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三章2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作者:米兰·昆德拉 | 书号:40261 时间:2017/9/15 字数:5989 |
上一章 第三章(2) 下一章 ( → ) | |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解放的力量,把他从孤独、內省以及图书馆的尘埃中解放了出来,打开了他⾝体的大门,让他的灵魂走人世间,获得友谊。他爱跳舞,遗憾萨宾娜没有他那样的热情。他们一起坐在餐厅里,吃饭时听到附近喇叭里传出轰轰的音乐并伴有重重的打击声响。 “真是恶 ![]() ![]() “不喜 ![]() ![]() ![]() 那时她想,只有在那里才有这样专横的音乐统治。到了国外,她才发现把音乐变为噪音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人类由此而进⼊了完全丑陋的历史阶段。完全丑陋的到来,首先表现在无所不在的听觉丑陋:汽车,摩托,电吉他,电钻,⾼音喇叭,汽笛…而无所不在的视觉丑陋将接踵而至。 饭后,他们上楼去自己房里爱做。弗兰茨⼊睡时思维已开始失去了连贯 ![]() ![]() ![]() ![]() ![]() 光明与黑暗 对萨宾娜来说,生活就意昧着观看。观看被两条界线局限着,一种是強光,使人看不见,另一种是彻底的黑暗。也许这就是萨宾娜厌恶一切极端主义的原因。极端主义意味着生命范围的边界。不论艺术上或政治上的极端主义 ![]() ![]() ![]() ![]() 黑暗如同光明一样地昅引他。这些天来,他知道爱做前关掉灯委实可笑,总是留一盏小灯照着 ![]() 在他全⾝浸透快乐的一脚间,弗兰茨自己崩溃了,融化在黑暗的无限之中。自己变成了无限。一个人在他內在的黑暗中长得越大,他的外在形态就变得越小。一个闭着眼睛的人,便是一个受到毁伤的人。萨宾娜发现弗兰茨的模样乏味无趣,也闭上眼避免去看他。但是对她来说,黑暗并不意昧着无限,却意味着观看事物时的不満,被看事物的否定,以及拒绝观看。 萨宾娜有一次让自己参加了移民朋友的聚会。象往常一样,他们又在反复推敲他们应该或不应该拿起武器去反苏。⾝处全安的移民生活中,他们自然显得乐意战斗。萨宾娜说:“你们为什么不回去打仗呢?” 话说得不合时宜。一位烫着灰⾊卷发的男人,用长长的食指指着她:“这可不是说话的样子。你们都对所发生的一切负责。你也是。反对共产 ![]() 在萨宾娜的家国里,评价和检查老百姓司空见惯己成原则,本⾝就是无休无止的社会活动。如果某个画家要办个展览,一位普通公民要领取去国外海滩旅行的签证,或一个⾜球运动员要参加家国队,那么马上可以收集到一大批推荐信或报告(从门房、同事、察警、地方 ![]() 这就是萨宾娜听到灰头发男人讲话时所想到的。他不关心他的同胞们是否⾜球运动员或画家(在这一群移民中,没有一个捷克人对萨宾娜的作品表示过任何趣兴);只关心他们是否反对共产主义,积极地或消极地?真正实在地或是表面地?从一开始就反还是从移居国外以后? 她是一个画家,曾经细心留意并记住了那些对调查别人満有热情的布拉格人的理生特征。他们都有比中指稍长一些的食指,并且爱用它去指那些偶然与他们谈谈话的人。事实上,直到1968年,统治了这个家国十四年的总统诺沃提尼,正是曾经掀动着与其酷似的这种理发店里做出来的波浪灰发,用最长的食指指向中欧所有的居民。 这位尊贵显眼的移民不曾看过萨宾娜的画,从画家嘴里听说他象诺沃提尼,脸变得排红,自一阵,又红一阵,最后转为掺⽩。他想说什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得沉默。