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万岁》金庸小说讲座实录及《口号万岁》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口号万岁 作者:孔庆东 | 书号:44826 时间:2017/12/12 字数:29110 |
上一章 金庸小说讲座实录 下一章 ( → ) | |
很⾼兴来到你们这遥远的、神秘的、充満艺术气息的京北广播学院。我从北大到北广,觉得有点像从少林寺来到桃花岛。桃花岛上蔵龙卧虎,有许多⾼手,如果洒家讲得有哪些荒唐、错误之处,请各位少侠多多包涵。 我有一个同学,他说京北市有一条美丽的对角线,就是从北大到北广。我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的女朋友在北广,他的意思是说在这条对角线上有甜藌的电波在流动。这两个学校的关系的确是很密切的,因为北大是国中的思想库,那么这个思想没有传播,它是不能影响社会的,是谁把这个思想传播出去的呢?主力就是贵校。 金庸小说走红 我今天准备“漫谈金庸”为什么叫漫谈呢?因为我感觉金庸是说不完的,金庸的话题可以无穷地拓展出去,起码在若⼲年內是说不完的。我自己也写过一些有关金庸小说的东西,我也在一些大学、一些媒体上讲过金庸,每次都觉得意犹未尽。 大家知道国全曾有十几家电视台同时播放《天龙八部》,形成了舂节前后一个收视的热点,在这个热点时候好几家电视台请我去谈金庸。那么我们就想一想金庸的作品为什么受到这么大的 ![]() ![]() ![]() ![]() ![]() ![]() ![]() ![]() 优秀的艺术是经得起检验的,就是靠你的人心、你的灵魂、你的感情能力来检验,这么多人发自內心地,不是赶时髦地喜 ![]() ![]() ![]() ![]() 我看“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我们简单地看它的名字,可以分为“武”、“侠”小说这么三部分,在这几个內容中,金庸完全对得起这几个字。他的武是一流的武,侠是一流的侠,小说是一流的小说。我们说武,有人说金庸小说是胡说八道,是⿇醉青年的毒药,为什么呢?说金庸本人不会武术,他怎么能写出那么⾼深的武功呢?这不明明是自欺欺人吗?这不是艺术骗子吗?我想这样的逻辑,简直不值一驳,难道作家要写什么他就必须会什么,就必须经历什么吗?那么作家如果要写一个 ![]() ![]() ![]() ![]() ![]() ![]() ![]() ![]() 武侠小说第二个字叫“侠”“侠”这个字在金庸这里同样写得感天动地。为什么武侠小说这么受人 ![]() ![]() ![]() ![]() ![]() ![]() ![]() ![]() 其次侠的意思里面,还包含着一点,就是正义感。社会总是需要一种秩序的,这个秩序不仅仅要靠法律和规则来维护,法律和规则永远是有漏洞的,有什么法就有什么漏洞,不管你制定什么法,总有人会钻法的空子,总有很多人可以杀人不偿命,总有很多人可以随便贪污,可以欺侮别人,不管法建设得多么完善,社会永远不是完美的。古龙有一句话说:“这世上有杀不尽的贪官污吏,杀不尽的不法之徒”靠法律是没办法惩办他们的,那么这时候,民人心中有一种自然的愿望——有一种正义的力量——用国中古人的话说,叫“自掌正义”就是我不依靠外在的东西,替我伸冤雪聇,能不能有一种东西来“自掌正义”?我们知道法律也未必就是公正的,现在电视上有许多法庭庭审的直播,那么所有的审判结果在我们看来都是合理合法的,都是正确的,合乎人心的吗?很多是不合情理的,比如别人把你的孩子杀了,然后把他 ![]() ![]() ![]() ![]() 但是说只有武好侠好,小说写得不好,那也是不可能成立的。我们说一个人对武有很⾼的向往,对侠的境界也理解很深,但是最后你如果不能把它转化成为艺术形象,那么,在艺术这个角度来说,它就可能是失败的。比如我们搞电视的,有时策划得很好,说得很精彩,但是最后没办法 ![]() ![]() 讲小说我们不必讲那么复杂的概念,就用我们⽇常理解的几块来说,就可以了。小说不外乎结构、人物、情节、语言,在这几方面金庸的小说可以和任何古今中外的名著一比⾼低。比如小说的结构,很多武侠小说之所以耝制滥造,就在于不讲究结构, ![]() ![]() 我们再看金庸小说的人物,这恐怕是最值得人们称道的一点。衡量一部作品是不是优秀的,是不是好作品,从消费者这方面来考虑,非常简单,就是看他的人物,我能不能记得住。你的小说人物我都记不住,你说你是好的作品,我什么都没记住,你怎么向我证明?你没法证明。