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2:秋露危城》第二章2及《白门柳2:秋露危城》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白门柳2:秋露危城 作者:刘斯奋 | 书号:44494 时间:2017/12/1 字数:17560 |
上一章 第二章(2) 下一章 ( → ) | |
看样子,这局势不会很快平静下来。既然已经逃出来了,就⼲脆在江南多呆上一些⽇子——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要是那样的话,他就可以菗出空儿上南京去一趟。不管怎么说,他实在不该去得太迟。趁着大事未定,哪怕先露个面也好。须知这一次,可是显示自己的报国⾚诚,并在社友们中挣回面子的重要机会,再不能轻易错过了!这么一想,冒襄的全⾝,就再度翻涌起一股热流。他开始怀着強烈的望渴,悬想着一旦同社友们相见之后,自己将怎样毫不迟疑地投⼊救亡图存的奔走呼号之中,并以最坚定的主张,最果敢的行动,来使社友们为之感动钦佩,不得不对自己刮目相看。“是的,我一定要拿出本事和气概来,让他们知道,我冒襄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自负地、悲壮地想。 然而,这种奋兴没能保持很久。因为接下来,他就想到:眼下自己一家正在逃难之中,即便在江南安顿了下来,也只是寄人篱下,不能作为长久之计。要是自己把年迈的双亲和娇弱的 ![]() ![]() “相公,茶来了!”一个娇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冒襄猛地抬起头,发现董小宛已经双手捧着一杯刚沏好的茶,含笑地站在跟前。 他微微一怔,随即醒悟过来,于是“嗯”了一声,伸手接过,凑在嘴边吹了吹热气,一小口一小口地呷了起来。 “相公,这茶,这茶还能喝么?”看见丈夫久久没有表示可否,董小宛大约有点沉不住气,试探地问。 “嗯,还好!”随口答了一句之后,冒襄便一仰脖子,把残余的茶全喝了下去。 在一旁侍候着的董小宛赶紧举起砂壶,把丈夫手中的茶盏沙沙地又注満了。也许丈夫刚才那一句认可,使她总算放下心来,所以这会儿便搭讪说:“到了江南,相公便能瞅空儿上留都去一趟了。” “唔——什么,你说什么?”由于冷不防被侍妾说中了心事,冒襄不由得抬起头来,疑惑地问。 “妾是说,待到了江南,相公就有空儿上留都了。” “你——怎么知道?” “哦,妾也不知道。”董小宛赶紧回答“妾只是想,出了这样的大事,陈相公、吴相公他们,说不定正在留都盼着相公去见面呢!” 冒襄眨眨眼睛,这样一种猜想,居然也存在于侍妾的思虑之中,倒使他有点始料不及。不过,満心的烦躁也因之再度被撩起,他把茶盏往炕桌上一放,冷笑说:“上留都,说得容易!就冲着你们这么一天到晚 ![]() “哦,可不是这样呢!”显得有些惊慌的董小宛分辩说“据妾想来,这留都相公是必定要去的。只是,这一家子相公也未必放心得下。那么,何不一块儿都上留都去?” “你说什么,一家子全都上留都?” “不——哦,是的,妾想、妾想这地方上不 ![]() ![]() ![]() ![]() ![]() ![]() “好,这主意好!”他重复说,开始在舱里来回走动“不错,上留都,全家都去!” 这么表示了决心之后,他忽然记起了一件事,于是回过头,望着舱外说:“咦,该过江了吧?怎么还不转舵?” 