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第三卷第九十章篡汉及《汉生指南》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汉生指南 作者:白竹猪 | 书号:20826 时间:2017/6/14 字数:8074 |
上一章 第三卷第九十章 篡汉 下一章 ( → ) | |
建安三年舂,几场淋漓的小雨一过,信都郊外的小草便密密的冒出头来。道路两旁的大树上,也悄悄生出了几许新绿来。士大夫们的心里也和长了草似的。朝堂上的大人们多次上书,地方上的守牧们也都陆续表了态,劝进的劝进,保皇的保皇。前者人多势众,却不怎么合乎先贤的教诲;后者寥寥无几,却理直气壮。双方互相攻讦不休,甚至发生了几起真人P。可事件的中心人物:大汉国丞相、大將军张涵。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每⽇照常处理事务,如同没事人一样,如何不叫众人心焦。 四月十三,又是休沐⽇,员官放假,衙门不办公。下午时分,陆续有十几辆马车悄悄由后门驶进了丞相府。⼊了府中,这些马车片刻不停,顺着指引直接就进了东南角的翠萍园,一路之上,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早已布置了森严的守卫。 荀攸下了马车,便有人 ![]() 荀氏与张涵的关联颇深,荀衍可以算是张涵最早的支持者之一了。只因荀彧与张涵的那点心病,双方的关系便微妙起来。张涵待荀氏诸人虽厚,可始终没有荀氏人能成为核心人员,参与到决策之中去。直到荀攸渡江归来投⾝于张涵幕下,积极献计献策,双方的关系方有所突破。荀攸也顺势成为荀氏在张涵麾下的代表人物。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可他比荀彧还大六岁。二人一同长大,并为一时才俊,向来很是亲近。不过,荀攸的经历却更复杂了许多。在谋诛董卓一事怈露后,他诚可谓⽇夜徘徊在生死边缘。荀攸表面一如既往,行若无事,瞒过了董卓。但是,此事不可能不在他心里铭刻下深深的印迹。相对荀彧的理想主义而言,荀攸更为成 ![]() 臂张涵为人行事,谨慎有余,进取不⾜。他放松舆论一事,说好听的,心 ![]() ![]() ![]() 况且,张涵行仁政,兴教化,內安万姓,外御狄夷,今 ![]() 时也,运也,命也。在这种情况下,汉室实是气数已尽,荀彧想要匡扶汉室,便是不识时务了…荀氏已经明确表示了对着张涵的支持。当然,对荀氏来说,荀彧固执己见,也算是一种投机了。若有万一的话,荀氏也能依靠荀彧维系下去。 “…,员官没有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支持主公更进一步…”张涧自任尚书之后,为了不给人留下口实,张涧便改口称“丞相”了。此时,他很自然的恢复了往⽇的称呼。此中深意,荀攸自是有会于心。 “…,少数反对者也比较委婉,一旦有所变化,估计大部分人也能接受,不会有什么不妥的行为,真正需要注意的反对派只有十七八人…” 张涧所说的,荀攸多少知道一些,也没在意,做出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心里 ![]() 荀彧名声久著,其主持的【皇天报】又在青冀颇有影响力。去年,荀彧被杨修说动,⼊朝做了议郞。虽然,荀彧行事素有分寸,不肯直接与张涵为敌。可明人眼里蔵不得沙子,荀彧几次上书言事,处处绵里蔵针,俨然已是保皇派的一面旗帜。无论怎么算,荀彧也得归为这十七八人之一。 一时间,荀攸心 ![]() 张涵对言论甚是宽容,可他也有严厉的时候。董重、刘虞、刘表等人的下场,就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了。并且,现在的情况与当初不一样。在谋求帝位的时候,没有人会心慈手软。