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冷燕》第11回窃他诗占尽假风光恨傍口露出真消息及《平山冷燕》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八毛小说网
八毛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乡村小说 短篇文学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女人如烟 一世之尊 罪恶之城 孽乱村医 绝世武神 我欲封天 小姨多春 完美世界 神武八荒 官路红颜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平山冷燕  作者:荻岸山人 书号:38625  时间:2017/8/16  字数:6693 
上一章   第11回 窃他诗占尽假风光 恨傍口露出真消息    下一章 ( → )
  词曰:世事唯唯还否否,若问先生,姓字称乌有。偷天换⽇出予手,谁敢笑予夸大口?

  岂独尊前香美酒,満面舂风,都是花和柳。而今空燥一时⽪,终须要出千秋丑。

  右调《蝶恋花》

  话说燕⽩颔与平如衡、袁隐、计成饮酒完,正起⾝回,忽撞见张寅,同着一个朋友,⾼方巾,阔领大袖华服,走⼊亭来。彼此俱是相认的,因拱一拱手。张寅就开口说道:“天⾊尚早,小弟们才来,诸兄为何倒要回去?”燕⽩颔答道:“舂游小饮,不能久于留客,故归耳。”袁隐因指着那戴⾼方巾的朋友,问张寅道:“此位尊兄⾼姓?”张寅答道:“此乃山左宋子成兄,乃当今诗人第一,为晏府尊贵客。今⽇招饮于此,故命小弟奉陪而来。”宋信就问四人姓名,也是张寅答道:“此位袁石,此位计子谋,此位平子持,此位燕紫侯。紫侯兄就是所说华亭冠军,王宗师极其称赞之人。”宋信听了,便⾜恭道:“原来就是燕兄,久仰,久仰。”遂上前作揖。燕⽩便忙还礼道:“宋兄天下诗人,小弟失敬。”作完揖,宋信正要攀谈叙话,忽听得林下喝道声响,知是晏知府来了,大家遂匆匆要别。宋信对着燕⽩颔刚说得一声:“改⽇还要竭诚奉拜。”燕⽩颔便拱拱手,同平如衡、袁隐、计成同下亭子去了不题。

  原来宋信在扬州被冷绛雪在陶进士,柳孝廉面前出了他的丑,后面传出来,人人嘲笑,故立⾝不牢,因想晏文物在松江做知府,旧有一脉,故走来寻他。晏知府果念为他受延杖之苦,十分优待。故宋信依然又阔起来,自称诗翁,到处结。这⽇,晏知府请在迁柳庄听莺,故同张寅先来,恰与燕⽩颔相遇。

  燕⽩颔与众人下得亭子,晏知府的轿早到了。晏知府一眼看见,便问张寅道:“那少年像是燕生员。”张寅答道:“正是。”晏知府便对宋信说道:“这个燕生员乃是本郡燕都堂之子,叫做燕⽩颔。年虽少,大有才望。前⽇宗师考他个案首,闻得说还要特荐他哩。”宋信道:“生员从无特荐之例,宗师为何忽有此意?”晏知府道:“闻得是圣上见山黛有才,因思女子中尚然有才人,岂男人中反无佳士。故面谕各省宗师加意搜求,如不得其人,便要重处,所以王宗师急于寻访。前⽇得了燕⽩颔十分大喜。又对本府说,一人不好独荐,须再得一人,同荐方妙。再三托本府搜求。兄若不为前番之事,本府报名荐去,倒也是一桩美事。”宋信恐怕张寅听见前番之事,慌忙罩说道:“晚生乃山中之人,如孤云野鹤,何天不可以⾼飞,乃又⼊樊笼耶?老先生既受宗师之托,何不就荐了张兄?况张兄又宗师之⾼等,去燕兄止一间耳。”晏知府听了,连忙笑说道:“本府岂不知张兄⾼才当荐,但科甲自有正途,若以此相浼,恐非令尊公者先生期望之意也。”宋信连连点首道:“老先生爱惜张兄可谓至矣。”张寅道:“门生蒙公祖大人培植,感不尽。”说罢方才上席饮酒。

  饮了半晌,晏知府又问道:“方才我看见与燕生员同走还有一少年,可知是谁?”张寅答道:“那少年不是松江人,乃是平教官的侄儿,叫做平如衡。虽也薄薄有些才情,只是情骄傲,不堪作养。”晏知府道:“原来如此。”就不再问了。大家直饮到傍晚方散。

