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198312诗人的执著和超及《守望的距离》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守望的距离 作者:周国平 | 书号:44349 时间:2017/11/24 字数:3458 |
上一章 1983 12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下一章 ( → ) | |
一 除夕之夜,陪伴我的只有苏东坡的作品。 读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 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蔵些什么?” 侍儿们分别说,満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 “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捧腹大笑,连声称是。在苏东坡的私生活中,最幸运的事就是有这么一个既有魅力、又有理解力的女人。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噤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冠绝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 ![]() ![]() ![]() ![]() 二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 ![]() ![]()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完全出于自然。这正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个 ![]() 真的,诗人的 ![]()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素质吗?然而,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感觉的⿇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机能的丧失。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満意⾜,自以为是,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美感。多少诗人以⾝殉他们的美感,就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脫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脫。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以安享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泰戈尔,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同时是哲学家。 三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脫的诗人,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一旦丧失这些对象,美感就失去寄托,心灵就遭受致命的打击。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著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这是审美上的异化。自由的心灵本来是美感的源泉,现在反而受自己的产物——对象化的美感即美的对象——的支配,从而丧失了自由,丧失了美感的原动力。 苏东坡深知这种执著于个别对象的审美方式的危害。在他看来,美感无往而不可对象化。“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如果执著于一物“游于物之內”自其內而观之,物就显得又⾼又大。物挟其⾼大以临我,我怎么能不眩惑 ![]() ![]() ![]() 诗人的执著,在于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超脫,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 ![]() 所以,苏东坡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 ![]() 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脫”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的灵魂就像飞鸿,它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它的唯一使命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国度里。 我相信,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广阔天空里,诗的精灵才能自由地、耐久地飞翔。 在哲学世界里,我是个闲人游客。我爱到野外眺望⽇落,爱在幽静的林间小路散步,也爱逛大街小巷看众生相。唯独见了挂着“闲人莫⼊”、“游客止步”招牌的严肃去处,我就知趣地规避。我知道那是办公重地,而我是没有什么公要办的,窃以为那里面的空气对于我的健康和我的哲学也均为不利。 很早的时候,哲学世界里是没有这些个办公重地的。古代哲人们的活动场所就在蓝天之下:赫拉克利特在破庙旁,苏格拉底在街头,亚里士多德在森林中,伊壁鸠鲁在花园里。最奇的是狄欧 ![]() ![]() ![]() ![]() ![]() 当然,这是极而言之。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有⾜够的悟 ![]() |
上一章 守望的距离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周国平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守望的距离》在线阅读,《守望的距离(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守望的距离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