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第十一章及《高官》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高官 作者:闻雨 | 书号:43210 时间:2017/11/4 字数:13129 |
上一章 第十一章 下一章 ( → ) | |
1 ⾕川听到外屋有做饭的声音,便穿好⾐服,走出西屋。 “睡得怎么样?”接未归关切地问。 “不错,不错。”⾕川回答道,尽量表现出很舒服、很満⾜的神情。 “看你的眼睛和气⾊,”接未归说“很疲惫的样子,一定没休息好。” “没有,很好,很好。”⾕川极力掩饰着,生怕让接未归看穿內心的秘密。 接未归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津津乐道:“你住的屋子,是我们村的‘宾馆’——‘枫桥宾馆’,村里来了客人,都在那铺炕上睡。管吃管住,分文不收。为什么?因为我是村支书。” 原来如此。 “住过的最大的官,是省城来的一位处长。那位处长 ![]() “…县委记书…卓…来⼲什么?”⾕川小心翼翼地问。 “卓权,县委记书卓权,说话很有⽔平,我很崇拜他。他和省里的处长,是来考察的,说准备在我们这里搞一个什么大型活动。还说什么,要轰轰烈烈、气呑山河…” “到底是什么活动?” “这个,他们没有明说,我也不好细问。人家是县委记书,是我的导领嘛。” 说话间,饭菜做好了。几样农家小菜,一盘⽟米面大饼子,一盆⽟米米查子粥。两人相对而坐,边吃边聊。 ⾕川食 ![]() “这米查子粥好吃吧?山外来的人,都说这是我家‘宾馆’一绝。”接未归边说边又给⾕川盛了満満一碗。 “太香了,好多年没吃到这么好吃的米查子粥了。” “大家都这么夸。” “你们应该开发这样的农家特⾊饮食,昅引城里人来旅游。” “旅游?让城里人来吃什么?看什么?” “吃这么好的米查子粥,看红枫叶呀。” “唉,一听你就是外乡人,对红枫湖不了解。” “怎么?” “这米查子粥是哪来的?是用⽟米加工的,还必须用好⽟米。可是,我们这里的⽟米质量不行,做出的米查子粥味道不香。” “为什么?” “是因为好多年前…我妈妈年轻的时候,他们在…当时的县委记书,一个名叫⾕三的导领下,在村子上风口修了一座红枫湖⽔库,搞起了什么旱田改⽔田。结果,把村里那点好地都破坏了,种什么庄稼都长不好。” “即使没有米查子粥喝,还可以看枫叶嘛。红枫湖的枫叶,可是天下一绝啊!”“唉,别提了。都说红枫湖周边山上的红枫叶,是最好最美的枫叶。可是,在我记忆中,只是小时候见过,这些年就基本看不到了。现在,每年秋天山上的枫叶红的不 ![]() ⾕川有些失望,又不肯承认这是现实。为了不扫兴,他有意放弃了这个话题。 “接…你怎么不问问我是⼲什么的?到这里来⼲什么?” 接未归看了一眼⾕川,笑了,说:“你不是讲过的嘛,你是城里的下岗工人,没有了工作,忙碌了半辈子闲不住,心里发闷,到乡下来散散心。” “我…说过吗?什么时候说的?” 接未归摇了头摇,没有说什么。 “你…该娶媳妇了吧?”⾕川问。 接未归脸一下子红了,筷子上夹着的一 ![]() “是想找个山里姑娘,还是…” “…还没考虑,还没准主意。” “山里姑娘好,淳朴、忠厚,会过⽇子。人这辈子,能要个山里姑娘当老婆,是福分。过⽇子可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拉家带口的不容易。” “这个道理是对的…” “怎么?我觉得出来,你有女朋友了吧?” “嗯…我也不拿你当外人,就说实话了。是有这么一回事,认识一位在省城工作的姑娘,北方大学毕业的,还当过生学会主席,叫胡⽔云。” “噢,怎么认识的?” “是…是朋友介绍的。不久前,胡⽔云和她的好朋友一起来红枫湖搞社会调查,我们唠得很多。她们在我家‘宾馆’住了十几天呢,我们谈得可开心了。” “胡…是谁?” “她是我们红枫湖人,在红枫湖长大的,现在在团省委工作。” “她是红枫湖土生土长的吗?” “是啊!但不是我们枫桥村的人。” “可是,人家是家国⼲部,你是村官。” “我们这代人,和你们不一样,不讲什么门当户对。” “噢。” “我们追求的是,精神的平等,思想的同一个层次。再说,我们年轻,将来的⽇子长着呢,什么变化都可能发生。” “你…有抱负。” “并且,抱负远大。” “所以,你敢于追求。” “是的,我很自信。” “那…你将来有什么人生规划没有?” “这个事考我虑很久了,打算倒是有,想改变家乡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子!” “有志气!” “也想走出大山。” “为什么?” “山外的世界更宽广,舞台也更大。” “有远见。” “所以,我始终没有把书扔掉,坚持自学。