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赠我蒙hàn药》第九篇知识的诚实与道德及《美人赠我蒙hàn药》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美人赠我蒙hàn药 作者:王朔 | 书号:43275 时间:2017/11/5 字数:8212 |
上一章 第九篇 知识的诚实与道德 下一章 ( → ) | |
王朔:对国中的知识分子群体我没什么概念,学院派啦、幕僚派啦等等。 老侠:你指的是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 王朔:全算上,我总想找个明⽩人儿,理出个大概的头绪。 老侠: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群体,大致可以分为"民间的"、"体制內的"两路,"体制內的"又分为"学院的"和"准官僚的"。 王朔:思想解放运动在当时还是冲破了一些噤忌,牛鬼蛇神纷纷出笼。 老侠:在思想解放的旗帜下,一大批右派作家重新回到社会中,一回来就鲜花怒放,当时有一本畅销小说集《重放的鲜花》,全是当年的右派们的成名作,像刘宾雁、王蒙、刘绍棠、从维熙等等。这批右派作家的顶峰是第四届文代会,这之后,他们不但是作品影响国全,而且也纷纷进⼊文化领域的权力机构中执掌实权。刘宾雁的报告文学,刘心武的小说、伤痕文学、改⾰文学等等。这两批人有共同的特点,都以文字风行于世,又以权力接近⾼层。王蒙最后坐到文化部长,刘心武是《民人文学》主编,王若⽔、胡绩伟。刘宾雁等人也大都是部级待遇,最低也是司局级。 王朔:这些人是当时的大众文化。 老侠:也是当时的社会思想贫乏所致。 王朔:那学院派呢? 老侠:学院派也分为几拨。像李泽厚、刘再复是一类,走的是哲学、美学、理论批判的路数,但刘再复后来当了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也成了准官僚。他们的⻩金期以八六年召开的"新时期十年讨论会"为⾼峰,那个会上,刘再复、李泽厚被捧为"理论教皇"了,大会的程序有点儿类似 ![]() 包遵信、金观涛等人走的是"丛书"启蒙的路数。他们编的《走向未来丛书》成了一代青年人汲取新观念的主要来源,影响之大,记忆犹新。后来內部裂分了。 还有一种路数是內参的形式,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尔泰的《异化现象近观》和王小強的《农业社会主义批判》,他们的理论超出了"思想解放"派和右派文人群,具有強烈的自由主义⾊彩。 王朔:在这些合法 ![]() 老侠:是的。我们上大学时读《今天》和一些政论文章时的 ![]() 王朔:《今天》的那批人在京北,有机会弄到这些书,你们外省就不一样了。 他们的优秀"和"影响"也沾点儿皇城的恩惠。 老侠:对。就是因为他们先占有了别人无法占有的思想艺术资源,这也是一种畸形现象。后来,《今天》派浮出⽔面之后,受到官方刊物《诗刊》的承认,八十年代初《诗刊》召开的青舂诗会就有《今天》的几个诗人,北岛后来还进了作协的诗歌组,那是国全诗歌评判的权威机构。而八十年代之后,《今天》的诗人们,已失去了创造力。江河、杨炼跟着阿城寻 ![]() "朦胧诗"在理论上的辩护者是"三个崛起"。八十年代北大的民间竞选是又一批民间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国中民间知识分子祈求政治向合法化的方向走的最早试验。 后来这批人中留在国內的人又办了民间研究所。 王朔:我记得,那时文学上还有一路子,全景式的大报告文学。那时他们的势头非常強,好像代表改⾰派的最后呼声。 老侠:八十年代的那种东西,咱不说它的观念是否现代,现在看来那种救世主的腔调也有问题。特别是央中台制成了《河殇》的专题片后,解说词全是居⾼临下式的说教,用朗诵式腔调字正腔圆地去念,给人的感觉像《圣经》的那种命令式的救世主姿态:"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只要这种腔调出现,似乎念的东西就是真理,绝对真理。这个传统来自夏青们的播音,一直到现在《焦点访谈》的主持人的教主式的面孔。那时的文章,从文学到理论,大都是救世主腔调,人人都想当救世主,当教皇。在当时,社会上有"四大青年导师之称。当时的"寻 ![]() 王朔:我对学院派特别感趣兴,它是铁板一块吗?放过洋的与没放过洋、国內读完博士的是不是有一些区别? 