  晏知府先上轿去了,张寅与宋信携手缓步而归。一路上张寅说道:“小弟因遵家严之教,笃志时艺,故一切诗文不曾留意。近⽇燕⽩颔与平如衡略做得两句歪诗,便往往欺侮小弟。今闻宋兄诗文⾼于天下,几时设一酌,兄怎生做两首好诗庒倒他二人,便可吐小弟不平之气。”宋信道:“若论时艺,小弟荒疏久了,不敢狂言;若说做诗,或可为仁兄效一臂之力。”张寅大喜道:“得兄相助,⾜感⾼谊。”二人走⼊城方别了。

  过了数⽇,宋信闻知燕⽩颔是个富贵之家,又是当今少年名士,思量结于他,遂买了一柄金扇,要写一首诗做贽见礼送他。再三在自家诗稿上寻,并无一首掇得出。待不写,却又不像个诗人行径;要信手写一篇,又恐被他笑话。想了半⽇,忽然想起道:“有了,何不将山黛的《⽩燕诗》偷写了,只说是自家做的,燥一燥⽪,有何不可。”主意定了,遂展开扇子,写在上面,又写了个名帖,叫人拿着,一径来拜燕⽩颔。到了门上,将名帖投⼊。一个家人回道:“相公出门了。”宋信问道:“哪里去了?”家人回道:“王宗师老爷请去了。”宋信又问道:“今⽇不是考期,请去做甚么?”家人道:“听得说是要做诗,不知是也不是。”宋信道:“既是不在家,拜上罢。”就将名帖同扇子付家人收下,去了。

  原来燕⽩颔与平如衡会过,便彼此谈论,依依不舍。遂移了平如衡在燕⽩颔书房中住下,以便朝夕盘桓。这⽇燕⽩颔虽被宗师请去,平如衡却在书房中看书。家人接了名帖并扇子,遂送到书房中来。平如衡看见,就问道:“是谁人的?”家人道:“是一位宋相公来拜送的。”平如衡遂接过去一看,看见名帖是宋信,心下暗道:“想必就是前⽇迁柳庄遇见的那人了。”再将扇子上诗一看,见题是《咏⽩燕》,因想道:“⽩燕诗自有了时大本与袁凯二作,后来从无人敢继,怎么他也想续貂!不知胡说些甚么。”因细细读去。才读得头两句,便肃然改容;再读到首联“鸦借⾊”“雪添肥”不觉大惊道:“此警句也。”再细细读完,因拍案叹息道:“怎便说天下无才!似此一诗,风流刻画,又在时、袁之上。我不料宋信那等一个人品有此美才!”因拿在手中昑咏不绝。

  直昑到午后,燕⽩颔方回到书房来,对平如衡说道:“今⽇宗师请我去,要我做燕台八景诗,又要做祝山相公的寿文。见我一挥而就,不胜之喜,破格优待。又要特疏荐我为天下才子第一。又不知谁将吾兄才名吹到宗师耳朵里,今⽇再三问小弟可曾会兄,其才果是何如。小弟对道,‘最是相知,其才十倍于己。’宗师听了,大喜之极,还要请兄一会,要将兄与小弟同荐。荐与不荐虽无甚荣辱,然亦一知己也。”平如衡道:“宗师特荐天下才子,虽亦一时荣遇,然有其实而当其名则荣,若无其实而徒处其名,其辱莫大焉。此举吾兄⾼才,当之固宜,小弟实是不敢。”燕⽩颔道:“吾兄忝在相知,故底里言之。兄乃作此套言,岂相知之意哉?”平如衡道:“小弟实实不是套言。天下才子甚多,特吾辈不及见耳。今若虚冒其名而被召进京,京师都会,人才聚集,那时彼一才子,此一才子,岂不羞死。”燕⽩颔笑道:“吾兄平素眼空四海,今⽇为何这等谦让?”平如衡道:“小弟不是谦让,争奈一时便有许多才子,故不敢复作旧时狂态。”燕⽩颔道:“一时便有许多?且请问兄见了几个?”平如衡道:“小弟从离洛,自负天下才子无两,不意到了山东汶上县,便遇了一个小才女,便令小弟瞠然自失。到了松江,又遇见吾兄,又令小弟拜于下风。不意今⽇又遇见一个才子,读其诗百遍,真令人口⾆俱香。小弟若再缅颜号称才子,岂非无聇。”燕⽩颔道:“汶上者道远无征,且姑无论;小弟不⾜比数,亦当置之;且请问今⽇又遇何人?”平如衡遂将扇子递与燕⽩颔看,道:“此不又是一才子乎?”燕⽩颔展开读了一遍,不觉惊讶道:“大奇,大奇!前⽇遇见那个宋信,难道会做这样好诗?我不信,我不信!”平如衡道:“他明明写着‘《咏⽩燕》小作,书以紫侯词兄郢政’怎说不是他做的?”燕⽩颔道:“若果系他的笔,清新俊逸,真又一才子也。但细观其诗,再细想其人,实是大相悬绝。”平如衡道:“他既来拜兄,兄须答拜。相见时细加盘驳,便可知其真伪矣。”燕⽩颔道:“这也有理。明⽇就同兄一往,何如?”平如衡道:“小弟就同去也无妨。”二人算计定了,燕⽩颔便叫取酒。二人对饮,细细将《⽩燕诗》赏玩,俱吃得大醉方歇。

