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赠我蒙hàn药》第二篇做不了你自己及《美人赠我蒙hàn药》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美人赠我蒙hàn药 作者:王朔 | 书号:43275 时间:2017/11/5 字数:12723 |
上一章 第二篇 做不了你自己 下一章 ( → ) | |
老侠:你的写作路数,所谓被学院派称为痞子文学的路政,在你还未涉⾜影视圈时,跟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两回事,跟琼瑶、金庸没什么关系。你的堕落是从进影视圈开始。琼瑶、金庸谁想看想读就随便吧,但不能把他们吹到经典的⾼度。其实,你在国中文化界的角⾊很奇怪,你是大众文化中的"腕儿",你的小说把国中人的生活状态,那点本![]() ![]() ![]() 王朔:所以我就觉着,他们现在的这个道理跟过去的文学观念没什么区别。他们说得没错,就是说一个作品要有⾼尚的意义,即使写颓废的人和生活,作者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批判 ![]() ![]() 老侠:文以载道,一以贯之,从古到今。不过,有人现在把你的东西与冯小刚做对比。你自己认为你与冯小刚一样吗? 你们不是在一起弄公司、又弄电视剧电影吗? 王朔:这样说都是个误会。我承认我下流过,但我不承认我与冯小刚一样。实际上这种说话方式本⾝确实是京北人的方式,但态度上还是有区别的。当然我可能说我琢磨着要愤世嫉俗,琢磨着…什么的,但京北话本⾝就有取巧讨好油滑的一面,这种语言本⾝也有取悦别人的意思。京北话中有一种无聇的东西,他半真半假地说话。你呢,机灵点儿的,他就把话往正里说;你要不机灵,他就涮你。这是看人下菜碟儿的一种说话方式。只要你听出他这个话里有打算冒犯的意思,他马上把这个话转过来恭维你;你要觉不出来,他就转过来涮你。我是知道这种话有双面含义的,在过去,我倾向于嘲笑式的,认为谁也听不懂,感觉上像在说"黑话",谁也不会知道我到底说的是什么。当然,大家知道你在说什么。然后呢,在电视剧中,大众文化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你必须取悦大众,你绝对不能拿人家开涮。所以大众文化就把京北话中取悦人的那一面发扬光大了。这一面的话开始就说多了,找一点儿坏心眼儿都没有,我就是跟你开玩笑,就是大家都活得 ![]() ![]() 老侠:《编辑部的故事》中还有你小说语言的东西,那种把政治大道理漫画化甚至小丑化,虽说不上是政治幽默,但看育听着总是有所指的嘲笑着什么。这种东西到了英达的情景喜剧,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无聊的逗乐了。 王朔:其实,京北话中的逗大家乐的一面后来就发展成贺岁片,这之前是情景式喜剧。让大家⾼兴,像赵本山一样,只不过那边说的是东北话,这边说的是京北话,其实是一回事,部是小丑式地逗乐儿。 老侠:赵本山的小品有时 ![]() 王朔:现在这都是程式了,话里话外地要点拨点什么, ![]() 老侠:有点儿像国美"脫口秀"。 王朔:最后变成这样子。我想还会有很多人愿意看,觉得看这个解闷就有意思。我认为它就涵盖京北、北方的一些地区,南方好像没有这种东西。 老侠:我觉得你使这种口语在大众文化中流行起来,给很多人找到个大饭碗。把话这么一说,大家都爱听,一有了观众,就有了钱,那咱们就都这么说。你初涉影视圈,参与策划了《望渴》,但你没写。《编辑部的故事》是一个特例,有些东西还 ![]() ![]() ![]() ![]() ![]() 王朔:有时候,我觉得语言这东西,怎么说呢?拿女人做比较好像有点儿不公平。这么说吧,语言这东西它本⾝没有什么 ![]() 这个对象给人印象深,特别醒目时,你冲它说的话也就显得深刻醒目。如果变成冲着大众的钱袋,还是这些话,但那种味道就没有了。并不是语言本⾝得到过修正,而是就看这个语言冲什么对象去说。你冲它说,就有锋芒。你冲大众,就什么也没有了。大众是一个极具呑噬力的东西。因为立群体庞大,天生据有合法 ![]() ![]() 老侠:好像是某位大⾰命时期的人说过:民人本⾝的合法 ![]() 王朔:就说语言也是这种东西。我觉得甚至这种转化与作品的內容无关,就是一种语言上的自行转化。那时候的"痞话儿"转到贺岁中就成了"乐儿话"。这个语言本⾝转化的幅度冲不大,但是就因为对象不同了,它就由"刺儿话"变成了一种添彩儿的,喜庆的。