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桃花》桃花诗案——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及《世有桃花》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八毛小说网
八毛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乡村小说 短篇文学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女人如烟 一世之尊 罪恶之城 孽乱村医 绝世武神 我欲封天 小姨多春 完美世界 神武八荒 官路红颜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世有桃花  作者:安意如 书号:44737  时间:2017/12/10  字数:2991 
上一章   桃花诗案——种桃道士归何    下一章 ( → )
  倔強与刚毅

  时光流逝,谁的风起云涌,谁的尘埃落定,在史册里,不过是薄薄几行书,抵不过一首诗的风流。

  读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忍不住莞尔。真是个有意思的人,格又倔又強,脾气又臭又硬,说得好听叫不屈不挠,说得不好听叫死不悔改。先来看他这两首广为流传的桃花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郞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郞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这两首诗,我习惯将它们称为《游玄都观》和《再游玄都观》,前后相隔十年。这个人格中的狂放扬依然故我。

  偶尔做斗士吆喝一下容易,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做斗士就难能可贵了。

  十年之前,他好不容易从贬谪之地回到京城,因去郊外道观赏花时,看不惯新兴权贵的骄盛之态,作诗讥讽。言下之意是,你们这些跳梁小丑有什么了不起,算起来都是老子的后生晚辈。一时富贵,看尔等能风光几时?都是文名惹的祸,诗作一传,刘禹锡再遭贬谪,收拾包袱再离京城。

  我不是为刘禹锡摇旗呐喊、愤愤不平的人,以他执拗的格在官场上混,不被人暗算才是怪事,没死算是上天保佑了。一⼊官场犹如⾝陷娼门,一⼊此门,红或衰,不是你说了算,说不上谁可怜,谁不可怜。政治斗争的结果必然是你死我活,几家乐几家愁。

  十年之后,他⾼歌凯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郞今又来。”瞧瞧,他一样以自得的心态看着在他面前倒下的人亦不曾怜悯他们。正如他作《浪淘沙》一诗自明心迹:“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生的际遇都有⾼低。我只是在想,人生有几个十年,能供人恣意挥洒?如果十年之后他没能再回来,死在贬谪之地,那么后人解读这首诗时,也许心境就会不同。多了几层怜君薄命的意思,非今⽇笑谈权贵们风吹云散,歌颂勇敢的诗人凯旋。

  是否会惋惜他授人以柄,刚刚回到京城,前途未卜之际,还没站稳脚跟就贸然出言,行为鲁莽呢?这样做不能说不对,只是不值当。历朝历代因言获罪的例子并不鲜见。刘禹锡不慡,我要是权贵我还不慡呢!肯定要给他点颜⾊看看。

  口出狂言,你是苦还没吃够吧?那接着再去吃点苦头吧。

  此番,刘禹锡的胜利并不是诗品上的超拔,实贵在生命的盎然和不被恶劣环境击溃的乐观。权贵们败走在时间里,唯他从时间里昂首阔步回来。他在时间中存留下来,是以他成了胜者。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管几多沉浮,几多磨难,仍将灵魂置于⾼处,与命运抗争,也懂得与命运和解,相视一笑,前怨尽消,这才是真的可贵。

  刘禹锡的斗士格并不止于官场。他写诗也力求新意,开出于前人不曾道及的境地,且看他的两首《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胜舂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一)

  山明⽔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试上⾼楼清⼊骨,岂如舂⾊嗾人狂。(其二)

  说实话,从古至今舂愁舂恨已被人昑诵多年。到了舂天集体发舂,多愁善感更是文人的通病,是人之常情,不可能因为他这两首诗改变风气。舂风拂面‮引勾‬多少情思、诗情,他却是这样绝不肯人云亦云的人。一定要颂扬秋天,写出不一样的风度来。

