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蜘蛛巢的小路》作者序第二部分及《通往蜘蛛巢的小路》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通往蜘蛛巢的小路 作者:卡尔维诺 | 书号:40209 时间:2017/9/14 字数:5393 |
上一章 作者序(第二部分) 下一章 ( → ) | |
我当时对于文化并非全然无知,我明⽩历史对于文学的影响是间接的、缓慢的、经常矛盾的。我很清楚,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产生伟大的小说,甚至最卓越的“小说世纪”也一样。我知道“复兴运动”(注12)的伟大小说并没有写出来过。我们全都晓得,我们并没有太天真;可是我相信──一个人只要目睹过、见证过历史,心中就会生出特别的责任心… 就我来说,这种责任心终究让我觉得──历史的课题太过重要、太过严正了,并不是我的能力所可以负担。而且,我为了避免自己被这样的课题吓住,便决定不要 ![]()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经过这么多年之后,我可以如何定义、重审这部小说呢?(我必须从头开始重写这篇序文。我行进的方向错误:我几乎要说,这部小说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很聪明,逃开“使命感”的重担──事实正好相反…)我将这部小说定义为一种“使命感”文学,但我采用“使命感”的广义。在今天,当人们在讨论“使命感的文学”时,通常都会陷⼊错误的想法──人们会以为,这种文学只是用来注释早已定案的论述,和任何文学表现无关。但,实际上,所谓的“使命感”是种承诺,是可以在各种层面跳出来的;在此,它主要的意涵是:意象与文字,姿态,步调,风格,轻蔑,违抗。 选择这样的课题,就已经是一种几近大胆挑衅的炫耀。向谁挑衅呢?当时的我会说,我要同时站在两种战斗位置上:一方面,我要挑战诋毁抗战精神的人;另一方面,我要挑战将抗战精神过度神圣化的神殿看守人。 第一种作战位置:解放结束不过一年的时间,正经十⾜的体面人士就再次占据⾼位,抓住那时期的任何机会大肆发作──举凡战后青年生活困顿、犯罪率再次提⾼、建立新法制困难重重,他们都有意见。他们大声疾呼“看哪,我们早就说过了;这些游击队,总是那副德 ![]() 我就在这种社会气候之下写出我的作品;我利用这本小说,吊诡响应那些正经人士:“好极了,你们好像很有道理,我就照办。我不会在小说中描写最好的游击队员,我反而要写出最坏的一批。我的小说焦点将会放在一组极其狡猾的角⾊上头。我故意描写坏角⾊而不写好人物,这又如何呢?这些未加深思虑就投⼊混战的角⾊,也都是由人类互救的人 ![]() ![]() 来自双重的争辩。至于在第二种作战位置上头的,位于“左翼文化”的烽火,也离现在的我很远了。那时,针对艺文活动的“政治指导”才正要开始。有人要求作家创造“正面的英雄”要作家写出在社会行为与⾰命战力方面的正当形象、说教标尺。这,我说过,只是起头;我还要补充,从那时候开始,这种施加在作家⾝上的庒力并没有在意大利发挥效力,也得不到支持。然而,新文学隐然就要遭遇危险,似乎即将承受宣教、劝说的差事。当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甚明⽩庒力的降临;不过,我已经被惹⽑了,我摩拳擦掌,准备对抗新起的⾼调。(我们那时维持反主流的精神:反主流,是一种很难维护的资产。虽然这笔资产已经不再完好如初,却仍然支撑了我们,让我们度过一段轻易许多却也非常危险的时期…) 我在那段时期的反应,可说是这样的:“啊,你们想要『社会主义的英雄』,嗯?你们要『⾰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是吧?好啊,我就写一篇游击队的故事给你们,这故事里没有人是英雄、没半个人具有阶级意识。我要献给你们一个充満车⾐妇、流浪汉、『下层产无阶级』的世界!(注13)〔这对当时的我而言是个新观念;我以为这是一个大发现。我那时并不知道,原来下层产无阶级一直是,而且永远是,最好写的小说领域。〕这样,就是最正面,最具⾰命 ![]() 当时我就这样推想。我満脑义愤,投⼊写作,将我至亲好友的面容 ![]() 我还是要再一次重写这篇序文,从头开始。我 ![]() ![]() ![]() 一如以往,我所写的故事 ![]() ![]() 阅读以及人生体验,并非两种不同的宇宙,而是同一种。任何一种生活体验,一旦需要加以诠释的时候,就该仰赖阅读,两者熔合为一。事实上,任何书本都是其它书本的产物,这可算是一条真理;只不过,这条真理看来是和另一条真理起了矛盾:另一条真理指出,书本是实真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产物。才刚结束游击队的活动时,我们发现了(先是读到发表在杂志上的片段,后来才读到整本书)一本关于西班牙境內战事的小说,是海明威在六、七年前写的:《战地钟声》。这是第一本让我们看见自己的书。在这本书里头,我们转化成为我们看过、感受、体验的叙事、主题、文句。帕布罗和碧拉就是我们。