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英雄》向梁漱溟先生学习及《脍炙英雄》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脍炙英雄 作者:孔庆东 | 书号:44824 时间:2017/12/12 字数:10574 |
上一章 向梁漱溟先生学习 下一章 ( → ) | |
今天上午秋⾼气慡,令人食![]() ![]() ![]() 梁漱溟的大名,眼下有点火。其实跟其他被吹捧的大师一样,吹捧者大多既未曾见过其人,也未曾读过其文。只不过听说梁漱溟曾经跟⽑泽东当面叫板过,于是就推崇为“反共大师”当今的汉奷阵营也真是可怜,既无学问,也无德 ![]() ![]() 梁漱溟祖上并非汉人,所以请汉奷弟兄们就不要打他的主意啦。人家本来是元朝宗室,蒙古人,姓“也先帖木耳”封为“梁王”住在河南汝 ![]() ![]() ![]() ![]() 这个也先家族,跟汉族通婚了几百年,从河南跑到广西,再到河北,再到山西,再到京北,明朝的时候就给老朱家做官,清朝的时候就给爱新觉罗家做官,早已忘却自己是蒙古人了——这就是华中民族的融合 ![]() 梁漱溟幼年,亲历过八国联军闯进家中,把他的玩具都砸坏了。那些污蔑义和团是“暴徒”的汉奷们口口声声说八国联军是“文明之师,正义之师”梁漱溟先生的看法则一定会让他们失望的。 梁漱溟七岁进了京北第一个洋学堂“中西小学堂”后来多次转学。他学习比较差,最⾼学历是中学毕业,却年纪轻轻就成了北大教授。是不是梁漱溟天资聪颖,智商超人呢?非也。梁漱溟从小就体弱多病,脑子愚笨。他6岁了还不会系 ![]() ![]() ![]() ![]()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在《民国报》当记者时笔名寿民或瘦民。总编辑孙炳文(参见孔庆东《十大元帅情缘》系列文章)曾给他题了一个扇面曰“漱溟”从此就用这个名了。按东博释名法,此名的三个字中都含⽔,所以后来才能跟⽑泽东叫板“⽑泽东”加上“⽑润之”才两个⽔,只好让他一筹,必须的。而⽑泽东当时虽然生气,过后并不计较也。 梁漱溟一生关注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家国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在国中,是互相联系的。孔老师认为,作为1840年以后的国中知识分子,谁要是不关心家国问题,或者号称只关心“普世价值”而放弃国中的具体问题,那他就连一个“普世的人”也不配。我们把梁漱溟当作佛学大师也好,儒学大师也好,都不该忘记他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是一个思想实践家。他早年参加同盟会,参加国民 ![]() ![]() 梁漱溟在家里自己给自己当博导,读了两年自费博士,24岁就被蔡元培请到北大当了哲学教授。现在很多糊涂人一窝蜂似的鼓吹“主民琊教”他们不知道蔡元培当年之所以创造了北大神话,全靠“独裁专制”蔡元培想请谁就请谁,想开除谁就开除谁, ![]() ![]() 蔡元培还⼲过更出格的事儿,他想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的文科学长,为了过教育部那一关,他亲自伪造了陈独秀的学历。都说造假不好,但如果是为了民人的利益去糊弄糊弄官僚,我看反而是个英雄,因为大学是为民人办的,不是为教育部办的!这样的神话在今天是不可再现的,因为即使有了蔡元培那样的伯乐,他也过不了教授们那嫉贤妒能的一道道鬼门关也。 梁漱溟为人不左不右,半新不旧,所以往往能客观看人。比如他肯定陈独秀的伟大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指出“陈这人平时细行不检,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很不客气,经常得罪人。”他跟李大钊也是好朋友,但那些共产 ![]() ![]() ![]() ![]() ![]() 梁漱溟在北大任教7载后辞去,是因为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他总结当时的青年生学有两种,一种是堕落鬼混来谋取凭文的,一种是自尊自強却烦闷苦痛的。