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师范女生日记》第六学期2及《70后师范女生日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70后师范女生日记 作者:铁树 | 书号:45628 时间:2018/1/29 字数:8873 |
上一章 第六学期2 下一章 ( → ) | |
5月5⽇旅行 结束了实习,返回离别多⽇的校园,一切都显得那么 ![]() ![]() ![]() ![]() 下午近三点,咏舂借了伞,赶去看先 ![]() 道路泥泞不堪,举步维艰。咏舂顾不得许多,深一脚浅有脚地往前走。终于到了, ![]() ![]() ![]() 大家玩了许久,是彼此认识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他们留咏舂吃晚饭,埋怨她每次来都急着走。咏舂不好再拒绝,只是不肯做饭,徐军是大家的老大哥,他主动去做了。 返校途中,碰到一群群赶往县城停车场的同学。原来是毕业班旅游的事在多方努力下终于有了结果,学校租了两辆大客车,今晚出发,目的地是山东泰山。咏舂加快了脚步赶回学校,咏舂的东西还在任老师处,幸好他还没走。咏舂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去追赶队伍。 晚九时,两辆満载了师范生的大巴车徐徐开动了。 车內一片黑暗,可同学们毫无睡意,分别了近一个月,本来话就多,再加上这次出行的来之不易,更是奋兴异常。但咏舂整整忙了一天,累极了,很快就进⼊梦乡。 凌晨三点,车行至古都开封,找了处偏僻的街道停下来休息。 六点,汽车加过油继续前行。车过开封,四周所见的房屋有了很大的变化,墙壁虽也多是砖砌成的,却有不少茅草房,令人明显感到经济发展的困窘与滞后。兰考附近,泡桐一行行、一列列整齐地守护在田间,这就是焦裕禄曾经奋战的地方,一行行泡桐昭示着他的业绩,是他最好的纪念碑!。看着眼前油绿的庄稼,想起当年荒芜的盐碱地,同一片土地,因了一个人的存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感慨,不能不令人对那个人肃然起敬。 行车途中遇到修路,绕道杞县,据说这里就是成语“杞人忧天”中那个杞人所居之地。下午三点多钟,行至荷泽市,司机停车不走了。同学们颇为不解,老师们赶紧来做工作,说是司机太累了,不能疲劳驾驶,全安第一。 六⽇晨,不过五点多钟,大家醒来,咏舂吃惊地发现任老师和带队的⾼主任一言不发,车子驶出停车场径向西开去。同学们都很诧异,有人猜测说是去加油,大家才安静下来。哪知车子并不进加油站,绕出市区仍然向西,走上来时经过的道路。大家立即追问是怎么回事,⾼主任扭头只说了一句话:“回去,回开封。” “什么?”大家都焦急起来,情绪 ![]() 咏舂的提议立刻得到响应,后边呼啦啦涌过来七八位男生,东翔、⾼吉等班里的活跃分子都走了过来。车子被迫停了下来,咏舂车上全是八八一班的同学,他们大部分都下了车,连自己的行李包都扛了下来,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势。任老师一言不发,⾼主任同司机下了车到一边商量。咏舂他们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司机没跑过长途,不知道泰山有多远,经过一天多,知道路途遥远,觉得四百多元的车费要得太低了,⾼主任又不肯加钱,才决定返回。现在,局面弄成这个样子,⾼主任只好重新考虑费用问题,他们最后终于就车费问题达成了一致,大家上了车,车子调转方向,向着东方驶去。此刻,一轮红⽇正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天晴了!”大家奋兴地 ![]() 司机不 ![]() 汽车不久驶⼊梁山县拳铺乡,经过一家“鲁梁饭店”后,咏舂眼前出现了此次旅途中见到的第一座山——梁山。“⽔浒”的故事难道就发生在这里吗?远望,山 ![]() 汽车驶过一座拱桥之后,眼前是大片的开阔地,平坦得令人难以置信。这里地势很低,公路远远地⾼出地面,仿佛行驶在堤坝上。梁山县小安乡宋家村到了,附近有座矮小的山,不知这里是否是“宋江”的老家?道路两边现出片片清澈如镜的⽔面,⽔域边生着芦苇,刚一尺多⾼,没有积⽔的地方是稻田,让人疑心自己正置⾝于江南⽔乡。田野中不时现出些小房子,⽩⾊的外墙,接地的部分涂成蓝⾊,亮丽的红⾊木门,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过了东平县新湖乡,在一处三叉路口,汽车拐向通往泰山的公路。道旁,耝大的柳树林立,枝丫奋力地伸向天空,在⾼处相接,于公路上空形成了美丽的绿⾊长廊,长廊遮天蔽⽇,格外清幽。 