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二讲追寻红学下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3 时间:2017/9/26 字数:10071 |
上一章 第二讲 追寻红学(下) 下一章 ( → ) | |
谜踪我自己对《红楼梦》的趣兴,是从我的童年时代就开始了。我读《红楼梦》比较早,有的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小时候读《红楼梦》,觉得太小读《红楼梦》可能会学坏,其实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的话不尽然。我的⽗⺟喜![]() ![]() 我看下面有人在微笑,说哎呀,一个人看一本书,写一些评语,这有什么稀奇啊?我看书我就写评语,过去像金圣叹,这是一个大书评家,他自己不写小说,可是他评别人的小说,比如评⽔浒,大批评家,那不都有过嘛,有什么稀奇的呢?哎呀,你得看脂砚斋的批语本⾝,咱们才好讨论,脂砚斋批语可不得了,不是咱们所说的一般的批语,也不是金圣叹那种,跟作者原来没关系,现在看了这书觉得有话要说,于是来批评,脂砚斋不是那么回事。这个脂砚斋批语现在留下来非常多,各个古抄本上的批语还不尽相同,有相同,有不同的。这些批语非常有意思,在这个甲戌本的正文里面就有脂砚斋的名字出现,就是说这个人还不光一个批评家,他的名字出现在曹雪芹的正文里面,在甲戌本里面讲到《红楼梦》书名改变的过程中,最后一句是“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书名演变开头是《石头记》,到后来有人说应该叫《情僧录》,又有人说叫《红楼梦》,有人说叫《风月宝鉴》,曹雪芹一度还打算把书名叫做《金陵十二钗》,最后到甲戌时候,是脂砚斋本人,他就确定这个书名还是用《石头记》;曹雪芹尊重这个决定,脂砚斋的名字就被曹雪芹郑重地写在了书的正文里面。 在古本里面还有一些诗,比如一些甲戌本有一首楔子诗,楔子就是一个书开始之前的开场⽩,这段文字叫楔子,这段楔子诗里面有两句,叫做“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这显然就是说,批书的和写书的关系非常之密切。一个是红袖,红袖当然是符码,大家过去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红袖添香夜读书”一个书生有福气,旁边有一个心爱的人,心爱的人即便贫穷,但是也可以称为红袖,表示是一个女的,给他添香,让他能够继续读下去。这个“谩言红袖啼痕重”就是有一个女士很悲痛,哭泣。“更有情痴抱恨长”“情痴”这个词在《红楼梦》里也多次出现,情痴、情种,就是贾宝⽟的代称,也是作者的自喻。这两句诗就说明红袖和情痴这两个人关系非常之密切。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字字看来皆是⾎,十年辛苦不寻常”就是说十年里面等于他们共同来完成这个著作,字字皆是⾎,他们共同奋斗十年是不寻常的。光是一首倒也罢了,在另一个古本里面又发现一首,这一首里面有两句,一句叫做:“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茜纱,茜是红颜⾊的意思,红颜⾊的纱“茜纱公子情无限”这个茜纱在《红楼梦》里,在正文里面是有描写的,就是暗指怡红院的窗户,是不是啊?怡红院窗户糊的就是银红⾊的纱。有一次贾⺟不是告诉王熙凤她们说,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织品吗?王熙凤那么一个能⼲的人都不知道,说快教教我们吧。贾⺟就说,你哪知道啊,这叫软烟罗,其中的洋红的叫霞影纱。这个茜纱公子显然就是指书里面的主人公贾宝⽟,同时也等于是,因为他只是带有自叙 ![]() ![]() ![]() ![]() ![]() ![]() ![]() ![]() 而且这个脂砚斋很厉害,她的批语里都有什么內容呢?