取乐的,让你过节时听完⾼兴的…这本来是给你添"堵"的话,改在过节说,你就不觉得堵了,你就⾼兴了。我现在觉得它没什么,但它肯定或应该有一定的生命力,有一定的票房。 老侠:大众文化要的就是票房,什么能掏出民人兜里的钱化来什么。 王朔:但是这个东西长不了。现在就能感到威胁它的那个东西正步步 ![]() ![]() 小孩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港台化了。港台文化才是大众文化的正 ![]() 老侠:就是海上滩的那些。有个搞流行音乐评论的说,国中通俗歌曲有三个⾼峰:二三十年代海上滩的周璇,七十年代湾台的邓丽君,八十年代京北的崔健。我看前两个⾼峰还能看见,至于崔健,他自己一直对通俗歌曲嗤之以鼻。他的反叛 ![]() 王朔:人家进步得多快呀,随时间走。而你崔健还在呐喊、吼叫,把嗓子弄劈了刺 ![]() 老侠:九十年代中期,崔健就意识到这点了。他的《一无所有》大家都喜 ![]() ![]() ![]() 王朔:大众文化的讨厌就在这儿。崔健的那个《一无所有》本来是一个很原初的东西,没有成心去媚俗,当时的流行也是作为一代人反叛的象征。而现在却成了一个经典流行歌! 就跟"甜藌藌"一样了,在观众的心目中变成与港台歌星一样的东西。他不唱,就对了,不让大众有回味的乐趣,就扭着。 老侠:过去,刚开放那阵,刘心武的东西作为大众文化,其合法 ![]() ![]() ![]() 王朔:大众文化还有一种无聇的地方。比如像崔健有意识地反抗大众趣味,不想取悦大众。马上就会有乐评人出来说:你崔健已经老了,被时代抛弃啦,被观众抛弃啦。成心刺 ![]() ![]() ![]() ![]() ![]() 老侠:你现在真的出来了吗?我怀疑! 王朔:我采取一种最简单的方式保持自己的立独。就是你不能让他喜 ![]() ![]() 老侠:怎么势不两立,就是去电视台接受采访?人们在电视上特烂的节目中见过你两三次,有一次是京北电视台的《今晚我们相识》,有一次是你与刘毅然一起谈电影,那时刘毅然刚当导演。还有一次记不太清了。除了你,在《今晚我们相识》上还见过王蒙、刘震云等等。好在你的回答总是还不像其他人那样假。女主持人问:"人们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你的创作与你 ![]() ![]() ![]() ![]() ![]() 王朔:我的印象里,那次采访是在英达那家公司做的。好像那个时候,就是朋友之间的事。当然我那时也觉得电视是个非常好的传播媒体。那时候我也不写东西,闲着没事儿,有时候就去上一些 ![]() ![]() ![]() ![]() ![]() 老侠:就是说,还有比你更耐不住的。人们见过先锋戏剧也就是小剧场戏剧的导演牟森的大秃头出现在《正大综艺》的嘉宾席上。大伙当时有点儿糊涂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正大综艺》居然去找牟森,牟森居然去了?大众文化太有力量了,国中的所谓艺术家太柔弱了。 王朔:其实,选择什么栏目上电视,不过是半斤八两,没有 ![]() ![]() 老侠:一些作家上电视,给人有两种感觉:一是不理解,王朔王蒙还要借助《今晚我们相识》来给自己做广告吗?让人觉得太下 ![]() 王朔:确实是。我也发现不加选择地出镜,失比得要大。 不光你这么想,可能好多人都会这么想,王朔这小子没事怎么跑这儿来了?这类栏目的话题其实是没什么意思的。所以电视这种大众工具,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拉平了,把方方面面的人都拉来了。其实,比如像婚恋节目,没有必要找作家,它可以找其他专家,如婚恋专家。心理专家等等,甚至可以找恋爱着的当事人都行。这里头可以讲些婚恋问题。其实电视节目也像小孩一样,有个泛文化的问题,太滥了怎么办?好像不仅仅如此,得显得更注重精神似的,其实无非是大家神侃一通。 老侠:经常看到些知名人物出镜,其实他的名声本来不用靠这个东西来提⾼或扩大。最后只能往恶里想,这些人利 ![]() ![]() ![]() 王朔:不光是电视,一些流行杂志也大量登这类东西,炒得人人都有个臭名,闻起来恶臭扑鼻。 老侠:姜文在这方面的自我把握还比较好。照实说,他是⼲演员⼲导演的,出镜率应该更⾼,但很少见他在其他演员导演们常出镜的节目中露面。那次《京北人在纽约》获了奖,电视台做了一台节目,姜文理应去。那天我们在一块,说今天不去领那个奖,结果就真没去。拍个煽情的臭电视剧,本⾝就是跌分儿的事,再去领什么奖就更让明眼人瞧不起。