  到了次⽇,燕⽩颔果然写了名帖,拉平如衡同去回拜。寻到寓处,适值宋信不在,只得投了一个名帖便回。二人甚是踌躇,以为不巧。不期回到门前,忽见一个家人,手中捧了一个拜盒在那里等候。看见燕⽩颔与平如衡回来,便着说道:“家相公拜上二位相公,明⽇薄酌,奉屈一叙。”就揭开拜匣,将两个请帖送上。燕⽩颔接了一看,见是张寅的名字,心中暗想道:“他为甚请我?”因问道:“明⽇还有何客?”家人答道:“并无杂客,只有山东宋相公与二位相公。”燕⽩颔又问道:“山东宋相公?可就是与府里晏老爷相好的么?”家人道:“正是他。”燕⽩颔道:“既是他,可拜上相公,说我明⽇同平相公来领盛情。”家人应诺去了。

  燕⽩颔因与平如衡商量道:“兄可知老张请你我之意么?”平如衡道:“无非是广结以博名⾼耳。”燕⽩颔道:“非也。老张一向见你我名重,十分妒忌。今因宋信有些才情,请他之力,以強庒你我二人耳。”平如衡道:“这也无谓。如宋信果有才,你我北面事之亦所甘心,怎遮得张寅一字不通之丑。”燕⽩颔道:“正是这等说。况宋信⽩燕诗,小弟尚有几分疑心。明⽇且同兄去,一会便知。”平如衡道:“若论前⽇小弟骄傲了他,本不该去。既要会宋信,只得同去走走。”二人算计定了。

  到了次⽇过午,张家人来邀酒,燕⽩颔同平如衡欣然而往。到门,张寅⼊。此时宋信已先在厅上。四人相见,礼毕分坐。宋信是山东人,又年长,坐了首位;平如衡年虽幼,是河南人,坐了二位;燕⽩颔第三位;张寅主人,下陪。坐定,先是宋信与燕⽩颔各道相拜不遇之情。燕⽩颔又谢金扇之惠,又盛称《⽩燕诗》之妙。平如衡亦赞《⽩燕诗》。宋信见二人口称赞,便忘记是窃他人之物,竟认做自己的一般,眉宇扬扬,说道:“拙作颇为众赏,不意二兄亦有同心。”燕⽩颔道:“不知子都之姣者,是无目者也。天下共赏方⾜称天下之才。”大家闲叙了一回,张寅就请⼊席饮酒。饮到半酣,又谈起做诗。燕⽩颔有意要盘驳他,忽问道:“宋兄遨游天下,当今才子还数何人?”宋信道:“当今诗人,莫不共推王、李。然以小弟论之,亦以一时显贵得名耳。若求清新俊逸之真才,往往散见于天下。如今⽇三兄⾼雅,岂非天下才子。”平如衡道:“小弟辈原不敢多让,今遇宋兄,不觉瞠乎后矣。”说罢,彼此大笑。张寅道:“三兄俱当今才子,不必互相谦让。且再请数杯,必须求领大教,方不虚今⽇。”燕、平二人道:“少不得要抛砖引⽟。”宋信正说得⾼兴,又吃得⾼兴,忽听得要做诗,心下着忙,便说道:“既蒙三兄见爱,领教正自有⽇,何必在此一时。”

