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万岁》老舍的大众文化意义及《口号万岁》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口号万岁 作者:孔庆东 | 书号:44826 时间:2017/12/12 字数:6314 |
上一章 老舍的大众文化意义 下一章 ( → ) | |
不论在现代文学研究界还是在普通的阅读接受领域,老舍一向被当作所谓“鲁郭茅巴老曹”这六大巨头之中的一个得到较⾼的尊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三大“新贵”的座次直线上升,此外艾青、冯至、穆旦这三大诗豪也⾝价倍增,再加上赵树理、丁玲乃至张恨⽔研究的突破![]() ![]() 首先我们来看,在所谓“鲁郭茅巴老曹”这六大巨头之中,老舍明显是个“异类”鲁郭茅3位都是“五四”新文学的开创者,呐喊的呐喊,涅槃的涅槃,为人生的为人生。巴金可说是五四精神在小说领域的代表,一句“我控诉”就唤起了多少热⾎青年的心。他描写鲁迅式的“吃人”追求郭沫若式的“生新”学习茅盾式的“三部曲”而发扬光大。曹禺则是“五四”精神在话剧领域的代表,虽然主观上没有那么強烈的“五四”创作思想,但是他的每一部剧作都正好呼应了时代对新文学话剧的要求。他的《雷雨》被解读成话剧里的《家》,他的《⽇出》被解读成话剧里的《子夜》,他自己也心甘情愿追随新文学的车轮一同前进。这5人中,从学者、思想家、理论家,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应有尽有,按照国中人的“数字审美学”已经可以组成一个圆満的“五虎将”阵容。可人们不知从何时起,非要加进一个老舍才觉得“六六大顺”殊不知,老舍跟他们,用老舍式的话说:“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亲戚”仿佛推选6大⾼僧,混进了一位老道,虽然也是出家人,但念的 ![]() 老舍跟其他5位大师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不是吃“五四”饭的。虽然六巨头中他是惟一生长在“五四”运动策源地的正宗京北人,但他仿佛⾝处风暴眼,那风暴跟他没关系。“五四”时期那七八年,老舍忙着养家糊口,当过一阵小学校长,还当过一阵劝学员。后来虽然到燕京大学旁听过,但那是为了给出国混事打基础,他跟大学里的风嘲、派系基本上没瓜葛。想要用“五四”给老舍脸上贴金是比较困难的,老舍在1957年写了一篇《“五四”给了我什么》,想给自己贴点金,可是啰嗦了半天,都是人人能说的废话,无非是“五四”让他懂得了反帝反封建和使用⽩话文。我们顶多可以说一句他是“五四”运动的支持者。但这也很难讲,因为后来老舍成为大作家后,除了在官样场合,他很少提到“五四”老舍在对待“五四”的态度上,跟一个普通的京北市民是极其相似的:热烈拥护,坚决支持,但到底拥护的支持的是什么玩意,自己并不大清楚。 老舍杀⼊文坛,也跟别人不一样。老舍一不为什么主义,二不凑什么热闹,三没有什么集团。他1924年到1929年在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教书,闲居无事,就在一本练习本上写着玩,写完了便乘兴寄给《小说月报》。没想到一出手就“文章惊海內”不几天就“书札到公卿”几部大作问世后,他辗转回到祖国,一上岸才知道,自己已然是著名作家,幽默大师了。他的创作态度好像是“游戏消遣”式的,但他又与鸳鸯蝴蝶派不同。鸳鸯蝴蝶派一是成帮结伙,二是爱赶时髦凑热闹,三是立场多变。而老舍虽然朋友満天下,但不⼊帮,不结 ![]() 然而若是单独看看老舍的前两部作品——《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假如老舍不再继续写作的话,那么仅凭这两部小说,完全可以把老舍列⼊鸳鸯蝴蝶派的“滑稽小说家”中去。当然,这是比较⾼级的滑稽。假如老舍的这两部小说不是发表在《小说月报》,而是发表在《红玫瑰》或《新闻报》的话,那么老舍无疑就是鸳鸯蝴蝶派新一代的滑稽小说领袖。在二三十年代之 ![]() ![]() 除了风格之外,更重要的是《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在思想上也与新文学格格不⼊。老张并不是纯然的旧派人物,对这个人物的讽刺并没有多少“反封建”或者“个 ![]() 老舍知道自己成为新文学小说大家后,自然要收敛他的滑稽,写出正经的货⾊示人。这用京北话说,叫做“知道好歹”老舍这样的人,面子第一,你只要对他尊敬、和气,让他⼲多少活都行。他在1957年“反右”运动时写了批判吴祖光的文章,其中一个道理是:“我的年岁比他大,精力比他差,也比他忙。但解放这些年来,我写了好几个戏,而他却一个也没写。…他自己写不出来,只好怨恨共产 ![]() ![]() ![]() ![]() ![]() ![]() ![]()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老舍虽然早早被当作新文学小说家,但他对什么新旧文学的宗旨、区别却一直摸不着门径。也正因此,他无所依傍,自成一家。他会写《骆驼祥子》却不会写“产无阶级文学”会写《月牙儿》却不会写“时代女 ![]() ![]() ![]() 这样強调老舍的大众文化意义,并非认为老舍就完全是与新文学同 ![]() 理清了上述思路,老舍的大众文化意义就豁然开朗了。 老舍是来自大众的作家,要从大众生活的角度来认识他。当然,谁也不能代表所有的大众,如同赵树理、张爱玲一样,老舍代表自己那个地域和阶层的大众,即国中北方方言区的普通市民。不理解这些市民的生活,隔膜、鄙夷、恐惧或是敷衍,那就不能理解老舍。 老舍忠实于自己的大众立场和趣味,没有因为教育的影响和地位的改变而背叛。很多下层出⾝者上了大学就一心要钻⼊“上流社会”以过去的背景和趣味为聇,不明⽩忠实于原来的立场可能才是真正的“上流”我们应该研究为什么老舍⾝处主义和思想的丛林却能够“立独不移”来自大众的精神价值如此強有力吗? 老舍在內无个人策划、外无集团援助的情况下,以大众 ![]() ![]() ![]() ![]() 新文学迅速把老舍引为同道,是新文学和老舍的“双赢”设想假如在老舍回国之前新文学的某位批评家一 ![]() 老舍把自己的大众情感方式和审美趣味与新文学的人道主义和国民 ![]() 老舍在国中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改朝换代”而长期不可动摇,这又一次充分证明大众 ![]() ![]() 当今国中文坛的衰微,重要的不是缺乏鲁迅这样的大思想家——鲁迅的思想还⾜够我们使用“五十年不动摇”的——重要的是缺乏老舍这样的“大众良心”我们现在有不屑于给国中人看、专门准备到外国获奖的先锋文学,有编造陈年掌故、表示自己有⾼深传统文化修养的遗老文学,有大款文学,有 ![]() ![]() “海龙王,下甘雨,清风细雨救良民——” (本文系老舍际国研讨会论文,发表于《南方文坛》,并收⼊京华出版社《走近老舍》一书。) wWW.bBmXs.cC |
上一章 口号万岁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孔庆东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口号万岁》在线阅读,《口号万岁(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口号万岁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