金庸先生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在各种场合,都是很低地评价自己的成就,他从来不吹牛,他从来都是说“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的作品没有那么⾼的成绩,学者们把我说得太好了,你们对我的厚爱我太感谢了”他说是这样说,这都是一种大家风度了,谦虚中包含了无穷的自信,就是我的作品我不论把它说得多么低,1000年后,还是精品,包含着一种这样的境界,他才敢于那样说。他没有必要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写小说,因为金庸小说的人物已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我们用文学理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典型人物,就是典型情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的人物已经深⼊到我们的⽇常生活中,而且不仅是现在的⽇常生活中,早就深⼊到生活中了。还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金庸的小说就在东南亚一带报纸上载遍了。那时候有个例子,那时越南还没统一,有一次在南越的议会上,两个议员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议员就说:“我看你就像是岳不群。”对方也不甘示弱,反 ![]() ![]() ![]() ![]() ![]() ![]() ![]() ![]() ![]() ![]() ![]() ![]() ![]() ![]() 很多读者最感趣兴的也就是金庸的人物,到处在谈论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前一段我看“非常男女”的节目,它是用金庸做话题,就是每个男的说自己最像金庸作品里某个人,女的也这么说,然后让他们搭配,很好玩的。当然除了人物之外,金庸作品在表层上昅引人的原因,就是情节,他用让人 ![]() ![]() ![]() ![]() 那么作为小说,金庸小说的语言,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他的语言达到一种非常⾼的境界,是一种既朴素又典雅的语言,他的语言都能看得懂,而且他又十分注意在中西语言 ![]() ![]() ![]() 以上我所说的这几个“武”、“侠”、“小说”都是从武侠小说的本分中来说的,但金庸的小说还不止于此,不只是武好、侠好、小说好,他可以跟其他任何小说比,我们就说一个问题——“情”金庸小说情写得太好了,我知道许多金庸小说 ![]() ![]() ![]() ![]() ![]() ![]() ![]() ![]() ![]() ![]() 这是说金庸小说写爱情模式非常广。广之外,第二是写情非常深,深⼊到人物的心灵中去,最后一直达到拷问爱情本质的程度,达到“问世间,情是何物”的程度,最后是你追问爱情到底是什么,上升到一种宗教的境界。大多数人都是跟情有关的,他的命运几乎都摆脫不了情,每个人物几乎都有,像英雄如郭靖、萧峰。他们的命运都跟情有密切的关系。他除了写这种正式之情,还写别的情,包括写坏人的爱情,都非常感人。比如梅超风和她的丈夫陈玄风,叫“黑风双煞”江湖上名头很坏,用一种很 ![]() ![]() ![]() ![]() ![]() ![]() ![]() 除了情外,金庸写政治、历史、风俗、文化,是一个全能冠军。小说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他都不肯敷衍了事地对待它。很多武侠小说,作者没有那么⾼的修养,没那么⾼的⽔平,你看不出它的时代背景。它像任何一个朝代,但又是错 ![]() ![]() ![]() ![]() 金庸小说写风俗,他许多地方没有去过,他没到过云南,却写出大理风光,写出无量⽟璧;他没有去过疆新,他把疆新风物写得那样好;他没有到过雪域,在《连诚诀》里面,写在雪⾕中的那场厮杀,写⾎刀老祖连斩几人,那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大恶人,真是英雄,那些表面上是英雄的人被他杀得落花流⽔,写一个人在雪底下挖了一个洞,巧妙地使别人陷下去,然后自己在里面挖一个 ![]() 金庸小说的境界 以上我们说的这个好,那个好,都是平面展开之好,即方方面面之好,那么,在这些方面之上,金庸小说有一个总的优点,就是他写的有境界。