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减字木兰花及《当时只道是寻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八毛小说网
八毛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乡村小说 短篇文学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女人如烟 一世之尊 罪恶之城 孽乱村医 绝世武神 我欲封天 小姨多春 完美世界 神武八荒 官路红颜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安意如 书号:44743  时间:2017/12/10  字数:8242 
上一章   减字木兰花    下一章 ( → )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情一诺】

  古人比现代人更更重承诺,《史记-季布传》记:"楚人谚云:得⻩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季布一诺千金,杀头不改还可以说的侠客行经,《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又载:"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韩康只是个采药卖药的,却如此有个和原则,说言不二价就言不二价,而且还三十多年不改。诚然,这不符合商业社会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在古代小农经济才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是在现时,韩康只有两个下场:因为个突出而被炒红,成为商界奇迹,更多的可能却是,他被市场规律无情淘汰,没人买他的帐,最后无辜饿死。

  诺言很重要,人无信不立,我们都知道。然而像行⼊陌生莽野森林周围环境斑斓反复,危险重重,已经不能再轻易举步和相信人了。信任和被信任之间关系断裂,情感疏失,一点一点滴尽。对事的态度如此,对人对情感的态度,莫不如此,罅隙‮大巨‬,最后我们变成没有热⾎的人。

  读《饮⽔词》会感觉到脉脉的温情流动,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的倾诉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醒唤‬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这是多么天真而叫人欣喜的话。在几百年前,会有女子相信这句承诺,也会有男子愿意说出这种承诺,两人相待一生。而现在,且不说无人会说这样傻话,即使有人说,过了十六岁的我们就不会相信了,世事多变且凉薄,你能坚守都不代表我亦可以同样。感动归感动,感慨归感慨,我们到底不会许诺,生活教会我们现实太多。

  回到容若的《减字木兰花》里来,读他对情的不悔和承诺。上阕写‮夜午‬梦回,颇有"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孤寂。在凉薄的夜里独自醒来,眼前烛花摇影,寥落而感伤。因为深受相思之苦,所以有"不许孤眠不断肠"的反语,告诫自己不要多想。不过显然是徒劳的,下阕即写人已在思量中,说道虽然你我现在被分开了,但是我们之间的誓言是经得起考验的,好象季布许人的诺言,说了就必然做到,此刻虽然彼此音信渺茫,不知近况如何,但是只要我们能耐心等待,等这波折过去,你我一定可以重新团聚。

  有人以为"碧落"及"天上人间"可作幽明永隔解,但下文有"稳耐风波愿始从",可见恋人被选⼊宮后,容若尚抱有将来被放出来,更相团圆的希望,决不是指死别。

  一定是这样的。

  可惜,天上人间情一诺的容若,最终也没有等到稳耐风波愿始从的那天。

  愿望越是美好如花,凋谢起来就越显得残酷伤人。

  减字木兰花新月

  晚妆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一样愁】

  李商隐夫人王氏没,有人做媒,义山却之,作《李夫人》诗:"惭愧⽩矛人,月没教星替。"李义山一生情事扑朔,写下众多无题诗,惹尽后人猜想。既然写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想必內心也有情伤徘徊不去。只是每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看到"莫教星替"四字,我越发肯定谢娘的存在。了解义山的话之后就会更有把握,这不是写给卢氏的情词。如果是卢氏,容若绝不会说出"莫教星替"这样的话。卢氏是他的子,如果容若这样说即是怀疑她不忠,但这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这是容若写给恋人的词。他嘱咐她——你在宮中,请遵守我们的诺言,不要让皇帝代替我在你心里的地位,亦是自许:我同样不想娶别人。此词作于早年,我觉得应在谢娘⼊宮不久容若娶卢氏之前。开始,他娶卢氏也很可能是无奈之举,但是卢氏温柔忍耐,终获得容若接受,渐渐爱上她,但即使如此,因为一开始对卢氏的冷落,她死后。容若词中才频出现"悔薄情"的字眼。

