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了》44天:织的时光及《民国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了 作者:杨早 | 书号:49742 时间:2020/2/7 字数:2502 |
上一章 【44天:交织的时光】 下一章 ( → ) | |
与舂风得意的叶圣陶相比,同是十八岁的年轻人,吴宓的⽇子可不太好过。他从京北辗转逃来海上,已经有两个月了。清华复学无望,而且随着局势的发展,好像是越来越无望啦——首都都改了地方,庚子赔款还会继续投往京北的海淀镇吗? 回归清华既然希望渺茫,学业总要继续。吴宓思量再三,终于决定与几位同乡一道,报考设在海上梵王渡的圣约翰学堂。这是教会办的学校,比较稳当,学的课程与清华也较易对接。 1月29⽇,吴宓与同乡到⻩浦滩游逛,下午回寓时落了大雪,絮飞片片,南方的 ![]() 第二⽇清晨,吴宓又到火场看视,火烧后的余烬,雪化后的⽔流,混在一起,流得遍街都是。失火的家庭,站在寒冷的户外,守着仅余的什物,⾐冠不整,面⾊懊丧。听说,这些住客大都是避联军攻城之 ![]() 吴宓的故乡陕西,此时也在⽔深火热之中。甘肃的升允仍在烈猛地向东攻伐,《时事新报》甚至报道说西安已被攻陷。陕西多番告急。旅沪的陕西商人,连⽇在一品香等处聚会,策划成立救援队与运输队。民立报的于右任伯伯,吴宓的生⽗吴建寅都参与其中。 这些事轮不到吴宓管。他的头等大事是应考,2月5⽇,四点即起,六点半出发,八点钟⼊考场。出乎吴同学的意外,英汉考题都相当浅易。在考场还碰到三位清华同学——看来大家对清华前途都很悲观。可惜吴宓太紧张,竟然忘了问他们的住址,不然也可以联络联络,抱团取暖。 两天后,圣约翰学堂的录取名单登在《民立报》上,吴宓与清华的两位同学都取中了。接下来是陪未考中圣约翰的表哥胡仲侯报考麦伦书院,忽忽又过了五六天,中间几次去民立报馆看望⽗亲,多见不着,只听说有“同乡败类”集会反对于右任伯伯,大家公推吴建寅去南京向于伯伯说明情况,以谋对付之策。 待得2月12⽇,终于见着了⽗亲。吴建寅告诉吴宓,圣约翰的学费不必担心,陕西商号汇款。吴宓希望能跟⽗亲长谈一次,但吴建寅忙着送“豫晋秦陇红十字会”乘船往西北场战,只能向吴宓点点头:“改⽇吧,改⽇咱们谈谈。” 2月13⽇,海上大雨。几天来都觉得⾝体不适的吴宓“枯坐楼中,寂寥实甚,无术消遣”终于病倒了。吃了几粒仁丹,似乎也不管用。而且海上的冬天实在过不惯,吴宓口角冻裂,张不了嘴,吃饭说话都很辛苦“诸种 ![]() 密切关注权政 ![]() ![]() ![]() ![]() 他“惜哉”的是南北所争,不在大局,而在私怨。在郑孝胥看来“前⽇朝廷所颁信誓十九条,大权全在国会,政治改⾰之事已无可争。今⾰ ![]() ![]() ![]() ![]() 郑孝胥觉得,南北议和尚未成功,南京方面就召集国会,决定政体,企图以此 ![]() 1月14⽇,郑孝胥在⽇记里怀念起故人端方来。当⽇端方两次来电,求郑孝胥同往四川,郑孝胥坚决不允。如果 ![]() ![]() ![]() 这些话都只是在⽇记里说说,对外,无论是南京来人联络,还是海上领事会要反对陈其美,郑孝胥都不参与,表示“久无动静,真守中立” 从1月1⽇到2月12⽇,国中存在着两个权政,两套历法,同时也处于“战”与“和”的十字路口。这一段 ![]() 郑孝胥希望南北议和成功,但国会必须在京北召开,否则“南方民人惧⾰ ![]() 吴宓也支持南北议和,因为他的家乡陕西,正在承受着新旧两个阵营的拉锯战,只有南北实现和平,陕事才能平复。即使回不去清华,也能在海上好好念书。 叶圣陶则最 ![]() 我们印象中主持语文改⾰、写童话的⽩胡子老先生,那时真是年轻啊。 wwW.bbMxs.cC |
上一章 民国了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杨早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民国了》在线阅读,《民国了(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民国了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