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它不能最后升华到一个境界上,如果只在实的层面上,不能升华到虚的层面上,那它的价值还要打折扣。金庸小说之好,在于他最后有境界,你读了之后除了记住那些人物,那些情节之外,你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熏陶了你。当你生病时,当你失恋时,读一读金庸的小说,你会觉得窗外一片明朗,你会觉得世界不一样,即使你读过,再重读也没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有境界。 武功是虚幻的,说来说去,现实生活中不会真的存在那样⾼超的武功,尽管金庸的武功描写已经很写实了,他尽量是合情合理,自成逻辑,合乎物理学的道理,合乎人们的想象。比如金庸说一个人掌力再強,也不可能打到三五丈之外,他不像其他武侠小说那样 ![]() ![]() 金庸写武侠人物,他的人物虽然都还是侠,但这个侠是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有一些不同的境界。在金庸的早期作品中,他的侠的⾝上更多承载的是儒家的精神,就是刚才我所讲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就是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孔子这种悲剧精神,像陈家洛、郭靖,像袁承志,他们都有救国救民的大侠精神,当然他们自⾝也有缺点,但他们愿意为了民族利益,牺牲自己,这是他早期作品具有儒家境界。当然早期是20世纪50年代了,50年代时金庸还是青年人,満腔热情的,他也是受“五四”式教育成长起来的,50年代时,新国中成立,他还愿意回来为新国中效力。后来在中期写的作品,他的人物⾝上就体现一种道家精神,在杨过⾝上,在令狐冲⾝上,在张无忌⾝上,我们就更多看到一个人对自由的追求,对个 ![]() ![]() ![]() ![]() ![]() 武功练得坏了,反而走火⼊魔了,对佛法是个障碍,佛家说这是知识障。有很多人你看他知识很多,很有学问,花言巧辩,但他就是做人不好,或者就是他老不成功,这些知识反而成了他的障碍。人不是说知识越多越好,就像武功一样,不是你练的武功越多越好,你五花八门学了很多最后是对你有害的,就像鸠摩智。鸠摩智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讲起佛法来⾆吐莲花,简直是天下第一智人,自己非常得意。可是结果怎么样呢?他是最痛苦的一个人。金庸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因为鸠摩智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真人,历史上真有鸠摩智这么一个⾼僧,历史上没有记载他有这么⾼的武功,但是我看金庸写到鸠摩智是这样一个武功⾼手时,后来怎么办呢?处理得太好了,就在“枯井底,污泥处”他被段誉的北冥神功昅去了全部內力,他一⾝武功全部废掉了,武功废掉了,祸兮福之所存,他一下顿悟了,从此之后回到西域,专心弘扬佛法,成为一代⾼僧,用我们的话说卸掉了知识反而提⾼了一个境界。在《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当着敌人教授张无忌武功,连问“忘掉了吗?忘掉了吗?”张无忌说忘掉了,忘了一点了,最后全忘了,全部忘掉时,就是武功大成时,你记着,就错了,你忘掉了,反而是正确的,忘掉了的时候,你就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因为“无”不是我们⽇常中的没有“无”包含一切的有。当然在这一点上,和老子的思想是相通的“无为而无不为”那么《天龙八部》这部作品,简直是部佛教的大典,陈平原老师说金庸小说可以作为佛学的⼊门书,因为佛学道理很⾼深,你可以先读金庸小说,了解一些佛家的道理,就像《天龙八部》里面就写了“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茫茫人世是一个苦海,不论你是英雄也好,恶人也好,没有一个人是幸福的。他所写的有名有姓的人都不是幸福的人,每个人都没有完成自己的初衷,都走的是和自己一开始的想法相反的道路。萧峰立志不杀一个汉人,结果他杀了多少汉人?