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己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及《而己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而己集 作者:鲁迅 | 书号:43298 时间:2017/11/5 字数:4689 |
上一章 革命时代的文学 下一章 ( → ) | |
——四月八⽇在⻩埔军官学校(2)讲 今天要讲几句的话是就将这“⾰命时代的文学”算作题目。这学校是邀过我好几次了,我总是推宕着没有来。为什么呢?因为我想,诸君的所以来邀我,大约是因为我曾经做过几篇小说,是文学家,要从我这里听文学。其实我并不是的,并不懂什么。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自然,因为自己的嗜好,文学书是也时常看看的,不过并无心得,能说出于诸君有用的东西来。加以这几年,自己在京北所得的经验,对于一向所知道的前人所讲的文学的议论,都渐渐的怀疑起来。那是开 ![]() ![]() 在自然界里也这样,鹰的捕雀,不声不响的是鹰,吱吱叫喊的是雀;猫的捕鼠,不声不响的是猫,吱吱叫喊的是老鼠;结果,还是只会开口的被不开口的吃掉。文学家弄得好,做几篇文章,也许能够称誉于当时,或者得到多少年的虚名罢,——譬如一个烈士的追悼会开过之后,烈士的事情早已不提了,大家倒传诵着谁的挽联做得好:这实在是一件很稳当的买卖。 但在这⾰命地方的文学家,恐怕总喜 ![]() 为⾰命起见,要有“⾰命人”“⾰命文学”倒无须急急,⾰命人做出东西来,才是⾰命文学。所以,我想:⾰命,倒是与文章有关系的。⾰命时代的文学和平时的文学不同,⾰命来了,文学就变换⾊彩。但大⾰命可以变换文学的⾊彩,小⾰命却不,因为不算什么⾰命,所以不能变换文学的⾊彩。在此地是听惯了“⾰命”了,江苏浙江谈到⾰命二字,听的人都很害怕,讲的人也很危险。其实“⾰命”是并不稀奇的,惟其有了它,社会才会改⾰,人类才会进步,能从原虫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就因为没有一刻不在⾰命。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和猴子是没有大两样的,人类和猴子是表兄弟。”但为什么人类成了人,猴子终于是猴子呢?这就因为猴子不肯变化——它爱用四只脚走路。也许曾有一个猴子站起来,试用两脚走路的罢,但许多猴子就说:“我们底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站!”咬死了。它们不但不肯站起来,并且不肯讲话,因为它守旧。人类就不然,他终于站起,讲话,结果是他胜利了。现在也还没有完。所以⾰命是并不稀奇的,凡是至今还未灭亡的民族,还都天天在努力⾰命,虽然往往不过是小⾰命。 大⾰命与文学有什么影响呢?大约可以分开三个时候来说: (一)大⾰命之前,所有的文学,大抵是对于种种社会状态,觉得不平,觉得痛苦,就叫苦,鸣不平,在世界文学中关于这类的文学颇不少。但这些叫苦鸣不平的文学对于⾰命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叫苦鸣不平,并无力量,庒迫你们的人仍然不理,老鼠虽然吱吱地叫,尽管叫出很好的文学,而猫儿吃起它来,还是不客气。所以仅仅有叫苦鸣不平的文学时,这个民族还没有希望,因为止于叫苦和鸣不平。例如人们打官司,失败的方面到了分发冤单的时候,对手就知道他没有力量再打官司,事情已经了结了;所以叫苦鸣不平的文学等于喊冤,庒迫者对此倒觉得放心。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就都没有什么声音了!至于富有反抗 ![]() (二)到了大⾰命的时代,文学没有了,没有声音了,因为大家受⾰命嘲流的鼓 ![]() 所以大⾰命时代的文学便只好暂归沉寂了。 (三)等到大⾰命成功后,社会底状态缓和了,大家底生活有余裕了,这时候就又产生文学。这时候底文学有二:一种文学是赞扬⾰命,称颂⾰命,——讴歌⾰命,因为进步的文学家想到社会改变,社会向前走,对于旧社会的破坏和新社会的建设,都觉得有意义,一方面对于旧制度的崩坏很⾼兴,一方面对于新的建设来讴歌。另有一种文学是吊旧社会的灭亡——挽歌——也是⾰命后会有的文学。有些的人以为这是“反⾰命的文学”我想,倒也无须加以这么大的罪名。 ⾰命虽然进行,但社会上旧人物还很多,决不能一时变成新人物,他们的脑中満蔵着旧思想旧东西;环境渐变,影响到他们自⾝的一切,于是回想旧时的舒服,便对于旧社会眷念不已,恋恋不舍,因而讲出很古的话,陈旧的话,形成这样的文学。这种文学都是悲哀的调子,表示他心里不舒服,一方面看见新的建设胜利了,一方面看见旧的制度灭亡了,所以唱起挽歌来。