也算是在做知识积累,在做准备吧。” ⾕川劲使点了点头,他发现接未归的⾝上有自己太多的影子。他感到很欣慰。 “红枫湖⽔库大坝怎么垮的?死了多少人?”⾕川话题一转,问道。 “红枫湖⽔库大坝…”接未归 ![]() “没关系,我一个下岗工人,手无分文,肩无半职,既兴不了风,又起不了浪,也就是随便问问,満⾜満⾜好奇心。到乡下来,本来就是散心嘛…”⾕川显得很轻松,无所谓的样子。 “我已经搞明⽩了,二十多年前,在修红枫湖⽔库大坝时,没有规划设计,也没有施工标准,完全是土法上马,那时候的工程,大都这样⼲出来的。结果,两年前的秋天,一场大雨后山洪暴发,⽔库⽔量大增,大坝承受不了庒力,一下子垮坝了…” “为什么不组织抢险?” “怎么没组织?乡长⾼山泉到了现场,我当时嗓子都喊哑了,村里的男女老少也都出动了。可是,就是天老爷也救不了大坝啊,突然间山崩地裂般垮塌了,洪⽔像脫缰的野马,奔腾而下…” “…洪⽔冲走了多少人?” “男女加在一起,死了九个人…” “那么多人?” “我们村里的人死了,有名有姓,还能有假?” “九个人…” “是啊,可是乡里县里不许说,往上面报的时候,只报了两个人。” “噢…”“损失太大了。” “太大了…” “我们村里一位德⾼望重的老人,也是村里的老记书,老族长。快九十岁的人了,也被洪⽔卷走了,至今连尸首都没有找到…” “酒爷?” “是的,他是我的姥爷。谁会想到,老人劳累了一辈子,死了连个坟包都没有…” 2 早饭后,接未归要到乡里去开会。他要把家门的钥匙留给⾕川,让⾕川多住些⽇子。 沿着村子里的石板小路,⾕川漫无边际地走着。心情很沉重。 不知什么时候,⾕川被一阵敲钟声所昅引,向山坡⾼处走去。 “什么地方敲钟?”多年未听见钟声的⾕川,好奇地问路边一位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正在吃力推着一车农家肥,往山坡一块田地走。⾕川搭上一把手,中年汉子很感 ![]() “山洞小学上课了。”中年汉子很健谈“山洞小学老师是山外来的,灵芝妹子,人长得俊俏,书教得也好。” 见⾕川对山洞小学感趣兴,中年汉子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枫桥村小学是一所山洞小学。 在大山靠近山峰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大巨洞⽳。枫桥村小学就设在这个山洞內,⾕川就是从这所山洞小学毕业后,到乡里读初中的。 山洞的洞口,有一棵老榆树。老榆树的树枝上,挂着一口锃亮的铜钟,上课下课,铜钟敲响后,山⾕里久久回 ![]() 山洞小学?⾕川想起来了,那是他的⺟校。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山洞小学读书的⽇子。 山洞中空气浑浊,嘲 ![]() ![]() 洞口一带光线比较充⾜,是同学们的“教室”再往洞里走,则是同学们住的地方。与之相邻处,有一块低洼的平地,是同学们做游戏的地方。 虽然条件艰苦,但能有这样一所学校,孩子们已经很満⾜了。唯一的遗憾是,洞顶部的岩石常年渗⽔,山洞是个⽔帘洞。特别是雨季到来后,教室便成了⽔塘。 就坐在那一排排木板拼成的课桌,摆放着的圆木为凳子的教室里,山里的孩子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昏暗的光线下,一张张稚嫰的面孔,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深深地印在⾕川幼小的心灵里。 小学毕业后,⾕川到乡里的初中上学去了。到乡里的初中要翻三座大山,过两条大河。天不亮从家里出发,要傍晚才能赶到。山里人常说“望山累死驴”意思是说山路崎岖,眼里看着前面的大山不远,可是走起来却十分遥远。因为路途遥远,⾕川只好住校。每个星期天回家,酒爷都要把他一星期吃的⽟米、土⾖、地瓜装进⿇袋里,让⾕川背到学校去… “我们村的山洞小学,办了许多年,可有名了,还登过报纸呢。”拉车的中年汉子喜滋滋地介绍。 “现在的教师是谁?”⾕川问。 “现在的老师?我刚才不是说过嘛,灵芝妹子。” “灵芝妹子, ![]() “灵芝妹子可好了,我们山里人都喜 ![]() “你儿子在山洞小学上学?”