萧峰大战聚贤庄,杀得⾎⾁横飞,这都是违背他本心的,他不但杀了这么多汉人,他把自己的心上人一掌给打死了,读到这些时有一种古希腊悲剧的震撼,你感到是谁在 ![]() ![]() ![]() ![]() ![]() ![]() 道家说:“道之所在,每况愈下”在那些不正常的东西里能看到普遍的正常的东西,所以看金庸的小说你常常感到一种悲悯的情怀,你对好人也不是特崇敬,坏人对你来说也不是特痛恨。有时你想如果命运改变的话,人也可能不是这样,比如说李莫愁,李莫愁之所以那样做还不是因为情没有得到満⾜吗?还是因为情的不圆満,有时候我们想假如李莫愁的爱情圆満的话,她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女人,我们看她抢郭襄那一段,她已经流露了善良的一面,这种种描写,都显示出把佛家思想融⼊到作品中的锻炼。金庸到北大时,我们曾当面问过他“你对哪一家思想最感趣兴”他说对佛家思想,他现在每天都在花一段时间读佛经。那么金庸写到最后,儒家道家佛家都写完了,到《鹿鼎记》时,他突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他把前边那些都推翻了“世间诸侠皆了了,惟有小宝称独尊”有人开始对《鹿鼎记》的发表不相信,问金庸这是你写的吗?这里面怎么没有侠?怎么越写韦小宝越厉害呢?这里面正是包含着金庸对国中文化的深深忧虑和批判,也就是这些侠都是写的理想,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到清代之后,在现实生活中侠的精神已经⽇渐衰退。国中封建社会为什么崩溃,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韦小宝那样的人⾝居⾼位,韦小宝我们称他为不学有术,这样不学有术的人却很有招,了解人们心理,知道怎样搜刮钱财,知道怎样行贿赂,在社会的各个阶梯上,充満了大大小小的韦小宝,这个社会怎么能不崩溃不灭亡?而像陈近南那样的人,下场那样惨,这是残酷的现实,也就是到韦小宝这里,金庸写到一个无侠的境界。韦小宝所有的招数,就是有几件宝贝,一把宝刀,一件宝⾐,一个化尸粉,后来又学会了逃跑的办法“神行百变”但就这几件东西,却在现实生活中如鱼得⽔,这就是对社会的深深批判。《鹿鼎记》当中还有一个非常绝妙的讽刺,就是在小说最后,国中几个最著名的大知识分子,他们做了一件事,他们来拥戴韦小宝做皇帝,大学者认为只要韦小宝是汉人就比満人统治得好,就要拥戴他。这里面也包含着几大历史反思,国中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拥戴一个流氓似的人物做一个开国君主?所以《鹿鼎记》的背后有一个严肃的叹息,金庸的武侠小说写到这里已经不能再写了,当然韦小宝作为主人公,不可能把他写得太坏,韦小宝这不对,那不对,但他有一个优点,就是讲义气,不肯出卖朋友,因为这一点,你读韦小宝恨不起他来,就像韦小宝这样的人,到最后,他都不⼲了,韦小宝最后要退出江湖,他也忍受不下去了,就连一个无赖也忍受不了的社会,还能不发生太平天国、不发生义和团、不发生辛亥⾰命?所以说金庸写出了国中封建社会为什么崩溃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它和《红楼梦》有同样的深度。以上我们讲的是金庸小说的好处,至于缺点,我们今天就先不讲了。 现场对话 问:为什么说金庸的小说写得好? 答:写得好,我讲几点,一个是创作态度严肃认真,金庸的小说作为一种畅销小说,一种连载小说,他写得非常认真,每天就写一小段,记着它。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写完《鹿鼎记》之后,在他声望达到顶峰时,他毅然封刀不写了。这个毅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不写了之后,他用十年时间来修改自己的作品,在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有几个作家能用十年时间修改自己的作品。在全部的文学史上能够用十年时间修改自己的作品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曹雪芹,曹雪芹写《红楼梦》,那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态度非常认真。 第二点,金庸不是天生的,他是继承前人的。有人说,港香很奇怪,一方面是文化沙漠,怎么会有金庸这么一位艺术大师?这不是说港香文化很⾼雅?