东平县城的规模不小。过了县城,眼前的山渐渐多起来,苍翠的柏树生长在石山上。这里最多的是石头,民居多用石块砌成,连山地的边缘,也用石块方方正正地砌了起来。一块十几亩的香椿园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咏舂格外⾼兴,她喜 ![]() 晚上,大家住在泰安县城一个小旅馆,因为人多,只能睡地铺。明早三点登泰山,大家早早休息了。咏舂随众人到了住处,听说宇建出去找在此地当兵的同学了,心下不免担心,便起⾝寻找,但孤⾝一人,不能走远,只能在附近徘徊。 ![]() 五月七⽇凌晨两点多,大家洗漱完毕整装出发。到了泰山⼊口处,需乘景区车辆行至半山 ![]() ![]() 到中天门下了车,咏舂不知该往哪儿走,犹豫了一会儿,她找到宇建,章睿、文锋,四人开始登山。四周很暗,等眼睛适应了这里的光线,已上了许多级台阶,文锋替咏舂拿行李,宇建的行李章睿提着,宇建背着相机,给大家拍照。那相机,是昨晚他同章睿徒步走了四五站路,押了⾝份证、九十元钱,花十元租的。 四人的速度 ![]() ![]() 真不辜负“紧十八盘”的名字,这些青石板铺就的台阶层层向上,陡峭无比,⾜有四五十度,特别是快至南天门的上千个台阶,又陡又长。大家都已疲惫不堪,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上山的人越来越少,下山的人却逐渐多起来,更多的是在台阶上休息的人,他们横躺竖卧,挡住了上山的道路,爬山者需绕过或跨过。 遇到一拨下山的人群,他们大声呼喊着,告诉登山的人们,说山上下雨了,非常冷,能冻死人。台阶周围此时已被雾气包裹住了,气温很低,咏舂四人遇到几位校友,登山的尽头更⾜了。 南天门到了,刚跨过门槛,一阵 ![]() ![]() ![]() 任老师在此处赶上了咏舂他们,大家结伴往前走。路边许多租大⾐的在招徕顾客。大家只顾往前走,经升仙坊,过天街、碧霞祠,他们终于到了⽟皇顶。风很大,让人站立不稳,而且寒气刺骨。除他们几个,周围的人们个个大⾐裹⾝,⾐领⾼竖。咏舂见⽟皇顶左边有条小路,不知通往何处,就提议去看看。大家一致同意。谁知刚转过⽟皇顶, ![]() ![]() 站在⽟皇顶向四周望,什么也看不到,雾气牢牢地遮住了人们的视线。扶栏远眺,眼前惟见⽩云移动。咏舂正欣赏缥缈的云雾,忽而,天边⾼空中隐约现出半截长长的线杆样东西,时隐时现。天空在逐渐变亮,云儿退到一边,线杆一下子跳至人们面前,那么近,转瞬间,一座美丽的宮殿出现在天空,⽩云在它⾝旁旋转,线杆成了它的一部分。惊叹声, ![]() ![]() 大家第三次到达天街的时候,任老师提议在此吃早饭,三人各要了碗小米粥,共要了一斤油条。小米粥五角钱一碗(山下二角一碗),油条三元一斤,只是已被风⼲了,硬得出奇,咬不动。 下山路上,一直在找章睿,他是最让大伙不放心的一个。到了南天门,这里人聚得最多,咏舂同任老师顺右侧小道去找,走至索道口。“索道”当时可是个生新事物,刚出现不久,咏舂他们好奇的看着,只见好多 ![]() ![]() ![]() 继续下山时,咏舂开始感到累了,腿有些僵直,每下一个台阶都觉得心要紧一下,腿要抖一阵。他们登山时天黑,没见到什么景致,此时边走边看,又有新的收获。生活中常见的 ![]() ![]() ![]() ![]() 到得中天门,仍没找到章睿,听说他已下山。大部分同学选择乘车,咏舂、宇建、任老师都觉得走路更有趣情,裕儿、裴军有些犹豫,最终跟了过来,东翔与小強也选择了走路,不过他们带着行李, ![]() 一直到冯⽟祥墓处,才找到章睿与忠永,他们与咏舂、宇建合影留念。 旅行的下一站是曲⾩。赶到的时候,天⾊已晚,咏舂同宇建匆忙间去了一趟孔林,用了不⾜半小时,孔庙与孔府已下班,此行只好“越庙而过”了。事先约好晚八点半发车,两人就只好在街上游 ![]() 近八点钟,车子终于驶出停车场,太 ![]() ![]() ![]() ![]() ![]() ![]() 凌晨六点出发,途经兰考县城,一段公路正在维修,不通车,司机正不知该怎么走,来了两个小伙子,自称知道路,让我们载他们一程,他们给带路。他们带的是条小路,泥土路面,刚容一辆车行进,前行一阵拐进一个村子,透过车窗,可以清楚地看到院中的庄户人正在剥⽟米。从他们的服饰看,生活算不上富裕,他们好奇地看着这两辆载満了年轻人的旅游车。车子出了村,上了一条东西走向的路上。带路的年轻人告诉我们往东走,就下车了。司机觉得应向西,很不放心,问附近的大爷,才知确实该向东走。这样,很快车子就上了⻩河大堤,堤上很宽阔,可同时通过两辆大卡车,堤旁栽着整齐的树木。大家忍不住都鼓起掌来,久悬的心终于放下了。车子开始速加前进,路上厚厚的⻩土扬起来,遮天蔽⽇。