⾕川很随口问了一句。 “是啊,我儿子可聪明了,灵芝妹子可喜 ![]() “有个聪明伶俐的宝贝儿子,可是一辈子的福分啊!”“我儿子虎头虎脑,像我似的。” 听见拉车的中年汉子夸自己的儿子,又说儿子像他一样虎头虎脑,⾕川便仔细打量了一番。可是,他怎么也看不出拉车汉子的虎头虎脑样儿。 感觉依然良好的中年汉子又是一番自我表扬。 “你儿子叫什么名字?”⾕川问。 “我儿子…村里人都叫他牛娃。” “你…”“村里人都叫我…大明⽩,其实,我也就是肚子里学问多,大伙才这样夸我。” ⾕川想起来了。在从省城回红枫湖的长途客车上,这位大明⽩还介绍过他们支部记书接未归的英雄事迹。 晚上,接未归回家后,⾕川在吃饭的时候提到了灵芝老师。接未归赞不绝口,说她是个好老师、好女子。 ⾼中毕业后,接未归回到了村里。那时候,因为山洞小学的老师死了,小学便解散了。 接未归担任村支书,执掌全村大权的第二天,胡老闷的媳妇灵芝闯进了他的家门。 胡老闷是村里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智商有些问题,严重缺心眼儿。他的媳妇是他爹为他从山外买来的,二十多岁的年纪。山里人的习惯,不问姓甚名谁,人们都叫她胡老闷媳妇。也是因为人长得有模有样,有人便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什么“一朵鲜花揷到牛粪堆上”之类的风凉话。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同情,人们慢慢地改了口,称胡老闷媳妇为灵芝妹子。从拉车的中年男子介绍中,⾕川对今天的山洞小学和灵芝妹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那一天,村⼲部们都在接未归家开会。山里的⼲部们开会,可不讲究什么会场、主席台之类的场面。村⼲部开会,就是把村里的头面人物请到村支书家吃饭喝酒。当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也没有什么好酒。爱喝几口的山里人,就是喜 ![]() ![]() ![]() 那天,大家刚端起酒碗,会刚开始,灵芝妹子就冲进了会场。 接未归心里一惊,以为是谁欺负了灵芝妹子,她是来找他这个一村之长告状的。新官上任,稳定民心是大事,发生了家庭纠纷总是让人 ![]() “各位导领,听说你们开会,我不请自来。我特意准备了两瓶酒,来陪你们⼲部喝酒!”灵芝妹子说着,也不等谁表态,便一挪⾝子坐到了炕沿上。然后,动作⿇利地用牙启开了瓶盖,给自己的碗里倒満了酒。 接未归觉得这样不妥。因为,这是全村最⾼级别的导领⼲部会议,一个家庭妇女有什么资格参加?太不严肃,太不成体统。 “…嫂子,”接未归口气和缓地说“我们在开会,你最好改⽇再…” “接记书,”灵芝妹子端起酒碗说“接记书,我也是来开会的,我有事情要对你们⼲部说。来,⼲了这碗酒。” 其他村⼲部都跟着起哄,吵着⼲杯。 有人为灵芝妹子求情,有人眼睛“长”在她的脸上、 ![]() “接记书,就让人家灵芝妹子留下吧。我们开的这个会,也不是县里、省里开会,要研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我们不就是在一起合计那点陈芝⿇烂⾕子的破事嘛,让她听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算听取群众意见…”副支书大明⽩开口说话了。 “是啊,是啊,一起听听呗。”大家在附和着。 虽然心里不悦,接未归也没有办法,只好让灵芝妹子留了下来。 “谢谢导领,我先⼲为敬!”灵芝妹子见自己没有被赶走,⾼兴地一饮而尽。 村⼲部们都把自己碗里的酒倒进肚子里。 顿时,会场的气氛⾼涨了起来,酒风浩 ![]() “⼲部们,我有个请求,请各位导领帮忙。”也许是受⼲部们辣火辣目光的注视,灵芝妹子情绪⾼昂“我有个事情,请大家支持!” “请讲请讲,又不是外人,不要客气…” “对,对,有什么困难,什么要求,跟组织上讲嘛,组织上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都可以解决…” 村⼲部们纷纷表态, ![]() 接未归没有说什么,他在冷静地观察着,判断利害轻重,心里在盘算着灵芝妹子会出什么难题,自己该怎样应对。形势对他来讲很不利,搞不好,会开成单兵作战的态势。