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孔孟及《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作者:黄仁宇 | 书号:42269 时间:2017/9/29 字数:3090 |
上一章 01、孔孟 下一章 ( → ) | |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孟子却可以比做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 ![]() ![]() 孔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 ![]() ![]() ![]() ![]() ![]()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 ![]() ![]() ![]() ![]()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 ![]()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舂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孟子》一书开场即提到他见梁惠王,那是公元前336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已67年,又115年之后秦才灭六国统中一国。在舂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也就是说,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兄弟 ![]() 舂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 ![]() ![]() ![]() ![]() ![]() ![]()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 ![]() ![]()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命 ![]() ![]() 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间的大厮杀。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的那样剧烈--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所以这时已不再是舂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商鞅相秦,第一件事就是“令民为什伍”即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在场战上骑兵既登场,步兵人数也大量增加。“斩首六万”“斩首七万”已经开始见于各国的记录。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段话可能反映着当⽇各国备战的情节,也可以说是他对当⽇国君草菅人命的一种控诉。他所说的“民有饥⾊,野有饿莩”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经延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国中思想史有无可形容的影响。而亚圣以慈悲为怀的心肠,为民请命,他讲的话有时也富有感情 ![]() ![]() ![]() ![]() ![]() ![]() 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之间会有这样一股距离?为什么舂秋阶段与战国阶段会有这样大巨的差别?为什么国中会如此早 ![]() ![]() 对于上述诸问题的背景,前人已经说过:是因为华北⻩土地带,耕耘容易,农业既盛,人口增加, ![]() ![]() ![]() |
上一章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黄仁宇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在线阅读,《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