话音刚落,甲板上就响起了一阵凌 ![]() 五 在钱谦益献计借助散布流言,来摧垮拥“福”派的当时,吕大器对于这种非常手段虽然不无顾虑,但审度再三之后,还是横下一条心,同意了老朋友的主张。于是,过了一天,关于福王有“不孝、 ![]() ![]() 正像一切流言的传播情形那样,这“七不可立”起初只是说法很唬人,其实并没有太充实的內容。可是这种缺陷照例由热心的传播者补救过来了——他们或者为着使自己的说法显得振振有辞,或者为着満⾜听众的好奇心,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添枝加叶,甚至无中生有,空⽳来风。这么七传八传“七不可立”就变得內容愈来愈“丰富”情节愈来愈“严重”而主张“立君以亲”的一派人尽管不相信、不同意,但是在来不及——事实上也不可能详细查证的情况下,陡然陷于混 ![]() ![]() ![]() 在当年秋天的乡试中,他一举中式;到了去年会试,又荣登金榜,⾼中了进士,真是一帆风顺,好不得意!然而,局势紧接着就动 ![]() ![]() ![]() ![]() ![]() 这里河道比较宽阔,⽔位也较深,过江的大船,都在此往来停泊,于是自然而然成了帆樯林立、房舍栉比的一个热闹码头。人们喜 ![]() ![]() ![]() ![]() ![]() ![]() 由于郑元勋已经是两榜进士,所以今天的饯别仪式,也就相应地安排在⾼踞于码头中心的接官亭上进行。那是一座小型的城门式建筑,有着拱形的门洞和带飞檐的门楼。楼前还竖着一 ![]() 钱谦益绕过一片绿树丛,远远看见亭前停着好些轿马仪仗。大约今天到的人不少,加上门楼上不甚宽敞,那些已经行过礼的送行者,便三五成群地在亭子周围的空地上随意站着,一边嗡嗡地 ![]() 钱谦益本来无意同郑元勋见面,也就不急于上门楼去凑热闹。 他远远地下了轿子,吩咐李宝不必前去通报,然后自己略一张望,就径直朝就近的一群正在 ![]() “嗯,痛切!这几句,说得痛切!” 行进中,钱谦益听见有好几个声音这样说。他定眼看去,发现人群中站着一位大鼻头的中年儒生,手里拿着一张纸,正在头摇晃脑地念得起劲。钱谦益的耳朵不太灵便,照例听不真切,直到走得近了,才听出那是一份公启之类的东西,不过已经快念完了,他只听见最末的一段——“…公台乃社稷重臣,上以国事为忧,下则苍生在念。祈请倡言会议,定力主持,从速决策,以定国本,并安人心。临启悚切万状!” 钱谦益心想:“这是谁的公启?是给哪个人写的?‘从速决策’——到底说的什么事?”正侧起耳朵,打算听听有没有下文,忽然旁边有人⾼声问:“敢问兄台,这是何人的公启?” “哦,兄台想是迟来,所以不知。此乃留都三位大臣——都察院张大人、翰林院姜大人和兵部右堂吕大人的联名公启。” 钱谦益一听,顿时明⽩了。就在决定发起流言攻势的当天,他同吕大器、雷演祚经过仔细商量,觉得“七不可立”的说法固然颇有力量,但光凭一般人的口去散布,恐怕还不⾜以使人深信不疑。因此还应当设法动员几位德⾼望重的大臣出面支持此说,以提⾼它的权威 ![]() “既然连张、姜诸公都是这等说,那么‘七不可立’之说,只怕真有其事了!” 一个忧心忡忡的声音说。 “福藩有此劣迹,只怕难登大宝。留守诸公,亟应早下决断为是!”另一个人焦急地接了上来。 “是呀,不能再拖了!”“迟则有变!”“确实…”更多的声音表示附和与忧虑。 “哈,弟早说过的!”一个嗓音响亮地冒了出来,那是一位⾝材⾼大的中年儒生,有着一张细⽩热情的宽脸“弟说过的,福藩断不可立。何以故?