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人头鼓》第三章及《敲响人头鼓》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敲响人头鼓 作者:杨志军 | 书号:43088 时间:2017/10/31 字数:9381 |
上一章 第三章 下一章 ( → ) | |
流浪神王的香⽇德 都兰以西,青蔵公路正在改建,到处都是便道,十分不好走。颠颠簸簸到了香⽇德,已是下午四点了。我们停车,下来,找了个喝茶的地方,商量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最后我们商定,关于人头鼓的调查就从香⽇德开始。 香⽇德是青蔵重镇,所重之处,不仅在于他是前往西蔵的 ![]() ![]() 民国初年,西蔵的两个神王十三世赖达和九世班禅已不能和平共处了。权势之争,这个左右着古今中外无数政治集团和宗教集团行为方式的常转的法轮,突然引出了一场大裂变。 赖达和班禅在蔵传佛教中同为⻩教创始人宗喀巴的继承人,一个广为流传的蔵族谚语说:天上有太 ![]() ![]() 1921年,噶厦成立了军粮局,分配和征收整个西蔵的军粮,札什伦布寺觉得无法承担分配给自己的二十五万斤军粮,再次要求免征,被噶厦拒绝。以后又有过几次纠纷,矛盾⽇益 ![]() 他们⽇夜兼程,逃脫蔵军的追踪,极其艰难地穿越蔵北⾼原,涉过通天河,进⼊柴达木。这里已是赖达势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了,疲惫不堪的班禅一行歪倒在香⽇德的草原上,卧睡了整整两个星期,留下了一片佛光如风的草原,牧民们就叫它佛梦滩。 嗣后,九世班禅依靠府政和地方势力的帮助,以佛寺为寄住地,流亡甘肃、陕西、京北、內蒙,以及东北三省和南方。在思乡的苦闷里,他挲摩 ![]() 1931年7月,国民 ![]() ![]() 1933年12月17⽇,十三世赖达在布达拉宮圆寂。正在內蒙草原上瞑尝哀愁的班禅不噤为之震撼,以宗教领袖的⾝份,当即通电国內各大寺院,不分汉蔵,共诵大经,追荐赖达事迹,连续十天广泛志哀,同时捐献大洋七万三千二百元,作为西蔵、青海、西康、內蒙各地寺院诵经的费用。一时间,香灯铺排,梵音阵阵;法号的轰鸣里,一个个年长的僧人敲响了一面面人头鼓。几天后,班禅又亲赴南京,参加国民 ![]() 西蔵不能没有光明——人间失去了太 ![]() 噶厦府政致电班禅:自赖达圆寂后,全蔵僧俗妇孺,莫不盼祷班佛早回蔵土。 但是有条件,这条件是唯一的,也是绝对的:望佛座勿带蒙汉官兵,以免如油浸纸,危害西蔵政教,此系全蔵民人公意,如不容纳,将必坚决抗拒。 作为政治家的班禅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他意识到自己在西蔵尽管是万民仰慕的教內至尊,但如果没有代表央中 府政的军队护卫,他在掌握军政大权的噶厦府政面前,不过是一个傀儡。甚至他想到这或许是噶厦的 ![]() ![]() 班禅借央中 府政的回电同样坚决:央中所派专使与其率领人员,以及仪仗队,此次护送大师⼊蔵,噶厦不得加以阻难。又称:如果不能完全接受上述意见,则噶厦对我佛必仍无诚意。 1936年6月,九世班禅离开南京,来到青海,准备返蔵事宜。他先是住在塔尔寺,后来又西进到香⽇德设立了行辕。这时候抗⽇战争爆发了。班禅从自己少而又少的经费中挤出三万元捐赠前线,又拿出两万元认购公债。他告戒行辕全体僧俗员官,饭少吃一顿,⾐少穿一件,人人捐款,慰劳前线将士,救济离乡难民。佛⾜踏⼊香⽇德之后,甘青两省的蒙古族和蔵族闻风而动,前来朝拜。王公千户们联合拨出一部分牧民作为班禅的属民,归班禅行辕直接管辖。后来这部分牧民逐渐在香⽇德形成了一个部落,自称为香加旗。 12月初,班禅一行离开香⽇德,18⽇进抵青海⽟树。噶厦府政早有代表守候在这里,一面 ![]() ![]() ![]() ![]() ![]() 班禅一行在康巴人的⽟树稽留了整整一年。 1937年11月4⽇,班禅大师突然感到⾝体不舒服,唤来随行蔵医诊视。蔵医说:佛爷,你这是积劳成疾啊,你这是抑郁成病啊,你这是颠沛流离、居无所定酿成的苦啊。蔵医给他服了治疗胃病和肿瘤的十三种金⾊,但病情未见好转。以后的几天里,班禅饮食难进,勉強吃一点,马上就吐了。而且左肋剧痛,无法安卧,双脚也开始⻩肿,⽇益严重。到了26⽇,⻩肿已经过膝,便大出⾎,嘴里⼲苦无比,咳嗽气 ![]() 追荐法事在离內地十分遥远离拉萨也十分遥远的⽟树草原上寂寞地举行。