但这种涮大众文化炒作的行为,要在大众中付出代价,那件事后,姜文也受到许多指责。 王朔:姜文他作为一个演员,确实有⾝不由己的问题。人家⾝不由己都尽量少凑热闹,相比之下,我这样的作家反而去下做栏目凑热门,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姜文他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他做演员的不能天天上电视,虽然名演员有很多机会上电视,但大家如果天天在电视上见到你,太 ![]() ![]() 老侠:你老提到朋友,好像接受采访是出于朋友的面子,这种人情债也需要用如此代价去还吗?国中的许多事说不透就是因为人情,碍于人情面子,不喜 ![]() ![]() ![]() 王朔:混了个脸 ![]() 老侠:那你觉得你这种公众角⾊,到处炒作,沸沸扬扬,人管你有没有看到听到,和你作为一个作家的个人,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判别?实质 ![]() 王朔:实质 ![]() 老侠:能对自己诚实自然就能对读者诚实,怕就怕自欺欺人那种,以为对自己诚实,其实是按照公众口味。国中的事都弄反了。长期以来我们被要求献⾝公众才有自己,对社会负责才是对自己负责,弄得每个人之间都很相像,找不出个人的特点。硬 ![]() ![]() ![]() 王朔:大体如此。写小说是写自己。但对媒体就不是,有一定的表演 ![]() ![]() 老侠:其实电视中的你给人的感觉 ![]() ![]() ![]() 王朔:其实,爱谁谁的姿态在一九九二年前的国中非常好,我自认为自己就是如此,好多人也会觉得你有个 ![]() 老侠:多累呀!咱国中人的聪明才智都耗在关系上了。可能进去了,就不觉着累,说不定还能为自己的某个小聪明的得逞而暗自欣喜呢? 王朔:暗喜也就是开始的新鲜劲儿,一过了劲儿就兴味索然,只觉得累、觉得烦。比如说,《编辑部的故事》出来了,我当时就说,剧本问题大了,有的集不错,有的集就是瞎说。 结果我们剧组的导领一听先急了,说你如此不珍视自己的劳动,大家也不愿意你自砸饭碗。要是写小说,我可以说自己写得不好,这是有自知之明。但影视剧本你这样说就可能立马影响你的播出,影响收视率。导领直接就找我,说你必须把这些话给收回来,挽回影响。无论如何要说回来,马上就给你安排记者什么的。结果我也得去往回找补,我对记者就只能说那是指一种创作方法了,侃大山,不是一种毫无內容的,是一种创作方式,一种工作方法,就得这么现眼地往回找补。 老侠:非个体的集体合作都会有做不了你自己的问题,要做你自己就必须远离这类群体 ![]() 王朔:越是集体合作,你就越要照顾大家的利益,你就越不能张扬,显得你有个 ![]() 那时我和媒体的关系是最不实真的,看到什么问题我不能说,说了就引起众怒,就有损于这个集体。只能说好话,就是要让自己变得有亲和力,甚至要直接向观众献媚,让观众不要对我有成见,先看完我的东西,再下结论。还要说我这东西有多好,是一种商品推销。现在我不搞影视了,就没必要再那么多顾忌了,我又回到以前写小说时的状态,甚至经过这么腾折一下,我更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做得更单纯一点儿。 老侠:不管怎么说,你仍是公众人物,光写小说也改变不了你在公众中的形象。 王朔:但我和九十年代初的那种随意放话时的情况也不太一样。说起来好笑,我好像和一九九五年批判我媚俗的人非常像,和现在某些学院里的知识分子非常像,我也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我认为他们低级、没趣味,喜 ![]() 老侠:现在的年轻人只是追逐时尚而已,他们并不认真反抗什么,甚至没有怀疑地崇拜明星。即便那些受过⾼等教育,有一点点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做人也透着老奷巨猾的精明,知道什么时候用刀子,什么时候用玫瑰,新起来的这批人都不会傻到不计利害地愤世嫉俗的程度。喜 ![]() 王朔:说年轻就代表未来,我不相信这一点。历史的进化不是直线的,过程中会有倒退,历史不出现奇迹时也可以延续几百年,在平庸中延续。这些人就是庸庸碌碌的,越年轻人就越庸俗。有好多人向我指出过这一点儿,我发现我怎么跟他们说话越来越像。比如我克制自己不使用"媚俗"这个词,可我特别愿意使。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说明问题的了。他们就是这样。