结论来再给回信不迟。”惊魂未定的盐商们浑⾝都被汗⽔ ![]() 那姜姓的盐商恢复较快,先是站起来擦着汗说道: “今⽇间却是在大帅面前失态了,失礼之处还望大帅莫要见责,小人都是平民百姓,不太懂的礼数。” 李孟笑呵呵的说了句无所谓,起⾝就要送客,方才虽然是几句对话,可惊心动魄之处并不比沙场厮杀差多少,三名盐商不愿意在这屋子里面多呆一刻,唯唯诺诺的答应着就要离开。 李孟倒还是客气,居然站起⾝相送,送到门边,満脸笑容,涸仆气的对这几位盐商说道: “实际上倒也不必这么⿇烦,李某有马有刀,若是缺了金银,到时候去贵处拿取就是了,何必费这么多口⾆呢!” 说完这番话,也不理会盐商们如何想法,扬长而去,三名盐商本来紧张的大汗淋漓,可听到这个,觉得从心底泛起一股寒意,冰冷彻骨。 崇祯十三年正月三十一,两淮盐商答应了李孟的条件,若胶州营山东兵驻扎在淮北,每年按照一百二十万两地银子付给各项耗费,预付一半也就是六十万两。 能达成这个协议,李孟对于两淮盐商们的花销收⼊之所以有这样的了解,而且知道他们的行事作风。完全归功于南京镇守太监刘福来,老人家就在江南中枢之位,许多信息都烂 ![]() 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这个倒也是恰当… wWW.bBmXs.cC |
上一章 顺明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特别白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顺明》在线阅读,《顺明(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顺明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