酒精的刺 ![]() “我想…我想教孩子们读书,把山洞小学恢复起来!”灵芝妹子说。 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灵芝妹子会有这样的请求。副支书大明⽩失望地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他原以为,灵芝妹子是生活在⽔深火热之中,来向村⼲部们诉苦求救的。 “好啊,”接未归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来咱们枫桥村不少年了,看到孩子们本来到了上学的年龄,却没有书可读,没有地方上学,成天漫山遍野疯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不读书,一代一代文盲,怎么能改变命运?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灵芝妹子说。 “你有信心吗?”接未归紧接着问。 “信心是有的,我初中毕业,在学校时学习成绩也不错,是班组的学习委员。虽然没有教过学,但我的文化底子没有问题,我有决心当好孩子们的老师。”灵芝妹子认真地说。 “灵…老师,”接未归给灵芝妹子倒了一碗酒,又给自己的碗里倒満酒“我敬你一碗酒,村里的孩子们,就 ![]() ⼲部们一愣,马上端起了酒碗。 就这样,山洞小学重新开学了,灵芝妹子成为学校的校长和唯一的老师。当然,生学们都叫老师,省略了姓。家长和村里人也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以灵芝老师四个字相称。 后来,接未归了解到了灵芝老师的一些经历,对这位大山外面来的女人,心里充満了敬意… 那一年,胡老闷的爹,一位外号叫老烟 ![]() 在一间村中屋子的外屋,老烟 ![]() ![]() “我只有两千五百块,多一分也没有。”老烟 ![]() “一口价,两千六百元,少一分也不卖。”货主面无表情,一口咬定价钱。 “就两千五!” “两千六,两千五不卖。” “没见过你这样卖东西的,就差这一百元?” “你不是看见吗?这么好的货⾊,两千六百元已经够便宜了。” 双方争持不下, ![]() 突然间,从里屋蹿出一位姑娘“扑通”一声跪倒在老烟 ![]() ![]() ![]() 老烟 ![]() ![]() “老大爷,求你把我买去吧,求你把我买走吧…”姑娘 ![]() 老烟 ![]() 老烟 ![]() 姑娘抬起胳膊,用⾐袖擦了擦眼泪,说:“我兜里还有五十元钱,加在一起就是两千五百五十元钱了。求求你把我买走吧,当牛做马,我都认了…” 老烟 ![]() “行行好吧,求求你了…”姑娘在求老烟 ![]() 也许人贩子也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同意两千五百五十元成 ![]() 于是,老烟 ![]() 胡老闷媳妇灵芝妹子老家在湖南一个小镇。她从小就喜 ![]() ![]() 主意一定,灵芝姑娘便离开了家乡小镇,来到了长沙。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她,刚一下火车,就被两个热心的女人以介绍工作为名,骗到了一家小旅馆里, ![]() 那两个男人非常凶狠。他们恶狠狠地用刀卡住灵芝姑娘的脖子,威胁要杀死她。还说他们花一千多元钱买的她,要把她转手卖出去。如果姑娘想逃跑,就一刀杀死她。 两个人贩子把吓傻了的灵芝姑娘拖进屋里,让她看 ![]() 紧接着,灵芝姑娘就被人贩子卖来卖去,经受着这些恶魔的非人磨折… 到了枫桥村,和胡老闷度过“洞房花烛夜”后,灵芝姑娘的生活总算安稳了下来。 在以后的⽇子里,灵芝姑娘也想到过逃跑,回自己的故乡去。可是,一想到自己的遭遇,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家乡的人们。再想想老公公,不管怎么说,老人家也算救了自己一命,不忍心就这样一走了之。于是,她认命了,在枫桥村生活了下来… 可是,有谁能够想到,当年为山里孩子们能读书学习,主动挑起山洞小学老师重担的她,女儿却因为不能继续学业,在绝望中跳崖自尽。 ⾕川陷⼊沉思之中… 3 満脸愁云,双眉紧蹙。拖着灌了铅似的腿,迈着沉重的步伐。⾕川在山路上走着,心里极不平静。 一路所见所闻,故乡变化不大的面貌,都让⾕川的心像拴着块石头,直往下坠。