老侠:八十年代的知识群体没有明显的分化,八十年代初的民间群体与体制內群体的区别,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基本上消失了,民间群体除了极特殊的人,大都进⼊了体制內,都成了准官方的体制化的知识权力,但九十年代知识群体的分化特别明显。学院派与幕僚派之外,还有脫离体制的个体文化人,这些人在经济上完全立独,你是作家中最早的有影响的写作个体户。其他的如歌星、影星。但很快,这些人,包括你,又被整合进亚文化体制內——即逐渐丰満成型的大众文化的商业运作体制。 王朔:大众文化体制这块我比较 ![]() 老侠:九十年代的知识群体的分化,一批人下海经商,一批人漂洋过海,继续学术的人很少。而且,九十年代知识界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学成为显学,取代了八十年代的文学、美学。像胡鞍钢、叶绍光这样的洋博士,看准了宏观调控时期决策者的所好,弄出个"家国能力报告",从中西的比较中论证央中的经济集权的合法 ![]() ![]() ![]() 王朔:我看经济学家大部分都是这样。 老侠:对。现在的经济学家。经济学最致命之处在于:面对如此混 ![]()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国美一直有马克思主义者,有左派。他们也是基于分配不公而批判现行的资本主义体制,怎样才能通过现行体制的改⾰使财富的分配达到最大可能的平等。 但国美已有了完善的自由市场,而国中的市场刚刚起步,且被权力所扭曲。因为自由市场以产权保障为基础。再说,市场经济中的自由。效率与分配的平等永远是一个悖论。没法在要求自由和效率的同时,还要求分配的平等。市场要求的是公正,而非分配上的平等。 王朔:谁跟权力的关系近谁就捡大的。 老侠:对。在这类知识群体外,也有一批坚持学术自由取向的知识分子,秦晖、刘军宁、雷颐、谢泳、汪丁丁、何清涟、朱学勤、朱大可等等。何清涟写了一本书叫《现代化的陷阱》,敢于触及现实问题,敢于呼吁经济学的道义关怀和人文精神。 由此引发了一场讨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生活很清苦,有人甚至连教职都岌岌可危。与那些遵命主义者的生活⽔平差别很大,那些人依然是学术界的富翁。 王朔:你说学术上也有这种情况吗——谁跟权力近谁的声音就越响亮? 老侠:肯定有,而且相当普遍。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幕僚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声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权力的声音。厉以宁、胡鞍钢、樊纲等等,他们的声音会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吴敬涟老先生是个例外,他也是幕僚型,但他坚持自己的立独的批判 ![]() ![]() ![]() ![]() 王朔:听说知识权力这玩意也是西方人提出的。西方就没有知识权力吗? 老侠:有。提出知识权力、语言权力的人是法国学者福柯,他是一怪杰,具有极強的颠覆 ![]() ![]() 王朔:国中的传统中真的就没有什么好东西吗?比如"四大发明"之类的。 老侠:孤立地看四大发明是好东西,但在国中文化的整体中。结构中,好的东西无法升华、成 ![]() 王朔:有一阵子新儒家大谈东亚经济奇迹,是由儒家思想来的,包括⽇本,余英时、杜维明等人是"新儒家吗? 老侠:亚洲的⽇本和"四小龙"的经济奇迹,主要的动力并不是儒家伦理,而是体制的自由主义化。港香的背后是英国,湾台。韩国。新加坡、⽇本的背后是国美,自由主义世界的观念、制度、技术、教育、市场才是东亚经济奇迹的 ![]() 像⽇本,"明治维新"就是在"全盘西化"的口号下完成的。二战后的经济起飞有赖于美援及国美的市场,⽇本二战后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发生了整体 ![]() ![]() ![]() ![]() 无论是海外的华裔学者,还是国內的学院派,他们的本土化、规范化用的全是西化的方法与概念。一种文化连整理自己资源的概念与方法都找不到,还奢谈什么本土化?!他们的语言也是译文体的。维特 ![]() 多可笑,《秋菊打官司》本⾝就是张艺谋用最写实的手法撒的一个弥天大谎。 国中的法律的 ![]() ![]() ![]() 王朔:我个人很早就离开了体制,当兵复原后什么都⼲过,结果⼲什么都砸,最后 ![]() ![]() 老侠:有人讲过一个笑话。