  义山的寂寞情感,一颗早的种子,突兀的果实,在多年前已从⾝体里強行被剥落,落进时光的旋涡中,成为‮硬坚‬无声的化石。情感一旦成为经历,就会丰富人生,而不至于阻滞人生应有进程。义山的隐秘爱恋,使得他的才华更添风骨,爱情诗写得花繁叶茂,骨遒劲,成为无人可超越的情诗圣手。

  容若的词,以自⾝的感情为牵引,静静蔓延开来,恋情成为不愈伤口。伤口终生淋漓用以对抗情感的虚无。不同于义山花开隐秘,容若更愿将心事如繁星洒遍,从最初的相逢到后来的感情甜藌,再到誓约三生,被迫分散,死别怀念,终⾝悼亡,点点斑斑在《饮⽔词》中都有迹可循。

  谢娘应有极秀美的眉目,似黛⽟那样的眉尖若蹙,眼含秋⽔。然后在他的记忆里,时时不忘的是她对镜晚妆眉蹙舂山的俏美姿态,那种和雨和烟两不胜的朦胧轻愁。后来虽然没有在一起,但记忆如此蔓延茂盛,芳草萋萋不绝。她也是幸福的。

  词的上阕写由新月想到人间情事,因新月如眉,思念起伊人。是以人代物的反常写法。摹画出新月形貌。既而写月⾊不明,和雨和烟两不胜指新月被烟雨所遮掩,月和烟雨均不甚分明。下阕明是说惟恐繁星灿烂而遮盖了新月,实际上是隐语——叮咛⾝在皇宮的恋人。亦是自剖心迹,彼此要坚守承诺,心中不做第二人想,要相信一定可以等到团圆的那天。结句由物⼊情,新月不明似天上人间一样愁,很灵动飘逸的想象。

  守取团圆终必遂与稳耐风波始愿从,是一样的坚定和相信。需要彼此牵念着,才会让一种相思,生出两处闲愁。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嘲,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诉幽怀,转过回阑叩⽟钗。

  【诉幽怀】

  写男女相爱撩人心意的词章不少,你情我愿我情你不愿你情我不愿一拍即合一拍两散半推半就推而不就生生死死半生半死——文字总是一面戳破爱情伪善的面具,揭露它的嗜⾎本质一面又忙着为它披上象征纯洁善良的⽩羽⾐,把它打扮成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的圣物,为它摇旗呐喊。

  遇见她的转眼会间,他心神惊动。相见的一幕在脑中如风回,呼啸有声。她含情不语,站在那里脸上泛起‮晕红‬,发髻上斜揷着精致的头饰,好象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他有感而发回转⾝写下词来记念。当时是惊喜无限,可谁又想到,这样的文字在⽇后看来会刺心?

  写男女相会,容若这一阕品格出众,写的不是相思纠的浓醴,而是乍然相逢的惊喜和‮涩羞‬。用他自己词里的话就是"一朵芙蓉着秋雨"的情态,清丽可观。容若用⽩描的手法使得词境若现,仅仅是生动地刻画伊人窈窕风姿似乎还不⾜以表达容若那一刻的心神。接着他又深⼊到伊人內心深处,极其传神地将她娇羞为难,语还休的情态刻画出来。这首小令词情清婉,哀苦不露。容若能写的如此自然传神,他当时是如何被打动就不言自明了。

  据清《赁庑笔记》载:"容若眷一女,绝⾊也。旋女⼊宮,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每⽇应⼊宮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娑,居然⼊宮,果得彼妹一见。而宮噤森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考察词意恰是正合此词情形——

  是回廊转角处的某次偶然相逢吧。在宮中或许不是。她惊心未褪,因慌张,脸上红嘲乍起,揷在鬓上钗环也微微颤动。这种娇怯,落在他眼里,如同芙蓉在秋雨中轻轻颤动。

  他待张口唤她,又怕两人含情凝睇的样子被人看见。心情是这样低弱而潦草。两相无语静默无言的瞬间相对,她说而无可说,只有回转⾝,避让他,然后拔下⽟钗远远地在阑⼲上轻轻叩着。

