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第三节项燕良将老谋运筹举步维艰及《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 作者:孙皓晖 | 书号:43613 时间:2017/11/9 字数:10810 |
上一章 第三节 项燕良将老谋 运筹举步维艰 下一章 ( → ) | |
楚王负刍接连发出六道特急王命,大臣还是无法聚齐。 秦军南下的消息传来,负刍的第一个决断是召世族大臣紧急朝会。接受太傅⻩辎之谋,负刍大破成规连发六道王命,每道王命都只有最急迫的两句话:“秦军南进,大楚濒危!诸臣当速人郢寿朝会,共决抵御之策!”可旬⽇过去,除了淮北淮南的大臣们风尘仆仆赶回外,江南、江东、荆楚的世族大臣一个也没有赶来,岭南诸将更不用说,只怕王命还在途中亦未可知。迟至第十三⽇,负刍焦躁不安又无可奈何,只有行半朝之会,与赶回来的大臣们紧急会商对策。 列位看官留意,负刍非等大臣而不能决断,时势使然也。其时之楚,是战国之世变法最浅层的家国,地域广袤而世族大臣各领封地,无论兵员征发还是财货粮草筹集,都须得世族大臣认可方得顺畅,否则,纵有王命也是滞涩难行。王族虽是“国土”最大的领主,又有各世族封地依法缴纳的“国赋”实力自然雄踞所有世族之上。然则,王室维持庞大的邦国机构,支付之大也是任何世族不能比拟,要在濒临危亡之时举国抵御強敌,仅凭王族之力无异于杯⽔车薪。楚拥广袤南国中,土地民众几乎抵得整个北方六大战国,然其始终不能与中原秦、赵、魏、齐四大战国的任何一国抗衡,其 ![]() ![]() “老臣以为,两淮大臣还都,朝会可行。”首座老臣说话了。 “令尹之言,老臣赞同。”武臣首座一位老人也说话了。 “昭、景既同,臣等无异议。”其余十几位大臣异口同声。 “本王好悔也!”负刍铁青着脸拍案长叹了一声。 “枢要大臣差強聚齐,王当以战事为重。”首座老令尹脸⾊很不好。 “好。说。姑且朝会了。”负刍终于拍案了。 要明⽩楚国君臣的这番对话,先得明⽩此时的楚国地理大势。楚国土地广袤,主要结构是四大块:一是西部荆江之地,这是舂秋与战国初期的楚国老本土;二是东南吴越之地,这是战国前、中期楚国先后呑灭的两个大诸侯国;三是岭南百越之地,这是松散臣服于楚国的许多部族方国;四是长江以北的淮⽔流域,分为淮南、淮北两大区域。从历史环境说,楚国的四大区域差别很大。其一,岭南地带太过蛮荒,且百越部族內 ![]() ![]() ![]() ![]() ![]() 唯其如此,楚国世族封地的重心,也随着国土变化而变化。 舂秋之世与战国初期,楚国最大的世族如昭、屈、景、项诸大族,其封地大多以荆江地带以及毗邻的云梦泽与湘⽔流域为重心。灭吴灭越之后,新兴军功部族与老世族中稍弱的项氏部族,封地大多转移到江东地带。岭南百越之地战 ![]() ![]() 负刍懊悔的是,去岁王贲狂飙般奇袭淮北连下十城,举国震恐,遂仓促议决:除以项燕为大将军调集兵马外,其余世族大臣一律赶回封地征发军辎粮草赶运都城。当时令负刍感奋不已的是,世族大臣们非但一致赞同了他的决断,且人人马不停蹄地连夜离开郢寿赶回了封地。而今想来,大臣们匆匆赶回封地,全然是急于安置自家封地,全然是逃命避祸,否则,那些大族的年青新锐们如何一个都没赶回,来的都是⽩发苍苍的老者?究其实,还不都是留着青壮谋划本族生路,岂有他哉! “会商军事,大将军能到么?” 低声说话的是大司马景柽。数十年来,景氏部族与项氏部族一直是楚国的军事栋梁,景氏居执掌关防军政的大司马,项氏居执掌兵马的大将军。