皆因先朝郑贵妃, ![]() ![]() ![]() ![]() ![]() 果然,站在旁边的一位年长的绅士立即被 ![]() “胡说!”他吼着嗓子呵斥道,⻩褐⾊的胖脸憋出两片暗红,一对纯⽩的八字胡子在厚嘴 ![]() 你懂不懂?家法!若谓郑贵妃当初意 ![]() ![]() ![]() “哼,天地间的大义是什么?”褐脸绅士反问,傲慢地眯起眼睛“不就是君君、臣臣、⽗⽗、子子?我辈圣人之徒生于世上,又所为何来?不就是固守、揄扬这纲常大义,使之充塞于天地问,长存于千万世么!所以,福藩纵然有七不可立、十不可立、一百一千不可立,只要于纲常之义当立,便是当立!纵使将来亡国、破家、灭⾝,亦无可抱憾!何以故?因这纲常大义,毕竟由我辈之苦守坚行,得以长存于天壤间了!反之,设若毁弃纲常,舍亲而立疏,则社稷邦国即使侥幸不亡,⾝家 ![]() 褐脸绅士越说越 ![]() ![]() ![]() 六 面对这种情势,钱谦益不噤有点焦急。他十分明⽩:被老绅士振振有辞地宣扬的这一套“道理”尽管在有识之士看来,是多么的迂腐、荒唐,但在一般人心目中,它其实又是异常的正确。因此,如果光推出“七不可立”的说法,而不能从纲常大义的“道理”上庒住对手,那么弃“福”立“潞”的主张,恐怕仍旧难以在多数人心中站住脚。他犹豫了一下,正打算亲自出面参与论辩,忽然,人群背后响起一个清亮的嗓音:“此言差矣——哎,差矣!差矣!” 随着话音,接二连三地挤进来几个人。钱谦益本能地收住脚定眼望去,忽然止不住有点心跳。因为走在头里的那位眉目清秀举止潇洒的儒生,原来是复社的有名浪 ![]() 这当儿,梅朗中也发现来了援兵。他马上走过去,同侯方域凑在一块,咬起耳朵来。吴应箕则睁着那双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睛,大模大样地站着,一声不响。只有余怀迈着轻捷而迅速的步子,一直走到褐脸的老绅士跟前。他先不说话,却现出好奇的样子,只管上上下下一个劲儿打量着,仿佛对方⾝上有什么特别出奇之处似的直到老绅士被打量得很不自在,周围的人也莫名其妙时,他才拱一拱手,一本正经地说:“不敢动问这位先生,可是新近从闯贼那边过来的么?” 老绅士显然不明⽩他这样问的用意,加上摸不清余怀的来历于是犹犹豫豫地回礼说:“先生何以有此一问?生学不是…”“哎,一定是的,一定是的!”余怀显得十分有把握。他一边说一边移动脚步,绕着对方前后左右地审视起来。 老绅士被 ![]() 周围的人见他像发现什么怪物似地打量对方,起初只是又诧异又好笑,听他这么一问,都不噤愕住了。褐脸绅士却气得差点儿没跳起来。他的目光朝周围一闪,随即庒住怒火,紧盯着余怀质问:“生学与兄台素不相识,不知何故恶言相加?” “岂敢!”余怀摇一头摇。随即展开手中的折扇,掩在 ![]() ![]() ![]() 老绅士眼珠子一转,似乎有点明⽩了。他把两片厚嘴 ![]() ![]() ![]() “不错,”余怀不慌不忙地说“立君以亲,确是祖宗家法。惟是祖宗定此法时,正值天下承平,四海咸安,朝多英彦,野无弃民,夷狄有臣伏之心,匹夫无桀骜之志。当其时也,人主可以垂拱无为而治。故诸君之立,惟亲惟长,而不必惟贤。 此亦无非尚自然、息争竞之意。今则不同,天下大 ![]() 余怀所说的“土木之变”是指一百五十年前,英宗皇帝在位期间,北方的瓦剌族首领也先率军攻明,英宗御驾亲征,于土木堡兵败被俘。接着京师又被围困,兵部尚书于谦见形势危急,与群臣商议,毅然放弃年仅两岁的皇太子,改立英宗的弟弟铖王为帝,终于稳定了局势,挫败了也先的图谋,最后英宗也得到释放。这确实是本朝“危则立君以贤”的一个有力的例证。