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于中好及《当时只道是寻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安意如 | 书号:44743 时间:2017/12/10 字数:4828 |
上一章 于中好 下一章 ( → ) | |
(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 ![]() 【别离间】 古人的可爱在于他们与自然没有隔阂,而有敬畏心。看见喜鹊认为是老天派好鸟来通知他们喜事临门,恨不得邀喜鹊进门喝酒,拿些喜糖来给喜鹊吃;至于鹧鸪,古人认为它的叫声是在说:"行不得也,哥哥"意在劝人不要轻易别离。 在行动基本靠走的古人看来,离别实在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因为这鸟儿的叫声勾起人太多想法,很多不可言说的愁绪,使人有知音的感觉,所以鹧鸪渐渐⼊了诗词,除了词牌,后来还成为一种乐调的名字。鹧鸪为乐名,许浑《听歌鹧鸪》诗:"南国多倩多 ![]() 唐、五代词中无《鹧鸪天》调。此调始见于北宋宋祁之作,而晏殊犹善填此调。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于中好》是其一,但我一直觉得这个别名呆板严正没有声⾊,远不如原名活泼,有鸟群起落喧杂的清新。 《鹧鸪天》这个词牌多用来抒写离愁别绪,很少写壮怀 ![]() ![]() ![]() 犹记得,容若曾泣"一片伤心画不成"(《南乡子》),那是写给亡 ![]() 容若有时敏感太甚,一般的别离也会惹他不安,仿佛天地万物都随之同悲一样。这样的多情,多为淡漠的现代人所不解,亦觉得情感太重,不堪兑付。再说一个男人动不动握手西风泪不⼲,和朋友离别又是赠词又是赠照片,简单复杂化。也忒不洒脫了! 我不赞成容若这样细腻感伤,太⽩那种"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缺心少肺式的洒脫明亮,倒是大合我心意。不过我很喜 ![]() 于中好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两字冰】 《鹧鸪天》这个词牌,写得最早的是宋祁,写得最多的是晏殊,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说,写得最好的却是大晏的儿子小晏(晏几道)。小山那阕《鹧鸪天》著名到我不想浪费笔墨再重述的地步。相信只要有心有情人,不会有人体验不到"几回魂梦与君同"的 ![]() ![]() 彼时他在塞上,多情公子⾝在边城孤独不堪,由于愁思连梦也作不成,唯有夜雨潇潇,触动相思,遂忆起 ![]() ![]() 当初读到"偏到鸳鸯两字冰"就深觉意韵深长,此句既有天寒而滴⽔成冰之义,又有相思空无计遂心如寒冰的凄冷之情。容若巧妙地将节候与心境融于一炉,深曲地表达了相思的愁苦。致令鸳鸯两字冰的,与其说是离别,莫若说是人生种种不得不履行的责任。 我还看过一种解法,此词可对应起来看,上阕是容若在塞上怀 ![]() ![]() ![]() 看见容若说书郑重。莫名心动。仿佛看见他眼眉间情意辗转拖延。现在我们连信也少写了,懒得动笔,十指在键盘上跳舞,越舞越寂寞。偶尔收到一个男子信笺,恍然回复年少时收到情书时窃喜。 亦会黯然,那年的情书,被遗忘的时光。当初樱花烂漫的期待,还剩多少?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是亡妇生辰) 尘満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丝难尽】 依然是鹧鸪天,我是倔強的不爱说于中好,就像我坚持觉得容若的悼亡词不逊于历代任何一个写悼亡的男人一样。这次站在对面与他映衬的人是贺铸,一个不无失落的苏州男人,因为丧 ![]()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 ![]() 《半死桐》是四大悼亡诗之一,但我不喜 ![]() ![]() ![]() ![]() ![]() ![]() ![]() 死亡如刀斩下,容若是那个肋骨被砍了一刀却只能闷头走路的人。 ![]() ![]() 他于是毫不掩饰自己內心的失落悲伤。 ![]() ![]() ![]() ![]() "惟有恨,转无聊。"就如一个人随口而出的真情话, ![]() ![]() ![]() ![]() 据"真成"可知,此词应作于卢氏新丧不久。想容若一人在那房子里,如何寂寞难捱?虽然有无数的奴婢仆人伺候,可是卢氏死后,⾝边再无一个知心人。顾贞观他们再好,总不能与他同寝同食,生活中 ![]() ![]() ![]() ![]() 有时候,男子的无情,是被社会道德规范教调出来的。现在也差不多。对于男人的,千年的要求规范,骨子里没有大的更动。 容若对于情越来越执著,像信仰一般追寻,但是对于世事追求越来越淡,直至视为⾝外之事。他的深情幽婉之中尽显落拓不羁。多情,且专注于情,容若是男人中里的异类。惟有恨,转无聊。即使过了三百年,容若仍是寂寞的,欣赏爱慕他的多是女人。 于中好 独背残 ![]()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上小楼】 登⾼远望是人在落寞时常做的事。所谓眼界,是有一定界限的,离了原先所在境地,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再看山光⽔影一花一木,都有突破和新鲜。如果没有登⾼,陈子昂不会在幽州台那样一个小土坡上将小我与大志,霎那与永恒,古与今,崇⾼与渺小置于无限广阔的宇宙背景下,击撞出人生的永恒感慨,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绝唱。 李煜在被囚的⽇子里独上西楼,目光穿越了清寂小院,再次看见的,是南唐的宮阙,车⽔马龙,宮娥纤纤丝幕重重,亡国之恨一次又冲击他的心灵,衍生出波折如⽔的人生长恨。晏殊一生仕途平顺,宦歌生涯,过着尝无一⽇无宴饮的侈糜生活,华丽如锦他亦有萧瑟的时候,某夜突然黯然了一把,写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楼,望尽天涯路"的句子,好象一路繁花如锦,突然来到一处山石洁瘦的清溪清洁地,反而心眼开阔。 容若这阕《鹧鸪天》亦为登⾼感伤之作,虽比不上前贤,但也颇精妙,有独到之处。短短一阕词,表现手法多样。有视觉:残 ![]() ![]() 有人说,这是一首秋⽇登⾼怀人之作,此说亦有道理。不过,我所关心的并不是容若在怀念谁,而是他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如秋叶⻩花般萧瑟的心态。 人间所事堪惆怅,不免使人联想到他的另一首《浣溪纱》中的下阕:"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那是写在下雪的冬⽇。如今是⻩花飘零的秋天。时光转过一年,⽇子是一天天在消磨,惆怅却如影跟随。 江南多有横塘,所指不一。"妾家住横塘"是崔颢的横塘,李贺等人也写过。苏州的横塘是唐伯虎住过的地方。"凌波不过横塘路"是贺铸的横塘。因此似乎不必拘泥于确切的地理位置。词中泛指江南,且以横塘代指记忆中曾一起走过,拥有过美好回忆的地方。"莫向横塘问旧游"一句结全词亦暗开出新境,因全词已写⾜了秋景萧瑟,末一句"旧游"两字暗含的舂光缱绻,无忧无虑已是不言而喻了。 旧时横塘明月路,少年郞,不知愁。⽩马舂衫⾜风流。到如今形单影只,心似寒秋,故地怎重游? wwW.bbMxs.cC |
上一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安意如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当时只道是寻常》在线阅读,《当时只道是寻常(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bmxs.cc) |