但是怀旧,唱挽歌,就表示已经⾰命了,如果没有⾰命,旧人物正得势,是不会唱挽歌的。 不过国中没有这两种文学——对旧制度挽歌,对新制度讴歌;因为国中⾰命还没有成功,正是青⻩不接,忙于⾰命的时候。不过旧文学仍然很多,报纸上的文章,几乎全是旧式。我想,这⾜见国中⾰命对于社会没有多大的改变,对于守旧的人没有多大的影响,所以旧人仍能超然物外。广东报纸所讲的文学,都是旧的,新的很少,也可以证明广东社会没有受⾰命影响;没有对新的讴歌,也没有对旧的挽歌,广东仍然是十年前底广东。不但如此,并且也没有叫苦,没有鸣不平;止看见工会参加行游,但这是府政允许的,不是因庒迫而反抗的,也不过是奉旨⾰命。国中社会没有改变,所以没有怀旧的哀词,也没有崭新的进行曲,只在苏俄却已产生了这两种文学。他们的旧文学家逃亡外国,所作的文学,多是吊亡挽旧的哀词;新文学则正在努力向前走,伟大的作品虽然还没有,但是新作品已不少,他们已经离开怒吼时期而过渡到讴歌的时期了。赞美建设是⾰命进行以后的影响,再往后去的情形怎样,现在不得而知,但推想起来,大约是平民文学罢,因为平民的世界,是⾰命的结果。 现在国中自然没有平民文学,世界上也还没有平民文学,所有的文学,歌呀,诗呀,大抵是给上等人看的;他们吃 ![]() ![]() ![]() 一出戏里,有犯罪的事情,就是下流戏。他们的戏里的脚⾊,止有才子佳人,才子中状元,佳人封一品夫人,在才子佳人本⾝很 ![]() ![]() ![]() ![]() 为材料,做小说做诗,我们也称之为平民文学,其实这不是平民文学,因为平民还没有开口。这是另外的人从旁看见平民的生活,假托平民底口吻而说的。眼前的文人有些虽然穷,但总比工人农民富⾜些,这才能有钱去读书,才能有文章;一看好像是平民所说的,其实不是;这不是真的平民小说。平民所唱的山歌野曲,现在也有人写下来,以为是平民之音了,因为是老百姓所唱。但他们间接受古书的影响很大,他们对于乡下的绅士有田三千亩,佩服得不了,每每拿绅士的思想,做自己的思想,绅士们惯昑五言诗,七言诗;因此他们所唱的山歌野曲,大半也是五言或七言。这是就格律而言,还有构思取意,也是很陈腐的,不能称是真正的平民文学。现在国中底小说和诗实在比不上别国,无可奈何,只好称之曰文学;谈不到⾰命时代的文学,更谈不到平民文学。现在的文学家都是读书人,如果工人农民不解放,工人农民的思想,仍然是读书人的思想,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有些人说:“国中已有平民文学”其实这是不对的。 诸君是实际的战争者,是⾰命的战士,我以为现在还是不要佩服文学的好。学文学对于战争,没有益处,最好不过作一篇战歌,或者写得美的,便可于战余休憩时看看,倒也有趣。要讲得堂皇点,则譬如种柳树,待到柳树长大,浓 ![]() 人大概是不満于自己目前所做的事的,我一向只会做几篇文章,自己也做得厌了,而捏 ![]() 我呢,自然倒愿意听听大炮的声音,仿佛觉得大炮的声音或者比文学的声音要好听得多似的。我的演说只有这样多,感谢诸君听完的厚意!—— (1)本篇记录稿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六月十二⽇广州⻩埔军官学校出版的《⻩埔生活》周刊第四期,收⼊本集时作者作了修改。 (2)⻩埔军官学校孙中山在国民 ![]() ![]() (3)指三一八惨案。 (4)八股明清科举试考制度所规定的一种公式化文体。它用“四书”、“五经”中文句命题,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构成。后四部分是主体,每一部分有两股相比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5)复仇的文学指十九世纪上半期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支奇等人的作品。当时波兰处于俄、奥、普三国瓜分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恢复立独。 (6)《新青年》下文所说的大学教授,指东南大学教授吴宓。作者在《二心集·海上文艺之一瞥》中说: “那时吴宓先生就曾经发表过文章,说是真不懂为什么有些人竟喜 ![]() (7)孙传芳军队的主力于一九二六年冬在江西南昌、九江一带为北伐军击溃。 WwW.BbMxS.cC |
上一章 而己集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鲁迅最新创作的免费经典名著《而己集》在线阅读,《而己集(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而己集的免费经典名著,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