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19924玩物也可养志及《守望的距离》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守望的距离 作者:周国平 | 书号:44349 时间:2017/11/24 字数:2961 |
上一章 1992 4 玩物也可养志 下一章 ( → ) | |
友人送我一本三联新近出版的董桥的小书,书名是《这一代的事》。曾在《读书》杂志上看到一个很![]() 我对港香文化一向不喜 ![]() ![]() 生活在现代商业社会里,文人弃文从商也好,亦文亦商也好,卖文为生也好,都无可非议。“现代人看到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 ![]() 在品玩蔵书、笺谱之类“物”的趣味时,董桥承认自己“物玩丧志”不过他有新解。一方面“这所谓‘志’,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道理”“老老实实出去找饭吃之余,关起门来种种花,看看书,写写字,欣赏欣赏《十竹斋笺谱》之类的玩意儿,充其量只能把一个人的‘火药味’冲淡,再要他去搞‘⾰命’大概是不太容易了,不过,说他会破坏⾰命事业,似乎就把他抬举得过⾼了。”另一方面“一个人寄情山⽔,隐姓埋名,也是一种‘志’。”我很喜 ![]() ![]() “物玩”可能会成癖,不过那也没有什么不好。一个人能够长年累月乃至一生一世 ![]() ![]() ![]() ![]() ![]() ![]() 董桥怀着对现代社会发展既赞同又忧虑的矛盾心情写道:“经济、科技的大堂固然是国中人必须努力建造的圣殿,可是,在这座大堂的后面,还应经营出一处后花园:让台静农先生菗烟、喝酒、写字、著述、聊天的后花园。”愿他的梦想不落空。如果落空了呢?那就愿台静农先生们在自己心中为自己保留一个后花园,一个可以在那里沉思遐想的后花园,一小片乡愁萦绕的精神故土。 出门时发现,搁在楼道里的那辆新自行车不翼而飞了。两年之中,这已是第三辆。我一面为世风头摇,一面又感到內心比前两次失窃时要平静得多。 莫非是习惯了? 也许是。近年来,我的生活中接连遭到惨重的失去,相比之下,丢辆自行车真是不⾜挂齿。生活的劫难似乎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一般来说,人的天 ![]()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 ![]() 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內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分超脫。有了这一分超脫,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由丢车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不在乎。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我乐意承认。试想,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至死亡,没有一点阿Q精神行吗?由社会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我们理应与之作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该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容忍姑息。可是,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 ![]() |
上一章 守望的距离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周国平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守望的距离》在线阅读,《守望的距离(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守望的距离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