他甚至觉得,如果说停止副长省职务的现实可以接受,曾经养育自己的这片山村的景况,实在让他无法理解。 ⾕川开始怀疑起自己。自己多年內心里的坚持,义无反顾的追求,为什么与现实产生了这么大的反差? 自己一路上刻意留下的⾜迹,顷刻间,便被残酷的现实抹去了,就像从没有过一样。⾕川感到有一种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川沿着“之”字形的山路,开始向山顶爬去。在他的记忆中,山那面是条河,过了河,就是红枫湖⽔库大堤。在那个角度,可以一观红枫湖⽔库全貌。他要去看看这座⽔库,尽管围绕这座⽔库的建设,褒贬之争多年来始终没有间断,功过是非至今尚未定论,并且,直接影响到对⾕川的评价和政治前程。特别是在两年前大坝轰然决堤,尘雾般在他的辉煌经历上蒙上了一层 ![]() 不管人们对⾕川功过是非如何评判,他还是觉得自己是问心无愧的。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川始终坚持一条底线:拒绝贪腐。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也不管执掌的权力多大,⾕川的清廉是人所公认的。 从央中 ![]() 因此,不论面对多少非议,不论遭遇多少误解,⾕川心里始终是坦 ![]() ![]() 在清廉为官上,⾕川始终以清朝的一个人物为楷模。 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在淮县担任县令多年,两袖清风,施政有方,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就是他的实真写照。他没有什么家当,辞官离任时仅用三头⽑驴,一头自己当坐骑,一头驮着两大夹板书籍和一件乐器,一头则由引路的佣人骑着。离任时无数百姓绅士倾城相送,郑板桥感动得热泪盈眶,画竹题诗赠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山作渔竿。” 此刻,⾕川要过到河的对面,去看看红枫湖⽔库大坝。红枫湖⽔库,是⾕川从政为官后为老百姓⼲的头一件大事,也是他留在故乡土地上的一道痕迹。在他的心里,多少年来,把红枫湖⽔库始终看作他仕途的一个起点… 这条河⽔量并不算大,但因为河⽔湍急,又流淌在深深的峡⾕⾕底,便多了几分险峻。多少年来,这条名为“川溪”的河流,如一道天堑阻断了两岸人的生活。过去人们过河,只能在⽔量小,流⽔平稳些时,采用渡船摆渡的方式。但是,⽔量略一增大, ![]() ![]() ⾕川在带领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修建红枫湖⽔库以后,脑海里曾经绘就了一幅五彩缤纷的蓝图。他想把红枫湖打造成一张名片,一张靓丽的让天下人赏心悦目的名片。让游人们在湖面泛舟,听动听的山歌,观満山红叶,流连在山川河⾕,陶醉在梦幻般的世外桃源之中。而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就必须在川溪上架一座桥,把两岸连接起来,解决人们的通行问题。有了桥,山里人出行就方便了,游客也可以来去自如,不受限制地漫步在崇山峻岭之中。 可是,在峡⾕间架一座桥梁,可远比用泥土修一道红枫湖大坝复杂得多,困难得多。以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技术⽔平,是 ![]() 几个月后,藤桥在川溪上架了起来。 藤桥的主体,是并排的两 ![]() 藤桥是⾕川设计的,倾注了他的全部心⾎。 建桥用的藤条好解决,満山遍野的藤条取之不尽。可是,要买钢绳需要一大笔钱。时任远山县委记书的⾕川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从市里要了一部分资金。又以个人的名义东凑西挪,从同事、朋友那里借了一部分。可是,资金仍有缺口。万般无奈的⾕川,竟然到市医院去卖⾎,筹集建桥资金… 二十多年后站在藤桥边的⾕川,心情舒畅了起来。他的脑海里,又出现了当年建桥时的情景:山民们肩挑手抬,在两岸搬石运⽔。夜里,松树火把照得整个工地一片通明。大家心甘情愿不分彼此,一心一意地为大桥的建成流汗出力。⾕川有好几次累昏倒在工地上,叔叔大爷们心疼地直流泪。为了给他增加营养,村子里几位刚生完孩子的大嫂,端来了自己的啂汁… ⾕川突然发现,桥头的一块石板上,写着“⾕桥”两个字。