所以梁漱溟要在学校教育之外,另辟挽救青年的场战。可惜那时候没有博客,否则漱溟先生一定会开辟一个“梁博书院”的。 从此梁老师就投⾝于乡村建设,奔走于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西等地。在那军阀割据兵荒马 ![]() ![]() 梁漱溟在山东搞教育实验时,得到了山东主席韩复榘的支持。民间有很多韩复榘不学无术的笑话,孔老师也会讲七八个。但实际上韩复榘文化⽔平很⾼, ![]() ![]() ![]() 梁漱溟跟国共双方许多⾼人都有 ![]() ![]() ![]() ![]() ![]() ![]() 数年后,梁漱溟反思了自己对国中社会的认识,承认国中不但存在着阶级,而且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这并非是⽑泽东说服了他,而是抗⽇战争的现实醒唤了他。梁漱溟的很多生学,都参加了共产 ![]() ![]() 梁漱溟自负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家书中说“今后国中大局,建国工作,正需要我,我亦不能死。”他多次遇到危险,都幸免于难,自以为是老天爷保佑他这个民族伟人的。后来他知道了自己的狂妄,原来都是共产 ![]() 1946年,梁漱溟二赴延安,把在重庆不能说的关于建设家国的理想大大畅谈了一番,⽑泽东找了十位共中领袖来听他上课。梁先生反內战、反败腐,可是对现状无可奈何,以为和平遥遥无期。没想到短短三年,共产 ![]() ![]() ![]() 梁漱溟很快明⽩了自己真是不懂政治,很容易被菗象的美妙言辞所利用,所以他从此采取“只言论,不行动”只代表个人,不代表任何组织的原则。这一点,孔老师十分赞成。我们知识分子关心天下大事是对的,但是政治问题错综复杂,不可轻易涉⼊,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尽职尽责了,最好不要拉帮结 ![]() ![]() 梁老师决定了只代表个人,他说话的自由度就接近孔老师了。他一方面批评国民 ![]() ![]() ![]() ![]() ![]() 梁漱溟是社会实践家,从具体的社会考察中,他逐渐发生了思想转变,公开发表文章,说“在阶级、阶级斗争、武装⾰命能不能解决及如何解决国中问题上,我省悟了自己的错和共中的对。”这不是见风使舵,而是服从真理的光明磊落。梁漱溟以前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一是因为他搞的乡村实验,并未真正深⼊到穷乡僻壤的底层;二是因为他把“斗争”简单理解为你死我活的暴力搏斗,不明⽩⽑泽东说的斗争是哲学意义上的“对立统一”;三是因为他主观地认为共产 ![]() ![]() ![]() 梁漱溟具有超強的自我纠错能力,这本来是好事,但却导致了他的自我膨 ![]() 那次会上讨论总路线问题,家国已经确定了要大力发展重工业,这是走向现代化、避免再度成为殖民地的千秋大计,而且家国并没有轻视农业。而梁老师和孔老师这样的知识分子总是喜 ![]() ![]() ![]() ![]() ![]() ![]() 梁漱溟将信面 ![]() ![]() 过了两天,梁漱溟在大会上做长篇发言,复述了他前两次发言的全部內容,又強调自己“是热烈拥护总路线的”大会变成了梁老先生一个人的表演舞台,当时没有人回应他。梁漱溟不知道,这次发言等于是他一个人向共产 ![]() ![]() ![]() ![]() 但⽑泽东还是忍耐的,因为梁漱溟毕竟是仅仅代表个人的一介“狂生”倘若代表国中证监会或者代表国中⾜协,哈,那问题就严重了。次⽇,一位央中 导领对梁漱溟展开反击,举出他一贯“反动”的历史事例。而梁漱溟却想,你们光说我反对共产 ![]() ![]() ![]() 第三天他一开始发言,就宣布要从历史上讲起“在讲清当前的意见初衷之外,还涉及历史上的是非…这需要给我较充裕的时间。”这未免过分了,从普通与会者的角度来看,这次政协会的议题本来是讨论总路线,但是却被“主民”成为梁先生的个人表演。