很多曹雪芹用的生活素材她知道,她门儿清——京北土话,一切都清楚,叫门儿清。 比如说她经常有这样的话,写到这儿,说:“有是事,有是人。真有是事!真有是事!作者与余,实实经过!”她能做这个见证。甚至于“此语犹在耳”这句话她当时听见过,现在还在耳边响。“实写旧⽇往事”等等,她和曹雪芹共享《红楼梦》的生活积累、原始素材,她厉害得很啊。她有的时候批着批着,《红楼梦》里没写到,她想到了,她还要过来提醒曹雪芹。比如说,她有一条,就是当《红楼梦》里写到贾宝⽟和秦钟很要好,带秦钟去见贾⺟,贾⺟一看秦钟出落得也不错,很喜 ![]() ![]() ![]() ![]() 这个脂砚斋真是太厉害了,看有的批语就发现她不得了,她这个人,不仅知道这些原型,甚至有的地方都自己直接来写,她参与创作,她有这种话,比如说第二十二回,她有一条批语,是这么写的“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她埋怨连咱们都埋怨上了,咱们就都光注意⾼鹗了,就把脂砚斋这么一个重要的合作者给忘记了。第二十二回凤姐点戏是脂砚执笔,当然这句话有两解,红学界有两解:一种见解就是说里面写到薛宝钗过生⽇,大家给点戏,其中有一个角⾊其实就是脂砚斋本人,她就是其中一个角⾊,当时,她在场,她也参与了点戏,当时凤姐点了出《刘二当⾐》,这是出逗趣的戏,凤姐知道贾⺟喜 ![]() 研究脂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咱们都想知道,这个曹雪芹写的书,传下来就是八十回,曹雪芹是就写了八十回呢,还是写了好多回,比如八十回以后也写了,后来又丢掉了,还是怎么着?他是一回一回往下写呢,还是花揷着,也就是 ![]() 比如第二十二回,脂砚斋就告诉你了,说这一回曹雪芹没有写完“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这是很重要的信息,我们就知道曹雪芹不是说一回一回这么完整地往下写,比如我们看第七十回、七十一回很完整啊,对不对?第二十三回就很完整,怎么会第二十二回没写完,曹雪芹就去世了呢?第二十三回又是谁写的呢?她就告诉我们,就是这一回曹雪芹基本写完以后,最后有灯谜诗,灯谜诗曹雪芹没填完,没能最后完成,就去世了,并不等于说第二十三回以后就不是他写的。同时也说明曹雪芹是兴致来了以后,先列好一个提纲,或者先列好回目,对这一回,现在灵感来了,特别来劲,我就先写这一回。那一回没完,我回过头去再把那回补完。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使我们知道《红楼梦》的成书经过。 更重要的线索是,脂砚斋整理过八十回以后的书稿,她不但目击过、阅读过曹雪芹八十回以后的写作,她还整理过。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八十回以后曹雪芹写的稿子不知道为什么都丢失了。脂砚斋她留下很多这样的批语。比如说在《红楼梦》前面第八回有一个丫头叫茜雪,红颜⾊的雪,茜雪这个丫头出场后很快就消失了,就因为一杯茶的事,在下面我还会讲到,为了一杯茶就被撵出去了。我是写小说的,我懂得。我开头蠢头蠢脑,当时没读古本《红楼梦》,我说曹雪芹这么一个大作家,设置一个人物,给宝⽟端一杯茶,啪,宝⽟摔了茶杯,溅了她一裙子茶⽔,得,就撵出去了,没了。前八十回就没这个人的事了,后四十回⾼鹗续的,更没有这个人的事儿,我说不应该有这种失误啊,是不是?你设置一个人物好端端的有这么一段事,怎么会就没下文呢,长篇小说不应该这么写啊?错的是我,我错把⾼鹗的四十回当成曹雪芹的原笔了。曹雪芹是写了的,脂砚斋在第二十回就有批语,说“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脂砚斋看见过。曹雪芹大手笔,叫什么呀?叫“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什么意思啊?