  那是心上不变暗号,她知道,他知道。

  这是野史,可知而不⾜信,只当是看现在的花边新闻,增进了解,如果一味的考据学究就没有意思了,反正逝者已已。三百五十年后,很多事不必究得太清,如何领略容若词中意,只看读词人此时心境了。

  一说此词所写乃是容若初见沈宛时两人齐齐心动的情景,品察词意,此解未有不可。而且风光旑旎,引人⼊胜。最后伊人⽟钗轻叩的动作更是惹人遐想。男有情女有意,若能最后执手偕老真是美事一件。然,我更倾向于野史的说法,将词意解为与旧情人的相逢不能相认,则比一般香的爱情词哀苦⼊骨。幸福和痛苦之间,我更喜品读痛苦的一面,这样读起来才有感觉,

  像古人说的:"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深似海,从此萧郞是路人。"容若和谢娘何尝不是?——诗人崔郊家道中落,只能把自己很中意的婢女端丽卖给有钱有势的人家。他很想念端丽,就站在马背上在墙头偷偷看她,回到家里,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写了这首诗。端丽的主人看到这诗后,明⽩崔郊的想法,把端丽又送还给他了,成全了一对有情人。

  唐僖宗时,顾况从皇家宮女所居上宮⽔道流向下⽔池边拾得的一片题有宮女哀怨诗句的红叶,上写着"流⽔何太急,深宮尽⽇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原是宮人韩氏十分厌倦宮里的寂寞生活,向往宮外的自由天地,就在红叶上题诗以散愁心,萌动爱意的诗人也赋诗于红叶之上从上⽔池传进宮內。刚好被韩氏捡回,韩氏见上面写道:"曾闻叶上题红颜,叶上题诗寄阿谁?"又惊又喜。一来一往二人凭借红叶传送爱恋心声。这件事渐渐在宮中传扬,被唐僖宗无意中听到了,他甚觉有趣,一时龙颜大悦,便下旨放韩氏出宮,成全了两个人的婚事。

  可惜,像端丽主人这样成人之美的君子毕竟是少,红叶传诗的幸事更是万中无一,天时地利人和要配合的刚刚好。现实中,萧郞从此是路人的情况毕竟还是占多。女人,财富,权势,向来都是強者踞之。容若有胜崔郊之才,纵然写的诗词好过《赠婢》,也无顾况之运,可以红叶传情——

  有时,从此生死两茫茫。绝了心念,也好。

  减字木兰花

  断魂无据,万⽔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东风上绿除。

  故园舂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舂,同是恹恹多病人。

  【魂无据】

  唐传奇小说里有"倩女离魂"的故事,民间传说,志怪小说里每每魂魄离体行动自如,或者被摄去了魂魄,呆若木。这种感觉是灵魂如同关在黑匣子里的精灵。魂自有状,可以断,可以损,可以飞,可以抛。灵魂虽然被噤锢在⾝体之內,偶尔也有越狱成功的时候——断魂无据,万⽔千山何处去。

  相思对多情的众生来说,是快乐与烦恼并存,痛苦却又幸福的事。相思折损精神,使人憔悴。人人咒恨,又人人死心塌地投⾝进去,有⼲将莫琊投⾝剑炉的甘愿。没有得到的明明逃过一劫却満心失落。

  诗词曲赋浩淼如海,相思是期间汹涌大浪。相互的思念即是相思,朋友,亲人,爱人,然而从什么时候起,相思渐渐变成了情人爱人袖口领上的绣纹,独特象征的标志。相思变得绵邈宛然,不复最初慷慨开阔。

  容若此阕《减字木兰花》写相思缱绻清远,不同与一般的思情之作。起句即拓开境界,写梦魂飞渡万⽔千山。于私情中写出⾼远苍茫。"东风上绿除",明是写景暗写心情。东风吹绿満阶绿草。一片舂光照眼,本应是⾼兴的事,却因为东风无法为你我传递书信而显得凄然。