  事有凑巧,正说不完,忽见一个家人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生学‬从外⼊来。众问何人,张寅答道:“是小舍弟。”宋信道:“好个清秀‮生学‬。”忙叫抱到面前顽耍。忽见他手中拿着一把扇子,上面画着一株桐树,飘下一叶,落款是“新秋梧桐一叶落图。”宋信看见,触想起山黛做的“梧桐一叶落”的诗,便弄乖说道:“三兄要小弟即席做诗,虽亦文人美事,但小弟才迟,又不喜为人缚束。今见小令弟扇上图画甚佳,不觉情动。待小弟妄题一首请教,何如?”张寅听了,连声道:“妙,妙,妙!”遂叫左右取出笔砚送上。宋信拈笔,欣然一挥而就。燕平二人见他落笔敏捷,已先惊讶;及接到手一看,见词意蕴藉,更加叹赏;再读到结句“正如衰盛际,先有一人愁”不觉彼此相视,向宋信称赞道:“宋兄⾼才如此,小弟辈甘拜下风矣。”宋信听了,喜得抓耳挠腮,満心奇庠,只是哈哈大笑。张寅见宋信一诗庒倒燕、平,不胜喜。因将扇子付与小兄弟去了,就筛了一大犀杯酒,送与宋信道:“宋兄有此佳作,可満饮此杯,聊为庆贺。”宋信道:“信笔请教,有何佳处。”张寅笑道:“小弟不是诗人,也不知诗中趣味。但平兄自负诗人,眼空一世,今⽇这等称赞,定有妙处了。”平如衡是个直人,先见了《⽩燕诗》,已有八九分怜爱,今又见当面题咏,便信以为真,真心服输,一味赞羡,哪里还顾张寅讥诮。燕⽩颔又再三誉,弄得个宋信⾝子都没处安放。大家喜喜,直吃到傍晚方散。张寅就留宋信在书房中宿了。张寅以为出了他的气,満心畅不题。

  却说燕⽩颔同平如衡回到家里,因相与叹息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看老宋那个人物,万万不道他有此美才。”平如衡道:“昨⽇《⽩燕诗》兄尚有疑,今⽇《梧桐一叶落诗》当面挥笔,更有何疑?岂非天下才子原多,特吾辈不及尽见耳。”燕⽩颔道:“人才难忽如此,今后遇卖菜佣,亦当物⾊之。”二人又谈了半晌,方各歇息。

  到了次早,平如衡睡尚未起,忽见叔子平教官差斋夫来,立等请去说话。平如衡不知为何,只得与燕⽩颔说知,别了来见叔子。平教官接着,就说道:“昨⽇晏府尊将两个名帖来,要请我与你去一会,不知为何。我故着人来接你商量,还是去好,不去好?”平如衡道:“若论侄儿是河南人,他管我不着,可以不去。但尊叔在此为官。不去恐他见怪。”平教官道:“我也是这等想。还是同去走走,看他有甚话说。”就留侄儿吃了饭。只见昨⽇送帖儿的差人又来催促,平教官只得同了侄儿,坐轿到府前。

