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十一讲北静王之谜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3 时间:2017/9/26 字数:10241 |
上一章 第十一讲 北静王之谜 下一章 ( → ) | |
《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 ![]() 上一讲最后,我告诉大家,《红楼梦》里北静王这个角⾊很重要,值得特别注意。那么,北静王这个角⾊,有没有生活原型呢? 北静王是有原型的。首先从北静王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北静王叫什么名字呢?他叫⽔溶,那么在清朝的皇家里面有没有一个人叫⽔溶呢?没有,但是有一个人叫永。永是“永远”的“永”永字去掉一点,上面一点去掉是什么啊?就是“⽔”第二个字永的是“⽟”字边加一个“容易”的“容”⽟字边的“”把偏旁当中的一竖去掉,变成三点⽔,是不是就是溶解的溶啊?对不对啊?那么《红楼梦》写北静王的名字叫⽔溶,显然就是把这个永两个字各去掉一笔构成小说当中这样一个角⾊,明摆着,⽔溶是从永这个名字演化来的。 那么永是谁呢?永是乾隆的一个儿子,乾隆的儿子都是永字辈。那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说《红楼梦》里面的北静王⽔溶就是写的乾隆的一个儿子呢?细考究,又不是这样的,他借用了永这个名字,各去一点,构成小说当中⽔溶这个名字,但实际上,这个角⾊的生活原型,并不能说就是永。 北静王这个角⾊,是将生活中的两个人物,组合变化而成的。第一个人物,可以说就是永,因为取用他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加以变化作为小说角⾊的名字。第二个是谁呢?是康熙的皇子之一。 康熙有很多个儿子,上几讲我们介绍过了,康熙的生育能力非常之強。他的第二十一个儿子,二十一阿哥叫做允禧——康熙的儿子过去在雍正没有上台的时候名字的第一个字都是胤,第二个字都有一个示字边,字意都是吉祥幸福的意思;雍正上台以后呢,就保留他自己的胤字,把其他的兄弟名字里的胤字都改成“允许”的“允”了,取一个声音相近的字。二十一阿哥叫允禧,允禧这个人他的辈分很⾼,他是康熙的儿子,跟雍正是一辈的,是乾隆的叔叔。上一讲里面我已经说过,从生活的实真到艺术的实真,基本上是这样的匹配关系:在生活中,康熙跟曹寅同辈,小说里面,是贾代善贾⺟他们这一辈;再往下,跟雍正一辈的就是曹寅的儿子曹、曹,折 ![]() 这个人很有意思,考察他的一生,这个人他不问政治,表面上不问政治,喜 ![]() ![]() ![]() ![]() 这个人物年龄比曹雪芹略大,他的形象、气质应该就和《红楼梦》第十四回、十五回所写到的北静王是一样的。而且这个允禧后来他的谥号为“靖”——谥号,就是过去王公贵族死了以后,皇帝会给他一个最后的评价,用一个字,个别情况下可能用两个字,多数情况下用一个字来盖棺论定,这就是谥号——允禧去世后,他的谥号就被定为“靖”北静王的“静”字,很可能就是从“靖”字演化过来,而且他后来封的是郡王,这个“郡”字和“静”字也很接近,字音很接近,所以从这些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来,北静王的生活原型,跟允禧很贴近。 生活当中这个原型,允禧,他和曹家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像天香楼这样一个小说里面的具体的建筑的命名,和这个生活当中的人物,都是有关系的。 说到这儿,我必须把那个撂下的话茬再拾起来,因为有的听众朋友可能已经按捺不住了,说你刚才不是说了,还有一个永,你现在又说允禧,允禧是和雍正一辈的人,年龄小,辈分大,而你说的永,这个永他是乾隆的儿子,他不是孙子辈吗?从允禧往下算不是孙子辈了吗?这两个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啊? 永是允禧的孙子辈,你折算得非常准确,但他们俩确实有关系,非同寻常的关系。什么关系?当这个允禧死了以后,他们家就绝后了。而当时乾隆上台以后,为了维护皇族的团结,实行了一个政策“亲亲睦族”就是皇族之间在他⽗亲那一代,甚至他祖⽗那一代,结下的仇怨太深了,所以他一上台就觉得大家都是亲骨⾁,要去亲近自己的亲骨⾁,要以亲爱的一种态度和原则,来对待自己的亲骨⾁,睦族,睦就是“和睦”的“睦”就是一个宗族里面大家要和和睦睦地过⽇子。乾隆这样做是对的,那个时候你不抚平前两朝所留下的政治伤痕,你怎么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呢?