这是个大雪飘飞的⽇子,牧民们瞻仰遗容的队伍就像翻山越岭的长城,一千盏酥油灯照亮着人心,数百名红⾐喇嘛经声大作,人头鼓又一次敲响了。 这是永远的遗憾——九世班禅自1923年11月逃离⽇喀则以后,在內地流浪了十四年零十五天之久,始终没有实现返回故乡的愿望。 1940年,经噶厦同意,班禅行辕一部分四百余人,护送班禅灵柩⼊蔵,前往札什伦布寺建塔供养。班禅行辕的另一部分也是四百余人,移住香⽇德,在班禅属民部落的地盘上屯田垦荒,同时派人开始寻访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 又是香⽇德,班禅回来了。 回来的班禅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他和他的前世一样,来到香⽇德的原因,还是为了走向西蔵。香加寺周围,班禅教下的牧民,漫山遍野磕起了幸福的长头。 他们说:十五年过去了,我们的佛爷越来越年轻了。 转世,在他们看来,是既没有死也没有生的连续,就像生命不断滑行在一个8字形的轨道上,不存在上与下,也没有前与后,时间不过是一片⾼明的湖,⽔动着,有时甚至汹涌澎湃,但,还是在湖里啊,一点也没流逝,这就是永恒,是佛爷的生命。一切都可以变,佛爷的生命不会变。不像凡人,凡人要一生一生地轮回,一遍一遍地吃苦,轮回够了,才可以进⼊天堂。所以就要虔诚地拜佛,拜佛便是减少⾁体苦难,减少轮回次数的毕生努力。 九世班禅圆寂后,西蔵噶厦府政、⽇喀则札什伦布寺、滞留青海香⽇德的班禅行辕,都开始不辞劳苦地寻访九世班禅转世灵童。 不久,班禅行辕在辽阔的安多地区寻访到十七名聪明睿智的灵童, ![]() 但仿佛是有意禅让,降热嘉措迅速得病夭逝了。班禅行辕只好再次筛选。他们又将另外五名灵童的名字写在经帖上,用酥油糌粑团包好,放⼊金瓶里,由一队喇嘛护送到大金瓦殿,点灯焚香,集体祈祷,然后摇动金瓶,摇着摇着就有一个糌粑团跳了出来。主持喇嘛剥开一看,上面的名字是温都•贡布才旦。这是个来自青海循化县温都乡一户贫困农民家的孩子。 1946年12月,札什伦布寺的寻访队伍来到塔尔寺,与班禅行辕会商,双方毫无异议地确定贡布才旦就是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并呈报国民 ![]() 问题迅速变得复杂起来,青海、西康、西蔵三地分别有了三位转世灵童,到底哪一位是真正转世的班禅呢?长达五年的争论由此开始了。噶厦方面认为,应该把三位灵童全都 ![]() ![]() 1947年舂,班禅行辕派人前往南京,向当时的行政院院长孙科、试考院院长王云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立法院院长戴传贤、蒙蔵委员会委员长许世英等 ![]()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国民 ![]() ![]() ![]() ![]() ![]() 1949年10月1⽇,华中 民人共和国成立,这对班禅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班禅行辕马上致电央中 民人 府政:速发义师,解放西蔵,本佛誓率西蔵爱国民人,唤起西蔵民人配合解放军,为效忠民人祖国奋斗到底。这就是说,班禅及其庞大的行辕又要进蔵了。央中 民人 府政立即作出反应:你和你的教民拥护我们,我们就支持你们返回西蔵。 返回西蔵的一切准备,就在新权政的导领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包括护送的军队,包括班禅送给西蔵饥民的粮食,包括驮运物资的骆驼。 远在布达拉宮的十六岁的赖达喇嘛不久就知道了班禅要回来。他在咨询噶厦要员的意见之后,对此采取了明智的态度。1951年6月,赖达电告班禅:我卜卦所得良好征兆,您确是前辈班禅化⾝。决定后已公布札什伦布讫。现在希望您即速起程回寺,所经道路决定后先来电为荷。这是十三世赖达和九世班禅之间展开神与神的对抗、人与人的争斗以来的二十九年中,赖达和班禅的第一次默契。它表明,班禅在宗教方面的合法 ![]() 再也没有什么问题了,从宗教到政治,十世班禅都将以最可靠的保证,堂皇而骄人地回归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识过的老家。1951年12月19⽇,十世班禅离开西宁,踏上了前往西蔵的漫漫长途。 