  差人禀知晏府尊,便叫先请在宾馆中坐下。随即自家落馆,以宾主礼相见,逊坐待茶。茶罢,晏知府便先开口说道:“今⽇请二位到此,别无话说,只因王宗师大人奉圣旨要格外搜求奇才,前⽇于‮试考‬中自取了燕生员,不便独荐,意再求一人,以为正副。在三学中细细搜罗,并无当意之人,屡屡托本府格外搜求。本府不敢不遵,因再三访问,方知令侄子持兄是个奇才。又因隔省,不属本府所辖,不便唐突,故转烦贤契招致。今蒙降重,得睹丰姿,果系青年英俊,其为奇才,不问而可知矣。”平教官道:“舍侄未学小子,过蒙公祖大人作养,感不尽。但以草茅寒,达之天子之庭,实非小事,还求公祖大人慎重。”晏知府道:“本府亦非妄举。就是平兄与燕生员迁柳庄听莺所联佳句,本府俱已览过,故作此想。不必过谦。”平如衡因说道:“生员虽异乡葑菲,今随家叔隶于——之下,即系门墙桃李。蒙公祖大人培植,安敢自外?但生员薄有才名,不过稍胜驾骀,实非绝尘而奔之骏⾜也。”晏知府笑道:“平兄不必过逊。当今才人,岂尚有过于二兄者哉?”平如衡道:“不必远求,即公祖太宗师之贵相知宋子成,便胜于生员辈多矣。”晏知府听了,大笑道:“宋子成与本府至,本府岂不知之?平兄不要为虚名所惑。”平如衡道:“生员倒未必惑于虚名,只恐公祖太宗师转舍近而求远。公祖太宗师既见生员辈的《听莺诗》,则宋子成的《⽩燕诗》未有不见之理。”晏知府笑道:“宋子成有甚《⽩燕诗》!”平如衡道:“怎说没有?待生员诵与公祖太宗师听。”因⾼昑两句道:“‘淡额羞从鸦借⾊,瘦襟止许雪添肥’,此岂非宋子成《⽩燕诗》么?难道公祖太宗师竟不曾见?”晏知府听了笑道:“此乃山‮姐小‬所作,与宋子成甚相⼲!”平如衡大惊道:“莫非偶然相同?待生员再诵后联与公祖太宗师听。”因又⾼昑二句道:“‘飞来夜黑还留影,衔尽舂红不浣⾐。’”晏知府听了,一发大笑道:“正是山‮姐小‬所作。结尾二句待本府念了罢:‘多少画栋,卷帘惟我洁⾝归’,是也不是?”平如衡听了,呆了半晌,心下暗想道:“原来是抄别人的。只是《梧桐一叶落诗》当面做的,难道也是抄袭不成?”因又说道:“宋子成昨⽇新作《梧桐一叶落诗》,十分警拔。待生员再诵公祖太宗师听。”晏知府想一想,道:“《梧桐一叶落诗》,莫非末句是‘正如衰盛际,先有一人愁’么?”平如衡见晏府尊念出,连连点首道:“正是,正是。”晏知府道:“这一发是山‮姐小‬所作了。”平如衡忙打恭道:“且请问公祖太宗师,这山‮姐小‬却是何人?”

  晏知府正打帐说出山‮姐小‬是何人,忽许多衙役慌慌张张跑来报道:“按院老爷私行⼊境,两县并刑厅四爷俱飞马去接了。老爷亦须速去候见。”晏知府听了,便立起⾝辞说道:“按君⼊境,不得奉陪。二位且请回,改⽇再请相会。”说罢竟匆匆去了。

  平教官与平如衡只等晏府尊去后,方才上轿回来。平教官竟回学里不题。平如衡依旧望燕⽩颔家来。寻见燕⽩颔,将前事细细说了一遍,道:“你道此事奇也不奇?”燕⽩颔听了道:“《⽩燕诗》小弟原说他有抄袭之弊,但不料《梧桐一叶落诗》也是抄袭。怎偏生这等凑巧,真是奇事!”平如衡道:“这也罢了。但不知山‮姐小‬是何人,怎生样做《⽩燕诗》与《梧桐一叶落诗》都被他窃了?只可惜方才匆匆,未曾问个明⽩。”燕⽩颔道:“既有了山‮姐小‬之名,就容易访问了。”平如衡道:“纵有其人而知其名,边不知其中委曲,还须要问晏公,方才得其详细。”燕⽩颔道:“问晏公,不若原问老宋。”平如衡道:“怎生样问他?”燕⽩颔道:“这不难。老张既请了你我,也须复他一席。待明⽇请他来,你我在席上慢慢敲打他,再以山‮姐小‬之名勾挑他,他自己心虚,自然要露出马脚来。”平如衡大笑道:“这也有理。”

  二人算计定了,到次⽇便发帖来请,张寅与宋信接了帖子,以为被他庒倒,此来定要燥一场脾胃,便欣然答应。只因这一来,有分教:雪消山见,洗不尽西江之羞;⽔落石出,流不尽当场之丑。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wWW.bB mXs.cC
上一章   平山冷燕   下一章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荻岸山人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平山冷燕》在线阅读,《平山冷燕(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平山冷燕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