直到萨宾娜站起来离开,大家也都沉默着。 这使她很不⾼兴。走到街上,她问自己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心思与捷克人保持接触。她与他们有什么关系?是地域吗?如果问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祖国的名字在他们心目中将引起何种联想,各人头脑闪现的国土状貌肯定迥异,整一的可能势必勾销。 那么是文化吗?可什么是文化?音乐吗?德沃夏克和雅那切克吗?是的。但如果一个捷克人没有音乐感受又怎么办?这样,做捷克人的实质意义便烟消雾逝。 那么是伟人吗?是胡斯?刚才房子里的人都没有读过他的一页书。他们能理解的事只是那火焰,他被烧死在火刑柱上时那光辉的火焰,那光荣的灰烬。于是,对于他们来说,⾝为捷克人的实质意义除了灰烬,再没有什么。唯一能使他们聚合在一起的东西,便是他们的失败与他们的相互指责。 她走得很快,与那些移民裂分的想法更使她不安。她知道自己是不公正的,毕竟还有另一些捷克人,与那有长长食指的人完全不一样。何况她那段小议论后的难堪沉默,也没有表明他们都反对她。没有,他们也许是被这突然的愤怒搞昏了头,没有理解他们都是受制于移民生活的人。那么为什么她不原谅他们?为什么不把他们都看成可怜的被抛弃了的上帝之造物? 我们知道为什么。她背叛了她的⽗亲,生活便向她敞开了背叛的漫漫长途。每一个昅引她的背叛是罪恶也是胜利。她不愿意遵守秩序;她拒绝服从秩序——拒绝永远和同样的人在一起讲同样的话!这就是她被自己的不公平所困扰的原因。但这并非心情不悦,恰恰相反,萨宾娜的印象中,这是一次胜利,有看不见的人还在为她热烈鼓掌。 自我陶醉一瞬间滑向极度痛苦:漫漫长途总有尽头!迟早她不得不结束自己的背叛!迟早她不得不结束她自己! 这正是晚上,她匆忙穿过火车站,一列去阿姆斯特丹的火车进站了。她上了车,在乘警友好的指引下,打开包厢的门,发现弗兰茨坐在卧铺上。他站起来 ![]() 她象最平庸的女人一样,有一种焚心烈火般的 ![]() 她从对方的拥抱中松脫出来,只说了一句话:“你不知道,我和你在一起是多么⾼兴呀。”这是她的天 ![]() 误解小辞典(继续)“行游” 行游对意大利和法国人来说很容易。他们被⽗⺟ ![]() ![]() ![]() ![]() ![]() ![]() 她参加強制 ![]() 弗兰茨曾就读巴黎,天资不凡,二十岁那年就确定了学者生涯。从二十岁起,他便知道自己一生将会被局限在大学办公室、一两所图书馆,或两三个演讲厅里。想到这种生活将把他窒息,他总是期望着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象从屋里走向大街。 住在巴黎期间,他参加了每一次可能的行游 威示,去庆祝什么,要求什么,或议抗什么,去露天里和人们呆在一起。行游的队伍直抵圣耶门大街或从共和广场到巴士底,使他神魂颠倒。他把行进和呼喊看成欧洲以及欧洲史的形象。欧洲就是伟大的进军,从⾰命到⾰命,从斗争到斗争,永远向前。 换一种方式说:弗兰茨感到他的书本生活不实真,他望渴 实真的生活,望渴与人们 ![]() ![]() 萨宾娜读书时佐在宿舍里。五一节,所有的生学大清早都得报到参加行游,生学⼲部们清梳大楼以保无人漏掉。萨宾娜躲进电梯间,直到大楼都走空很久了,才能回到自己的房间。这里比她记忆里的任何地方都安静,唯一的声音是远处行游音乐的回响。她仿佛正躲在一个小棚屋里避难,只能听到一个敌对世界的海涛喧嚣。 移居一两年后,她偶尔去巴黎参加祖国被⼊侵的周年纪念。议抗 行游当然在计划之列,她当然也被卷了进去。年轻的法国人⾼⾼举起拳头,喊着谴责社会帝国主义的口号。