朝会既要议决抵御秦军,最要紧的自然是大将军项燕。故此,景柽一句低声发问,大臣们却是如雷贯耳浑⾝一震。 “左将军项梁与朝——” 殿外一声长报,负刍君臣更是惊讶,目光齐刷刷聚集殿门。在这片刻之间,一员年青将军快步走进了门厅,一头汗⽔一⾝泥土,斗篷甲胄灰蒙蒙不辨颜⾊,脸颊似乎还有一道⾎痕。负刍与大臣们不噤脸⾊骤变,竟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将军没有丝毫停顿,匆匆大步走到王台前一拱手,⾼声道:“左军主将项梁,参见楚王!见过诸位大人!” “项,项梁,大将军如何了?”负刍慌 ![]() “大将军正在集结大军,向汝 ![]() “没,没有开战?” “秦军抵达洧⽔,正谋过境安陵,距我军尚远!” “好,好好好…”负刍脸上笑着,人却瘫在了王座中。 一位老臣向殿角內侍招了招手,內侍给年青的项梁捧来了一罐凉茶。项梁感 ![]() ![]() ![]() “完了?”缓过神来的负刍又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大将军之言禀报完毕。” “大将军没说,仗如何打法了?” “战事尚在谋划,须依据秦军动向而定…” “大谬!大谬啦!”老令尹昭恤猛然拍案,苍老声音如风中树叶“強敌业已 ![]() 大臣们不说话了,连楚王负刍也板着脸不说话了。年青的项梁颇见难堪,却竭力平静着心绪,也没有说一句话。世族大臣们原本期望这个在楚军中颇有声名的年青悍将会暴跳如雷,或可借机搜求得项氏拥兵自重的些许罪证,孰料这个黝黑精悍的年青将军竟能隐忍不发,一时倒凉冰冰滞涩了。毕竟,项氏也是世家大族,目下又是军权在握支撑楚国,昭氏为世族之首,昭恤又官居令尹总领政事,发作一通尚算无事,他人便未必能如此轻易地对项氏大将发作了。 “项梁,老夫问你。”大司马景柽说话了。 “敢请指教。” “大军南进汝 ![]() “汝 ![]() “也算一说。”景柽耸了耸雪⽩的长眉“另则,大军粮草与⾐甲兵器,此前皆有征发,目下未曾开战,如何便有了亏空?” “对!此问才是要害啦!”几个老臣一齐拍案了。 “此前征发之粮草辎重,目下全数在仓,并未进⼊项氏封地!诸位若有疑虑,随时可派特使查勘。”年青的项梁先了却了大臣们的心病,又奋然道“秦強我弱,此战关乎楚国存亡!若不能凝聚国力做长久抗秦之谋划,仅将此战看作一战之战,则楚国必步韩赵燕魏之路!而若做长久鏖战预谋,则粮草辎重远远不⾜!此乃大将军之意,末将言尽于此。” 大臣们真正无话可说了。项梁慷慨 ![]() ![]() 暮⾊降临,君臣们终于一致认可了四则对策:其一,立下王命,并以大司马景柽为特使,严厉督导尚在半途的数万淮南军尽速北上归属项燕;其二,以令尹昭恤兼领大军后援诸事,全力督导大族封地的粮草征发与输送;其三,⽔军舟师由江东进⼊淮⽔,预为郢寿南迁退路;其四,以洞庭郡为南迁都城所在,万一此战失利,则南下以云梦、洞庭两大泽为屏障,以⽔师与秦军周旋。 诸般谋划妥当,楚王负刍又设宴为项梁洗尘。楚国君臣都着意慰抚了这位年青大将,殷殷叮嘱了诸多向大将军项燕的慰抚褒奖。及至楚王王命拟好,已经时近三更。年青的项梁心情火急,执意拒绝了楚王赏赐其王城夜居的殊荣,要连夜赶赴汝 ![]() 项燕巡视完两地军营,心头的乌云更重了。 自去岁奉命为抗秦大将军,倏忽将近一年,最 ![]() ![]() ![]() ![]() 便说最要害的大军调集。依照目下军制,楚军国力主要是三方: 其一,散布各个关塞城防的守军。战国之世,齐国七十余城。