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199112平淡的境界及《守望的距离》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守望的距离 作者:周国平 | 书号:44349 时间:2017/11/24 字数:4105 |
上一章 1991 12 平淡的境界 下一章 ( → ) | |
一 很想写好的散文,一篇篇写,有一天突然发现竟积了厚厚一摞。这样过⽇子,倒是很惬意的。至于散文怎么算好,想来想去,还是归于“平淡”二字。 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话。今人的散文,我喜 ![]() ![]() 仍是苏东坡说的:“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绚烂,渐老渐 ![]() ![]() 当然,年龄不能担保平淡,多少人一辈子蝇营狗苟,死不觉悟。说到文人,最难戒的却是卖弄,包括我自己在內。写文章一点不卖弄殊不容易,而一有卖弄之心,这颗心就已经不平淡了。举凡名声、地位、学问、经历,还有那一副多愁善感的心肠,都可以拿来卖弄。不知哪里吹来一股风,散文中开出了许多顾影自怜的小花朵。读有的作品,你可以活脫看到作者多么知道自己多愁善感,并且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动,于是愈发多愁善感了。戏演得愈真诚,愈需要观众。他确实在想象中看到了读者的眼泪,自己噤不住也流泪,泪眼朦胧地在稿子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想到这一点,他感到很放心。 有一年我到云南大理,坐在洱海的岸上,看⽩云在蓝天缓缓移动,⽩帆在蓝湖缓缓移动,心中异常宁静。这景⾊和这感觉千古如斯,毫不独特,却很好。那时就想,刻意求独特,其实也是一种文人的做作。 活到今天,我觉得自己已经基本上(不是完全)看淡了功名富贵,如果再放下那一份“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虚荣心,我想我一定会活得更自在,那么也许就具备了写散文的初步条件。 二 当然,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缺不了的。 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酸甜⿇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取胜,前提是东西本⾝要好。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清蒸。袁中郞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 ![]() ![]() 说到这里,似乎说的都是內容问题,其实,文字功夫的道理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 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昑,不要附庸风雅,不要敷衍文债,不要没话找话。尊重文字,不用文字骗人骗己,乃是学好文字功夫的第一步。 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但怎样才能保持原味,却是说不清的,要说也只能从反面来说,就是千万不要用不必要的作料损坏了原味。作文也是如此。林语堂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话说得极漂亮,可惜做起来只有会心者知道,硬学是学不来的。我们能做到的是谨防自然的反面,即不要做作,不要着意雕琢,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深,等等,由此也许可以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了。爱护文字,保持语言在⽇常生活中的天然健康,不让它被印刷物上的流行疾患侵染和扭曲,乃是文字上的养⾝功夫。 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文字的平淡得力于自然质朴,有味则得力于凝聚和简练了。因为是原味,所以淡,因为⽔分少,密度大,所以又是很浓的原味。事实上,所谓文字功夫,基本上就是一种删除废话废字的功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谈到普希金的诗作时说:“这些小诗之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气呵成的,正是因为普希金把它们修改得太久了的缘故。”梁实秋也是一个极知道割爱的人,所以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简练之美。世上有一挥而就的佳作,但一定没有未曾下过锤炼功夫的文豪。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去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捕捉住。 如此看来,散文的艺术似乎主要是否定 ![]() ![]() 一个爱唠叨的理发师给马其顿王理发,问他喜 ![]() 我很喜 ![]() ![]() 无论会议上,还是闲谈中,听人神采飞扬地发表老生常谈, ![]() 可惜的是,我始终无法拥有这样的自信。话未出口,自己就怀疑起它的价值了,于是嗫嚅 ![]() 好在这方面不乏贤哲之言,⾜可供我自勉。古希腊最早的哲人泰勒斯就说过:“多说话并不表明有才智。”人有两只耳朵,只有一张嘴,一位古罗马哲人从中揣摩出了造物主的意图:让我们多听少说。孔子主张“君子 ![]() ![]() 曾经读到一则幽默,大意是某人参加会议,一言不发,事后,一位评论家对他说:“如果你蠢,你做得很聪明;如果你聪明,你做得很蠢。”当时觉得这话说得很机智,意思也是明⽩的:蠢人因沉默而未暴露其蠢,所以聪明;聪明人因沉默而未表现其聪明,所以蠢。仔细琢磨,发现不然。聪明人必须表现自己的聪明吗?聪明人非说话不可吗?聪明人一定有话可说吗?再也没有比听聪明人在无话可说时偏要连篇累牍地说聪明的废话更让我厌烦的了,在我眼中,此时他不但做得很蠢,而且他本人也成了天下最蠢的一个家伙。如果我自己⾝不由己地被置于一种无话可说却又必须说话的场合,那真是天大的灾难,老天饶了我吧! 公平地说,那种仅仅出于表现 ![]() 种种热闹一时的吹嘘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蔵着世界的秘密。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却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如同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昑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一个听懂了千古历史和万有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样说话的。 世有声学、语言学、音韵学、广告学、大众传播学、共公关系学等等,唯独没有沉默学。这就对了,沉默怎么能教呢?所以,仅存此“导言”一篇“正论”则理所当然地将永远付诸缺如了。 Www.BbMxS.Cc |
上一章 守望的距离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周国平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守望的距离》在线阅读,《守望的距离(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守望的距离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