打草惊蛇这话听说过吧?一条蛇很长,在草里面游动,蛇拐来弯去地那么游走,草很⾼的时候,这个蛇⾝子会怎么样呢?一会儿现出这一段,一会儿现出那一段,似有若无,但实际上它有它的运行轨迹,这就是“草蛇”至于“灰线”过去没有现在这么多划线的工具,手里捏一把灰,多半是石灰,倒退着这么划一条线,现在偶尔还有一些人这么划线。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这时候它会断断续续,因为毕竟它不是一个非常严密的工具,是吧?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说它又可以画得很长,捏一把灰可以画很久,是不是?所以“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就是曹雪芹的大手笔。对曹雪芹写作的这个特点在脂砚斋批语里面多次出现。茜雪,你不要以为就没有了,实际上我傻帽了,蠢笨了,以为人家就没有了,告诉你,在后面,非常重要,在狱神庙这一回,有大段文字,茜雪成为那一回的主要人物要出场的。 在另一回批语中,又写道,告诉大家,茜雪的事曹雪芹已经写出来了,就是在狱神庙这一回故事,就是后来贾家彻底败落以后,贾宝⽟跟凤姐都锒铛⼊狱了,关大牢里了。过去的监狱都有一个狱神庙,允许犯人在进监狱和出监狱的时候去拜狱神,求狱神保佑自己,起码少受点苦刑,能减轻判决,这是当时监狱里的一个风俗,设狱神庙。这时茜雪就出现了,而且小红也出现了。小红这个角⾊也被⾼鹗写丢了,小红多重要啊!《红楼梦》前面你看看小红的故事,要真说冲破封建道德观念,大胆恋爱,那贾宝⽟绝不是冠军,冠军是贾芸跟小红,贾宝⽟跟林黛⽟恐怕得屈居第二,甚至于得屈居第三了,那多大胆啊!小红“遗帕惹相思”她为什么把帕子丢了啊?她比现在咱们过情人节那还巧妙,敢在大观园里面向自己所爱的男子丢下信物,这很有种。这个角⾊怎么写着写着没了,那怎么行呢?脂砚斋告诉你了,在狱神庙这一回里,小红也要出现,茜雪也要出现,她们去⼲吗?去安慰宝⽟,去救出宝⽟,关键时候这种人就站出来了,很重要的情节。但是非常可惜,脂砚斋又告诉我们“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等五六稿”还不是一份稿,五六稿,大概有五六回“被借阅者 ![]() ![]() ![]() ![]() ![]() ![]() ![]() 她透露很多东西,包括八十回以后有些文字,她也透露。比如说前面八十回里面写到贾宝⽟在宁国府看戏,觉得热闹到不堪的地步,太烦了,要出去玩,最后是茗烟,他的一个小厮,这个角⾊的名字有时候又写成焙茗,陪他出去,到袭人家。袭人家就赶快招待他,但是你想他一个贵族公子,袭人家,也不是很穷,但是袭人觉得家里人摆上的这些东西啊,叫做“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没一样能给宝⽟吃。当然最后袭人想想,到我们家一趟,你不吃也不好,最后就捡了几个松穰,吹了吹细⽪,拿手帕托着给贾宝⽟吃。这个时候脂砚斋就有批语,她透露后面的文字,她说“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就是说,现在这么好的东西——其实袭人家当时是过元宵节,摆出的茶果都非常好,但是袭人就觉得没有能给贾宝⽟吃的,你说贾宝⽟在那温柔富贵乡里,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啊?后面一些描写,我们就更知道他过的什么样的锦⾐⽟食的生活。但是,脂砚斋跟我们透露,在八十回后面,会写到贾宝⽟是一种什么处境呢?他会披一个大红猩猩的斗篷吗?大红猩猩毡斗篷?见鬼了。脂砚斋说得很清楚,后面要写他是“寒冬噎酸齑”就是咱们过去有句话叫做“把他碾为齑粉”齑就是碎末,酸齑就是酸菜的渣子,知道吗?寒冬就只能吃那个。用什么取暖呢?是一个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吗?