当初,荀彧去职,张涵也未尝不想除去荀彧。据说,⿇雀对荀彧进行了严密的监视,而这一控监行为至少持续了五年之久。可想而知,眼下张涵行事只会更加狠厉。荀攸不知道,荀彧是否还会有那么好的运气。 “…综上所述,主公,舆论上不成问题,尽管【皇天报】与其它报纸争执很大,但民间还是倾向于主公的…” 这是自然而然的,张涵普及教育,免徭轻赋,以极低的价格分配土地,民间受益者不计其数。天知道,改成献帝执政后,政策会不会有所变化。一动不如一静,民众当然希望张涵一直统治下去。至于正统与否,那无关紧要。 张超口口声声说【皇天报】如何如何。他不知道,每次当他提到【皇天报】的时候,都会让荀攸的心往下沉去。事到如今,荀攸也只能祈祷,张涵会看在荀氏的面子上,给荀彧留下一线生机了。想到此处,荀攸振作起精神,他表现的越出⾊,张涵便会多顾念荀氏一点。 “…世家多以保全⾝家为己任,虽然不大肯支持主公,可也断然不会出头抗拒。大势如此,纵有一二不明时势者,也无⼲大局…” 荀氏名⾼望重,荀攸周旋奔走于各世家大族间,正是如鱼得⽔。世家大族的心态,荀攸看得也很清楚。张涵的政策对世家大族是以庒制为主,世家大族自然不喜。但是,要他们为汉室效死尽忠,则更是异想天开。 张涵含笑点点头,荀攸心中微定,暗中松了口气。 “南北噤军都已经枕戈以待,随时恭候主公的命令…”尽管王文祥分领了一半噤军,可刘文标依然在名义上统领着全部噤军。 南北噤军的忠心无可置疑,他们本来就是张涵的亲军,自上而下皆是出自张涵门下,后来换了个名字而已。 “主公,冀州军也是一样!” 张恒简洁的说了句。 “青州驻军已经悄悄的提⾼了警戒,谁是仿制一切异动!幽州上⾕营、辽西营、朝鲜营…并州张律部,司隶伍子方部、襄 ![]() ![]() 田丰简单扼要,將各军的情况一一汇报。简而言之,各地驻军皆以准备就绪,就待张涵一声令下。 “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信都內外,所有可疑的目标都在监视控制之中!”为了保密,张音的话不多,可他说的內容却着实令人侧目而视。这“可疑的目标”是否包括自己,谁也说不清楚。反正,从军方到朝臣,没有一个喜 ![]() 众人嘴上不说,心里都是犯嘀咕。 “好!”张涵长⾝而起“我宣布…” 众人闻声,精神一振,热炽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张涵脸上…拥立之功,非同寻常! 天街夜⾊凉如⽔,皎洁的月光冷冷的映照在⾝上,清而不冷,令人不觉安静下来。行在街上,耳畔只听见一片整齐的脚步声。张涵但觉热⾎沸腾。 四十年了,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整整过去四十年了。在这四十年里,他没有睡过一个懒觉,终⽇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张涵昂起头仰望着天上那一轮満月,说不尽的得意。 从此以后,再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我,上天⼊地唯我独尊! 信都新城不大,队伍很快便来到了皇宮外。此时此刻,夜⾊已深,宮门自然早已经闭锁。不过,宿卫护从皇宮的噤军都是张涵的亲军,掖门司马张凌是张涧的弟弟,一路当然畅通无阻。沿途的內侍,宮女人人变⾊,随行护卫的南军迅速控制了形势。其实,敢跑的人不多见。大多数人都悄无声息的拜在路旁,只有极少数人慌张 ![]() 行了半晌,远远的,便看见了寝宮的灯还亮着。 “陛下还没睡么?”张涵低声询问 ![]() “禀陛下,陛…他还没睡呢!”来人正是献帝的贴⾝內侍,未到近前,他已拜倒在地,闻得张涵问话,连忙躬⾝谄媚的答道。他边说,还边偷眼去看张涵的表情。 对这样的小人,张涵是不喜 ![]() … 张涵立在殿外,就听见殿中一阵慌 ![]() ![]() 随着人影晃动,门“吱呀”一声开了,献帝的面⾊发⽩,但他没有失态,极矜持的邀请张涵进去。 “主公,请稍等片刻!”王文祥阻止了张涵。 “子善,不必了吧?”若说献帝在寝殿里蔵有伏兵,张涵是不相信的。可眼见王文祥坚持,他也不愿冷了部下的心。 “请!” 献帝侧⾝而立,神⾊木然,彬彬有礼的做了个手势。王文祥踌躇了下,躬⾝深深施了一礼,才带头走了进去,只留下一声低沉的叮嘱:“不得惊扰了皇后,只將其他人尽数遣出,即可!” 噤军不出声,快步进⼊殿中,细细搜索,献帝倍感屈辱,冷冷地站在门口,恍若泥塑木雕;张涵说什么都不合适,只好沉默不语。气氛庒抑的,连风都停止了。张涵看了眼献帝,许是眼花了,他竟在那少年的头上看到了一丝银⽩,张涵不由得侧过头去,精雕细琢的飞檐拱角在月光下无声的张牙舞爪,这可真是个清冷的夜晚啊! 寝宮里点了四 ![]() ![]() ![]() ![]() ![]() ![]() “说吧!张涵,你想朕如何?” 在窗户下,有几张胡椅。显而易见,献帝示意请张涵坐下。张涵站在献帝对面,多少有些不自在,他咳嗽一声,小心的掩饰了过去。 王文祥很会来事,见此情形,他马上一溜小跑,把椅子送了过去,自己侍立在一旁。张涵正了正⾐襟,大模大样的坐在胡椅上,这才开口说话:“陛下,我听说,有人心怀叵测,互相勾结,意图谋逆,我已命人將之拿下,陛下,毋需担心…” 张涵的言辞和举动大大刺 ![]() ![]() 看着献帝愤怒 ![]() 张涵所言到的谋逆之人,并非是胡言 ![]() 杨彪是否牵涉其中,尚无定论,但他的儿子杨修却可以肯定,是积极参与的骨⼲。况且,杨家四世三公,影响力很大。他肯定是不能放过了。 孔融言过其实,眼⾼手低,可是,他这人能言善辩,结 ![]() 至于荀彧,在士林之中,也颇有声望,偏偏又有才⼲。这一次的计划,想来,不是他主持的,否则的话,必然不会这样轻易怈露。在张涵眼里,他可比孔融的威胁大得多。如今,几处太学的建立,荀氏的影响力被削弱了很多。不过,百⾜之虫死而不僵,荀氏是天下士林指望,荀慡与丈人王烈 ![]() 送佛送到西,张涵⼲脆好人做到底。那天散会后,张涵便把荀攸留下了。荀攸那副忐忑不安的样子,张涵迄今仍记忆犹新。权力之所以引人 ![]() ![]() ![]() 张涵浮想联翩,歇息了好一会儿,见献帝依然滔滔不绝,没有住口的意思,不免有点不耐。明天的事情多着呢!他哪儿有这个心思与献帝多说,早办完,他多少还能睡上一会儿。明天这么重要的时刻,顶着两个黑眼圈可就难看了。 趁着献帝一个 ![]() “…”没想到张涵会这么质问他,献帝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来。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可说的太多,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按照董仲舒的理论,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这当然是老天爷决定的,哪里还需要什么理由? 献帝不说话,张涵却刚刚开始:“天子,天子,苍天之子…董仲舒还真敢说!如果陛下的理由是这,便不必开口了。陛下上承祖⽗之余荫,得登大宝,这才是本源。而且,陛下是没有失德之处,不过,先二帝重用宦者,大兴 ![]() 陛下非是没有失德之处,而是陛下无德可失!” 这一番话说的,极是刻薄。献帝脸⾊⽩了红,红了⽩,又恼又羞,恨不能抢上前去,一脚踢死张涵。可王文祥立在旁边,挥眈眈,献帝怕踢不死张涵。 也是献帝尚还年轻,傀儡做的时间也短,还有着一腔盛气。若是天长⽇久,早就习惯成自然,也就不会如此气愤了。 张涵也不理他,径直说道:“陛下,不必禅位给我,大丈夫行事何须遮遮掩掩!但请陛下亲下一道诏旨,宣布退位。退位后的事情,陛下毋需担心,总当与今⽇向仿佛! 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其实,张涵也不在乎献帝的诏书,让人写上一封诏书,找来⽟玺盖上就是,又不用献帝配合举行禅位大典,他的意见实在无关紧要。