你要巩固你的统治,首先就要把上层团结起来,所以当时乾隆心很细,他发现他的一个叔叔允禧死了以后,家里就没有后代了,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就是这个永,过继给允禧作为允禧的孙子。明⽩这个关系了吧,这两个人后来就形成了真正的直系嫡传的祖孙关系,所以这两个人实际上先后在同一个王府里面,承袭着同样的爵位。因此这两个人就都和曹家有关系,这个永虽然比曹雪芹小,但乾隆把他过继给允禧显然也不是偶然的、随便的,很小这个孩子就到他这个叔爷家里面去玩儿过,应该也是一个喜 ![]() 大家知道北静王这个角⾊出现以后,他有一段话,就是北静王当时邀请贾宝⽟到他的府邸里面做客,他说“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人颇聚,令郞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进矣。”他没有政治野心,没有夺取最⾼权力的 ![]() ![]() ![]() ![]() 《红楼梦》里写贾宝⽟路谒北静王,贾赦、贾政、贾珍他们表现得毕恭毕敬,这好理解,但是贾宝⽟也表现得受宠若惊——贾宝⽟按说是最厌恶国贼禄蠹,最害怕峨冠揖让的,对北静王,他却“每思相会”听说北静王招呼他“自是 ![]() 就在写贾宝⽟谒见北静王的那段文字中,在小说里面,出现了黑话。曹雪芹很露骨地写出了那样的话,我下面就要给你指出来。贾宝⽟路谒北静王的时候,有这样的句子,可谓骇人听闻,千万注意,不要错过。就是北静王当时夸宝⽟,说“令郞真乃龙驹凤雏”这话已经很出格,书里的贾宝⽟不过是一个员外郞的儿子,怎么能赞为“龙驹”“龙”字好这么用么?北静王又对贾政说“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这倒不那么扎耳,因为读者心里都有杆秤,宝⽟肯定是⽔平超过贾政,相对于贾政那么个封建老古板,宝⽟ ![]() 我先把这个句子里的后面四个字说一下。“藩郡”就是指被封了王位的,有王位的一个人,对他恭敬的称呼。“馀祯”这个“祯”字,是康熙一位皇子名字里的一个字,是哪位皇子的名字里面有这个字呢?是康熙的十四阿哥,当年的康熙给他取名字就叫做胤祯。这十四阿哥跟四阿哥,他们俩同⺟,四阿哥,康熙给取的名字是胤,四阿哥那个是一个示字边一个“真假”的“真”十四阿哥的这个名字是一个示字边一个“贞洁”的“贞”两个字在汉字里非常相近,上头只差半画,读音也一样。康熙之所以给他们两个起的名字表面上那么接近,也因为他们两个是同一个⺟亲生的,康熙生了很多的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是同一个妈妈生的,所以康熙可能在取名的时候故意让这两个儿子的名字有点接近,可能是这样考虑的。在雍正登上皇位后,不服的人,就传布关于他的坏话。有一种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广,就是说康熙把一个蔵有传位密诏的匣子,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额后面,雍正趁康熙不省人事,让人把那匣子取下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将皇位传给胤祯,于是就把祯字描改为了字;又有一种版本是说遗诏上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他把“十”改成了“于”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些说法,说明人们普遍怀疑雍正登上帝位的合法 ![]() 但是,有的清史专家指出,康熙晚年,确实看重十四阿哥胤祯,有把皇位传给他的打算,后来这个念头表露得也很分明,因此雍正的登基,其实是一场宮殿政变。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传位遗诏,规格上倒是符合,有満文也有汉文,但疑点很多,很可能是事后伪造的。但不管你怎么在事后去分析,雍正他就是当成了皇帝。雍正当了皇帝以后,他就让他的兄弟们,把名字里的那个胤字都改成允,胤字只留给他自己专享。十四阿哥呢,成为雍正的一大心病,眼中钉、⾁中刺,当然他对胤祯下的手,不像对八阿哥九阿哥那么毒,那两个后来一个被叫做阿其那,一个被叫做塞思黑,彻底削爵,而且彻底地被轰出宗族, ![]() ![]() “藩郡馀祯”这话表面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家贾宝⽟确实有点如宝似⽟,长得不错,是靠谁的福气呢?靠您,王爷您福气很大,您福气大得不得了,您还有富余,您剩下一点福气到了我们家,这点余福就让我们家的孩子出落得这么好,是这么个意思。表面是在向北静王谦虚,在那儿道谢,实际上在这儿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露出毒牙,你雍正皇帝不是不喜 ![]() ![]() 说到这儿,我想有的朋友可能还是觉得,我光是举一个例子不服人,那就再举一个,其实我还好多例子呢。