当然,对俗,大家都是平等的,不是只能我俗,不许别人俗。我俗,我也不是个东西。我搞影视的时候,搞大众文化的时候,我就是献媚,我就不是东西。 老侠:会不会你现在质世嫉俗把自己也放进去又变成另一种俗?一种用骂自己过去俗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媚俗只是一时糊涂、误⼊歧途,其实自己原本不俗,打 ![]() 王朔:你这么说就有点儿不仗义,设圈套了,让我怎么也绕不出这个"俗",不给人洗心⾰面的机会,甚至连自己意识到的机会也要剥夺。这点我还是有把握的,我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会说只是别人俗,我自己不俗。我现在是另有想法的。我那时搞过大众文化,我有资格说这话。大众文化这东西就是俗,难弄谁俗,谁也跳不出大众文化这掌心去。这里头谈不上什么人文追求。要说里头有什么人文追求人文精神,都是扯蛋。它无非是把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东西投 ![]() ![]() 老侠:这是一个修论,一种反讽,产生于大众的世俗 ![]() ![]() 王朔:这就是大众文化的无聇之处,打着红旗反红旗。为什么那些报上的人物写不好,拍出来大家也不信,甚至招致反感,就因为大家都有生活经验,都可以观察。除非你真的反抗这东西,拒绝这东西,这种人才是实真的,在生活中见过的,甚至流露出反社会倾向的。但这在大众文化中是不可以的,你一定要和大众文化合辙,才是跟着社会同步走,最起码得是这样。 老侠:大众文化非常有呑噬力同化力,反英雄一旦流行,肯定要变成大众英雄,当年的披头士乐队即如此。崔健是被庒着,如果放开了,说不定也成又一个刘德华了。除非有极为坚強的个 ![]() ![]() 王朔:这全看你这个人个体的力量了。我在大众文化中打滚了几年,我现在想离开它,却重新陷⼊了一个误区,不知道自己是⼲吗的了。因为你在大众文化里面⼲的时候,别人批判你,你会有很多借口。比如,基本上我同意你的这种看法和批评,但我们很难,我们有审查呀,有资金的限制什么的,演出也有 ![]() ![]() ![]() 老侠:你刚进去时就知道大众文化的先天品质呢?还是后来感觉到的。"咱也是一俗人"不是你应对别人批评时的挡箭牌吗?被别人指责为俗总不如自己先说自己俗来得⾼尚。有一阵子,満世界都是"咱也是一俗人",就是想捞钱,想成为大众明星,怎么啦?别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谁也不比谁雅多少。这有点儿厚黑学的劲儿,拿庇股当脸反倒可以保全这张脸。这也是那些大众明星的杀手钢。 王朔:刚进去时我还有自己的趣味,但这种趣味不行,你无法用你的趣味去影响他们,反而你要跟着他们的趣味走。⼲了以后,我就要重新确立一种趣味,改变自己。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不能接受这种大众的趣味,我不能和这种趣味合拍,就是那种软绵绵的、青舂伤感的,至多是"为赋新诗強说愁" 或是哀叹青舂不常在的幽怨,总之它的人生是乐观的。但我认为人生是悲观的。我要用乐观的态度去写东西,就觉得我太自欺欺人了,我自己都不信。那种人生是乐观的,你只要积极进取,你就能有一个圆満的结局,你就能使自己过得美好一些。 我不相信这个。现在我不⼲大众文化了,就可以对自己更诚实一点儿。我觉得港台文化不是好东西,我就要说它不是好东西。但有两种人不说它,有一种自诩⾼雅的人不说它,认为它过于低级,就这东西,谁说谁跌分儿,它本⾝就不存在追求,你还非说它庸俗。另一种是老百姓不说它,它是老百姓的一部分,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将一样乐娱的东西。 老侠:你好像还和歌星们合作过,唱什么歌? 王朔:没有唱,就写了点歌词。 老侠:大众文化真的是洪⽔猛兽。 wWW.bB MXs.cC |
上一章 美人赠我蒙hàn药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王朔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美人赠我蒙hàn药》在线阅读,《美人赠我蒙hàn药(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美人赠我蒙hàn药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