张涵吃 ![]() 图穷匕见,张涵的要求说出来,便双眼圆睁,瞪着献帝看他如何回答。 张涵动了杀机,语气里便有所流露。献帝气愤填膺,没有留意到,伏后坐在 ![]() ![]() ![]() ![]() “哎…由你,都由你,拿纸笔来!”献帝这才醒悟,眼下的局面已由不得他了,不由长声叹息,眼睛里 ![]() ![]() 张涵视若无睹,使人备了纸笔,待献帝亲手书就,又温言慰抚了几句,方才心満意⾜的离去,这夜一,张涵睡得极为安然。 建安三年(198年)四月十六,张涵召集群臣,举行朝会,有十数名大臣缺席,献帝当众宣读了诏书,宣告退位,大汉四百年统治就此告一段落。 此前,众臣见杨彪、孔融、荀彧等人缺席,而张涵嫡系面带喜⾊,便已知道事情有了变化。这时候,真听到了献帝亲口宣告退位,仍然十分震惊。众皆哗然变⾊,有沉默不语,略带伤感的;也有昂昂然,急 ![]() 四月二十一⽇,⻩道大吉,张涵举行了登基大典了。经过庄严肃穆的仪式。众人一起,向张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张涵⾼居帝位,见众人皆跪伏在地,按捺不住心中喜悦,几 ![]() 在这一天里,张涵大封群臣。自然,最先受封的,还是献帝。他被封为山 ![]() 张涵恢复了古代五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其下每等又各分三等。山 ![]() ![]() 然后,张涵加封了⽗⺟、祖⽗⺟、还有直系的叔伯兄弟,以及列祖列宗。⽗亲张何是太上皇,⺟亲何王氏为皇太后,祖⽗⺟则为太皇帝和太皇太后。二叔张桓受封一等公,三叔张普为二等公,其余诸人皆为侯伯之属。 再后来,便是张涵打山河的部属了,也都各因其功而大受封赏。张律、张恒、张涧、张奂、戏志才、项奉和伍子方都被封为三等公,其余,岑澜、张超、刘文标、⻩庭真、许陵、郭嘉、太史慈等便都等而下之了。 封赏给这些人的这些爵位也都是虚封,不得实领封地。张涵在俸禄上极为优厚,却是不肯让其下各立山头,欧洲的封建制度实在不适合国中。那样的话,华夏分崩离析,指⽇可待。虽然西方文明后来璀璨夺目,华夏文明相形见拙,可要知道,历史具有很大的偶然 ![]() 在这里啰嗦一句:从汉武帝建元元年罢黜家百独尊儒术起,到明朝崇祯十七年灭亡为止,儒学延续一千七百九十年,开明豁达,包容并蓄,使我华夏雄踞东方,但凡华夏归于一统,必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会屹立于世界之巅。如此事实,⾜以说明儒学,或者说华夏文明的生命力了…儒学从来便不是腐朽的!満清阉割后的儒家,取得是糟粕,弃的是精华,从此以后,儒学实则苟延残 ![]() 针对爵位的继承,张涵规定:继承者必须从指定学校毕业,或者通过同等资格试考,方可获得爵位继承权;不能通过者,一律剥夺其爵位继承权;没有⾜够的功绩,继承者的爵位每隔两代降一等,一直降为庶民为止;继承的顺序采取嫡长继承制;目前,指定的学校只有不其太学。山太学、冀州法学园和⾼等武备学校四所。 建安三年四月十六,献帝宣布退位,大汉国亡。 建安三年四月二十一⽇,张涵郊祀天地,正式登基,大赦天下,改元隆武,国号齐。 稍微晚些时候,隆武帝张涵下诏,將杨彪以下十七人夷三族。孔融是孔子后裔,张涵 ![]() |
上一章 汉生指南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白竹猪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汉生指南》在线阅读,《汉生指南(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汉生指南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