工厂里提工资,一个钳工因为没给他提就罢工不⼲了。他每天来上班,不上车 ![]() 王朔:你刚才说到钱钟书等人,提出做人的诚实问题,知识上的诚实和道德上的负责,我怎么就感觉不到学院派知识人有这种东西。 老侠:知识上不诚实,道德上就不会负责任。普通人不诚实决没知识分子的不诚实的危害那么大。因为知识人宣称"社会良知"。实际上在学术界的背后有明显的利益动机,他们的下作和小气是掩饰这类动机,为点儿不大的利益就撒弥天大谎。 有些人的智慧就是小聪明、小计算、小 ![]() ![]() 王朔:在咱这儿,做人的诚实、知识的诚实、钱的诚实,从上到下都没有。就是大家在一起骗来骗去,你给我抛个媚眼,我给你送个秋波,我给你挖个陷讲,你给我下个绊子。 老侠:像余秋雨是用传统文化骗,一帮学院派用舶来品骗,他长篇大论,说来说去,就是不进⼊主题,费了那么多口⾆,诚实的话一句就说透了。与这些人对话也好、聊天也罢,他们之所以觉得困难,没力量,就是他们面对的是个诚实的人。 人的不诚实,特别是学术界知识界的不诚实,几乎就是一种理生状态,是福柯所说的"⾝体政治学"。他们自称是"灵魂工程师"。"启蒙者",实际上他们的灵魂是⾝体的牢房,社会的陷阱。像一些经济学界的大腕儿,赶着本土化、民族主义的嘲头,硬说西方文化是"恶",国中文化是"善",西方崇尚物质。机器、武力,国中崇尚人文、道德、和平,所以国中一旦遭遇西方,必然衰落。这个说辞他自己都不信,他自称是国美制度经济学家科斯的国中弟子,卖完了洋老师,就卖祖宗。 这种撒谎与《国中可以说不》的撒谎毫无区别。书商撒谎是为了钱赚,盛洪撒谎既钱赚又赚名。我知道一群八十年代的文人诗人,现在都做书了,与他们接触,觉得堕落了,每天就是钱赚喝酒嫖女人,他们觉得这样愉快幸福。堕落得实真。而那些学院派假模假式的,他们看中的不光是钱,还有人格利益,不但要混成体面的中产阶级,还要混成良知的代表什么的。 王朔:有些人在公开场合装装孙子,但朋友之间的人私聊天还是酒后吐真言的。 老侠:这是一种双重人格,像陈凯歌、樊纲、刘恒之类的"大腕儿",一面对央中电视台的采访,就会像背报纸一样慷慨陈词,而与朋友吃饭聊天也会骂这骂那,这是国中人的基本生存技巧,既得到公开的利益,又在私下里,在朋友中保持人格尊严,让人觉得他们还良知未混。这是一种做人上的惶恐和狡猾。国中人常说老外特傻,其实决不是智商⾼低的问题,而是一种做人的单纯、诚实,"NO"就是"No","YeS"就是"YeS"。要说小心眼、小计谋。小陷阱,谁能玩过国中人呀。 如果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或吉尼斯大全,我们别的不行,说谎和狡猾肯定能有一号。 所以说,国中的知识界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诚实"是什么。知识上的诚实的背后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敬畏和谦卑。 他们动不动就讲大众的无知。愚昧。⿇木。这类知识分子,最大的盲点不是知识上的无知,而是做人上的人格上的无知。知识的无知对一个人的道义立场不是特别重要,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可以非常善良、诚实。但一旦在做人上无知了,就会利用知识去无聇,去瞒天过海,这个境界的顶点就是狂妄。北大一个从国美回来的博士,居然说国中的经济学在二十一世纪,将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学。这也 ![]() 王朔:知识界的这种无知也有点儿近似于我写的那些"痞子"了,"我是流氓我怕谁!" 老侠:你的流氓起码还有"咱也是个俗人"的自我认识,而他们却把自己当作精神贵族来自我欣赏、自我怜爱。学院派啦、王蒙啦,说你"拒绝崇⾼",让人觉得可笑。我们何尝有过崇⾼?连诚实这种最起码的做人底线都没有,谈崇⾼不是太奢侈了吗?村姑谈论贵妇人还有人 ![]() ![]() |
上一章 美人赠我蒙hàn药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王朔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美人赠我蒙hàn药》在线阅读,《美人赠我蒙hàn药(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美人赠我蒙hàn药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