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英雄》说说阿扁的扁及《脍炙英雄》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脍炙英雄 作者:孔庆东 | 书号:44824 时间:2017/12/12 字数:6136 |
上一章 说说阿扁的扁 下一章 ( → ) | |
陈⽔扁先生今年不幸狗⽪倒灶了,由马英九先生鹊巢鸠占。孔和尚曾在博客里出了道思考题“扁”字跟“马”字合起来是个什么字?此题简单得近乎小学⽔平,颇有愚弄民众智商之嫌,所以很多人深想了一步,看出此题背后包含着孔和尚对湾台前途的隐忧也。 其实这也不是孔和尚的发明。整整一百年前,也就是公元1908年,清光绪34年,广东⾰命 ![]() ![]() 如此贬损康有为,实在有欠公道,康有为好歹也是个大学者和思想家,除了托福,门门全优的。这不过是当时⾰命 ![]() ![]() ![]() ![]() ![]() ![]() 总而言之,归纳他的意思,是金钱社会、人 ![]() 《说文解字》解释“扁”的意思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这是用的“拆字”解释法,把“扁”字拆为“户”和“册”在门上写的标记,叫做“扁”后来“扁”字的意思多了,就给这个意思单独设了一字,加了个框框,写作“匾”比如你家防盗门上方钉了块木板,上面写着“啃的 ![]() ![]() ![]() “扁”是门上写字,这是公认的。但并非门上写字都叫“扁”如果是竖着写的,那叫“额”只有横着写的叫“扁”合称“匾额”由此,就产生了“扁”的一个比喻意:宽而薄的东西,逐渐被形容为“扁”名词变成了形容词。比如“扁⾖”“扁担”“扁桃体”由于“扁”的东西一般不够丰満,立体感不強,所以再进一步“不圆的”和“鼓不起来”的东西也被称作“扁”饺子不如包子圆満,故称“扁食”“平⾜”也叫做“扁平⾜”女郞的⾝材过于平板,就被叫做“阿扁公主”等等。现代小说理论中专门有一对概念,叫“圆型人物”和“扁型人物”后者指的就是“ ![]() 汉语中的名词和形容词往往都可以做动词用,如果要将一个不扁的东西弄扁了,那么就可以直接说“扁之”东西可以扁之,人也可以扁之,用现代京北话表述,就是“扁你丫的”翻译成山东话,就是“俺揍扁了你个小舅子”由此可见“扁”字成了形容词以后,往往担负了一些不大正面的意义。门 ![]() 由“扁”字衍生出的其他字,也多数不大正派。“扁”字加个“人”叫做“偏”意思是“不正”和“不全”偏心眼儿,就不适宜当导领;偏听偏信,则连群众也当不好。邹 ![]() ![]() ![]() ![]() ![]() 这个“偏”字,在我们东北,还曾经是个专门的江湖术语,指“不良少女”在六七十年代,广大都市青少年⾝心健康,朝气蓬 ![]() ![]() ![]() ![]() ![]() ![]() ![]() ![]() ![]() 我家对面3号楼的一层,有个马子,她⽗⺟经常骂她,顶多也就是骂个“八王犊子”、“臭不要脸”之类。可是有一年夏天,她跟⺟亲对骂起来,把⺟亲气得暴跳如雷,抓起笤帚打她,她反推了⺟亲一把,从窗户跳出来。她⺟亲跳上窗台,大骂了一声:“你这个小马子!”女儿却毫不示弱,⾼声回敬了一句:“你这个老马子!”围观的众邻居都哈哈大笑,此后数⽇,他们全家人出门都抬不起头来。 “马子”这个词变得太耝野之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浮浪青少年组成的游 ![]() 一般的“偏”叫“小偏”资深的“偏”叫“大偏”大概相当于今天的“ ![]() ![]() ![]() 其他所谓的正派人,包括好生学好工人好⼲部,也经常谈论跟情⾊有关的话题,几乎每个月都会产生新的⻩⾊笑话和故事。跟现在不同的是,那些笑话是纯⻩⾊的,跟政治无关,更不会影 ![]() ![]() ![]() ![]() ![]() ![]() ![]() ![]() ![]() 话题扯远了,一偏就偏到天上去了。“偏”和“扁”是具有天然联系的,心地偏狭,则看人必扁。而实际上,这个“扁”字,也可以读做“偏”比如“扁舟”就有两种读法。如果意思是“编列众舟为船”就读上声“扁”如果意思是“一只小船”就读平声“偏”李⽩宣州谢眺楼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苏轼《前⾚壁赋》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所以“扁舟”也可以写作“偏舟”或者直接写成一个字:“艑”战国时有个名医叫秦越人,人们都用上古神医的名字叫他“扁鹊”现在的语文课本里还有《扁鹊见蔡桓公》这一篇。