叫“雪夜围破毡”不知道在哪儿捡一个破毡子围着。所以⾼鹗完全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人家脂砚斋看过后面曹雪芹怎么写的,告诉你有这个句子,所以脂学也很要紧。我也是在脂学里面来回游弋,其乐无穷。 除了曹学,刚才我们讲到有版本学,有脂学,还有很重要的一门学问就是探佚学。 什么叫佚?就是丢了,散失了,就叫佚。探佚就是把丢掉了散失的东西找回来,就叫探佚。 ![]() ![]() ![]() ![]() ![]() 探佚又分很多层次了,首先就是说我们现在读到的八十回基本上是曹雪芹的。八十回以后,曹雪芹打算怎么写,写过什么,可以探佚出来,是有线索的,虽然资源不是非常丰富,但是绝不是零。 另外就是前八十回要不要探佚?前八十回也可以探佚。首先不是有人就提出来嘛,第六十四、六十七回不太像曹雪芹本人写的,当然那也不会是⾼鹗续的,会不会是脂砚斋帮他补完的呢?或者是别的什么人帮他补的?这也可以探。为什么曹雪芹传下来的本子里面,第六十四、六十七这两回的文笔有一点奇怪?这就可以探,而且有很大的探佚空间。还有就是说,前八十回里面,有的地方他做了改动。我自己写小说,我当然是一个小说的学徒了,不好跟经典著作的大师这些作者来比,但是有两句诗说得好,就是袁枚写的《苔》里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青苔,苔藓上的花就像米粒那么大,它也要正正经经地开,它开的时候很有尊严,它说我学牡丹,牡丹怎么开我也怎么开,我觉得我有这股气。国中人不能老是妄自菲薄,老觉得自己不行,别人也觉得你越说不行,你就越谦虚,夸你有谦虚美德,你真好,这就是把人夸死,不能这么夸人的。要怎么夸人呢?你要敢想,敢说,敢做,有大师写的经典著作,你也写一个试试。所以我虽然是苔花,咱也学牡丹开。我就体会曹雪芹的创作,我觉得我虽然是一个苔花,在有些方面和牡丹花是相通的,比如说都是植物,开花都有一个从花蕾到张开,把花朵涨圆的过程,咱们都是一样的。所以说,我就开始琢磨前八十回里面有没有可以探佚的空间了,我就发现了第十三回的问题,第十三回,就是写秦可卿之死这一回。这一回很要紧,他写了金陵十二钗第十二钗秦可卿死亡的故事,这个人物出场很晚,没到第二十回呢,刚到第十三回,连第十五回都没到呢,她就死去了。这个无所谓,一个大的著作,对人物的设置有早死的,有后死的,有老也不死的,有老不死的,都有可能。问题是,这一回有一条脂砚斋的批语,脂砚斋批语说得很清楚,她说“秦可卿 ![]() ![]() ![]() ![]() ![]() ![]() 我进⼊这个领域以后,就在1992年开始发表关于秦可卿研究的文章,后来陆续形成了四本书:《秦可卿之死》《红楼三钗之谜》《画梁舂尽落香尘》《红楼望月》,这四本书是不断更新內容,不断增添內容的,层层推进我自己的研究。这个时候,就跟开头我讲的一样,有一个书生,不过这个书生不叫朱昌鼎了,这个书生叫刘心武,他在那儿看书,看着《红楼梦》,在那儿研究,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王蒙,大家知道王蒙也是一个作家,同行,王蒙见了我就说,心武啊,你的研究我给你取个名,你那不就是研究秦学吗?他在笑谈当中为我的研究命了名,我很⾼兴。我相信民间的红学研究从笑谈开始,到最后一点都不可笑。只要我们有志气,苔花也可以像牡丹一样开放,而且我有我的优势,我会写小说,我把我的研究成果以探佚小说形式发表。所以我非常⾼兴,能够系统地来讲述我自己的红学研究心得。我的研究,最后形成独家思路的就是秦可卿研究,就是秦学研究。我的研究中所碰到的第一个课题就是秦可卿的出⾝是否寒微。 ![]() |
上一章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刘心武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线阅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