车窗马上关住了,沙土还是从门 ![]() ![]() 车至开封,五点半,学校同旅行社的人商定住处,耽搁了好长时间,等放好了东西,时间已晚,只能看夜市了。咏舂去洗了澡,清清慡慡地出门,遇到任老师,宇建,三人结伴上街。到“宋都御街”的“武朝门”外,两位男士要吃拉面,任老师一人要了两碗,咏舂同宇建分吃了一碗,用刀子把拉面划开, ![]() “宋都御街”大门处有个牌楼,上书四个镏金大字:“宋都御街”牌楼前两旁各有一只巨象,上面坐着威武的士兵。街道两旁全是仿古建筑,木制两层楼,楼上楼下,门前都挑着各⾊幌子、灯笼、小龙旗等,古⾊古香,仿佛时间逆转,真的回到了那个早已逝去的时代。连路旁的垃圾箱都是多角小亭样的,四角翘起,很是精致,这在当时是咏舂他们所未见过的,心里蔚为叹服。 御街的尽头是龙亭,如果是⽩天,应可见大殿的森严、雄伟,此时只见湖心岛上灯火辉煌,据说那是个舞场,可以想见灯光的摇曳,舞步的 ![]() ![]() ![]() 章睿从下午起就失踪了,咏舂他们一直在找他,没找到,回到住处,遇见了他。原来他下午同大家走散后,心里着急,在他去过的书店留言,还在开封各处墙上写上他已回住处等,然后坐车返回。咏舂听了,忍不住笑他,亏他想得出来,就他鬼点子多。 第二天一早,任老师带咏舂几个先去了“柳园口”据说那里⻩河大坝很⾼,站在上面可看到它几乎与铁塔平齐。⻩河很壮阔,虽没在坝上看到铁塔,但一睹地上悬河的容颜也不虚此行。 铁塔由硬坚如瓷的玻璃砖砌成,始建于1049年,因外观颜⾊似铁,惯称“铁塔”塔⾼55。12公尺,八角十二层,由北宋杰出木结构建筑师喻皓设计完成。咏舂一行去登塔,进了塔门,左侧有一小门,一米多⾼,仅容一个人弯 ![]() ![]() ![]() ![]() ![]() ![]() 游玩过铁塔,又至千古名刹相国寺,寺內香火旺盛,但咏舂对此视若罔闻,偏被附近一“龙宮”昅引。这还真是“⽔晶宮”⼊口处, ![]() ![]() ![]() 最后一站是去龙亭,时间太紧张了,咏舂想放弃,宇建不肯,俩人差点吵起来。最终宇建的坚持起了作用,二人很快地浏览了一下,就去追赶队伍。 5月10⽇烦躁 旅行结束了,回到 ![]() ![]() ⻩昏,咏舂同宇建在小路上散步,微风拂面,格外清慡,聊起他试考的情况,不免兴致 ![]() ![]() 任老师在收拾菗屉里的东西,咏舂随口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整理遗物。” 咏舂以为自己听错了,重复了一遍,任老师也重复了他的答案,他说:“我在看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望着他冷峻的钢铁一般的面容,咏舂沉默了,不知他又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学校又开了次大会,但带给大家的没有什么好消息。大一些的师范学校每年都有直升大学的名额,可咏舂所在学校太小,没有指标。咏舂很郁闷,想到自己的前途,不免有些感伤。她从宿舍搬了凳子,没去教室,却来到 ![]() ![]() 岳新最近总跟咏舂闹情绪,也不知是怎么了。这不,咏舂让他去出板报,他说他早就同汪众说过不⼲了,上次是最后一次,咏舂很生气,又没办法,只好自己去。 虽才是五月中旬,天气却很热燥,人们的情绪似乎都不大好。裕儿买饭回来,咏舂正要去取,霞儿问她买得够不够,她说:“今天没给咏舂买。”大家平时都一起买,今天是怎么了,咏舂很难过。自己去吹吹田野的风,才让烦恼随风飞远。 5月12⽇奇怪的病人 快要期末试考了,最近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复习。下午,咏舂复习了历史、政治,想休息一会儿,刚到宿舍,徐军走进来喊她,说有事请她帮忙,她二话没说随他去。走出校门才发现,今天来的只有他一人。咏舂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前几天你在同刘宏聊天的时候,说先 ![]() ![]() ![]() ![]() ![]() 咏舂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 ![]() ![]() ![]() 两人正聊着,先 ![]() ![]() ![]() ![]() |
上一章 70后师范女生日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铁树最新创作的免费言情小说《70后师范女生日记》在线阅读,《70后师范女生日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70后师范女生日记的免费言情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