只是,英宗获释回京,当上了太上皇之后,却心怀不忿。八年后,他乘弟弟景帝病重,秘密联络了宦官和部分文武大臣,发动政变,夺取了宮门,径登奉天殿复位。于是景帝被废,于谦亦被冤杀。也就是说,结局并不完美。 所以,钱谦益一面对余怀的善辩感到満意,一面又估计对方会利用这一点进行反驳。果然,只听一个尖尖的嗓门说:“土木之变‘么,不错,那一次确是’立君以疏‘。不过其后的’夺门之变‘不也正是由此而来么?可见到底是祸 ![]() 钱谦益一看,说话的不是老绅士,却是另一位中年的员官,那袭圆领青袍上,绣着一方七品的鹬鹇图案,大约是个御史或给事中之类的言官。 照理,他提出的这个诘问也不难对付,不过余怀似乎没有防备,急切问张了几次嘴巴,竞回答不上来。于是,钱谦益把视线转向侯方域,期待这位以辩才著称的复社公子,会出言相助。谁知侯方域仍旧只顾同梅朗中嘁嘁嚓嚓地说个不停,对于同伴的困境似乎毫不在意。相反,是吴应箕咳嗽了一声,慢慢走到前面来:“夺门之变‘并非立君以贤之过,实乃奷臣 ![]() ![]() 而立疏而贤之郧王,则人心惊骇,士气瓦解,我朝恐已为夷狄所乘矣!此立贤之得,天下共见。若论眼下亡国之祸,较之‘土木之变’时,其深危又何止百倍? 更须立君以贤,中兴方能有望!否则,国中一旦沦于流寇、建虏之手,彼禽兽虎狼之心,又安知仁义纲常为何事?更断不能以之教黎民、化天下。设若举国俱成禽兽虎狼,则君臣⽗子之大义,又将何所附丽?若无所附丽,则先生所谓‘充塞天地,长存万世’云云,岂非空洞之谈?“吴应箕是复社有名的台柱子,见解自然不凡。这番话由他从容不迫地说出来,确实鞭辟人里,既揭破了死守旧制、不知通变的迂腐谬妄,又指明了立君以贤对于应付剧变的必要和重要。周围的人固然听得连连点头,钱谦益更是大为叹赏。现在,他放心了:有这几个人在,料想褐脸老绅士那些人再也嚣张不起来。他本来有意上前同吴应箕等人见见面,联络一下感情,又觉得现在还不到时候。“哎,等我为东林把 ![]() 此刻的场子上,还有另外几个谈话的圈子。钱谦益张望了一下,打算到另一个圈子去转上一转。然而,刚迈出几步,就听见 ![]() “哎呀,牧老,几时到的?晚生该死,竞坐不知,万祈恕罪!如此劳动大驾,实在不敢当!”郑元勋显得颇为 ![]() 钱谦益却没有动弹。他打量了一下昔⽇的叛卖者,发现两年没见,郑元勋似乎更胖了些,但也老了些。当初亮晶晶的脑门上,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皱纹,鬓边也生出了两小片⽩发。尤其是那双圆鼓鼓的眼睛,不知为什么显得有点忧郁失神。“嗯,不是听说这两年,他混得 ![]() “啊,牧老言重了!”郑元勋红着脸说。他显然听出这句客套里的挖苦意味,并为往事感到愧羞。不过,随后他就抬起眼睛,诚恳地说“久违道范,元勋思念綦切,只是心怀忐忑,未敢惊动。今⽇幸蒙赐顾,晚生感荷无已。敢请牧老移驾到船上奉茶,待晚生别过这一⼲朋友,即来恭领训诲,不知牧老可容晚生有此之幸?” 这当儿,钱谦益已经转过⾝,管自同随对方前来的那几个人行礼相见。听了这话,他装出很惶恐的样子,连连摇着手说:“不敢,不敢,生学是何等样人,怎敢受此崇遇?不敢当,不敢当!” “还望牧老千祈俯允!”郑元勋坚持着。 “哎,还是免了吧!” 钱谦益一再回绝,郑元勋却仍旧苦苦请求,大有非达到目的不可的模样。然而,愈是这样,钱谦益的心中就愈加冰冷。他料定,对方无非是想解释两年前那件事罢了。“哼,时至今⽇,又何必多此一举!要是心怀鬼胎,当初你就别那么⼲!”