她喜 ![]() ![]() “纽约的美” 弗兰茨与萨宾娜在纽约街上一定就是几个小时。每走一步都有新鲜的景观,如同他们是循着一条山林小道前行,沿途景⾊都令人惊叹不已:一位年轻人跪在人行道中祈祷;几步之外是一位漂亮的人黑妇女靠着一棵树;一位⾝穿黑制服的男人横过马路时指挥着一支无形的乐队;一个噴泉在噴⽔而一群建筑工人坐在噴泉边上吃午饭;一些奇怪的铁梯上上下下爬満建筑还配有丑陋的红栏杆,丑到极致也就显得美妙;再定过去,是一座大巨的玻璃墙面的摩天大楼,后面又是比肩而立的一座,楼顶带有小型的阿拉伯式游乐厅,有塔楼,游廊,还有镀金圆柱。 她想起了自己的画。也是一些极不调和的东西混在一起:钢厂的建设工地上添了一盏煤油灯;一盏带着彩画玻璃灯罩的旧式灯破成了细细的碎片,撤落在荒凉的沼泽地。 弗兰茨说“欧洲人意识中的美总带有预先规定的尺度,我们总是有一种审美的目的和一个长远计划。就是这个东西,使西方人花了几十年去修建哥特式大教堂或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广场。纽约的美呢,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它没有目的,不需要人的设计,就象石笋状溶洞。它那些丑陋形式是偶然产生的,没有设计的。在这样不可思议的外围环境中,它们突然闪耀出奇异的诗意。” 萨宾娜说:“没有目的的美。说得对。换一种说法,可以是‘错误的美’。世界上的美整个儿消失以前,美还会依赖着失误而存在一阵子。‘错误的美’——这是美的历史上最后一个阶段。” 她回想起自己第一幅成 ![]() 弗兰茨说:“也许人们设计出来的美过于严格和冷静,纽约无目的美比它要丰富多变,但这不是我们欧洲人的美,是一个异己陌生的世界。” 他们最终谈拢了吗?没有,看法仍然迥异。萨宾娜被纽约美的异生品格所深深昅引,而弗兰茨觉得这种美新奇却可怕,他眷眷地思念起欧洲来。 萨宾娜的家国 萨宾娜理解弗兰茨对国美的乏味感。他是欧洲的化⾝:⺟亲是维也纳人,⽗亲是法国人,而他自己是瑞士人。 弗兰茨极其羡慕萨宾娜的家国。无论什么时候,她谈起自己以及国內来的朋友,弗兰茨听到“监狱”、“害迫”、“敌方坦克”“移民”、“宣传品”、“噤书”、“非法展览”这类名词,就油然生出一种羡慕加向往的复杂好奇感。 他对萨宾娜承认:“有个哲学家曾在文章里说我著作中一切论点都是无法验证的推测,称我为‘冒牌的苏格拉底’,我当时感到莫大的侮辱,狠狠发了一通火。现在一想,这可笑的揷曲也算是我经历中最大的打击!是我一生中戏剧 ![]() 萨宾娜给以反驳,她说打击、悲剧以及戏剧 ![]() 弗兰茨摇头摇:“一个社会富裕了,人们就不必双手劳作,可以投⾝精神活动。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和越来越多的生学。生学们要拿学位,就得写—写学位论文。既然论文能写天下万物,论文题目便是无限。那些写満宇的稿纸车载斗量,堆在比墓地更可悲的档案库里。即使在万灵节,也没有人去光顾他们。文化正在死去,死于过剩的生产中,文字的浩瀚堆积中,数量的狂疯增长中。这就是贵国的一本噤书比我们大学中滔滔万卷宏论意义大得无比的原因。” wWW.bBMXs.cC |
上一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米兰·昆德拉最新创作的免费经典名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线阅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免费经典名著,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