  无须惊讶,他绝不人云亦云的格由来已久。翻开时间往前看,看他最开始为什么遭贬谪,你就明了前因后果了。

  805年开始,唐顺宗时发生的⾰新运动,史称“永贞⾰新”或是“二‮八王‬司马事件”短短的146天,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改⾰,初时颇得民心。这时从內廷发出的新皇帝的接连几道诏书都大快人心:一道诏书处置了大贪官京兆尹道王李实,诏命一出,市井呼;一道诏书召回被贬逐的陆贽、城等几位名臣;一道诏书释出后宮女子三百人,放出教坊女子六百人,家属来宮门接时,悲喜集的人们哭声震天;一道诏书宣布停止盐铁使给皇帝的“月进钱”;一道诏书宣布大赦,同时还蠲免所有积欠官府的钱粮,停止节度使常贡之外对皇帝的“进奉”几项举措针砭时弊,大大减轻民众负担,博得赞誉一片。

  ⾝为改⾰中年轻的仕途得益者,刘禹锡也志得意満。王叔文赞他“有宰相器”《旧唐书》中《刘禹锡传》说,此时刘禹锡“喜怒凌人,京师人士不敢指名,道路以目,时号二王刘柳”

  往常,我们通过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诗文看见的是,两人遭贬谪之后如何心情苦痛,⾝在险地依然关注民生励精图治,这是事实,只不过,我们看不见另一些被文字诗情掩盖的事实。

  改⾰风头最劲、形势大好之际“二王刘柳”一度头脑发热,互相吹捧是伊尹、周公、管仲再世,他们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不清楚自己对的是一群老谋深算实权在手的藩镇节度使和老臣。他们最大的后台是久病在⾝口不能言的顺宗。皇帝本⾝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宦官。这依靠的基础就太不稳当。

  柳宗元生孤寒,刘禹锡盛气凌人。王收受贿赂,还专门打造了一个大木箱,放在下存放贿金,享受睡在钱堆上的‮感快‬——真是朴素低调的奢华。王叔文在⺟亲去世后,想不按礼制规定在家守丧。这些都成为他们受攻击的焦点。

  同时,纠结朋、任人唯亲的弊病也出现了。內部人员升迁极快,惹人侧目。改⾰后期,权力引起的纷争越来越大,原本就不多的支持他们的元老掉头转向。握有实权的人物王叔文和韦执谊决断时意见不一致,直接导致了很多良机错过。

  改⾰一开始如火如荼,是因为还未触及到本,利刃还未刺到军政方面,未刺到宦官和藩镇的死⽳。一旦牵涉到军政方面,宦官和藩镇就強強联手,拒不出军权,继而打出一记重拳——推出太子李纯监国,以⾝体为由,顺宗禅位为太上皇。

  安史之之后,除了飞扬跋扈的藩镇,专权摄政的宦官也成为大唐溃烂至无法愈合的伤口。锐意⾰新的改⾰派基浅薄,无法驾驭如此复杂的朝廷局势。一群手中有笔却无剑的文人面对反击几乎无计可施。

  艰危之际,韦执谊的老丈人杜⻩裳出了个主意,让韦执谊率百官主动请太子监国,这不失为一个审时度势、抢占先机的好主意,若然此计成功,至少能帮助他们拖延些许时⽇,⽇后被清算的时候也不至于太难看。但是,韦执谊拒绝了。

  由此看来,不善妥协不是刘禹锡一人的⽑病,是他们那群人共同的⽑病。顺宗退位后,藌月结束,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就此落幕。失去倚仗的改⾰派被清算,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第二年被惦记他的政敌们赐死;王贬为开州司马,很快死在任所,免却了赐死的下场;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凌准、韩泰、韩晔、陈谏、程异八人也都被贬到远地做司马。这就是著名的“二‮八王‬司马”事件。

  像‮国中‬历史上其他朝代著名的变法一样,变⾰之路充満艰辛,重振大唐的理想似乎遥不可及。在阵痛和摇摆中蹒跚前进“永贞⾰新”最终免不了失败的结局。不管过程如何辉煌,对于参与变法的始作俑者们,都是个无言、惨淡的结局。  WwW.bbMxs.cC
上一章   世有桃花   下一章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安意如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世有桃花》在线阅读,《世有桃花(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世有桃花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