这不对,金庸不是港香文化的产物,金庸恰恰是陆大文化的产物,金庸的知识积累是在陆大完成的,金庸所受到的教育是““五四””以后的现代教育,在金庸小说中恰恰蕴含着深刻的“五四”精神,你读金庸的小说,虽然写的是武侠人物,但是思想和鲁迅是相通的,你看他写人的孤独的境界,写的像受伤的野兽一样长嚎,那都是鲁迅笔下常出现的意象,写人的孤独,人和社会的斗争,人的反封建精神,反礼教的精神,对国民 ![]() ![]() ![]() ![]() ![]() 我希望大家读金庸还是从自⾝的生命感悟⼊手,能够感动你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能够长期感动你的作品,那是能够留在文学史上的。当然我们每个人的趣兴爱好不一样,不一定要来读金庸,我知道有些人他更喜 ![]() ![]() 问:如果如你所说金庸小说达到一个不可跨越的境界,那么后世的武侠小说你认为该如何去写? 答:这也是我思考的问题,我在不断看新写的武侠小说,比如看温瑞安的,他号称超级的武侠小说家,但我看了之后,觉得语言上是比古龙更华丽,更流畅,但是境界好像还不如古龙;现在我又读⻩易的,我觉得⻩易的奇思怪想倒是很多,但境界上也达不到。我认为像金庸这样的人,不是说想超越就超越,恐怕是像孟子所说几百年才出一个的人。因而文化问题不能着急,不像自然科学,一个巨人站在一个巨人肩膀上就行了,文化问题往往几百年才解决一下子。 问:我是金庸铁杆崇拜者,你怎样看待东方文化与西方戏剧对金庸的影响,你认为金庸在各方面都超过国学大师钱钟书吗? 答:这个不一样,钱钟书先生主要是个学者,在做学问方面,金庸肯定不如钱钟书了,这是两个工作,是不能相比的,各有各的特长。西方戏剧对金庸小说影响刚才我谈到了;东方传统文化对金庸显然影响很大,刚才我谈到了儒释道几个方面,不光是这几个方面,金庸小说广泛涉及到国中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星相医卜,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比如⻩蓉给洪七公做的那两道菜,那是没法翻译成英语的,那就是国中传统的东西,一道菜叫好俅汤,还有一道叫二十四桥明月夜。那菜太绝了,这里面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国中传统啊,怎么叫那些拼音文字的国民来读懂,所以梁羽生先生说,武侠小说写不好就是没有丰富的学术修养。 问:如今金庸已落户杭州,你是否有前去拜访煮酒论英雄的意思?金庸在其 ![]() 答:我与金庸先生比,完全属于小晚辈。我的导师严家炎先生和金庸先生是很好的朋友,经常有来往。我觉得和大侠没有必要过多谈话,你可以从作品中读到一个人实真的心理,因为现实生活中谈话受各种局限,往往要谦虚、要客套,反而不如读作品,读作品更能知道他想什么。金庸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名气太大了,而且由于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比如说佛学思想大盛,思想很深刻,同时他又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是政治家,政治方面又有很大的成就。我们知道,现在的《港香基本法》主要起草人就是金庸,他是为民人造福的一个人,非常了不起。当年他起草《港香基本法》时,有人议论他,说他有个人目的,企图当首任港香行政长官,但金庸用自己的行动给了他们最好的回答。港香回归了,金庸先生功成⾝退,就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轰轰烈烈地做一番事业,然后潇洒而去,就像你说的“落户杭城”这就是所谓的大侠! 问:对于金庸,在50年代初到京北,文⾰中间以及1978年后的政治观,你是褒是贬? 答:这无所谓褒贬,我只能说他应付从容,我们知道金庸办的《明报》早期是右派的,观点是“右倾”的,这“右倾”不一定是错误的,比如他批评“文⾰”他很早就看出了“文⾰”的动态。他每天写一篇社评,一辈子写了一万多篇社论,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的社评家。在“文⾰”时,港香也有红卫兵,也有左派,他们的左派都把几个人列⼊黑名单了,金庸也是其中之一。金庸在大风大浪中也过来了,后来在改⾰开放之后,他又和陆大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作为一个政治家,金庸也是成功的,这样一个非常成功的人,是非常难得的。 问:金庸小说多女嫁一男,韦小宝的结局是不是老男人的⾊情梦? 答:这个问题很有代表 ![]() ![]() ![]() 问:金庸小说都是男人的世界,哪个女 ![]() 答:金庸笔下的女 ![]() ![]() ![]() ![]() ![]() ![]() ![]() 问:韦小宝不可爱吗?