他恼恨地想,随即抬起眼睛,打算以更决绝的态度摆脫对方的纠 ![]() 钱谦益心动了一下:“唔,要不,就听一听他怎么说,然后再教训他一顿不迟!” 于是,他板着脸,勉強地说:“那么,好吧!” 扔下这一句之后,也不待对方再有所表示,他就朝其余的人拱一拱手,说声:“失陪!”转过⾝,径自朝停泊在码头的一艘官船走去。待到喜出望外的郑元勋出派两名弟子赶上来引路时,他已经快要踏上跳板了…小半天之后,郑元勋终于打发走了全部送行者,抹着额上的细汗珠子,匆匆走进前舱里来。发现钱谦益正倒背着手,站在窗前,他错愕了一下,连忙上前,殷勤地请客人上坐。钱谦益一抬手,拒绝了:“超宗兄,生学眼下很忙,实在没有工夫坐谈。兄台有何见教,就请快讲。讲完了,生学便即刻离船,免得彼此耽误。” “可是…” “请讲!” 看见钱谦益冰冷绝情的样子,郑元勋噎住了。他那圆鼓鼓的胖脸变得呆滞而苍⽩,随后又化为深灰。终于,像下了决心似的,他撩起直裰的下摆,跪了下去。 “晚生有一事恳请。”他低着头说。 “…”“求老先生以社稷存亡为重,以江南大局为重,舍弃 ![]() “什么?”钱谦益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恳请老先生舍弃立‘潞’之议!” 钱谦益的面⾊变了。一股怒气从心底里直冒上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昔⽇的叛卖者非但不是向自己乞求宽恕,反而试图对关乎他后半辈子功业的大事说三道四,妄加⼲预!不过,随即钱谦益就警惕地想到:这说不定是个圈套,目的在于 ![]() ![]() 兄台如 ![]() 也用不到生学在此间⽩候了这半天!八低辏环餍渥樱蛩愠樯硗 ![]() ![]() “牧老,”他呜咽说“北方已经完了,江南也未必守得祝一旦贼兵南下,扬州必先受其锋。晚生今⽇一去,说不定就是永诀了。 莫非竞不肯听此最后一言么!? 钱谦益本来打算扯回⾐裾,听了这句话,心中微微一震,不由得又站住了。这当儿,郑元勋已经泪流満面,但仍旧強忍着悲咽,坚持说下去:“前辈切勿误会,以为元勋砼守成法,不思通变。其实社稷残破至此,元勋亦深知立君以贤,方有复兴之望。惟是如今江南之局,內有各怀私利之勋臣、大铛,外有拥兵自雄之将帅。此数辈跋扈骄横,与我辈素不同心。即以史公之贤能,恐亦未必能制御之。 是故 ![]() ![]() 万一彼辈乘机煽惑,闹将起来,局面如何收拾?弄不好,更会兵戎相见。到其时,不待贼兵南下,江南恐先成⾎海!我辈亦因一念之误,而成千古罪人。晚生连⽇思念及此,忧心如焚,寝食难安,是以不得不沥⾎陈辞,万望前辈三思复三思! “ 郑元勋说完,俯伏在地上,一边不断地叩头,一边放声大哭。 他哭得那样凄楚、伤情,使人觉得,他的肝肠随时都会为之断绝似的…钱谦益那扯着⾐裾的手放松了。他皱着眉⽑,咬紧牙齿,久久地站着,不动,也不说话。 七 “生学请二位来,是意 ![]() 史可法说这番话,是在郑元勋与友人们道别的同一时刻。吕大器在家里接到史可法的传请,因为无法知会钱谦益,只好带着雷演祚匆匆赶到兵部衙门,并在签事房里见到了主人。 “这个,是弟近⽇派人查访所得,绝非凿空之言!”吕大器拱着手,毫不迟疑地回答。这位小个子大臣秉 ![]() 所以,坐在旁边的雷演祚一边听着,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主人,生怕对方听出那句话的破绽。 “唔,愿闻其详!”史可法不动声⾊地追问。 吕大器捋着胡子,定了定神,开始一五一十地说起来。他先谈了一通福王的“不孝”接着又说到“贪”——这也是同雷演祚事先商量好的。