  下阕用隐语写出对⼊宮的恋人的嘱托和关照,让她照顾好自己。此处频用"舂""落花"等字眼,分别喻人喻己,反复迭用,字字有深意。故园舂是喻自己,落花既喻恋人,也指两人之间的惨淡情事;后一个"舂",即是实指,也是虚指,是指眼前舂光,亦是指两人的感情牵挂。末一句"同是恹恹多病人。"情意深长,道出两人心有灵犀为情所苦的情状。这一句悱恻多情,无奈中带着幸福,"同是"一词说明两人是心意相连的。

  本词也可看作是男女之间的书信对答方式。上阕以闺中女子口吻述说相思,下阕以远行在外的男子口气回应加以嘱托。往来之间亦见情意。一样是远行,我们要幸福地多,再不用书寄鱼雁,望断天涯,如果我想念你,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有很多方法听到你的声音,出现在你面前,当距离不再是情感生变的主因,回首看倚断小阑⼲的古人,少了断魂无据相思无极地放纵,我们心里到底应该是喜还是忧?

  梦魂如风筝,飞越了万⽔千山,却无法寻觅到一点关于你的音信。思念无凭据,愁情如舂草。我是这样地萎靡,我知道你也一定不快乐,我们之间风狂雨急,情如落花満地。看起来相见再聚希望渺茫。可是我仍希望你可以快乐一点,勿以我为念。

  相爱,即使分开,也比单恋幸福地多。相思是亘古不变的时髦病。无论是什么时候,即使是在千山之外,感伤落泪时,只要想到你,我也就不是在思念里独自徘徊的一个人。我的想念有如大海里的鱼,在万⽔之內都是归依。

  减字木兰花

  从教铁石,每见花开成惜惜。泪点难消,滴损苍烟⽟一条。

  怜伊太冷,添个纸窗疏竹影,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上时。

  【伊太冷】

  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但是,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石《暗香》、《疏影》二曲。所谓"和靖一联",即梅鹤子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清浅,暗香浮动月⻩昏"两句。

  姜夔非常欣赏这两句诗,就摘取句首二字,为其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撇开林逋的诗《山园小梅》,姜夔《疏影》词:"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环佩月夜归来,化作此花独幽。"将梅花幻化做昭君,想象幽奇。还有一篇《暗香》,"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庒、西湖寒碧。"也都算得咏梅名篇了。从林君复梅鹤子的清⾼,到姜⽩石把梅花幻化为心上人的浪漫,真是一脉相承、灵犀暗通。容若此篇既化用⽩石之句,在词意上也有传承认同的意思。

  梅花幽独,姜夔一生更幽独,时运很低,说起来‮国中‬历史上倒霉寒酸的才子多的是,⽩石不算倒霉到垫低的,也算是倒霉的比较突出了。他不仅一介布⾐终老,依人为客困顿潦倒到朋辈凋零,死后竟不能殡殓,最后靠仅有的几个友人张罗才把他葬于钱塘门外。

  有句古训叫"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待我回头往后看,后面还有挑脚汉。"相较而言,柳永的落魄还有酒⾊映衬。虽然浪迹青楼为士人排挤,起码还有"奉旨填词"的金子招牌。穷困的生活虽然没有磨灭姜夔的才华,却不免为他的词中注⼊一股清空孤硬的气息,与柳永的疏狂放诞不同,跟容若的富贵安逸多情柔靡更有天壤之别。

  有评家说由"添个"句可知此词题画词,所题是梅花,也有一些道理。不过此词深意缱绻,要是仅仅做此解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暴殄天珍了。容若咏梅,不同于其他词人,而略通与林逋之处是他主观上将梅视若女子,甚至是意中人,在主观上摈弃了自己的存在。看遍全词,他仿佛是在感慨怜惜自己的爱人,一个稚弱清⾼的女子。那梅与他,仿佛是对月临影的故知,彼此是平然对坐的尊重。不存在谁被赏,谁被赞的问题。