还记得北静王见了贾宝⽟的时候,送了贾宝⽟一个什么东西吗?香念珠,对不对啊?有人查过什么叫香念珠吗?你去问古董商去,有没有这种香念珠啊,没有。这是曹雪芹杜撰的一个名目,是一种鸟的名字,而且在古代的汉语里面,它有兄弟的含义,明⽩吗?那么香念珠,这含有讽刺意味,这个⽔溶就说,这个香念珠是谁给他的?当今皇上给他的。大家知道,在元舂省亲之后,才是乾隆元年的故事,这个以后我还会再给你提供论据。从《红楼梦》第一回到第十五回,模模糊糊的应该是雍正朝的故事,对这一个阶段的故事曹雪芹在时序上时有混 ![]() ![]() ![]() 我觉得我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这就说明在《红楼梦》里面,是有政治的,而且是两军对垒的。一派就是以义忠亲王老千岁为旗帜,以北静王为掩护,以冯紫英等人打前阵的这样一股政治力量,而且这股政治力量的人物还很多,我以后还会说到,它都是有埋伏的,这是一派。这一派概括来说就是“义”字派,明⽩了吧,牵头的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突出一个“义”字。另外一派就是忠顺王府这一派,这一派写得比较模糊,仇都尉和他的儿子应该是这一派的,但杀出来短兵相接,就是长史官到贾政这儿要人,要蒋⽟菡。这一派在命名上曹雪芹也很费苦心,是“顺”字派,明⽩了吗?两派的符码里,都有一个忠字,两派对书里的太上皇,也就是现实生活里存在过的康熙皇帝,都没意见,都忠,他们在这一点上,有重叠,但对所谓“当今”态度就不同了。一派对当前坐皇位的人,是顺从的,比较満意,对当今皇帝忠顺王府一派比较満意,所以曹雪芹给他取名叫忠顺王“顺”字派;另一派是“义”字派,义忠亲王老千岁。 “顺”代表着对皇权的顺从和拥护。“义”这个“义”字,可不能随便出现的,大家想想在《⽔浒传》里面,一些造反的人,他们的厅堂挂一个什么匾啊?聚义厅!所谓“义”就是面对着不义,愤而起来要主持正义,所以实际上在《红楼梦》里面,它是有很多笔墨写到了那些⽇常生活的流⽔账,你觉得无非是吃饭啊,做诗、看花,但那些文字背后隐蔵着重大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他的故事的总背景,是有政治的。在《红楼梦》里面,我们是可以找到两派政治力量互相 ![]() ![]() 这个老太妃的生活原型,就是陈氏,一个汉族女子。这个陈氏的⽗亲都可以查出名字来,籍贯江南叫陈⽟卿,有名有姓的。那么为什么曹雪芹要写这个陈氏呢?为什么要把现实生活当中的这样一个好像无⾜轻重的角⾊,搁到小说里面来写呢?而且有一段文字就更古怪了,他写这个老太妃薨了以后,朝廷大办丧事,像贾⺟虽然年纪大了,但她是诰命夫人,还有邢夫人、王夫人,这些人都要一起去参与这个丧事的,就要离开自己的府邸,到办丧事的地方,而且还要住下来的,结果她们怎么住呢?第五十八回有一段文字你也不要放过,说他们寻找下处,下处就是参与完祭奠活动以后,去歇息的一个住处。他们所找到的下处,乃是一个大官的家庙,房舍极多极⼲净,有东院有西院,荣府便赁了东院,北静王便赁了西院,太妃少妃每⽇宴息,见贾⺟等住东院,同出同⼊都有照应。这个文字很古怪,是吧? ![]() ![]() 有的人说,这个曹雪芹写作就不认真,或者说就是艺术虚构,人家就乐意这么写,讨论什么啊,东、西有什么好讨论的?写小说嘛,贾家就住东院,北静王他们就住西院,怎么着了?你非要这么着我也没办法,这也是您的一种读书方法,我也很尊重,我这里作揖了,但是我希望下面这些朋友还是听我说一说,就是因为有生活的实真在那儿。《红楼梦》它是一个自叙 ![]() ![]() ![]() ![]() 那么这样一想的话,就太有意思了,这个允禧究竟和曹家来往到一个什么程度?是不是啊?《红楼梦》的“天香楼”很显然就来自于允禧的“天香庭院”的匾,《红楼梦》里面一会儿说太妃、一会儿说老太妃的那位妃子薨了以后的丧事当中,北静王和贾府两府临时居住的情况,就反映出当时的曹家和允禧这个王府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那么好,不多说了,总而言之我们现在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在通过一番寻找以后,终于找到了和曹雪芹他们家族关系最密切的几个皇族的分支,那么秦可卿的原型一定就在这些分支当中。下一讲我就会告诉你究竟秦可卿的原型是谁。 Www.BbMxS.Cc |
上一章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刘心武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线阅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