因为福王在逃难时,走失了⺟亲,以及过去曾经偷拿老福王的宝物那两件事,虽然真相还不大清楚,但只要确有其事,对方就无法赖账。至于原因,是可以编造和发挥的。眼下,吕大器就是用这种办法,突出几件有比较明显依据的事实,详加叙述和渲染,其余则耝略地带过。在说明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时,却极力朝坏的方面引申,从而得出福王品 ![]() ![]() ⾼亢、雄辩的话音在四壁问嗡嗡回响着。终于,吕大器把“七不可立”的依据罗列完了,签事房里复归于一片寂静。史可法只顾拈着胡须,老半天没有表示态度。 雷演祚在旁边开始感到不安。事实上,在立“福”还是立“潞”选择上,史可法始终有点举棋不定。这一层,他们是知道的。他们串同制造出“七不可立”之说,主要固然是为着对付拥“福”派,但也未尝没有试图促使史可法早下决断的用意。现在看见对方仍旧犹豫不决,雷演祚可就有点沉不住气了。他同吕大器 ![]() ![]() 片刻之后,他又重新走回来,把一叠信柬递到吕、雷二人手中,说:“这也是生学收到的,二位不妨看看。” 雷演祚有点莫名其妙。他迟迟疑疑地接过、拆开,同吕大器你一封我一封地 ![]() ![]() “那么,大人之意…”看来,还是吕大器比较沉得住气。他放下信柬,望着主人问。 史可法没有马上回答,他站立起来,倒背着手,来回走了一阵,最后在椅子旁边站住,用一只手抓住靠背,抬起头,不无 ![]() ![]() ![]() ![]() 吕大器和雷演祚自始至终紧张地倾听着。他们自然知道,尽管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但事情最终如何决策,仍然得由眼前这位最⾼军事长官来拿主意。所以,当史可法明确表示排除福王这一选择时,他们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并且大大奋兴起来。不过,他们都是老于官场的人物,尽管心中⾼兴,面上却不露声⾊。 特别是当看见史可法此刻的神情是那样悲愤和严厉,眼里还分明地闪动着泪光,为着表示对上司的尊重,他们也都一齐摆出沉重的表情。这样过了片刻,雷演祚才抬起头,小心地提醒说:“大人决策立贤,自是社稷之福,黎民之幸。纵有持之者,其实不⾜虑。惟独那几位手握兵权的总戎,如何以善法抚之,令彼同心拥戴,却须仔细参详。” 史可法点点头:“老先生此虑,生学亦曾想来。眼下江南诸镇将,武昌左良⽟与我辈渊源较深,其附议当无可疑;郑芝龙远在浙闽,亦不⾜为虑。如今须留意者乃江北四镇。其中刘泽清⽇前托人来说,愿惟我留都诸君子之命是听。那就剩下⾼、刘、⻩三镇。 ⻩得功与刘良佐,俱听命于马督瑶草;只须马瑶草不持异议,此二镇亦可无虞。 最后剩下⾼杰一镇,彼纵 ![]() “ 这么分析了之后,停了停,他又补充说:“况且,以往之持我者,无非因潞藩伦序太疏。如今改立桂藩,亦可稍杜彼辈之口!” 雷演祚起初只是一边听一边点头,对于最后这一句,并没有特别留心。然而,他蓦地反应过来,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忙问:“啊,大人是说、是说改立桂藩?” “嗯,前者立‘福’与立‘潞’,争持太烈,双方已势成⽔火。若遽尔立‘潞’,拥‘福’者势必心怀惊惧,难以自安。此辈为数不少,设若不能释彼之危疑,将何以和衷共济?不能和衷共济,中兴之业,又安能有望?是故‘福’固不宜立,然则‘潞’亦不宜立。