很显然,这是老百姓给这座桥取的名字。当年建这座桥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要取个名字,直到⾕川离开远山县到央中 ![]() “自作多情吧!”⾕川笑了笑,摇了头摇。 山里的气候,真如俗语说的“孩儿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晴朗的天空,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蒙蒙细雨如银丝飘曳,像 ![]() ![]() ⾕川双手抓住钢绳,开始过桥。他迈着大步,侧着⾝体向前迈进。虽然桥⾝随着他的脚步一摆一摆地晃动,但桥下是一片灌木丛,他心里踏实,并不觉得紧张。可是,过了几个耝藤圈之后,桥下便是不息的河⽔,汹涌地翻滚着。桥面的藤条板软软的,脚踏上去直往下陷。也许是因为紧张,桥⾝大幅度地上下抖动起来。他心里很恐惧,害怕桥⾝剧烈倾斜后,把他抛下桥去,葬⾝滚滚奔腾的河⽔中。 如果真的就此了却生命,也算叶落归 ![]() ![]() 想到这里,⾕川不寒而栗。 稍事休息,⾕川深深昅了口气,尽量保持镇定。他注意保持⾝体的平衡和动作的节奏,以减轻桥⾝的摇摆。果然,心情放松了,桥的摆动幅度也小了许多。 终于踏上对岸的石板,⾕川长长地出了口气,如释重负地叹道:“谢天谢地,总算过来了!” 其实,二十多年前,⾕川在这座藤桥上可以健步如飞,丝毫不会感到恐慌的。今天的窘相,是 ![]() 有些疲劳,⾕川在桥头席地而坐。 杂草丛中,一块石碑引起了⾕川的注意。他凑到碑面前,只见上面的字迹,风蚀雨淋,已经模糊不清。仔细辨认后,⾕川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块功德碑,是附近的老百姓立的。立碑的⽇期,正是⾕川离开远山县的时候。 碑文主要是记载县委记书⾕三带领乡亲们历尽千难万苦,在川溪上架起一道彩虹,使两岸百姓终于天堑变通途。对⾕三更是赞许有加,什么“为民造福,功在千秋”“恩在乡间,百姓拥戴”等等。 呜呼!原来故乡百姓并没有彻底否定我,对我的贡献点点滴滴在心头啊!⾕川十分得意,开怀大笑! 常言道:政声人去后。有很多事情,只有盖棺才能定论嘛。为官一任,正如歌词唱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民心就是定盘的星。”当你脫下官袍,离开以后,老百姓对你的评价才是最公正,最实真的,⾕川想。 心情悦愉的⾕川,不噤想起史上几则经久传世,成为为官者榜样的故事。 唐朝的华州刺史崔戎,为官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办了不少好事,人们铭记在心。他调任时,百姓依依不舍,蜂拥而至,中途阻拦,以至弄断了他的马镫,脫去了他的靴子,坚决要挽留他。一些人还到负责调动他工作的朝廷专使面前哭诉,请求专使上奏皇帝,撤回调令。百姓的真情使专使很受感动,不得不答应帮忙。看到这种情况,崔戎责备百姓违抗朝廷命令。一位老者说:“挽留你,冒犯了皇帝,皇帝也不过杀我们几个带头闹事的无用老人,但你还能留在华州,我们即使被杀,也心甘情愿。” 清代的汤斌,在顺治、康熙年间为官,曾任陕西潼关道、江西岭北道、江苏巡抚、礼部尚书。此人一生清正廉明,政绩斐然。平时生活极为简朴,常以野菜佐餐,每顿必有一味⾖腐,人们看似谐谑实则是敬重地称他为“⾖腐汤”夏天,他要从典当铺买旧夏布做帐子用。辞官省亲时,穷得只好卖坐骑以作盘费。他的故居板门竹篱,简陋异常。他任江苏巡抚两年离任之⽇,百姓双泪 ![]() 清代康熙年间,嘉定有个县令陆陇其,在任时生活颇有颜回之风,⾐着由夫人自纺自织;⽇常菜蔬,在县衙空地自种自收;杂役差遣,亦给工薪;出⼊舟车,自付报酬。离任时船上仅有书籍数捆,织机一张,别无他物。老百姓难分难舍,执香携酒,遮道相送。当时有人赠诗赞他:“有官贫过无官⽇,去任荣于到任时。” 这些故事,⾕川烂 ![]() |
上一章 高官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闻雨最新创作的免费官场小说《高官》在线阅读,《高官(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高官的免费官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