据我所知金庸非常喜 ![]() 答:金庸讲过韦小宝非常可爱,这可爱是讲抛开他那些坏的东西,是讲韦小宝在那个社会中长大,仍然保留了讲义气这一点。韦小宝确实有非常可爱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催人泪下,就是在通吃岛上接到康熙给他的信的时候,给他画了六幅画,那六幅画充分表达了两个人之间一种兄弟般的情谊,而不是君臣之义。因为他们两人从小一块摔跤长大,那是人间真情,所有感人的地方都是真情流露的地方,可是人长大之后就不能再有这种真情,就隔阂了,就用君臣之义代替这些了,想到了这些时韦小宝心里也会很失落的。 问:金庸曾说过若选 ![]() 答:这是金庸在《青年报》上说的,其实这到底是不是金庸的想法我不知道,因为金庸在其他场合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我个人觉得任盈盈并没什么可爱的,这个人物我觉得写得并不成功,很模糊,在《笑傲江湖》中她不如岳灵珊写得好、写得那么感人。郭襄这个人物写得好,非常有生活基础,这个人非常有个 ![]() 问:金庸作品或多或少游离于现实之外,缺少批判 ![]() 答:成人的童话据说是从华罗庚那儿得来的,这个评价是正面的,已经抬⾼了对武侠小说的评价,但我觉得还不止如此,金庸小说还不仅仅可以当做童话来看。如果说其他武侠小说可以当做童话来看的话,金庸的小说就可以当成现实的小说来看,因为一切作品不论你直接写现实题材也好,写历史题材、写武侠也好,它都是虚拟的,故事都是虚拟的,关键是它的本质,它的情是不是真的,即使是纪实文学,它也和原来所记述的实事相差很远了。关键艺术的实真是在于本质实真,为什么许多纪实文学不能流传呢?就因为它不是反映了生活的本质,而虚构了的东西却能反映生活本质。比如同样是写茫茫林海、冰天雪地,我们找一个优秀的作品比较一下,比如《雪山飞狐》和《林海雪原》相比,《林海雪原》是真事,是作者亲⾝经历的解放军在东北剿匪的斗争,也是很优秀的,这个作品也可以保留在文学史上;但《雪山飞狐》对人 ![]() ![]() ![]() ![]() 问:你认为金庸小说是人类战争思想在和平时期的表现吗? 答:开始我讲到在原弹子时代,武侠小说却这么繁荣,这和人在⾼科技时代生活方式改变是有关的。因为科技越发展,就显得人越来越无能,人开始对自⾝的能力产生怀疑。比如现在没有战争了,人为什么对运动会发生了趣兴,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看⾜球,爱看奥运会,为什么对破纪录那么重视,为什么提⾼0。01秒都⾼兴得不得了?因为这标志着对人的极限的突破。尽管有人总是不断预言什么什么纪录到什么时候就打不破了,但人们总存在幻想,说应该能打破,实际上纪录不断地被打破,那么人们就产生了一种幻想,人体,它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在这样的时代产生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受 ![]() ![]() 问:金庸小说中你最推崇的是哪部? 答:我最推崇的有两部,一个是《天龙八部》,一是《鹿鼎记》,其他小说也很好,我也很推崇,我认为金庸最差的小说在整个文学园林中也是在三流以上的,他最好的小说几乎是无法比的。比如你拿金庸的《天龙八部》可以和《战争与和平》比一比,无论规模、深度我认为都不次于后者,《战争与和平》我读的时候,觉得很多段落写得很松懈,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挖掘也没有这么深刻,最起码是差不多的。 问:你对东方不败这个人物有什么看法? 答:东方不败也是个很好的形象,这个形象的象征力,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之大,写得非常好。有人说,东方不败影 ![]() 问:侠,既为动人之 ![]() 答:我们说现代社会侠的精神在沦落,但并不是说它 ![]() ![]() 问:为什么金庸小说男主人公大多百毒不侵、百险不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答:这个是金庸小说中浪漫主义的一面,因为武侠小说本质上是浪漫小说,和西方骑士小说一样,整体上是浪漫主义的。在这整体的浪漫主义体系中,金庸的小说是现实的,是具有写实化倾向的。