如果你开过上百次的学术会、政治会,就不难明⽩会议中出现一个这样表演 ![]() 梁漱溟 ![]() ![]() ![]() ![]() ![]() ![]() ![]() 而⽑泽东也是,⼲脆让他讲,或者不让他讲,任凭他说共产 ![]() ![]() ![]() ![]() ![]() 梁漱溟眼中没有什么伟人,也不给老⽑面子,左手握着“雅量”右手举着“敬重”死活就是坚持要讲。老⽑大概也吵累了,就妥协说,你不要讲长了“讲到四点钟好不好?”梁漱溟一看表都三点多了“让我讲到四点哪能成!”在俺们北大当过教授的,潜意识里不耽误生学的吃饭,就显得自己讲课没本事啊。一个政协委员在国事大会上跟家国最⾼导领人这般讲话,这种情况今天能有吗?不论梁漱溟的做法对不对,我们能说今天的“主民”比那时候进步了?如果说主民和专制都是相对的,那时候的主民不但胜过了北洋府政和国民 ![]() 随后会场又多次大哗,老⽑几次维持秩序,让他“再讲十分钟”过一会又让他“再讲十分钟”可每次梁漱溟都提出时间不够,但又不说要讲多长时间。可以看出梁漱溟善于长篇大论,而不具备在短时间內把基本问题说清楚的、或者暂时维持一个可以下台的局面的能力。这也正是现代国中多数知识分子的通病。最后大会闹得一塌糊涂,老⽑恢复了理智,但也被梁漱溟弄得一筹莫展。最后有人提出投票,表决是否让梁漱溟继续讲。⽑泽东和央中委员都支持梁漱溟讲,而大多数与会者不赞成。梁漱溟无视主民投票之结果,还要继续讲——简直是疯了。主持会议的⾼岗只好请他另找时间再讲。 其实梁漱溟这次与⽑泽东的冲突,形式看上去很 ![]() ![]() ![]() 不过,梁漱溟毕竟是修养⾼深的大学者,事后别人的攻击批评他不为所动,但儿子和生学、好友的劝告却使他省悟,他归结为“有个人英雄之气而无一片恻隐之心”孔老师觉得这句总结非常精彩,说出了当代国中知识分子的一个通病。在没有生命危险的前提下,骂骂府政,骂骂领袖,其实是很出风头的一件事,能够博得社会赞赏甚至际国声誉。实事求是地说,府政和领袖也需要经常听到批评的声音。但是有些知识分子,首先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标新立异,不顾自己的言论是否对民众有利,是否对家国有利,其实是有胆量而没心肝的。而梁漱溟却能够从这件事中反思出自己的思想问题,他说看到国中共产 ![]() ![]() ![]() 梁漱溟虽然跟⽑泽东“⼲了一仗”但是并未受到任何处理,也从未戴过什么政治帽子。此后的几十年中,梁漱溟虽然不再“大闹会场”了,但遇事仍然坚持自己的立独观点,坚持“不跟共产 ![]() 比如60年代两会上,大家都说新国中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抓了阶级斗争,而梁漱溟却说这是⽑主席共产 ![]() ![]() ![]() ![]() ![]() 共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漱溟更来神了,提出很多建设 ![]() 梁漱溟作为一代奇才,并非得益于早慧,也非得益于家学,更非得益于跟随名师名校或者留学东洋西洋。他的经验,孔老师总结为內外各四点,內四点:一是认真,二是正直,三是寡 ![]() 孔和尚自注:港香传真08年78期,是孔庆东的《向梁漱溟先生学习》,怀着自恋的心情拜读了一遍,写得真好啊。司马南先生评论曰:“读学习梁漱溟文,大悦之,弥畅之,甚快之。亦正亦谐,相得益彰,嬉笑怒骂,遂成一格。孔门奇才,牛B之至也。”潘维先生评论曰:“和尚最近的文章妙趣横生,特立独行。从讥韩到赞梁,还有评开幕式的美文,都曾拜读。羡慕,钦佩。赞梁一文,当为文章典范。”青年作家信恒先生听我课后评论曰:“自由的思想,立独的意识,快乐的精神,宽容的原则。”各方朋友的赞美,孔和尚更愿意看成是鼓励。能做到的时候毕竟少,做不到的时候,朋友们多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啊。 wwW.bbMxs.cC |
上一章 脍炙英雄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孔庆东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脍炙英雄》在线阅读,《脍炙英雄(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脍炙英雄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