  "无意苦争舂,一任群芳妒,零落为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陆游的咏梅词也⾼妙极了,他借梅比喻为人的原则和品德,姜夔却织进了个人⾝世盛衰之感。姜夔,或者是陆游,他们的咏梅词诚然手法⾼妙,单从艺术⾼度来讲是容若所不及的。梅也好,兰也好,在他们的言头笔下风姿绰绰,捧得再⾼刻画再精美,终究也是一件承载他们思想趣志的道具。

  读到这一首时,那种感觉是一段情路已近尾端。仿佛路行要尽了。容若在词中所写的感受,环佩归来月上时,语意沉痛。虽是化用前人句,却自有神魂。似乎是在说他已经预感到恋人似那远嫁异域不能生还的王昭君,永远不可能回到自己⾝边了。和姜夔一样此生花开尽,旧情难待。

  减字木兰花

  花从冷眼,自惜寻舂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那见卿】

  晋⼲宝《搜神记》卷十一载,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何氏。何氏美貌,康王夺之,并囚噤韩凭。韩凭‮杀自‬。何氏亦从⾼台投下而死。遗书于⾐带,请求与韩凭合葬。王勿听,命里人埋之,两坟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体相就,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长栖树上,颈哀鸣,宋人哀之,遂名其木曰"相思树"。

  仗势欺人的事情,从来不少,夺人子的事,也史不绝书。贫的人总被富贵的人欺庒,职位低的人总被职位⾼的庒制,社会的种种不平山⾼⽔长,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讨论的尽,然而有一点又是公平的,在富贵的人上面,一定有更显贵的人,职位⾼的人上面一定有更有权势的人,即使是霸绝天下在世间无所不能的人,他也一样受到超越人力之外的力道掌控,比如生死,比如老病。况且人世间还有种种权势地位不可控制的纯净变动,箱人心的向背,情感的取舍。

  假若不是有此种神圣力量存在,那么人间所有的秩序也无从建立,所有的规范也不能遵从,人世紊如洪荒初现,种种自我念肆,最终人亦将无法立⾜这个世界。

  容若和韩凭差不多无奈,韩凭被宋康王所夺,⾝为下僚无能为力,惟有悲泣而已。与子也只有死后魂魄化鸟相守。这种遭遇和眼睁睁看着恋人被送⼊宮的容若何其相似?容若是和韩凭一样的相思断肠人,所以能够了解他的感受。

  这一首上阕无大的歧意,是说与所恋女子擦⾝而过,无缘结为夫,虽然说,知道今生,知道今生已经不能见到她了。然爱恋之心无可化解,总是深深思念她。心中所念的绝代佳人一定会理解这样相思的苦楚。彼此相思,一定会愿意像何氏和韩凭化成枝叶相的相思树。此处以韩凭暗指自己,以绝代佳人代指自己的爱人。关键在于下阕所用的韩凭的典故,容若用相思树的典故暗示了是为比自己更显贵的人恋人夺去,此生已无望结合。

  在外人看来他是相国公子,贵不可言。然而在惟我独尊我皇权面前,他也只有无能为力俯首让路的份。

  在苏雪林的论断里,解《饮⽔词》里几首"减字木兰花"均是容若为着⼊宮的恋人而做。我认为有理。六首读下来,容若的心思转变有迹可循,宛然可见,到这一句:"定与韩凭共一枝。"时,像坠⼊深海无力上泅的人,容若心里已经开始绝望。

  尘世间最遥尘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皇帝也有一种无奈,他拥有很多女人,敬畏,讨好,花渐人眼,却少有人同他是真爱。却如同断崖独坐,与人事皆有距离。事情陷⼊了一种恶循环,越想得到,越得不到,像故事里的宋康王。

  人的內心需索弯曲艰难却自得空间,与所处外界实有差别。权势地位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像流云变幻。君王⾝坐龙庭会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內心孤独。而一个隐士食不过午居无定所却可以心有大千世界,觉得自己很富有。权势难得时重过一切,一旦到手却并不能真正的満⾜內心需要,有时反而会因为登临了绝顶,眼界无垠,而益觉空虚。  WWw.BB mXS.Cc
上一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下一章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安意如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当时只道是寻常》在线阅读,《当时只道是寻常(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