他写一个人既然是主要人物就不能让他中途死去,如果让他中途死去,小说就要从另一方面下笔,比如胡一刀,就涉及到小说的叙述问题,但它并不是说英雄可以永远不死,没有这个逻辑,就像英雄永远不败。 问:比较金庸与古龙,谈一下金庸小说的缺点? 答:我觉得金庸小说怎么读都可以,你从方方面面读都可以,它是说不尽的,金庸实际上有说不尽的话题,永远可以说下去。至于比较金庸与古龙,在认识上,在很多方面上两人所达到的⽔平是差不多的。在某些方面古龙甚至比金庸走得更远,比如古龙对社会的痛恨程度,对贪官污吏的痛恨程度,对人间冷暖的感叹。古龙由于生活的不幸,他不如金庸这么幸福,金庸其实自己生活得很幸福,他仍然是关心那些不幸的人;古龙是自己就生活不幸,所以他更充満了愤恨,在这个方面两个人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具体的笔力上,在艺术功底上,由于金庸受过很完整的现代教育,知识结构比较丰富,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古龙也有一定的修养,但是不如梁羽生和金庸,所以他走另一条路子,他写很奇怪的东西,扬长避短,不写自己不擅长的描绘。古龙善于写名言警句,古龙的作品都是由大量的名言警句构成的,而且由于他要多钱赚,他的文字排列方式,一看就是商业排列方式,一个字是一行,三个字也是一行,所以读古龙小说很快。这种方式一开始很奇怪,但是一个小说光靠方式是支撑不起来的,最后在整体的气魄上好像他比不上金庸。金庸小说由于是连载,尽管修改了十年,仍然有许多读者给他指出缺点,在一些不很重要的情节上还是有漏洞的。据说金庸先生还要修改他的作品,我个人以为,保留点缺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永远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问:金庸几部小说中的联系是成是败,是否适合读者的口味?还有赵敏这样的人怎么会爱上张无忌? 答:金庸有几部小说是相互联系的,比如 ![]() 赵敏爱上张无忌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张无忌除了武功⾼超以外,就和我们平常人一样,优柔寡断,没什么英雄胆略。我们平常就是这样,没什么能耐,虽然专业上本领很好,但是经常遭受女人的骗,这没什么奇怪的。但有些女 ![]() ![]() ![]() ![]() 问: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你最喜 ![]() 答:我个人最喜 ![]() 问:千古文人侠客梦,文人似乎天生具有侠肝义胆,你被称为关东大侠,作为一介书生,你理解武侠小说,是否包含你对现实的看法,你是否想过钻⼊武学桃花岛中,做一个大侠? 答:我并不是专门研究武侠小说的,我自己的专业是现代文学,就是研究20世纪国中文学,20世纪国中文学中包含武侠小说这一块,这属于我的专业范围之內,我的工作职责使我有必要来研究它,特别是现在是一个大众文化的时代,千百万大众所关心的东西,专业工作者有理由做出自己的研究和解释,否则是一种失职。当然除了个人工作需要之外,从我个人的 ![]() ![]() 问:金庸小说中武功起名的缘由的境界是什么? 答:刚才我讲到金庸小说中的很多细节都包含国中文化,其中就包括这些武功的名称,这些武功的名称包含了国中方方面面的哲学思想,像降龙十八掌就是从国中的《易经》中来的,无法翻译;⽟女心经,也无法翻译;黯然魂销掌如果没有丰富的国中古典诗词修养也没法翻,因为它包含着人物的 ![]() 问:谈谈金庸个人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 答:这是个大问题了,就是作家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金庸早年是个武侠小说 ![]() ![]() ![]() ![]() ![]() ![]() ![]() (本人在各⾼校所作金庸小说讲座基本上大同小异,特选北广一场,取其比较全面且对话有代表 ![]() |
上一章 口号万岁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孔庆东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口号万岁》在线阅读,《口号万岁(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口号万岁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