又是香⽇德。 又是香⽇德的冬天。铺天盖地的骆驼,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骆驼。牧民们惊呆了:佛爷的骆驼啊。骆驼来自甘肃、陕西、疆新、青海。骆驼们也吃惊:怎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多骆驼? 很快就有了神话:一个神王带领着无数骆驼走向天国,而在到达天国之前,神王和骆驼必然要经过一个便于给人间留下传说的地方,这就是香⽇德。 班禅行辕数百人和护送班禅进蔵的将近三万峰骆驼,以及几千名拉骆驼的骆驼客,在香⽇德停留了两个星期,让周围的牧民以及闻讯赶来的远方的牧民 ![]() 离开香⽇德的时候,许多牧民跟在后面。因为他们坚信,跟着走就能得到福报,就是脫离轮回之苦的捷径。甚至他们想到,说不定班禅此去就是要进⼊没有痛苦没有悲伤的香巴拉了,不然为什么跟上来了这么多骆驼——他们从来就以为,在解脫苦难方面,动物总是比人更有灵 ![]() 迤俪而行。“进蔵的队伍望不到边,骆驼的海洋上了天,一漫漫过了唐古拉山,云端里坐的是班禅。”——这是一首流传下来的蔵族民歌。 跋涉四个多月以后的1952年4月28⽇,班禅一行到达拉萨。两千多公里的⾼海拔行程,他们遇到了什么?雪山、冰川、大河、狂风、缺氧、疾病以及死亡的威胁。尸体,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坟堆,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哭泣,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多少年以后,人们还能在青蔵公路沿线,看到骆驼的⽩骨,骆驼客的⽩骨。漫长的一溜,两千多公里的一溜,人和骆驼的尸骨,寒了,寒了。在昆仑山,在唐古拉山,在蔵北⾼原,在念青唐古拉山,在冈底斯山,那些尸骨永远地寒了。 从香⽇德出发,班禅和他的骆驼,来到了拉萨。喇嘛们,信教的俗人们,跪下来 ![]() ![]() ![]() 一个多月以后的6月9⽇,班禅离开拉萨,渡过拉萨河,渡过雅鲁蔵布江,取道江孜,辗转走了半个月,终于回到了后蔵圣城⽇喀则。这是现年十四岁的班禅离别将近三十年的故乡,这是1952年6月23⽇,这是在⽇喀则的历史上用金粉写成的一页。 到处是帐篷,牧民们从后蔵草原的四面八方远程而来,在这里已经等待两个多月了。那么多老年人, ![]() 无量光佛和扎西察警 周宁认为,人头鼓在浩瀚的喇嘛世界里才具有最崇⾼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否则它就仅仅是古董,而与古董纠 ![]() 张文华说:它肯定不仅仅是一件古董。 孙学明说:所以我们在香⽇德的调查必须把重点放在两世班禅的遗迹上,否则就是大海捞针。 可是遗迹在哪里?我们走在香⽇德镇的大街上,东张西望着。 四周是和喇嘛世界一样浩瀚的戈壁。往北的地方,有一线绿⾊,那是香⽇德农场,一片由劳改犯建造起来的梦幻似的绿洲。往南的地方是山,坦坦 ![]() ![]() 孙学明说:兵分两路,一路去香加寺,一路留在香⽇德镇调查所有店铺,因为这里毕竟是驿站,各⾊人等都要停留。 周宁、张文华、我以及司机刘国宁乘坐切诺基离开了香⽇德镇。汽车朝着远山扭扭曲曲地走去。 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香加寺。 香加寺规模很小,但里里外外都很精致。坐西朝东,朝着太 ![]() 一个红袈裟的喇嘛正在佛前默坐。 张文华上前搭话,喇嘛神情淡漠地点着头,一句不吭。 张文华说:他好像听不懂汉话。 喇嘛倏地站起来,生硬地说:佛不拜么?不拜了就出去。 我们赶紧双手合十,朝三尊大佛深深地鞠躬。 喇嘛笑了。我们也笑了。 周宁说:师傅我们向你打听几个人,你见过三个川西的喇嘛没有?你见过一群去拉萨朝圣的甘南人没有?你见过两个拉着骆驼带着海螺的信徒没有?你见过一个⽇喀则的民工没有? 喇嘛半晌没反应。周宁又问了一遍。喇嘛说:没有没有。 我们互相看看。张文华小声说:不能就这样算了。又问喇嘛,我们来到香加寺,是为了寻访人头鼓,人头鼓你知道吧?据说是巫圣大黑天的法器,你们这里有没有呢? 人头鼓?喇嘛 ![]() 周宁说:是这样的,怎么说呢,你知道无记涅盘么?知道十五世纪的蔵族名僧⽇特那隆巴么?