这个“扁鹊”的“扁”读音就有争论。一般人和字典上都读“扁担”的“扁”上声字。可是有人主张读“偏”平声字,还有人主张读“遍”去声字。孔和尚专门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这个争论远在唐朝时就发生了。孔和尚的专业是研究小说的,小说史上有一部重要史料,唐朝段成式的《酉 ![]() 予太和末,因弟生⽇,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呼“扁鹊”作“褊鹊”字上声,予令座客任道升字正之。市人言,二十年前,尝于上都斋会设此,有一秀才甚赏某呼“扁”字与“褊”同声,云世人皆误。予意其饰非,大笑之。近读甄立言《本草音义》引曹宪云:“扁,布典反。今步典,非也。案扁鹊姓秦,字越人。扁县郡属渤海。” 到底这个字本来应该怎样读,对语音史有趣兴的朋友,可以去看着名语言学家叶桂桐教授和北大耿振生教授的论文。孔和尚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唐朝人的语音,已经跟今天比较接近了,起码“扁”字的两个读音,跟今天是一致的。所以华中民族的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不论你走到湾台或者国美,如果欠扁的话,自然就有人扁你。不像那些拼音文字的蛮夷之邦,三五百年,语音就发生极大变化,所以孙子不认爷爷,后代不认祖宗,忠孝二字,闻所未闻,那都是情有可原的。至于阿扁同学口口声声说他不是国中人,那他这个“扁”字,应该怎样读呢?是读成“毙俺”还是读成“剥⾐俺”呢?回到唐朝问一问,估计秦叔宝和尉迟恭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就是扁之的扁啊!”“扁”字如果加上“马”就是“骗”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有行家质疑,撒谎欺骗,跟“马”有什么关系啊?马比我们人要诚实多啦。从象形字的角度看“扁”字本⾝就是个口牲,何必再捆绑上一匹“马”呢,小马哥完全是无辜的啊。这个“骗”字,其实是从“谝”字的误写得来的。“扁”这个畜生,如果开口说话,加上一个“言”字旁,那就叫“谝”后来引申为吹牛、闲聊天。至今西北诸省,都把不负责任的说闲话,叫做“谝”我有一次去西安某大学讲座后,被一群热情的女娃子包围起来,说“饿们今天不想放你走,饿们今天要好好跟你谝一谝。”我说:“不就是谝个闲传么?你们去给饿买两个⾁夹馍来——抹点油泼辣子,饿听听你们到底能谝出个啥。”陕西话的“谝闲传”发音近似“撇旱船”听起来特别亲民,特别草 ![]() “扁”字如果加上⾜旁,就是“蹁”等于多生了一只脚,表示走路不正。如果加上石旁,就是“碥”意思是岸边长歪了的石头。如果加上火旁,就是“煸”表示把菜炒得半生不 ![]() ![]() ![]() 看来土里土气的一个“扁”却暗蔵许多奥妙,竟然是个不同寻常的字咧。怪不得陈⽔扁先生敢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湾台各界的丰功伟业,以此表示使用繁体字的湾台比使用简化字的陆大语文⽔平⾼,这确实跟俺们普通国中人差距比较大也。单从本文挂一漏万的“扁”字之分析上,也⾜证扁⽗先生给他取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名字,阿扁一家祖孙十八代的功德真是“擢发难数”啊。 有个相声叫《看匾》,几个近视眼争论匾上的字到底是什么,而其实那匾还没挂出来呢。然而孔和尚要说的是,即使那匾挂出来了,挂了几年,几十年,几百年,例如故宮里的“正大光明”匾,还有孙中山写的“天下为公”匾,我们就看懂了那匾上的字么? 古人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和尚云:“何处没有扁,大扁加小扁。”幸好,并不都是大马扁。 wWW.bBmXs.cC |
上一章 脍炙英雄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孔庆东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脍炙英雄》在线阅读,《脍炙英雄(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脍炙英雄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