楚国地广,大约将近两百座城邑,设防城池大约五六十座,合计军兵大约三十万上下。除了几处由国府大司马直辖的要害关城,此等城防守军的辎重粮草⾐甲器械等,素来由国府与城池所在封地共担。所在地封主乐此不疲,常常给予城防军将士种种额外补偿。久而久之,邦国城防军大多成为实际上的封主私兵,极难调出本地。 其二,王室国府直属的大军,合计大约四十余万。除去⽔军舟师几近十万,陆地马步军差強三十余万。这是楚国唯一可随时开出的主力军。依照楚国后期大势,这三十余万大军的经常 ![]() ![]() ![]() 其三,直接隶属于王室与各方官署的军兵,大体在十余万。主要有:隶属于柱国将军的都城护卫军,隶属于郞尹、郞中两将军的王室护卫军,隶属于司败(掌刑罚)署的捕盗及监狱守军,隶属于关吏的盘查关防的军兵等等。除非国破之战,此等军兵几乎永远不可能用于场战。 如此三方大军,项燕能够以王命兵符调集者,实际只有第二种,即国府直属大军。自调兵急令发出之后,项燕立即从郢寿赶到了汝 ![]() ![]() ![]() ![]() ![]() ![]() 迄今为止,除了原驻汝 ![]() ![]() ![]() ![]() “江东大军如此迟滞,岂有此理!” 愤然之下,项燕出派项梁——家国艰危之时竟然只有自己的儿子可以信任,这也是项燕的莫名悲哀——星夜赶赴淮 ![]() ![]() ![]() “狗彘不食!” 项燕愤怒了,飞骑马队连夜赶赴都城请见楚王。晨曦初露,素来稳健谦和的项燕脸⾊铁青地带着一队精锐剑士直闯王城。慌得楚王负刍王冠也没戴,散发⾚脚披着大袍便匆匆出来了。项燕一反常态地強横,声言要立地与昭氏告密者对质,若查无实据,楚王须立即斩首诬告者,否则项氏反出楚国!负刍大惊失⾊,二话不说下令王城郞尹捉来了昭氏那个告密者,对质不消半个时辰,亲自一剑刺穿了告密者的咽喉。楚王负刍说,此人告密属实,王室派人查勘却是虚妄,果然疑忌项氏,岂能不先解项燕兵权?江东军迟滞不前,本王亦有难言之隐也!天亮之后,楚王负刍立即召来已经还都的几位世族大臣,当殿申明项氏绝无聚结私兵谋 ![]() ![]() ![]() ![]() 这番肃杀凛冽的宣言,使楚国庙堂对项氏的种种不实流言销声匿迹了。项燕至此明⽩了一个道理,在世族林立竟相蚕食的楚国,一味地效忠家国非但于事无补,且有杀⾝灭族之祸,若得自立报国,便得有适时适度的強横霸道,否则一事无成。然则,回到汝 ![]() ![]() 列位看官留意,封地弟子兵,是中原战国所无而楚国独具特⾊的物事,故此不得不予以 ![]() ![]() ![]() ![]() ![]() ![]() ![]() ![]() 这个庄跻,原本是南楚洞庭郡的将军。其时,庄氏部族出了一个名士庄辛,奔走合纵抗秦,一时成为楚国名臣。后来,因楚国老世族排斥而遭顷襄王疑忌,庄辛被迫逃亡赵国。再后来,楚国对秦战争大败,楚国 ![]() ![]() 庄跻举兵,对楚国与当时天下造成的震撼极大,以至当时的名士大著几乎都有评说。《苟子·议兵篇》云:“…庄跻起,楚分而为三四。”并进而将庄跻用兵与齐国田单、秦国商鞅等同并论,以为“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韩非子·喻老》云:“庄跻为盗于境內,而吏不能噤,此政之 ![]() ![]() ![]() ![]() ![]() ![]() 项氏的江东弟子兵,正是在庄跻之 ![]() 项氏部族曾经沧海,其兴衰沉浮之多,常令项燕不胜感慨。 殷商王朝时,有一个小方国项,因其仅为第四等子爵,故云项子国,其国濒临洧⽔,有地方圆百余里而已。