今桂藩素有贤声,且伦序较潞藩为近,与昔时两派俱无恩怨爱憎之嫌,立之最为妥当!” 史可法仍旧心平气和地分析着,雷演祚却呆住了。说实在话,前一阵子他们竭尽全力排斥福王,就是为了尽快地把潞王拥立上去。现在闹了半天,结果又回到桂王⾝上。那么,看来事情仍旧得拖下来。在两派主张的对立已经到了如此尖锐 ![]() 史可法尖利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生学亦知难免有人失望。惟是⾝为大臣,谋国任事,终须以大局之利害安危为指归。设若因此招怨招怼,可法惟有以一⾝当之而已!” “道老!”也许发现史可法的语气过于严刻,吕大器冷冷地接了上来“介老之意,是诚恐改立桂藩,未必⾜以阻塞拥‘福’者哓晓之口,而拥‘潞’者又因失望而钳口不言。若闹成个‘扁担没扎,两头打塌’之局,反而更难收拾!” “那么,依少司马之见?” “卑职何敢专擅,还请大司马卓裁!” 平⽇关系密切的两个人居然互相以对方的官职相称,不用说彼此都有点上火。 史可法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斜起眼睛,默默地注视着紧抿着嘴 ![]() 八 史可法同吕、雷二人会面的第二天,在长江北岸的江浦镇,一座属于庐凤总督马士英所有的园子里,天刚蒙蒙亮,阮大铖就离开了寝室,踏着露⽔,来到主人下榻的一角庭院里。他提起靴尖,把蜷伏在廊柱下打盹的值夜仆人捅醒,说自己有极紧迫的事要同马士英面商,硬迫着对方立即给他人內通传。等睡得 ![]() ![]() ![]() 时候确实还很早,熹微的晨光刚刚在朝东的屋脊上抹上一层啂样的⽩⾊,満院子的花树山石还隐现在昨宿的雾气里。四下里静悄悄的,整座园子还在 ![]() 阮大铖是五天前,得知马士英已经回到了江浦,才匆匆赶过江来的。虽然自从前年马士英被起用为庐凤巡抚之后,阮大铖因为有一段时间跟他联系不上,曾经感到又生气又沮丧,不过,后来马士英终于给他来了信,表示决不会忘记阮大铖的大恩大德,⽇后有机会,定当“涌泉以报”到了去年,马士英来到南京,又特意上门拜望,再度表示信守前约,阮大铖这才消除了怨嫌,稍稍放下心来,继续咬紧牙关,苦苦等待,指望有朝一⽇,能够实现重立朝班的梦想。正因为这个缘故,十天前,当阮大铖听说京师已经陷落,留守南京的大臣和有名望的缙绅们,正在议论纷纷,准备 ![]() ![]() ![]() ![]() 冲着郑贵妃当年受东林伪君子们欺凌作践那段宿怨,这位小王爷能否为祖⺟报仇,把那个冤天下之大枉的“逆案”给翻过来,虽说还得走着瞧,但开放 ![]() 否则这份拥戴新皇帝的功劳,势必被东林方面全部夺去,到头来马士英就会给挤到角落里,只剩下俯首帖耳,任人布摆的份儿。本来,阮大铖还打算请他的朋友、马士英的妹夫杨文骢连夜把信送到凤 ![]() 阮大铖喜出望外,立即赶过江来相见,并且照例在马士英的别墅里住了下来。 一连两天,他都 ![]() ![]() 终于,年轻的仆人轻手轻脚走出来说:“我家老爷请阮老爷隔壁书房小坐,我家老爷这便起来。” 阮大铖一听,也不等再请,立即迈开大步,径自咚咚咚地走进上首的那间屋子里,大咧咧地朝椅子上一坐,叫道:“茶来!” 年轻的仆人正大张着嘴巴在打呵欠,听见吆喝,连忙把半截呵欠缩了回去,赔笑说:“阮老爷,你瞧这天,才放亮呢。那烧火的想必未曾起⾝,何来的开⽔泡茶? 只得请您老委屈片时,包涵则个!” 阮大铖翻了翻眼睛,无可奈何地道:“那么,掌灯!” “哦,这个却有!”仆人赶紧答应,匆匆走到屋角去,过了一会,果真点着了一盏“青绿铜荷一片檠”的书灯,送了过来。 