(注16)(但,现在我最不喜 ![]() 那时候我们感趣兴的文学,充盈了人 ![]() ![]() ![]() 这样的文学,就是《蛛巢小径》的背景。不过在年轻时代,只要又读了一本书,就像又张开了一只眼;以往的⾁眼视觉,以及藉由阅读而来的认知,都一概改变。认识了文学新观念之后,我望渴能够创造幼年以来一路 ![]() 帕维瑟很快就理解我了,他光看《蛛巢小径》就可以猜出我所有的文学喜好。帕维瑟是第一个指出拙作具有童话质素的人;而我,本来还不了解自己作品的特 ![]() 或许,到头来,一个作家的第一本书才是唯一重要的书。或许作家只该写出这第一本书。写作第一本书的时候,是作家跨步跳跃的机会。这个机会让作家得以一口气表达自我,让作家趁此时机打开心结。如果没有把握这一次,就没有下一回了。或许一生之中只有某个年纪可以写诗;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个年纪就是年幼时刻。当那个年纪一过,不论有没有把握机会表达自我(是否表达了自我,只有在百年或一百五十年之后才清楚──同时代的人并没有能力评断),在所有的纸牌都摊在桌上之后,作者也只能够回头模仿别人,或者模仿自己,再也不能够成功说出千真万确、无可取代的言语了… 岔个题。任何讨论只要停留在纯文学的层次──假使是真诚的讨论──就会进⼊一条死巷;写作总是引⼊死巷。所幸,写作并非只是文学的行为;写作还是“其它”东西。再说一次,我觉得有必要修正这篇序文的进行路径。 这个“其它”就我当时所知,就是游击战的定义。有一位和我同辈的朋友,现在已经是位医生;当时他像我一样是个生学,在那时夜夜和我耗时讨论。我们都觉得,抗战是很基本的经验:他的使命感比我更多,因为他曾被指派重要任务,才刚过二十岁就担任游击队支队的委员。而我在同一支队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加里波第弟子兵(注19)。在解放之后几个月,我们当时觉得,大家谈论抗战的方式全都错了,人们唱出⾼调,而这派胡言遮掩了抗战的实真要义、基本 ![]() 我的朋友是个冷静、擅长分析的辩论者,他对任何不实真的事物都嗤之以鼻。这本书中唯一的知识分子角⾊──金姆委员──就是以他描绘而成;我们在那段时光的讨论──我们讨论那些未着制服未举旗帜的人为何而战──必然残留在我的书页里,在金姆与费里拉大队长之间的对话中,以及在金姆的独⽩里头。 这本书的形成背景,就是上述的思辩,以及──甚至是早于上述思辩之前的──自从我开始使用武器加⼊战斗以来,对于暴力的一切私自反省。在加⼊游击队之前,我本来是一名年轻的中产阶级分子,一直住在家里。那时候,我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斥绝是平和的,大致上是对于好武之风的反对;这种斥绝,是风格的问题,或可说是品味的问题。但,我原本谐和的想法突然让我自己卷⼊游击队的暴力之中,我改而采用暴力来丈量自己的寸尺。真是伤痛经验,我的第一次… 译注 12。意大利原本并未一统,小国各自为政,直到19世纪才摆脫外力控制,建立起统一的意大利王国,而“复兴运动”(Risorgimento)在统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复兴运动”着眼于意识型态与文艺,企图唤起意大利民众的家国意识。 13。 ![]() ![]() 14。卡尔维诺在此提出美术中的“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却不见得是在谈美术。他所指的云朵,应是譬喻他在小说中布置的氛围,场景等等。 15。“浪徒故事”(picaresquetale),以主角流浪过程为主题的小说。例如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马克吐温的《顽童历险记》等等。 16。《战地钟声》(ForWhomtheBellTolls)为海明威于1940年出版的小说,故事场景设于1937年的西班牙。帕布罗为书中一位西班牙游击队领袖,而碧拉是帕布罗的勇敢 ![]() 17。巴 ![]() 18。史蒂文森(RobertLouisStevenson,1850-1894),苏格兰的散文家、诗人、小说家,以小说《金银岛》(TreasureIsland)以及《变⾝博士》(StrangeCaseofDr。JekyllandMr。Hyde)著称。 19。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民族英雄,带领著名的“红衫军”游击队协助意大利统一。值得留意的是,加里波第为19世纪人,和卡尔维诺属于不同时代。卡尔维诺自称曾为加里波第弟子兵,应是参加后人为纪念加里波第精神而另外成立的游击队。 wWW.bBmXs.cC |
上一章 通往蜘蛛巢的小路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卡尔维诺最新创作的免费经典名著《通往蜘蛛巢的小路》在线阅读,《通往蜘蛛巢的小路(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通往蜘蛛巢的小路的免费经典名著,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