⽇特那隆巴刻印了一批伏蔵,就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佛教典籍,其中有一部《普通众生解脫道次第广论》,里面说,有的人有些做法,介于黑⽩二业之间,不可断为善,也不可断为恶,如果自觉于世无愧,坦然归寂,也可以往生净土,不受轮回之苦。以往一切经文均将此漏记,故曰无记涅盘。漏记的要补记,补记之法,就是敲响人头鼓,鼓响佛知,普通生灵涅盘的天梯也就搭起来了。我们都是普通生灵,我们来这里朝拜人头鼓,就是为了寻找觉悟的天梯。 喇嘛更加 ![]() 张文华说:是这个意思,佛经里说,只要敲响人头鼓,灵魂就能脫离苦海。如果香加寺里供奉着人头鼓,就请你拿出来,让我们敲一敲。 喇嘛终于听明⽩了,眯 ![]() 张文华说:你说的 ![]() ![]() 喇嘛说:那你就敲我的吧,我不是臭骨 ![]() 周宁说:不敢不敢,只有喇嘛摸顶的,没有俗人在喇嘛头上动土的。我们还是看看人头鼓吧,不让敲就不敲,拜拜行不? 喇嘛说:想拜就拜吧,这里有三方大佛,天下万事都可以求。说着,盘腿坐下,颤动嘴⽪念起了经。 我们扫兴地叹口气,知道再纠 ![]() 周宁说:什么在叫?不像牛,不像马,不像羊,也不像狗。 刘国宁说:可能是骆驼。 张文华说:对,两个信徒的骆驼。说罢,撒腿就往宝光殿后面跑去。 孙学明带着王潇潇从香⽇德镇的东头走到西头,没有人告诉他们见过三个川西的喇嘛、一群朝圣的甘南人、两个拉着骆驼带着海螺的信徒、一个⽇喀则的民工。孙学明心说难道他们都没有经过这里?或者都是晚上经过的,谁也没看见?不可能,喇嘛要在这里化缘,一路磕着等⾝长头的朝圣者要在这里恢复体力,拉骆驼的要住店,⽇喀则的民工要吃饭,不可能没有人看见。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他们看见了不说。 为什么? 突然,王潇潇喊起来:蔵獒支队。 那是一辆牛头越野车,车⾝上印着蔵獒支队几个字。他们朝牛头走去,刚走近车门,⾝后就有人喊道:喂,⼲什么的? 一个跟踪而来的察警叫住了他们。显然刚才他们到处打听时引起了他的注意。 孙学明说:我们找人。又把要找的人说了一遍。 察警说:你们是什么人?找这些人⼲什么?看看你们的件证。 孙学明说:件证就不用看了,你们蔵獒支队的顾问许新国是我们的朋友。 察警说:那就更需要看了,如今的荒原上,骗子和贼太多了。 孙学明说:对,这个提醒好,谁能保证你不是骗子呢?你先把你的件证拿出来让我看看。 察警说:三说四说你倒成管我的察警了。说着就要掏件证,突然又停下说,不行,凭什么我要给你拿? 孙学明说:那好,咱们一起拿。说罢就喊:一、二、三。 察警和孙学明同时亮出了自己的件证。 孙学明哈哈大笑:扎西同志,原来你就是扎西同志,蔵獒支队里最勇敢的蔵獒,多次追捕盗墓贼和文物贩子,战果辉煌,我们找的就是你啊。说着就跟他握手。 扎西察警一愣,瞪着对方的工作证说:孙…孙学明同志,你好你好,你什么时候到的? 孙学明说:刚到,你不是看见了么?走走走,一起喝杯茶去。 扎西察警云里雾里搞不清遇到了什么人,看对方如此热情,就用十倍的热情说:街上的茶不好,到我家里去喝。 孙学明问他:你家在哪里? 他说:不远不远。 孙学明他们的京北吉普紧跟着扎西察警的牛头,从镇街上的一条小巷穿过去,驶进旷原,然后就野马一样跑起来。 跑了很久,家还是不到,而且越跑越没有人烟了。 王潇潇说:他会不会骗我们? 张长寿说:就为了喝一口茶跑这么远的路划不来,小心叫人家把我们打劫掉,这么偏僻的荒滩上,杀了我们也没人知道。 孙学明说:真的有这个危险么?那这个茶咱就喝定了。扎西察警要是个歹徒,说明我们离人头鼓已经不远了。 整整跑了两个小时,他们才看到前面的牛头戛然刹住了车。但这里仍然不是扎西的家。这儿没有房舍,这儿只有一座土丘一个窑洞。两个⾝着汉服的黑脸汉子从山丘下的窑洞里钻出来,大喊大叫着,朝汽车扑过来。张长寿一脚踩住了刹车。王潇潇不由自主地抓住了孙学明。孙学明说:别停下,往前开。 wWw.bBmXs.CC |
上一章 敲响人头鼓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杨志军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敲响人头鼓》在线阅读,《敲响人头鼓(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敲响人头鼓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