现在,阮大铖往椅背上一靠,把胖大的⾝子躲进摇曳的灯影里,一边听着晨风拂动门帘的簌簌声响,一边继续琢磨起心事来。 他想到,这一次能否把福王拥立上去,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关系到他本人能否起用复出,而且还关系到他能否最终痛痛快快地报仇。阮大铖可是发了誓,一定要报仇的!这些年来,东林、复社那伙混蛋把他欺侮得够苦、够惨的了!生生地把他硬说成是祸胎、小人、坏坯、恶 ![]() 阮大铖移动一下⾝体,使自己坐得更舒服一点,同时开始想象怎样向仇人们报复——杀死他们,一个不剩地把他们收拾⼲净,这是没有疑问的。可是也不能一概砍头了事,那样未免太没趣儿,也太便宜了他们——“咔嚓”一声,就完事了——不,要想法儿慢慢消遣他们。什么刁钻古怪的酷刑,哪门子有趣就挑哪门子——“一封书”、“鼠弹筝”、“拦马 ![]() ![]() ![]() ![]() 他仿佛看见周镳、雷演祚、陈贞慧、吴应箕、顾杲、⻩宗羲、冒襄、侯方域,还有吕大器、张慎言、姜⽇广等人,甚至还包括眼下东林派的大头儿史可法在內,都満⾝⾎污,戴枷披锁,断腿折臂,在监牢里呼天抢地,哭爹喊娘…“咔嚓!咔嚓!咔嚓!”嗯,那是什么声音?是狱卒过来了——啊,不是!阮大铖一下子惊醒过来,回头朝通往明间的门望去,只见刚才那个年轻仆人神⾊惊惶地奔进来,穿过明间,直向內室走去。过了一会,已经穿上公服的马士英就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哎,瑶老!”被痛快的幻想弄得很奋兴的阮大铖连忙站起来“咣吱”一声带动了椅子,容光焕发地 ![]() 谁知马士英摆一摆手:“圆老,这会儿没工夫跟你谈,回头再说吧!” “怎么?” “史道邻来了!” “什么,史道邻?”阮大铖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他、他怎么这一大早就来了?” 马士英哼了一声:“他就是这么个要命的劲儿!自己不觉睡,就以为别人也不用觉睡,不管⽩天、夜晚,想来就来!” 阮大铖觑了对方一眼,感到有点尴尬。因为马士英这句牢 ![]() “谁知道!八成是 ![]() 阮大铖一听,顿时急了。他双手一拦,说:“瑶老,这事非同小可,你可得与我说清楚了再去!” 马士英显然被纠 ![]() 这两⽇,我不曾答允你,就是算定老史必定要来找我——且听一听他怎么说,再定不迟!” “可是…”阮大铖仍旧不甘心地追上去。 马士英也急了。他猛然站住,跺着脚说:“圆老,史道邻的轿子已经到门了! 有什么话,回头再说成不成?” 说着,一拂袖子,头也不回地匆匆去了。剩下阮大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半晌,终于一庇股坐到走廊的栏杆上。 Www.BbMxS.Cc |
上一章 白门柳2:秋露危城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刘斯奋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白门柳2:秋露危城》在线阅读,《白门柳2:秋露危城(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白门柳2:秋露危城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