这个项子国,皆以国为姓,有了最早的项氏部族。周灭商,弱小的项子国没有出兵勤王。周初有管蔡武庚之 ![]() ![]() ![]() 正在项国欣欣然蓬 ![]() ![]() ![]() 为了躲避突如其来的大巨灾难,项氏部族秘密逃亡东南,进⼊了齐国鞭长莫及的吴国震泽,在茫茫⽔域开始了艰难的渔猎生涯。遭此一番劫难,项氏部族痛定思痛,多次合族共议未来生路,终究悟出了一个道理:不以武备立⾝立国,无论观望纷争或是卷⼊纷争,即或偶有小成,最终都只是強者鱼腩而已。自此,项氏部族大兴尚武之风,或渔或猎或耕,人人皆须习武強⾝,族中弟子但有才具,必须以修习兵法为第一要务。与此同时,项氏大改族法,举族诸业皆以军制统辖,但有危难,举族为兵。渐渐地,吴中项氏的強悍声名在吴国越国传播开来,项氏弟子也越来越多地进⼊了吴越两国的军旅。 倏忽百年,天下进⼊了铁⾎大争的战国之世。越国灭了吴国,楚国又灭了越国。越国灭吴时,项氏举族为战,成为一支令越王勾践很是头疼的亡命精锐。直至越国宣告灭亡,项氏都没有归顺越国,而是遁⼊震泽,多方联结旧吴部族,屡屡举兵向越国发难。虽然一直未能恢复吴国,然项氏大名却已远播天下。及至楚国灭越,为镇抚星散抗楚的百越部族,楚威王遂派特使进⼊震泽,隆重邀项氏出⽔。楚威王开出的条件是:许项氏以吴中为专领封地,得在泗⽔下相建立城邑为治所,领镇抚百越之重任。如此优厚之许诺,实则将项氏等同于楚国三大世族了。因为,只有楚国的昭屈景三大世族,才能在专领封地之外,又在楚国都城地带另建一座治所城邑。当时,楚国都城是寿舂,下相正在寿舂东北百里之外。项氏合族会商,一则基于与越国世仇,二则基于楚国所许吴中封地之丰饶及地位之崇⾼,终于接受了楚王的招抚,归顺了楚国,肩负起镇抚东南岭南百越的重任。 自此,強悍的项氏进⼊了楚军国旅,成了楚国四大世族之一。 然则,项氏终究不能与楚国的昭、屈、景三大老世族相比。盖昭、屈、景者,都是古老的楚国王族的分支繁衍,盘 ![]() ![]() ![]() ![]() ![]() 庄跻之 ![]() ![]() ![]() ![]() 三十余年过去,项燕已是年近花甲的老将了,领举国之兵抗秦,却依然得依靠江东弟子兵为中坚,项燕不噤很有些怅然。 “⽗亲——” 暮⾊斜 ![]() 不用说,是季子项梁回来了。 项燕有四个儿子,以伯、仲、叔、季的排行说,长子(伯)、次子(仲)厚重务实,始终在下相经营封地事务。三子(叔)项伯、四子(季)项梁皆好军旅,且颇有才具,随了项燕⼊军,目下都已经是闻名军中的战将了。更重要的是,在族系林立的楚军中,只有这两个儿子,堪称项燕的左膀右臂。 “季梁,郢都情势如何?”项燕大步匆匆 ![]() “⽗亲!各方大体通达!楚王特使也来了!” 项燕长吁一声,脚下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了。项梁疾步过来扶住,低声问了一句:“⽗亲,秦军情形如何?”项燕站稳⾝形,向项梁⾝后的王使一拱手道:“王使远来,鞍马劳顿,请⼊幕府洗尘。”这才回⾝道“斥候新报,秦军在安陵逗留旬⽇,尚未南下。如此,我军稍有 ![]() 汝 ![]() |
上一章 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孙皓晖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在线阅读,《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